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夏坡村
山东省安丘市辉渠镇夏坡村,在县城西南20公里,900余户,3000多人,是安丘市西南部大村之一。明代正德年间,大门六世祖普公从田庄迁入建村,当时夏坡还是一望草茅,普公把祖产都让于幼弟,自来开创,并且养老恤幼,专业耕读,为后来之科第蝉联打下了基础。
1945年6月有解放夏坡之役,时称讨厉(文礼)战役。厉文礼部原是国民党地方武装,1937年后占据安丘县西南部,1943年3月投降日本侵略者,称“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部驻夏坡村。在日军支持下,干尽了残害百姓、杀害抗日志士的坏事,恶贯满盈。1945年6月5日,我鲁中军区集中兵力,发起讨厉战役,经过20余天的激战,至6月27日胜利结束。这次战役共歼灭日伪军7300多人,攻克据点60余处,解放了安丘以南,临朐以东,景芝以西的1700平方公里土地,打破了敌人在胶济铁路东段南侧的防御体系,巩固了我莒、沂、安革命根据地。
解放前属安丘县第四区,解放后,属安丘县夏坡区。1950年11月改称丘南县第二区,1953年8月丘南并入安丘,称安丘县第十九区,1955年9月复称夏坡区。1958年2月撤区成立夏坡乡,是年9月与辉渠乡合并成立夏坡公社,公社机关驻大辉渠,1981年更名为辉渠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原公社北部置夏坡乡,南部置辉渠乡。1999年6月合并于辉渠镇。
夏坡一带一向称为文化发达之地,清朝有私塾多所,1930年设安丘县第四区中心小学,1943年八联中设七分校,1949年6月老安丘县改称丘南县,设夏坡完小,为全县三所完小之一。1950年,设速成师范班,为丘南县第一所中等学校。近代有小学、初中各一处。村东西向一条主街,清代建有数道牌坊,旗杆林立,高房成排,车水马龙,是方圆百里内有名望的大村。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都在20世纪那场浩劫中焚毁殆尽。街南居住的主要是大门八世祖迁梧公十世祖沁公(水心公)以下的后裔,沁公生六子,长子其昺公,次子其昇公,三子其旻公,四子其暐公,五子其朂公,六子其昂公,因住夏坡前街,称前六份。街北居住的主要是大门八世祖迁梧公十世祖涵公(绳冈公)以下的后裔,十二世怡公生五子,长子大木公,次子大本公,三子天栋公,四子大朴公,五子又朴公,称后五份,又称后五股。
大门八世祖迁乔公后裔,八世祖迁梧公十世祖渌公、十世祖沾公后裔,八世祖迁桐公十世祖岳公、十一世祖孟雨公、十一世祖季雨公后裔,八世祖迁梓公后裔等亦有居该村者。
20世纪60年代,夏坡公社修建白山头水库,从顺流河村、白山头村移民,有五门宗亲到夏坡村安家者十几户,六十年来,已有百多人之众。
七门宗亲亦有自富平官庄村迁来在该村居住者。
明朝嘉靖年间,八世祖迁乔公、迁梧公兄弟戊午同榜中举,迁乔公任北直真定府赵州赞黄知县,升山西绛州知州;迁梧公联捷己未进士,初任江南常州吴江知县,陞陕西西安府知府,山西大同府知府;八世祖迁槚公礼部儒官,迁桐公、迁梓公亦邑庠生。
后有十世祖沁公,庠生,以少子贵赠文林郎中牟县知县崇祀乡贤;涵公,崇祯癸酉举人;淑孕公,崇祯癸未岁进士,清顺治初时特选江南太和县知县。
十一世祖其昂公,廪贡生,初任乐陵教谕,升河南开封府中牟县知县封文林郎;孟雨公,明崇祯壬午科举人,清丁亥进士,授山西潞城县知县,湖广桂阳知县。
十二世祖懋公,监生,考授州同;忽公,监生,考授州同;怡公,例贡生,封文林郎,湖南长沙县知县,赠奉政大夫,湖南长沙府理猺同知。
十三世祖淑敦公,候选州同,敕赠文林郎;大木公,太学生,赠奉直大夫;大本公,康熙庚子乡试副榜,雍正乙卯顺天举人,历任湖南长沙县知县,靖州知州,桂阳直隶州知州,宝庆理谣军民同知,署宝庆府知府,保举知府,诰授奉政大夫,例授朝议大夫,例赠荣禄大夫;天栋公,庠生,以次子贵敕封文林郎;大朴公,太学生,以次子贵敕赠文林郎湖北孝感县知县敕赠中宪大夫。
