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4-08-11 21:27
鄌郚史志总编

山东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会员大会

  山东省历史学会
  山东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会员大会议程

  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省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于8月6日下午两点半,在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北路舜港大酒店隆重举行。
  济南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省内外的13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员代表出席大会。

  【开幕式】
  主持人:谭景玉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
  一、山东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焕,首先宣读“山东省历史学会关于成立‘山东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并致辞;
  二、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名誉会长杨宗佑致辞,祝贺归入山东省历史学会,祝贺会员,衷心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
  三、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特邀咨询元同秋致辞,很高兴与会,会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学习新东西;很有正面意义的事业,寻根问祖,光照未来,做的越来越好;
  四、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马业伟在致辞中说,聚焦黄河文化、聚焦文化发扬、聚焦文化产业发展,翻看老照片,不变老笑脸;
  【特邀嘉宾发言】
  主持人:吕荣斌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一、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特邀咨询、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厂长谷秋胜致辞;
  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侯姓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侯云致辞;
  三、山东省历史学会理事、邾国文化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朱汉明:《从邾国文化专委会的成立到家谱研究:山东家谱事业发展的思路与创新》;
  四、山东省历史学会徐国文化研究专委会委员徐宝国:《刍议老家谱整理与支谱续修》。
  【会员交流发言】
  主持人:魏全庭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会议纪实
  发言人:
  李德章(祖籍平度,现居北京《学会家谱管理》尹祚鹏(莱芜):《整理家谱文献弘扬传统家风》
  李武刚(肥城):《肥城族谐普查的新进展》孙尚培(枣庄):《浅议老族谱的众筹影印》潘永生(河北省邱县):《绕不过鲁西北》
  郭伟(新泰):《发展会员壮大队伍》
  高智国(滨州):《关于专委会事业发展的建议》耿振革(河北):《共圆中华梦和谐百姓家》
  孙经福(临邑):《对撰修家谱中的几点建议》
  王克明(桓台):《<新城王氏世谱>的文献价值与现实意义》徐红星(茌平):《挖掘家谱元素助力当地文化建设》
  巩玉龙(新泰):《走进巩家编写家谱》曹传韵(临沂):《山西移民山东等地史实探析》金晓东(省图书馆)《基因寻祖初探》
  李炳峰(莱阳):《胶东谱牒的现状》
  姜本强(临淄):《临淄古代家族族谱文化略述》
  会上,专家学者与会员们分享了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家谱发展路径、机遇与挑战,并就相关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专委会工作会议】
  主持人:侯欣华
  一、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谭景玉作工作报告;
  二、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杨汝金作事业发展工作报告;
  三、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常务理事增补;
  四、山东家谱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吕荣斌宣读特殊贡献奖及优秀会员名单;
  五、专委会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六、专委会领导为捐赠家谱会员颁发捐赠证书;
  七、山东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侯欣华主持会议并总结发言。向新增补23名理事,3位副主任委员,捐赠家谱者,获得优秀会员的单位和个人均致以热烈祝贺!并颁发证书和奖牌。
  《倡议书》
  2024年是山东家谱专委会换届后的开局之年,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全体会员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按照年初确定的“聚精会神建学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宗旨,认真贯彻学会换届后的“新班子、新征程、新气象”的总体要求,我们事业发展部全体人员特向全体会员发起如下倡议:
  一、对学会发展充满信心,大力支持,各尽所能,尽心尽力,诚心实意。每位会员都要有一颗为学会尽份力的想法和实际行动。
  二、会员地域分布仍不平衡,队伍不够壮大,下一步仍要大力发展会员,尤其是会员人数偏少的地区。每位会员都要尽力宣传学会,介绍符合条件者入会。
