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京都如何会跑进昌乐地界?
作者 | 张铭璇
近年来历史学界出现了一种谬论,说昌乐营陵是齐国的国都营丘,公然编造口号“齐国首城”。对此,真正懂得历史知识的人都嗤之以鼻,不屑置辩。但持此谬说者秉持着谎言重复万遍就成了真理的理念,再三再四地重复这个谬论;致使一些刊物编辑也难辨真伪,人云亦云。究竟如何?我们先看正史资料。一、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由此可见,齐国国名的来历,便是根据天齐渊而来的。天齐渊在临淄城南牛山西麓,我曾两次参观天齐渊,历史上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泉水,可惜在1975年“农业学大寨”时开山放炮,把天齐渊的源泉震裂岩层,不复出水了!如果说,齐国京都在昌乐,国名来历与昌乐有何关系?二、昌乐营丘说者关键是违反历史常识,首先我们看一下纪国历史。纪国首都在寿光纪台,纪国的疆域包括今寿光、青州、昌乐、临朐等地,据《国语·齐语·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记载:齐国地界“南至于陶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xì)”。这个“纪酅”是纪国靠近齐国的一个城邑,史籍记载酅邑位于临淄城东19里。从临淄城东19里开始,再往东均是纪国疆域,齐国立国时岂能跑进纪国境内设立都城?难道周天子授权能有“飞地”?那不是故意制造国际争端?三、齐国都城临淄郊外,现在有很多高如山丘的帝王陵,证明是帝王驾崩后埋葬的坟丘。而昌乐境内呢?有帝王陵佐证吗?如果昌乐确实设立过齐国都城,为什么没有帝王陵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