十四世祖箖公,候补部主事,诰授奉直大夫;笏公,太学生,以次子贵赠修职郎,寿张县教谕,后以孙湘茞贵晋赠奉直大夫,户部广西司主事加一级,晋赠中宪大夫,江南河库道,晋赠荣禄大夫漕运总督;筦公,乾隆壬申恩科举人,由校官升广东东莞县县丞,旋升琼州府会同县知县,敕授文林郎;策公,乾隆乙卯经魁,庚辰进士,任湖北郧阳府竹溪县知县,调汉阳府孝感知县,再任直隶保定府安肃县知县,调顺天府武清县知县,敕授文林郎,以三子贵貤赠中宪大夫直隶通永道;舒公,乾隆壬午顺天举人,候补知县,以侄于垣贵貤赠文林郎,直隶长垣县知县;龙起公,太学生,候选州同,敕赠文林郎;贡公,乾隆戊午举人,拣选知县;
十五世祖于保公,乾隆乙酉科优贡,历任寿张县、淄川县、栖霞县教谕,升东昌府教授,敕授文林郎;于临公,候选库大使,例赠修职郎,即墨县教谕,以胞侄湘茞贵貤赠中宪大夫,户部广西司主事加四级;于京公,乾隆乙酉科拔贡,任曹州府朝城县教谕,河工加一级,敕授修职郎,敕赠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诰赠奉直大夫,户部广东司员外郎,晋赠中议大夫,太常寺少卿,诰赠资政大夫,例赠荣禄大夫,漕运总督;于麓公,乾隆丁酉科拔贡,候选直隶州州判,例授文林郎,貤赠奉直大夫,刑部安徽司主事加一级;于星公,太学生,诰赠奉直大夫,户部广西司主事加一级,诰赠中宪大夫,户部贵州司员外郎加三级,晋赠中宪大夫,江南河库道;于垣公,乾隆癸卯经魁,历任长垣县知县,曲阳县知县,河南考城县知县,郏县知县,贵州修文县知县,督运楚铅卓异保举知州,署广顺州知州,嘉庆丙子科贵州乡试同考官,敕授文林郎,例晋奉直大夫,敕赠儒林郎翰林院编修加一级;于培公,乾隆乙酉科拔朝考一等第一名,刑部七品京官,甲寅顺天举人,嘉庆丙辰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刑部奏留本部,由主事荐升郎中,总办秋审处,特放直隶真定府知府,调保定府知府,分巡通永遵蓟道,总理永定河道,分巡天津兵备道,辛酉科广西乡试正考官,诰授中宪大夫; 于墀公,庠生,分发湖北候补府经历,署汉阳府孝感县知县,例授文林郎;
十六世祖湘苞公,附贡生,例授修职郎,署安徽亳州州同,诰赠奉政大夫,钦加同知衔,知歙县事;湘荃公,以胞弟湘棻贵貤封奉直大夫,户部陕西司主事;湘公,道光壬午顺天举人,任即墨县教谕,敕授修职郎;湘葵公,庠生,以少子贵貤赠奉直大夫,刑部安徽司主事加一级;湘茞公,嘉庆辛酉科拔贡,朝考一等第一名,户部七品小京官,嘉庆乙卯科顺天副榜,历任云南司主事,贵州司员外郎,福建司郎中,间发江南道府督办海运,授江南河库道;湘棻公,嘉庆戊寅科副榜,道光乙酉科举人,壬辰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二等,改户部陕西司主事,升广东司员外郎,英吉利内犯靖逆将军宗室弈山奏请随营赴广东剿办派充行营翼长,总理七省军务,军功赏戴孔雀翎,即选湖北郧阳府知府,亲老靠近改选宁国府知府,凯旋赴都蒙恩一日召见七次,擢授太常寺少卿,统领陕甘河南官兵,提调河漕,两标狼山徐州府军马,防御江北淮阳等处,办理江南通省善后事宜,署理漕运总督,旋实授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海防军务漕运总督,诰授资政大夫;湘华公,道光丁酉拔贡,本科举人,乙亥科钦取国子监学政学录,辛丑恩科进士,散官授编修,己酉大考钦取一等记名御史,诰授奉直大夫;湘萼公,道光甲辰举人,丁未进士,即用知县,分发云南历署景东直隶同知,弥渡通判,太和师宗宜良知县,安宁州知州,题补大姚县知县,奏调宁洱县知县,云州知州,咸丰辛亥科云南乡试同考官,钦加运同衔四品封典,署浪穹县知县,授朝议大夫;嘉猷公,庠生,诰授奉直大夫,吏部考功司主事加一级。
