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9 16:01
昌乐 刘文安

探究阎循观初次会试落榜的原因(阎继国)

  探究阎循观初次会试落榜的原因
  作者:阎继国
  阎循观(1724-1771),字怀庭,山东昌乐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乾隆七年(1742),阎循观年仅十八岁就考中举人,1766年参加会试高中第九名进士,但使他名闻京师的确是1757年的会试落榜,这年春天阎循观从麓台书院进京赶考。这次考试,由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七年(1742年)探花卢文弨任阅卷官。他分到阎循观的卷子,发现文章写得辞简淡醇,非同一般,各阅卷官争相传阅了这份卷子,都赞叹不已。于是,卢文弨将这份卷子呈荐给会试主考官刘统勋(诸城人,刘墉之父),力争推荐该卷为第一名。而刘统勋没有采纳。卢文弨再次抱卷上堂,与刘统勋争辩:“不应该失去这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刘统勋仍然没有重视这位山东老乡的卷子。名次确定后,其他分校官已经退堂,卢文弨感觉非常惋惜,于是抱卷痛哭起来。这个事件,在翰林院引起了很大轰动。卢文弨由此还得了个“抱经先生”的雅号。为了记住这件事件,卢文弨竟然把自己的堂号命名为“抱经堂”。据当时的情形及日后阎循观的反应来看,当时阎循观的确具备金榜题名的条件,那么为何落榜呢?笔者觉得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刘统勋为革当时纳亲恶习,举贤避亲
  乾隆登基以后,鄂尔泰、张廷玉两家门第鼎盛,他们提拔了大量门生、子侄、亲信担任各部要职,结党成群,营私舞弊,乾隆施政,颇多掣肘。而刘统勋为人持正,素不阿附,乾隆皇帝把他放到了督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正是为了他便于建言,以制衡鄂、张,及渐有权相之势的讷亲。
  可以说刘统勋不辜负乾隆皇帝的期望,乾隆帝亦赞誉刘统勋“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为官数十年,做的几乎都是京官,累主会试及顺天乡试,门下宾友从无一人夤缘得利,经他之手所取之士,虽已列仕版,却多不识面,这在鄂尔泰、张廷玉各擢私人,党同伐异的情势下,尤称难能。刘统勋、阎循观同为潍坊乡党,刘统勋秉承举贤避亲一贯作风,及革除当时结党纳亲恶习的决心,决定了阎循观的落榜,刘统勋“挥泪斩马谡”,阎循观亦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二、当时清朝的汉、宋派系斗争,亦决定了阎循观的落榜
  “汉学”与“宋学”的争论是清代历史上至关重要的问题。“宋学”、亦即程朱一派理学在清代的角色类似于今天的“意识形态”。汉学家在这一政治背景之下来研讨与宋学相背离的汉学,就无法绕过他们头上的意识形态而置之不顾。由于“理”的解释权为最高统治者所掌控,因而宋学也是官方、实际就是君主一人驾驭臣民的统治之“术”。一方面要迎合“术”、守住意识形态,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历史的研究来突破义理、致用等意识形态的规范、来为“学”争取些许的自由,这两种取向的冲突,即所谓“汉宋之争”的核心含义。换言之,汉宋之争并不仅仅是一个少数汉学家或宋学家之间单纯的关于“学”的争论,而是一个“学”与“术”相互交织、因“术”而起的复杂历史过程。乾嘉时代是汉、宋争论最激烈的时期,由于不同的争论者处于不同的“学”与“术”的交错关系之中,因而也使汉宋的争论呈现出不同的面向。
  “汉”“宋”两派在参与的科举考试中亦极力选拔与自己观念相同的人才,阎循观秉承程朱理学体系,曾言:“圣门为学只是从事物朴实头力行去,一贯之旨,性道之奥,圣人罕言学者,亦未尝妄意,今为学多是躐等,欲不禅,得乎?”,为当时理学的传承做出了贡献,与韩梦周一起被誉为“山左二巨儒”,而作为四库全书副总裁的刘统勋则倾向于“汉“学,由此可见阎循观从学术观点上与刘统勋相左,亦是其落榜的原因之一。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潍县春秋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