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3 13:45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五井镇山北头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8 20:25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五井镇山北头村
  山北头村位于临朐县城西南24.5公里,五井镇政府驻地南8.5公里处。西北靠油篓顶山,北临五井石河与马庄接壤,南与腰庄村搭界,西与利蒋村相邻。
  清顺治年间,陈姓自沂水黄山子迁此立村。因处嵩山北麓,故名山北头。聚落处三山夹峪中,北高南底,呈梯形。
  村西南角有一枯井,名蒋家井,有一山谷,曰蒋家峪。据传早年曾有蒋姓居住,何时迁徙无考,村内现无此姓。
  现有陈、宋、王、刘、董、尹6姓,其中陈姓占人口的50%。全村100户,350人,均为汉族。
  全村粮田面积350亩,境内多为淋溶褐土。山岭、坡地占50%以上,计有团山子、筒子峪、蒋家峪、西岭头等十多片。
  原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地瓜等。20世纪80年代后,立足当地资源,调整种植结构,注重发展果品生产。利用山坡地建起山楂园200亩计1.5万株,柿子园200亩计1万株,年总产果品10万公斤。同时因地制宜种植黄烟、丹参等,常年种植面积达150亩,正常年份亩均收入2500元左右。
  服务业以建筑、运输为主,从业者25户,有汽车、三轮车20辆,拖拉机、脱粒机、粉碎机10台。
  过去严重缺水,吃水仅靠一眼5米深的水井,遇旱即枯,须去1公里外的腰庄取水饮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打出5眼深达百米的机井,并修建蓄水池,搞截潜流工程,也未从根本上解决吃水问题。1996年,实施中德粮援项目,与腰庄村合作,挖大口井1眼,铺设输水管道2000米,村民从此吃上纯净自来水,告别吃水难。
  嵩山水库东干渠从村北穿过,正常年份能解决全村粮田灌溉。其劲松渡槽高29米,长354.5米,流量3.77立方米/秒,建于1972年,是嵩山水库东、西两条干渠最高最长的渡槽。人行其上有飘然凌空之感,虽有栏杆护持,非胆气十足者不能上面行走。同时建成的3号隧洞,位于渡槽西首,洞长210米,流量4立方米/秒。
  过去,村不通公路,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只能运到马庄,再用小推车搬运。1977年,修通马庄至腰庄的镇村道路,能通行小型机动车和拖拉机,该村恰在中间。1991年,该路在原基础上加宽取直,2007年又被列入政府“村村通”工程,投资16万元,对路面实施硬化。同年,临朐至西池村客运线开通,经此路段,村民在家门就能乘车外出。
  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村规划建设,通南北大街2条,东西大街1条。2002年,在潍坊市农业局扶贫工作组帮助下,投资8万元,硬化村内大街2000平方米。
  1976年全村通电,安装50千伏安变压器1台。90%的户添置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1996年实行合作医疗,设卫生室,有医务人员1名,后五井镇中心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卫生室取消。现与腰庄村合设一处卫生室,有医务人员2名。2008年底,90%的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968年,根据小学下放到农村来办的要求,村设小学,1996年,合并至腰庄小学,2005年又合并至马庄小学。
  解放后,考出大学本科以上学生20人。
  陈学德,1923年生,194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渡江战役中牺牲,为革命烈士。
  供稿 陈金海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