  三、大力发现和挖掘社会上热爱家谱文化、有关爱之心和开拓精神、事业有成和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加入学会,充实队伍,形成学会发展的新动力,从而共同实现新班子、新征程、新气象的总体发展要求。
  四、学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没有专门的发展及活动经费,学会要想发展,必须群策群力,人人献爱心,个个做贡献,学会上下应立即掀起一个“我为学会做贡献、献爱心”的热潮。
  希望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山东家谱专委会事业发展部2024年7月
  会议纪实
  贺信
  国逢盛世时,人享太平日。欣闻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于2024年8月6日在山东省府、泉城济南”隆重召开,山东贾姓文化研究会(筹)、山东贾姓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全体成员谨向大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向为此付出辛勤汗水和心血的、组委会全体成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向支持这次盛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宗祠千秋,族望万代”,“追根溯源修家谱,继往开来建宗祠。”家谱和宗祠对一个氏族能起着稽考先贤文化、缅怀先贤美德、铭记先贤奋斗史的作用,同时也激励后辈去敦亲睦族、尊祖敬宗、弘扬祖德。
  宗祠它体现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家谱它是传播优秀历史文化的阵地,是展示先贤优良传统文化的舞台。家谱它能引导我们去探索每个人的源流,发掘人文文明,同时也是弘华夏爱国、爱族、孝道的窗口。
  家谱和宗祠宗祠之由来远矣!孔子所入之太庙是其枝蔓。然古唯天子而有,百姓宗祠自宋始建。祠者,祭也。祭先人之神主,习宗族之规制。怀先人之恩德,勉宗族之苗裔。通过家谱和宗祠祭祀祖先、传承文明,则是尽孝道感谢赠与生命之恩;当我们在虔诚祭祀祖先时,通过对祖先高贵品德的赞扬,则潜移默化的格守伦理道德;通过对祖先人格与能力的赞扬,告诉自己及子岁后代,见贤思齐;通过对祖先拼博奋斗的精神的颂扬,懂得稼穑之艰难,从而笑对坎坷,面对人生更加努力和从容;通过对祖先赠与生命的感激,领悟生命之珍贵,从而更加感恩与珍惜生活的一切。
  “国有史,家有谱”,家谱是追忆先人,弘扬祖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炎黄子孙之所以从各地相聚,虔诚地举行祭祀仪式,是因为身上都有着共同的血缘,骨子里都有着相同的基因。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血脉相连!
  当今社会,时逢盛世。正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家族骨肉亲情的支撑,我们不仅要倡导家族的和睦团结,更要把我们这个宗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我们要响应党和政府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做到遵纪守法,精诚团结,世代和睦,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我们家族的力量!
  祝活动圆满成功!
  祝各位老师吉祥如意!
  山东贾姓文化研究会(筹)山东贾姓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
  诗词园地
  祝贺山东省家谱年会胜利召开
  济宁李昌杰
  齐鲁盛世兴谱会,云集泉城凝心扉。探索求是根脉传,砥砺前行一辈辈。
  《贺山东家谱学会年会盛典》
  聊城杨世钟
  山东年会聚群贤,谱牒光辉耀眼前。祖辈精神传久远,子孙功业续新篇。溯源问道情深厚,继往开来意凛然。盛世同欢歌浩荡,家风永继福绵延。
  七律·【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会员召开
  齐鲁泉城天地转,长吟盛世喜开篇。山东家谱委员会,砥砺前行一辈边。学会群英开盛会,参加人数史无前。文人骚客皆欢喜,专业旌旗盛会传。
  七律·【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会员召开(二首)
  青岛市谱牒文化研究会王洪业
  其一
  山东专委聚群贤,谱牒春秋代代传。历史春风人和美,祖先后裔结情缘。千秋福地成望族,六百春秋万世传。祖德昭昭安宇内,承前启后福绵延。
  其二
  齐鲁泉城天地转,长吟盛世喜开篇。山东家谱专委会,砥砺前行总相牵。全省群英开盛会,参加人数史无前。文人骚客皆欢喜,专业旌旗盛会传。
  会议纪实
  捐款捐物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您的捐赠,凝聚了您的心血与汗水,背后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与坚守。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您的善良和大度总是让人感动,您的无私奉献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为山东家谱增添了色彩。
  您的慷慨大方,为山东家谱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帮助,这种无私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深感谢!在这个充满温情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捐赠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巨大鼓舞。
  山东家谱年会筹委会全体成员,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向牛民卜、谷秋胜、侯欣华、杨汝金、陈敬兵、裴胜华、艾总、罗友玉、张经勇、翟德军、肥城新兴印务、张家森、卢维滨、葛宝琦的善行义举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敬意!山东家谱感谢您的每一份捐赠,有您的付出会使山东家谱走得更远!