十七世祖嘉遇公,太学生,任安徽省徽州府经历,军功钦加同知衔,以知县升用,署歙县知县,例授奉政大夫;荐遇公,附生,军功六品,候选知州,赏戴蓝翎;麟遇公,恩监生,军功议叙特旨即选部司务,改授直隶晋州知州,河工赏戴蓝翎,兼理无极县印,调景州知州,以守城功奉旨以知府用,赏换花翎,连镇荡平,恩准开缺留直即补,又以练勇海口剿贼出力奉旨留直,以道员即补加二级,历充僧营翼长,统满汉兵勇攻剿逆匪,克复淄川县城,平定沂州土匪,钦加按察使衔,诰授中宪大夫,例授通奉大夫;骏遇公,太学生,候选都司,赏戴蓝翎,诰授昭武将军;廷遇公,廪生,河南候补知县,河工出力钦加五品衔;莘遇公,道光丁酉科拔贡,朝考一等第二名,刑部七品小京官,安徽司主事兼理山西司主事加一级,诰封朝议大夫;庚遇公,候选府经历,军功五品衔戴蓝翎;端遇公,同治壬戌科举人,癸亥联捷进士,吏部考功司主事员外郎中,光禄寺少卿,鸿胪寺正卿,通政使司通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工部侍郎兼钱法堂事务,乙酉科江南正考官,辛卯科浙江正考官,壬辰会试知贡举,甲午安徽学政,庚子京师团练大臣,留京办事大臣,诰授光禄大夫;鸿举公,增生,以族弟端遇敕封中宪大夫,吏部员外郎;彭年公,恩赐七品衔;椿年公,恩赐七品衔;桂馨公,光绪庚子辛丑恩正倂科举人,曾任浙江省海衢州府提学使司提学使。
十八世祖荫联公,六品军功赏戴蓝翎;琪联公,光绪乙丑恩科举人,拣选知县,例授文林郎;联赓公,钦封蓝翎六品衔;联敬公,优廪生,光绪乙酉科拔贡,戊子科副榜,壬寅年补行,庚子辛丑恩正侯科举人,拣选知县;联钰公,以萌生授河南候补知县;联琪公,己丑恩科顺天举人。弼联公,六品军功;启勇公,军功六品衔;十九世景尧公,优廪贡生,师范学校毕业,光绪三十三年考取学部三等书记官,加同知衔,例授承德郎。
二十世杜芳公,贵胄学堂毕业,山东省督察府秘书,交通部秘书,升财政部佥事,调奉天将军府秘书,历任察哈尔财政厅厅长,京兆财政厅厅长,绥远塞北关税务监督;芳蒨公,以遣散安武军出力保举简任职分发察哈尔候补,曾任荣成县县长,后为县政协文物管委会委员。 更有八品、九品、乡饮耆宾、庠生、武生、廪生、贡生、太学生、登仕佐郎、武略骑尉等等,不胜枚举。
近代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博士、硕士、大学生、工程师、部队和地方部门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社会贤达人士。 20世纪70年代末期,村里以副业队为前身组建的夏坡村建筑队,走出家门,来到了安丘城、潍坊市区,开始承揽工程,承建的工程以质量优良、进度达标着称,也增加了村民收入。后来改制为夏坡乡建筑公司,一九九六年又从社办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发展壮大为潍坊市十强建筑企业,当年的第一批副业队人员实在是功不可没。
自六世祖普公创居夏坡村后,艰苦创业,勤俭持家,耕织之余,不忘课子读书,八世始,科第蝉联,发展成了安丘名门望族,以至于“夏坡李”之名声在外,都称我峰山李氏为“夏坡李”,实际上“夏坡李”是峰山李氏大门的一个分支。
随着族姓繁衍,族人从夏坡村迁往陆家沙沟、东辉渠、西辉渠、谋家河、北辉渠、北官庄、海岱、大石各庄、牟山前、李家埠、水场官庄、祖官、水洼头、簸箕掌、刘家店子、姜家庄子、尖子埠、文家庄、田庄、流河官庄、涝埠官庄、水帘沟、芦家河、朵戈庄、团山子、莲花官庄、里户、黄石板坡、李家赤埠、大辉渠、董家寨庄、中峒峪、水码头、西利见、代家坡、车厢、老庄、南李家庄、高家营、郑家埠、朱家庄、河南管公、河北管公、坡楼、南士居园、新庄子、管公、老管公、官庄王家营、秦家河、马湾、石门、罗圈崖、寺坡、泥沟子、石埠子镇小官庄、马留店、前松园、秦戈庄、贺家庄、凌河、有子官庄、小胡田、龙山、朱汉、后李家庄、上河头、中仓、马村、温泉王家庄子、白芬子西辛庄、诸城赵古庄、昌城、黄埠坡、杨家灌津、五莲户家洼、莒县凤凰村、沂水、东营官庄村、青岛胶州等地,所到者或独立建村,或与友族共居,繁衍生息,薪火相传,一路耕耘,一路向前,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安丘峰山文化研究会
大门二十三世孙
海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