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安氏支谱·序》译注
(宝琚 译注 2019年5月)
【原文】
谱之为言者,志①也,志祖宗一脉永传,源深而流远耶。吾族以来,谱帙②俱存,因清咸丰辛酉年乱③所失,未能继修辑之。至余身闻池、溱二伯父云及此事,余亦恭受,诚心识之,遂考世系以修之。
自十一世祖讳茂椿,日照县世家,安家大村庄东楼分支。茂椿祖兄弟三人,同迁安邱县东南乡景芝街。未几,兄弟各迁,一徙淄畔,一居景芝,茂椿祖遂迁龙泉官庄,未立户牖④,又移黄家官庄安足立家,同十二世祖讳凤吉、凤翔、凤麟安居度日。家无所蓄,佣工以养父母。茂椿祖不幸寿终,遂葬於村东北原巽山乾向⑤,四时祭之。後数载,又徙贾家官庄世居,即购田园宅基,兴家立业,始构⑥祠堂而奠焉。
至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岁,蛮贼叛乱华夏北海⑦。诸祖父恐遭兵燹,同议将家谱主楼请到南祖茔,尽皆焚烬,自此吾族失谱之始也。故三代宗亲离乡迁徙,不可考矣!
幸而池、溱二伯父,年以近耄⑧,尚志祖宗官讳⑨来历。余尚年幼而又正当读书之时,後至训蒙本村,读至“慎终追远”⑩,完尔感叹,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遂请族叔、伯父,问明来历,谨慎识之,追考祖宗官讳甫字、世辈官职、爵位墓田、生年卒岁,俱载谱帙,碑牌祠基,无所不载。
锡玉业儒不仕,国城曾祖父职举孝廉,忠一出仕莱州府,锡忠业儒夭亡,其妻孙氏苦志守节,节孝两全,墓在南茔酉山卯向,有“竹孝松贞”碑碣志之。祖父锡琳,清乡饮介宾,寿七十六岁,不病寿终,墓在村西北茔午山子向,无不录明,照耀简策,而追续祖宗之遗嘱也,安得不效力修辑之!遂率族兄怀文、怀廉,尽力采访,功成之期,以告祖宗之余怀也。余尝侍父之侧,父诲余曰:“人生世上诗书最贵,孝弟?为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慎终追远之诚志,可谓孝矣。”
怀先绍亭撰录
考察人:池 溱
修辑籘录人:怀先
采访人:怀文 怀廉 怀礼
发起人:滋 溪 滨 洧
中华民国拾五年夏历臈?月重修
公历壹玖陆叁年古历正月拾贰日重序
发起人:怀敏 怀鼎 怀瑞 怀礼 怀芳 怀先
籘录人:振中
(注:原件末尾三行字,其时间、内容与以上不符,因此,不列入译注范围。
【注释】
① 志:记述,也指记事的书或文章。后句起始“志”字,指记住。
② 帙:zhì 书套,借指书籍。
③ 咸丰辛酉年乱: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即公元1861年。上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咸丰帝逃到热河避暑山庄,次年病逝,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清王朝举国之力与太平天国继续大战于长江流域及大半个中国,致使战火频仍、社会动荡。所以,文中用了个“乱”字。
④ 户牖(yǒu):门窗。牖,窗。
⑤ 乾向:指西北方位。
⑥ 构:“构”的异体字,架屋,构筑,指建造房屋。
⑦ 此句参见注③。
⑧ 耄:高龄,八九十岁。
⑨ 官讳:旧时指尊长的名字。
⑩ 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语出《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甘味指吃出味道。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也没有滋味。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识:zhì 记,记住。
举孝廉:举,科举时代考中举人;孝廉,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代对举人的雅称。
乡饮介宾: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乡饮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乡饮酒礼的宾介(宾,贤宾;介,贤宾之次;多偏指贤宾、德高望重者)。“乡饮宾”制度是旧时一项尊贤养老、宴饮欢聚的隆重制度。“乡饮宾”又有“大宾”(亦称“正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
简策:也称简册。古代编连成册的竹简,后指史籍、典籍。泛指书籍。本文特指家谱。
诗书:《诗经》和《尚书》,泛指书籍。
孝弟:亦作“孝悌(t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成仁: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成仁,指成就仁德。后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
?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即就义而死。
?臈:là 古同“腊”,是“腊”的异体字。腊月,农历十二月。
【译文】
谱牒,是记述家族世系及有关事迹的书,让家人记住祖宗一脉永传,源远流长,有悠久的历史。我族自从迁居安丘以来,谱书一直都得以保存,到了清朝咸丰辛酉年,因为战火频仍、社会动荡而焚毁失去,此后未能继续修编。到我这里亲身听到池、溱二位伯父谈到重修家谱这件事情,我恭敬接受、诚心记住二位伯父嘱托,于是着手考核世系,纂修家谱。
十一世祖讳茂椿,来自日照县望族,属安家大村庄东楼分支。茂椿祖兄弟三人,同迁安丘县东南乡景芝街。没有多久,兄弟各自迁移,一位迁往临淄淄河之畔,一位居住景芝;茂椿祖就迁往龙泉官庄,门户未立,又迁到黄家官庄安足立家,同十二世祖凤吉、凤翔、凤麟安居度日。家中没有积蓄,靠受雇为别人做工来赡养父母。茂椿祖不幸去世,就葬于村东北原巽山乾向,一年四季祭祀。此后过了数年,又迁往贾家官庄世代居住,便购置田园宅基,兴家立业,逐渐兴旺,开始建造祠堂祭奠先祖。
到了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蛮贼叛乱,遍地烽烟。诸祖父恐遭到战火焚烧、破坏,共同议定将放在主楼的家谱请到南祖茔,全部焚毁,从此我族就失去家谱了,所以三代宗亲的离乡迁徙情况,便无从考究了。
值得庆幸的是池、溱二位伯父,尽管已经年近八九十岁,还记住祖宗名讳及来历。当初我还年幼而且又正是读书的时候,后来到本村学堂教授幼童,当读到“慎终追远”之后,产生无限地感叹,以致心事重重,寝食不安。于是请教族叔、伯父,问明我族来历,慎重仔细地记录下来,追寻考核祖宗名讳表字、世辈官职、官衔墓地、生卒年月,以及碑碣牌位、祠堂坐落等等,都载入谱书。
锡玉以儒学为业,不出仕做官;曾祖父国城考中举人;忠一在莱州府为官;锡忠以儒学为业,过早去世,他的妻子孙氏苦志守节,做到节孝两全,墓在南茔酉山卯向,立有“竹孝松贞”墓碑为记。祖父锡琳,清乡饮介宾,无病而终,享年七十六岁,墓在村西北茔午山子向。统统记录明确并载入谱书,祖先的业绩和敦宗睦族的品德,通过重修的家谱,照耀阖族,从而追念前贤、继续祖宗遗愿与嘱托,怎么能不竭尽全力进行修辑!于是我带领族兄怀文、怀廉尽力采访,待大功告成的那一天,用来告慰祖宗对子孙的无限情怀。我曾服侍在父亲身边,父亲教诲我说道:“人生在世以读书最为可贵,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为先。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读圣贤书学习先哲的教诲用来做什么?诚心实意地‘慎终追远’,就可以称得上是孝子了。”
怀先绍亭 撰录
考察人: 池、溱
修辑誊录人:怀先
采访人: 怀文、怀廉、怀礼
发起人: 滋、溪、滨、洧
中华民国十伍年(公元1926年)夏历腊月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