  年会筹委会将用好每一份捐赠,确保捐赠发生效益。年会的召开需要咱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一起努力,期待年会如期胜利召开!圆满成功!向本次所有年会捐赠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次年会捐资捐物者群芳录】(据初步统计)
  1.牛民卜赞助人民币5000元(已到账);
  2.谷秋胜赞助人民币5000元(已到账);
  3.侯欣华赞助人民币1000元(已到账)、酱香酒5箱,价值3000元(已到货);
  4.杨汝金赞助办公家具1套12件,价值3500元(已到货);
  5.陈敬兵赞助杜康泉米酒20箱,价值15000元(已到货);
  6.裴胜华赞助裴氏宰相酒10箱,价值9000元(已到货);
  7.裴胜华动员(非会员)艾总赞助蕈龙饮料15箱,价值1000元(已到货);
  8.罗友玉赞助牟平地瓜烧酒5箱,价值1000元(已到货);
  9.张经勇赞助泰山泉矿泉水20箱,价值1000元(已到货);
  10.翟德军承担会刊设计费,计3000元(已完成);
  11.肥城新兴印务减免部分印刷费,计3000元(已开印);
  12.张家森赞助人民币600元,重点犒劳筹备组加班人员(已到账);
  13.卢维滨赞助年会用茶;
  14.学会理事葛怀圣不仅动员儿子葛宝琦(寿光鸿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加入学会,而且还积极支持儿子捐款2000元(已到账);
  15.济宁市会员代表郭克正与李根勇,赠送欧体书法长卷《十字百家姓》。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4-08-11 21:29
鄌郚史志总编
  会议发言
  绕不过的鲁西北……
  ——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家谱专委会四届二次会员大会上的发言 河北邱县潘永生
  尊敬的谭会长、侯秘书长,各位家谱学会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叫潘永生,来自河北邯郸邱县,目前担任邱县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邱县作家协会主席、 邱县党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在此热烈祝贺山东省历史学会山东家谱专委会四届二次会员大会 胜利召开!
  先说邱县,邱县地处鲁西北,前身是平恩侯国、平恩县。现在的邱县境域内,在汉代,有 曲周侯、南曲侯、平恩侯、斥丘侯、平利侯五个侯国,是为“汉封五侯地”。历史上有名的巨 桥发粟、破釜沉舟、康台略马和抗战史上有名的香城固诱伏战,就发生在邱县境内。
  可能有的先生就问了,你一个河北人,怎么参加俺山东的家谱年会来了?下面,我就说说 我为啥要来参加咱们今天这个盛会。
  境域上,脱不开的鲁西北。
  过去的鲁西北地区,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临清州,夏武邱”,也就是说,历史上的临 清直隶州,统管夏津、武城、邱县。那么,邱县是何时属于山东管辖的呢?
  元至元二年(1265年)割原平恩县地,遥属直隶中书省(腹里)东平路堂邑县。至元 二十六年(1289年)立邱县,这是邱县得名之始。
  有明一朝,邱县一直统归东昌府或东昌府临清州管辖。清朝沿袭明制。雍正三年十二月 二十七日(1726年1月29日),为避孔丘之讳,改“丘”为邱。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五  月改属山东省临清直隶州。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属山东省济东泰武临道临清直隶州。民国 二年(1913年)2月,邱县属山东省济西道(济西观察使),民国三年(1914年)6月3日,  属东临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1月属东昌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2月28日直隶于山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山东省第四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爆发后,邱境“三权”并立。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民政府山东省重划政区,邱县属山东省鲁西行署第四行政督察专员  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后属鲁西办事处(即第二办事处)。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2月12日,日军第二次侵占邱县城,日伪政权在城内建立,初属伪山东省公署鲁北道,1940年  7月改属伪东临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18日,中共领导的邱县抗日县政府正式成立。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25日属山东省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  月15日,属鲁西行政主任公署;4月30日,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5月24日,划归冀南区。  自此,邱县开始属于冀南行政序列。
