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4-24 15:02
鄌郚总编

古诗鉴赏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2 21:08
鄌郚总编
    古诗鉴赏
    主讲:西风瘦马老师
    上节课注解“沧海月明珠有泪”时说到,这句诗用了三个典故。
    1、“沧海遗珠”。李商隐不就是被遗弃的珍珠吗?
    2、“月珠效应”:月圆蚌蛤就肥硕,月亏就瘦小,分明暗示:政治清明有才的人就能 得到重用。
    李商隐处在“月亏”即社会黑暗时期受到排挤而不被重用。
    3、“鲛人泣珠”,鲛人用能变成珍珠的眼泪回报主人,而李商隐只能用眼泪回报社会。
    下面接着讲:
    蓝田日暖玉生烟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
    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理想
    美好
    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
    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
    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
    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后面分析时,还会到。
    三、 分析:
    《锦瑟》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律名篇。
    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瞩目。
    但历来对此诗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不免令人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慨。
    应该说,这首诗旨意遥深感慨苦多。
    但总的说它是回顾平生,自伤遭遇之作。
    回顾平生,自伤遭遇之作。
    这不仅不排除悼念亡妻,也不排除某种政治寄托,而且必然是结合在一起的。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
    他所处的时代政治黑暗,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民不聊生。
    朝廷上势同水火的牛、李两党互相倾轧,给他带来特别沉重的打击。
    党派之争
    他长期寄人篱下,到处奔走,很不得志。
    他晚年罢盐铁推官,还郑州闲居就在这“羽翼催残日,郊园寂寞时”(《幽居冬暮》),他写下了《锦瑟》这首诗。
    以上是写作背景
    诗的第一层即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名“思华年”的主旨。
    锦瑟是起兴
    “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即不知何故,偏偏如此。
    “五十弦”暗合诗人年近五十。
    诗的这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美丽如锦的瑟啊,我快到五十岁了,恰巧你也有五十根弦,你的每一弦每一柱都勾起我对逝去年华的追忆与沉思。
    诗人年华之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联系全诗结合诗人的平生,可知是抒发他那因坎坷不遇而虚度年华的感慨。其中有没有悼亡的因素呢?
    李商隐悼念亡妻王氏的《房中曲》云:“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面对亡妻遗物锦瑟,自然有悼亡之情。
    回忆自己与王氏十多年的夫妻恩爱也应是年华之思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不能因此限定此诗为悼亡之作。
    诗的第二层即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
    在颔联中诗人说自己困顿潦倒的一生仿佛是一场春梦并以啼血的杜鹃象征自己,抒发悲愤庄周梦蝶的故事,前面已经说明。
    句中的“晓梦”“迷蝴蝶”指自己与蝴蝶的关系之间的关系迷惑渺茫。
    迷惑渺茫。
    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党争频仍,政局动荡,特别是自己的命运无法掌握而用词典故的。
    诗人早年得牛党令狐父子提携,后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婿,被牛党视为背叛。
    和王氏婚后,尤其是宣宗黜李德裕启用牛党秉政后,李商隐屡遭牛党排挤而一直官场失意。
    实际上,他是不愿意卷进党争,不屑于党争的。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yuàn)雏竟未休”(《安定城楼》)
    (鹓(yuàn)雏,凤凰一类的鸟‘不知道自己把死老鼠当成美味,竟然怀疑风鸟不停地和它争食’)的诗句,正表明了他无患得患失。
    慢慢看,别着急。
    光明磊落,淡泊宁静的心胸,又表明了他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的睥聣蔑视绝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着权威不放的禄蠹,对他们进行奚落调侃的心迹。
    但党争的漩涡偏偏把他卷进去,美好的憧憬从此破灭了。
    牺牲品
    这一切好似一场虚无缥缈,捉摸不定的梦啊!
    是人的感情丰富而复杂的,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不能永存的伤感。
    不能永存
    为表达这层意思,诗人用了望帝的传说。
    《寰宇记》说“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子规即杜鹃。
    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形象,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
    春心,伤春的心。
    它暗示对失去了的青春年华和美好事物的深深思念。
    匡时济世的理想已成泡影。
    因而李唐王朝的统治日趋腐朽衰落,正如他在绝笔诗《幽居冬暮》中所喟叹的“,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如何的悲惨!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如何担当匡扶国家大业,却不能实现我已久的愿望。
    颈联紧接颔联,诗人把一生的不幸归到自己的怀才抱德而未有实践的际遇,有力地控诉了当时黑暗统治对人才的打击和迫害,使诗的意义也深进了一层。
    崔珏在《哭李商隐》诗中“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甚为惋叹。
    诗人怀才抱屈,理想破灭,这辛酸血泪凝成了“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
    “珠”、“玉”乃诗人自喻。
    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他借这两个形象有力地驳斥了党人的诬蔑,世人的误会,也表白了自己并非“诡薄”,“负恩”,而是具有纯洁的高尚情操的;同时控诉了那个摧残人才的社会。
    这里“珠”的“泪”自然是体现诗人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明月”一词其衬托、渲染的作用,传达出一种悲怆的气氛。
    传说在太阳光下,可见到埋在地里的宝玉,会腾起如云的烟霭。
    那么“日暖玉生烟”又可显示出诗人的才华虽被淹没,却不甘屈抑,仍想奋起的情怀,这就难能可贵了。
    从颔颈两联可以看出,诗人自上遭遇之中含有政治寄托的因素,因为李商隐是抱有政治理想的诗人,他的不幸是与唐帝国没落连在一起,于是他悲叹身世不幸的同时,是富有强烈的政治感慨的。
    第三层即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收束全诗。
    “此情”,总览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相呼应。
    “可待”即“岂待”,引出最后一句,并将诗情再做推进,说明这令人怅惘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更揪心悸魄了。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是最能体现作者鲜明风格特色的。
    诗中典故、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是一个明显的特点。
    颔颈两联的用典精妙其独到之处,一是将典故都化成生动明丽的形象,二是典故又兼比兴,象征。
    诗中“蝴蝶”、“杜鹃”主象征;“珠”,“玉”主比兴,从而获得了“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效果。
    创造了明朗清丽,幽婉凄绝的意境。
    语言优美瑰丽,音韵和谐顿挫,是这首诗又一特色。
    李商隐的诗多错彩镂金,因此诗中描绘的画面本身是既华美绚丽而又清新鲜明的。
    这首诗的音调抑扬铿锵属对精审工巧,
    《锦瑟》沿袭《诗经》手法,取篇首二字为题,实际上是无题。
    无题诗人常出现在晚唐,绝非偶然。它部分是政治高压,激烈党争以及个人生活放荡的产物,也是诗歌继盛、中唐以后另辟蹊径以求创新的结果。但诗意有时朦胧恍惚,隐晦难明,这是我们所不取的。
    讲完了,谢谢大家。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