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1 19:09
鄌郚总编

李桂华:笼的岁月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1-10 14:10
鄌郚总编
  笼的岁月
  作者:李桂华
  传说“红子”笼原有58根笼条,只因乾隆皇帝捉了一只“红子”从笼里跑了,北京城的“红子”笼才加了6根笼条,改为64根。这个“红子”笼的传说,是民间艺人王洪吉告诉我的。他是方吕鸟笼的第四代传人。
  说起方吕鸟笼,还大有一番历史可讲。据口传与志载,玩鸟这门行当,自唐朝有之,乾隆最盛,泛行至今。梁实秋曾写过,“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浓纤合度……”玩鸟的玩家们,不可否认,玩的一种是赏心悦目和“锐利的喜悦刺上心头”的感觉。乾隆时,鸟笼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文化。方吕鸟笼的第一代传人王岱海,清末的寿光坊间之人,却因玩鸟扬名四邻八乡。“玩鸟的高境界是玩笼”。王岱海由玩鸟至玩笼,并喜爱上了制作鸟笼,方吕鸟笼由此诞生,至今一百多年。
  王岱海就是王洪吉的三老爷,他传艺给王洪吉的爷爷王树松,王树松传艺给儿子王杨烈,王杨烈传给了儿子王洪吉,现在,王洪吉又将自己的手艺传给了儿子王建勋,方吕鸟笼有了第五代传人。
  方吕鸟笼的名气到底有多大?借助今天的网络,百度一下“中花网”等集萃花鸟精品的网站,方吕鸟笼总是热议的焦点。翻阅山东省有关非遗文化的书籍,方吕鸟笼的身影随时可见。方吕鸟笼的美名,岂止在齐鲁大地,哈尔滨有一张清代的方吕鸟笼,曾被选为哈尔滨市的民间国宝,玩家称“见过那张笼,简直妙不可言”。在北京的一家博物馆里也存放着一张王岱海制作的鸟笼。方吕鸟笼扬名全国百年,这一点诸多事实已证。
  2007年,做了近30年鸟笼的王洪吉,终于给了老祖宗一个交代,这一年他作为方吕鸟笼的传承人,获“山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11年春,方吕鸟笼入选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申遗这事,王洪吉信心十足,他说,按方吕鸟笼的传承历史和制作工艺,申请全国非遗也有踏实的底气。
  “妙不可言”的方吕鸟笼,到底妙在何处?辛卯年仲秋,山柿泛红,原野渐寂,驱车来到上口镇西方吕北村。王洪吉家的院子,被金灿灿的玉米涂上了喜庆,屋前一段花墙,放置着三四张鸟笼,有八角笼,有圆笼,百灵、红靛颏、画眉、青眼,轻巧地在笼中跳上跳下。一张暗红色、油漆略现陈旧的画眉笼格外扎眼,王洪吉说,这是父亲生前所制,有30多年了,他一直使用着。抚摸着几十年前的雕刻纹饰,感叹,秋阳里的画眉笼,即使没有画眉的鸣唱,也这么让人心动呵。
  几十年的鸟笼足可让人惊叹,那么,一张百年的鸟笼,又有着怎样的气质和神采?王洪吉托着三老爷王岱海留下的红靛颏笼走出屋,小小的笼,让刚才还在阳光下生动着活泼着的农家院,顿时凝滞了,悄然了,谦逊了。好似一阵风过,有那喃喃絮语,穿越百年而来,笼的岁月,笼的风情,笼的世界……谁人能知?
  这哪像百年历史的鸟笼?上好的竹条,底色依然粘附着自信,学着王洪吉的动作,两手指对夹两根相邻的笼条,“崩”,弹开,再夹,“崩”,再弹开……声音饱满而清脆,像百年时光流逝的节奏,均称而富有张力。王洪吉说,好笼条,百年风雨吹蚀,也不会散失那份弹性。拉驴门、耕读渔樵笼脚、琴棋书画笼撑、三层交融雕刻顶柱……每一件雕饰都极尽用心,生动之致!
  好笼条,于制作鸟笼者,就是手上的好功夫。
  方吕鸟笼是纯手工制作。从制作笼条开始,到雕刻纹饰,组装完毕,一张中等价位的方吕鸟笼,需耗工55天。单纯刷漆一个工序,王洪吉就要给制作好的鸟笼刷7遍油漆,每一遍要有相隔期。至于为什么要刷7遍油漆,据王洪吉讲,方吕鸟笼的讲究之处,就是雕刻精美,雕工细腻,如果一遍油漆刷下来,油厚遮掩,就失去了雕刻的质感,显得钝浊无趣。王洪吉一人一年只能制作8至10张鸟笼,全部为全国各地的用户提前定货,现到现取的事,从未发生过。物以稀为贵,方吕鸟笼每张上万元的价格,也算得上物有所值。
  王洪吉的工作台,是父亲留下来的,一盏酒精灯,一块垫布,一铁盒的各式刻刀,唯一的电动用具,就是打笼圈眼用的电钻。这里的手工工具,全部是王洪吉自己制作,商店里买不到,包括削面各异的十几把刻刀,一种叫“格(读gei)子”的带锯齿状切口的铁片,小如拇指肚……单从工具也足以窥见,方吕鸟笼的制作,就是这样的不同凡响,与世无双。
  一张普通的带后背的木椅,椅面上垫20公分厚的木块,脚放椅登上,腿自然就抬高了,膝盖放麻质的垫布,把精选的黄杨木雕片放在垫布上,戴上老花镜,一刀,一刀,夕阳更斜时,抬起头,眼前的笼,在光影里渐渐变得模糊……自30多年前开始学艺,王洪吉就在这个工作台前面,用这样的姿势,送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一毫米大小的牛骨笼钉,刻出了螺旋状的间隔相等的纹饰,这种功夫,王洪吉驾轻就熟,闭着眼也能刻出,但儿子王建勋还不到这火候,他心太杂,还经营着一家药店。王洪吉说,不急,儿子已经对制作鸟笼感兴趣了,也肯用功了,这比啥都重要。他感叹,这个时代,制作笼条的一等竹条难找了,上好的黄杨木不但贵,也越来越少。快餐消费的滚滚大潮里,他坐在这张工作台前,守着自己的老手艺,有时也会停下来,想一想,这百年的方吕鸟笼,该何去何从?
  他自己已经53岁了,仍没有留下一张上等方吕笼。我们去时,他从身后的卧房拿出两张新笼,用塑料袋套着,让我们欣赏,说是青岛的客户订做的,近几天就要取走,他说我们运气好,来晚了,这两张鸟笼也见不到。我们说鸟笼太贵,自己不舍得用吧,他说不是,手艺在,总觉得留一张鸟笼,也没大有意义。
  玩家常说,玩笼的最高境界,是笼中无鸟。
  鸟不存,笼何在?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