  第二,人文上,绕不过的鲁西北。
  从本质上说,家谱、族谱就是人文的真实记录史料。正史、地方志书、谱牒是史学研究的 三大版块,正史、地方志书中没有记载的,往往会出现在谱牒中,所以谱牒研究可以发现很多 未知内容,可以作为地方志的拾遗补缺,或者成为资料记载的佐证。事实也正是如此,尤其是 在谱牒人物传的写作中,三者相辅相成,弥足珍贵。就邱县实际情况而言,明代成化、弘治、 正德三朝,在卫运河沿岸馆陶境内邱县属地设立“皇窑”,烧造贡砖,汇聚临清,运往北京。 不仅如此,广平府所属六县、东昌府所属冠县等,都在运河沿岸临清州属地、大名府属地建有 窑厂,今年春天,我在寻访途中,在馆陶县马栏厂村偶遇鸡泽县窑工后人,为研究区域移民、 谱牒提供了生动的例证。再有,山东淄博籍太极拳名师于化行,不仅是广平府杨氏太极拳嫡传 弟子,更在1937年受山东政府主席韩复架指派,到邱县担任县长,成为太极拳名师中唯一一位 担任过县长的人。还有,有着“山东马”之称、独创上海滩的马永贞,就是我们邱县陈村人。 就在我们家谱学会这次年会报名的过程中,滨州籍邱小晖先生与我取得联系,他说他是邱县移 民后裔,由此揭开了邱县邱氏宋代跟随宋高宗赵构南迁杭州、落籍绍兴、再迁无棣县的移民历程, 可以说是这次年会搭起了邱氏寻根之旅的桥梁。
  还特别应该提到的是,1927年,邱县的三位学子,在有着“鲁西北革命策源地”的聊城三  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是共产主义火种在邱县的开始传播。1938年8月19日,鲁西  北地委派组织部长、禹城籍尉景平到邱县,主持召开工委转县委会议,中共邱县委员会正式建立。
  第三,谱牒上,躲不了的鲁西北。
  谱牒,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同样,一个合格的谱牒写作者,也一定是一位通览古今、 雅俗共鉴的“杂家”。同样,在修谱的过程中,谱系的叙述固然重要,但谱牒文化的研究不可 或缺。明清以来的邱县境内七大家族,有刘氏家族是淄博坊子区马司村迁民,目前我们两地已 交流多年,建立起谱牒研究联谊群,在研究刘氏由川到鲁的迁徙中取得初步成果。邱县唐氏也 是淄博迁民。所以,在研究区域移民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河北河间、枣强移民到山东,还是山 东淄博移民到河北,都有实际的意义,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专家、行家里手共同携起手来进行 区域性的“大合作”,也一定会为谱牒研究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综上所述,参加今天这次盛会,我是抱着“回家”的心态,秉持学习、交流、交友之心而来, 衷心地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肥城族谱普查的新进展
  李武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各位汇报一下我们最近在肥城全市范围内开展 族谱普查工作的情况。
  我本人自上世纪80年代就收藏肥城文献,对族谱情有独钟,现建有私人藏书楼——肥城家 谱博物馆,已收藏肥城地区族谱600余部,对肥城族谱的分布与流传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 多年以来,我就有一个愿望,就是对肥城全市范围内现存的族谱作一全面普查,搞清楚肥城地 区族谱的家底。
  2023年4月,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谭景玉教授担任了山东省重大文化工程《齐鲁文库 ·史志编》 世家大族家谱小组的组长。他承担这一任务后,第一时间便与我协商在肥城市范围内对族谱作  一全面调研,为编纂《齐鲁文库 ·史志编 ·世家大族家谱》工作必须进行的家谱普查工作积累  经验。我们一拍即合,从2023年6月开始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共着录肥城族谱700  余部,其中1949年前的老谱200余部,新谱近400部。我们在工作中有这样几点做法,可能对  大家有所启发,现汇报如下。
  一、组建志同道合、情怀与责任同在的志愿团队
  我和谭景玉教授决定合作开展族谱普查工作后,在肥城乡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工作群下发 通知,让大家自愿报名,志愿参加族谱调研工作。很快,就有33人报名参与调研。我根据33 人的籍贯和个人意向,分配至14个镇街,同时组建“《山东家谱总目 ·肥城市卷》工作群”,  让大家随时沟通交流工作经验,分享收获。当然,尽管没有任何报酬,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工作, 都是牺牲休息时间,利用节假日进行调研,但志同道合,工作热情都很高涨。随着工作开展, 还不断有志愿者加入。目前有40余人志愿参与普查工作。
