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4-10-03 16:48
鄌郚史志总编

昌乐诗人阎清澜《中秋月》赏析

     中秋月
  阎清澜
  金波穆穆流,景色一庭幽。
  天上原同月,人间各异秋。
  往年皆过眼,此夕正当头。
  试问蟾宫桂,新香折得不?
  作者简介:阎清澜(1768-1835),字文涛,号石渠,别号偶山主人,宝都街道梁庄村人,增生。
  这首《中秋月》意境优美,情感细腻。“金波穆穆流,景色一庭幽。”“金波” 通常指月光,这句诗描绘了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洒下,使得整个庭院都呈现出一种清幽的景色。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天上原同月,人间各异秋。”此句富有哲理,指出天上的月亮始终是同一个,但人间却有着不同的秋色。暗示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往年皆过眼,此夕正当头。”回忆过去的岁月如过眼云烟,而此时此刻,中秋之月正高悬头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这个特殊时刻的珍惜。“试问蟾宫桂,新香折得不?”诗人以问句结尾,询问蟾宫中的桂花,是否能折下它的新香。这里的 “蟾宫桂” 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高远的理想,此问既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又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意境。月光下的庭院,宁静而幽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同时,诗人对天上月亮与人间秋色的对比,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当下的感慨,使诗歌充满了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深度。诗中对中秋月色和庭院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往年皆过眼,此夕正当头” 这句诗明显地流露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结尾处对蟾宫桂新香的询问,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气息。(刘文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