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41天前
鄌郚史志总编

郭宗利丨小草礼赞

  小草礼赞
  郭宗利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绿。生机勃勃的春天,往往从小草染绿大地拉开帷幕。
  倘若有人问我,春天来临最显著的标志是什么?我定会答曰:小草。瞧,春天一到,一棵棵小草从冬眠中苏醒,发芽、生长、壮大,继而蓬勃繁茂,姿态万千。它们相互簇拥,或成片成片铺展,或成簇成簇聚集;或整齐排列成排,或井然延伸成行;或漫山遍野,无边无际;或在高山之巅,星星点点散落。它们迎来万紫千红,见证百花争艳,共同绘就春天那令人心醉的美景。小草以其娇小身躯,装点整个世界,赋予大地蓬勃生机,让人们领略到世间的美好与希望。
  在我心中,小草看似弱小却坚韧刚强,看似平凡却无比伟大,看似地位低微却尽显高尚品格。它没有大树那般巍峨挺拔,甚至显得十分渺小。在大树身旁,大树更显高大雄伟,生命壮阔,可小草从不自惭形秽、妄自菲薄。它或生长于大树之下,或栖身于灌木丛中,或覆盖在沟边路旁,或攀附于岩石缝隙。根须尽情汲取大地养分,枝叶随风轻轻摇曳,沉默不语,低调内敛。
  小草有着超乎寻常的生命力。无论烈日如何炙烤,风雨怎样侵袭,电闪雷鸣如何震撼,牛羊怎样啃噬,甚至遭受污垢倾洒,它依旧生机盎然,顽强茁壮地生长。恰似郑板桥笔下的劲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根系尚有一丝留存于泥土之中,便能再度焕发出新绿。那股神奇的力量与旺盛的活力,实在令人赞叹不已;那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勇于抗争的精神,让我深深折服与敬佩。
  小草立足大地,扎根荒原,随地势起伏而安然挺立。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黄昏的最后一抹晚霞;从春雨的绵绵洒落,到夏日的暴雨倾盆,再到秋雨的淅淅沥沥,冬雪的纷纷扬扬,它凭借大自然赋予的能量,竭尽全力为人类、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它不求他人铭记,只愿给大家带来愉悦。在娇小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在无私奉献中彰显出厚重。
  刹那间,我忆起唐代诗人白居易那首千古流传的诗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唐代李世民在《赐萧瑀》中所写的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些经典名句,无疑是对小草最直接、最凝练,却又饱含深情、贴近生活的概括。
  这就是小草。这就是小草的精神,小草的胸怀,小草的力量,小草的荣光。
  由此,我联想到做人。人生在世,不正如这小草一般吗?在中国新时代新征程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有无数像小草一样的人,为祖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建设与发展,辛勤付出,默默奉献。他们甚至忍受着不被他人理解的痛苦与酸楚,始终坚守,传承精神。他们勇于吃苦耐劳,不计回报,只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我赞美小草,不仅因为它为人们带来春天,让大地重披绿装,使世界充满生机;我更看重的,是它那任劳任怨的品质,顽强拼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昂扬向上的姿态,以及乐于助人的美德。尽管遭遇诸多艰难困苦,它依旧充满青春活力。被踩踏后能再度挺立,被啃食后能重新发芽。即便遭受污垢沾染,经风雨洗礼后又焕然一新。广阔草原展现着它的博大胸怀,崇山峻岭凸显着它的独特魅力,生长在田边沟壑点缀大地,攀附在岩石缝隙经受耐力考验。这些品德、意志、精神与风格,不正是小草的可爱之处吗?不正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吗?
  我愿成为一棵小草,像小草那样直面人生。人的生命中,一半是阳光,一半是风雨。人生之路,不会总是平坦顺遂,难免会遇到坎坷崎岖。人生又似生活中的诗与歌,吟唱着喜怒哀乐,倾诉着悲欢离合。
  我愿如小草一般,坚韧顽强,耐得住寂寞。把艰难困苦当作一种磨砺,凭借不屈精神奋勇前行。哪怕只有寥寥几片叶子,也要在风雨中迎着太阳向上生长。
  我愿像小草那样,平凡处世,质朴无华,团结友爱,不计名利,勇于奉献,甘当配角。让大树茁壮成长,服务人民,成为顶天立地的社会栋梁。作为一棵小草,我会用心感悟世间万物的风采,聆听生命旋律的跳动。谱写一曲大地的绿色之歌,一首人生的生命赞歌。
  让我们赞美小草吧!小草是一片绿洲,装扮着世界的风光;小草是一种希望,激励着人们拼搏进取;小草是自然界的精灵,让大地充满生机与活力。小草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不懈奋斗,去创造新的生活,坚定豪迈地走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我爱小草,我愿作一棵小草。


  于平凡中见伟大
  郭宗利《小草礼赞》赏析
  刘文安

  《小草礼赞》是一篇饱含深情、意蕴深刻的散文,作者郭宗利以细腻笔触与真挚情感,赋予小草丰富精神内涵,借物抒情,在对小草的礼赞中揭示深刻人生哲理。
  一、精妙的结构布局
  文章开篇以春天的到来引出小草,点明小草是春天显著标志,奠定对小草赞美的情感基调。接着,从多个角度描绘小草,先写小草的形态,展现其在大地各处的多样生长姿态,为后续对小草精神的挖掘做铺垫。随后,作者深入阐述小草的品质,如虽弱小却刚强、生命力顽强、默默奉献等,层层递进,逻辑严谨。在论述过程中,巧妙引用白居易、李世民的诗句,增添文学底蕴的同时,强化对小草精神的诠释。最后,由小草联想到人,呼吁人们学习小草精神,升华主题,使文章从单纯对小草的赞美上升到对人生价值与民族精神的思考,结构完整且富有层次感。
  二、生动的语言表达
  作者语言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在描写小草生长状态时,“发芽,生长,壮大,进而兴旺茂盛,多姿多彩。它们相互依偎着,或一片片,一簇簇;或一排排,一行行;或漫山遍野,一望无际;或置身于高山之巅,星星点点”,通过一系列动词与排比句式,将小草充满生机的生长过程和多样形态鲜活呈现。在刻画小草坚韧品质时,“任凭烈日暴晒,风吹雨打,雷鸣闪电,牛羊吞噬,甚至于污垢倾洒,依然生机盎然顽强茁壮地成长着”,运用丰富的意象罗列,增强气势,凸显小草生命力的顽强。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小草 “从不自惭形秽,不妄自菲薄”“不言不语,不事声张” 等人的情感与行为,使小草形象更亲切可感,引发读者共鸣。
  三、深刻的主题内涵
  文章主题深刻,借小草歌颂平凡中的伟大。小草虽渺小平凡,却以顽强生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世界带来生机与美好。作者由此联想到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中,那些如小草般默默付出、吃苦耐劳、不求回报的人们,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即便不被理解也坚守初心。文章通过赞美小草,倡导人们学习小草坚韧、奉献、质朴等精神,激励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奋勇前行,体现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思想价值。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