  肥城家谱调研团队具有素质高、人脉广、影响力大的特点,调研工作认真扎实,不断爆出 惊喜。随着族谱调研工作的进行和宣传力度的加大,不断有人加入到调研甚至是捐赠族谱的队  伍。肥城市建利水泥厂原董事长赵绪森先生,是当地着名企业家,个人捐资数千万元资助肥城  建设,人缘好、人脉广,德高望重,在族谱调研期间,赵董事长出车、出人、出钱,76岁高龄, 不避炎热与严寒,积极参与,为肥城家谱博物馆征集新老族谱20余部。肥城市王庄镇原中心中 学校长孔庆珍先生,不顾年迈,主动承担王庄镇的族谱调研工作,多次自费租车深入王庄镇各  个村庄,调研到族谱40余部。泰安市人大原副主任、原肥城县副县长袁明英先生,主动联系我, 捐赠其收藏的10部泰安地区家谱。肥城市新华书店原副经理秦永寅先生,逐一访问其同事,搜 集到族谱4部,并全部捐赠肥城家谱博物馆收藏。肥城二中原退休教师李广英先生,在捐赠了
  其本家的族谱外,广泛联系其同学、学生,为肥城家谱博物馆捐献族谱,使得肥城族谱调研工 作收获不断。
  我们还号召团队成员利用春节等亲友团聚的时刻,不忘族谱调研,先后挖掘出肥城稀见的  西氏族谱、轩辕氏族谱等。每一位参与普查的志愿者,对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深深让人感动。 为弥补人手不足,我们还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帮助调研、着录。目前,团队还在坚持工作, 部分团队成员走村串巷,积极搜集散落于田野或祠堂的谱碑,通过各种关系挖掘没有调研着录 到的族谱,仅5月份以来就调研到了新发现的族谱和谱碑近百部。
  二、明确着录体例,做好人员培训
  工作热情不等于学术水平,族谱着录必须体例规范。虽然团队中有的志愿者编修过本族的 家谱,有的收藏有本家的族谱,对于家谱相对比较熟悉,但对家谱信息的采集、着录仍不能很 好地把握。为此,我们制作了家谱普查信息登记表,并对表格所列项目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挑 拣选有代表性的族谱进行示范性着录,为参与者提供样板。不少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不约而 同地来到我的肥城家谱博物馆,现场学习如何从族谱中寻找需要着录的有效信息。
  开展工作一个月后,团队成员对族谱的着录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接着,由山东大学中国 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所和肥城乡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山东家谱总目 ·肥城市卷》 编纂启动仪式暨第四届肥城历史文化研讨会”。会议邀请泰山学院的相关专家及肥城市社科联 领导参会指导,志愿者团队人人发言,汇报交流一个月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值得推广的经验 做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等。
  三、抓住重点区域,逐村进行调研,力争没有遗漏
  各乡镇街道历史文化传统差异很大,族谱保存情况差别也很大。我们利用熟悉各乡镇街道 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选择族谱保存数量较大的镇街,充分调动各种力量,逐村进行,力争没 有遗漏。
  桃园镇号称中国佛桃之乡,自汉代就有村落形成,宋代以来的遗址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团队通过私人关系,找到当地领导,向其讲清楚工作的缘起和重要性,恳请其给予支持。当地  主要领导认识到族谱普查工作有助于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于  是立即召开部署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最终,我们调查组跑遍该镇40个行政村,共调研出族 谱200多部,其中1949年前的老谱近50部,除去家谱博物馆已收藏的,新调研出族谱70余部。
  在桃园调研到的族谱还涉及肥城的安站、石横、新城等多个乡镇及东平县、平阴县的部分 地区,这意味着我们抓住了桃园镇这一重点区域,几乎等于完成了肥城市四分之一的调研工作。
  肥城市王庄镇对族谱普查调研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文化站长赵春燕和我们工作小组一道 进行“铲地皮”式的逐村逐户调研,几乎每天都有新收获。新城街道领导也是全力配合族谱普 查工作,在社区、村居、片区微信群下发通知,制作以局部为单位的调研表格,实行干部包保 制度。截至目前,通知下发到了辖区的每一户。我在河西社区居住,社区书记知道我有收藏的 家谱,亲自给我打电话,要上门登记族谱信息。这在当地已成为了笑谈,可见这项族谱调研工
  作的执行力有多么强大。
  其他乡镇,如边院、潮泉、汶阳、石横、孙伯、安站、安庄、王瓜店等,均安排人员进行 登记上报。老城街道分管领导则集中汇总族谱原件,联系我们工作小组进行着录。肥城市的 十四个镇街都给予调研工作以大力支持和配合。
  总之,在谭教授和肥城市文联(社科联)的鼓励支持下,在肥城全体调研团队的不懈努力 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肥城的家谱调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汇报如上,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 同仁批评指正。
  2024年8月6日于济南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