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5 10:14
鄌郚总编

吴文福:批阅人生看《轮回》

  吴文福:批阅人生看《轮回》
  第一次读吴文福的小说是1987年,那时他还是一名高中学生,喜爱文学,在《青年文学》上发表了小说《万宝囊》,这是一篇不足千字的小小说,尽管文字稚嫩,但构思精巧,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的慧根。特别是主人公张迂的形象活灵活现,其爱财守财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过目难忘。
  吴文福是汶阳大地东岔河村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良好的家庭教养、淳朴的乡风民俗和美丽的家乡山水给了他文化的熏陶,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他自幼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禀赋,喜欢看连环画,喜欢将听来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再进行加工,讲给小伙伴们听,是村里有名的“故事大王”。初高中阶段,他喜欢读文学作品,先是从读《高玉宝》、《林海雪原》、《红岩》、《万山红遍》等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入手,而后又喜欢《说岳全传》、《杨家将》、《三侠五义》、《封神演义》等古典通俗小说,尤其喜欢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名著,从中吸取营养,埋下了文学艺术的种子。
  在昌潍师专学习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和东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对东方佛老哲学思想和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浸湮,为他的创作丰富了思维空间,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期间,写出了《佛教流传对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的影响》、《从神话看东西方古典美学的差别》等有独到识见的比较文学论文。在文学创作方面,除了零星的诗歌和散文外,他创作了《有个少年叫芦荻》、《月锁寒窗》、《轮回》等一系列凝聚着作者对人生、社会思考的中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小说创作富含哲思、凝练深沉的风格特点。
  真正认识吴文福,了解他的作品,还是2000年代以后。这期间,他从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一步步走向了学校领导岗位,从教之余,先后在《读书》、《散文》、《中华诗词》、《中学月刊》、《南风窗》、《内江文学》、《潍坊日报》、《齐都文苑》、《宝石城文艺》等报刊发表《轮回》、《往事如烟》、《渺怪》、《与云有约》等10余部中短篇小说,《一个无名诗人的情怀》、《乡间小巷》、《灯下,默默地刻你的名字》、《趣话喷嚏》、《旧事拾遗》等40多篇散文,《闲话辫子》、《“左”“右”尊卑源流》、《从古代士人的“裸裎”到现代学者的“裸体”》等10多篇涉及国学内容的论文,《石章引》、《赠女弟》、《吴文福自选诗》等50多首古体诗词。此外,他在篆刻、古钱币收藏方面还表现出了很高的造诣,他的篆刻作品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二等奖,他的关于宋代古钱币考辨的论文《关于熙宁当二缺角金钱的真伪及价值》发表在了《山东钱币》上。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保持了一贯的富含哲思、凝练深沉的创作风格,其中最能体现他这一创作风格的小说,当推他创作于1989年春天,修改发表于2011年春节的中篇小说《轮回》。
  《轮回》是一部情节曲折、思想厚重的中篇小说。小说以汶水之阳、雨落山下的韩家埠为背景,揭示了自民国到上世纪90年代在社会变革大潮冲击下,几代普通百姓在与金钱和权力的博弈中人格的扭曲和裂变。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韩竞松、罗忠和无行几位鲜活的人物形象,并把人物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下展开,借僧人无行来见证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内容引人深思,人物令人扼腕,开卷有儒家入世之激奋,掩卷有佛教轮回因果之禅思。《轮回》的创作,颇具戏剧性,正如作者在《关于<轮回>的创作》中所提到的:“《轮回》创作1989年春天。当时,正在昌潍师专中文系读书,因为年轻,初生牛犊,总想一口吃胖,在作品中多包容些东西,诸如人性、命运、宗教、金钱、权力等等。文稿甫成,业师、知名文学家陈炳熙先生曾审阅并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无奈作品情节芜杂,自成一体,一时未敢伤筋动骨,大做修改,只好置于箱底,以待来日。不曾想一放便是20年。2011年春节,清理旧物,发现于箱底,复翻读,如捧鸡肋,虽食之无肉,仍不忍丢弃,于是利用节假闲暇,稍事修改,遂成今貌,终算了一心愿。”二十年磨一剑,此剑无锋,但锋芒毕露。在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深沉的思考和独到的识见。
  在《轮回》中,揭示人性的复杂,他说:“人性的善恶之争,古已有之。我更倾向于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观点,即人性有善有恶,善出于性,但性中有情,情中有恶。正如西方哲学家所认为的,人是神性和兽性的矛盾统一体,是肉体与精神的矛盾统一体,是真善美和假丑恶的统一体。在这些矛盾中能够超然其上的,只不过是极微小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的人只能在这些矛盾中苦苦挣扎。特别是一个崇尚高尚的人,他的一生更是挣扎在这种兽性与神性交织的深层。因为人不从自然的伊甸园中走出,便摆脱不了兽性,只能是动物;走出了自然的伊甸园,人又会有无厌的欲望,总想进天堂,便注定要沦为魔鬼。因此,人拒绝了高尚便没有幸福,要获得幸福就要付出痛苦。韩竞松就是这样的一个诠释。”
  在《轮回》中,揭示了人物与命运的抗争,他说:“命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命,即生命,先天生而为命;运,即生命历程,后天遇而为运。命是定数,运是变数。芸芸众生,各有其命,形形色色,千变万化,故有千人千般命,命命各不同之说。命运就是人间无数巧合与巧合的结合。犹若一粒种子,春种秋收的生命历程可以改变,生而赋予的发芽、开花、结果的功能不会改变。简单地说,人生要走的路是命,怎么走就叫运;一个人能干什么是命,怎么干能干到什么程度就是运。竞松是一个敢于同命运抗争的人,他相信运,但改变不了命。”
  在《轮回》中,表现佛教的轮回和因果思想,他说:“佛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世间生死相许,无止无息。人欲灭六道轮回之苦,则必先断其苦因——贪、嗔、痴。所有的贪、嗔、痴都是轮回的苦因,常人难以抵诱。与生死轮回相照应,因果报应是佛教又一重要思想。正因为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就更为顺理成章。因此,真正信佛的人,“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直面对待一切,轮回不可怕,因果不复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佛法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讲高了听不懂,讲低了不起作用,最难的是你怎么说都不信——佛法是讲给有缘人听的。现在是末法时代,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少,修行的人更少,修行而证道的人已经没有。众生都在迷,迷在身边的世界中,忘途而知返。佛法被物欲和名利淹没,无视是非,不辨善恶。正因如此,在无行的眼里,是就是非,非就是是,大善即恶,大恶即善。罗忠身上难分是非,竞松身上难辨善恶。”
  在《轮回》中,他从深层次思考了人性与金钱和权力的博弈:“文学是神圣的,也是美好的,文学的创作应该写美好的东西,给人以愉悦,引人以思想。但是,现实生活又无法避免那些丑恶的现象,善良的人也无法主宰自己去拥有美好的东西。于是,就有了金钱和权力追逐。有了金钱,可主宰自己的生活;有了权力,可以左右身边的事情。所以说,在善良的世界里,你无须去追逐金钱和权力——它们对善一无用处;但在私欲横行的现实中,你必须全力去争夺金钱和权力——多一个善良的人拥有它们,世界就少一个恶的帮凶。然而,金钱和权力又是改变人性的魔鬼,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善良的人稍有不慎便会丢弃了本我。竞松和罗忠都不是恶人,他们不过是人类在与金钱和权力博弈中的牺牲品。”
  我了解吴文福,他还是一个非常称职的教育工作者。多少年来从事办公室领导工作,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昌乐一中是一所建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全省重点学校,教育教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吴文福埋头于大量的典型材料与繁杂的应酬事务之中。然而,吴文福总是表现出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工作和人生的积极态度,忙碌的身影在学校里飘来忽去。尤其是近几年,吴文福承担了大量的学校文史、教材编纂工作,在出版《昌乐一中70年》、《昌乐一中校志》以及昌乐一中校本教材等专著中,吴文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得到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的首肯和好评。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西方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吴文福不是诗人,但有诗的情怀。他知道,“诗意地栖居”,是以“劬劳功烈”为前提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忙碌着,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只能在心底为自己留下一方“诗意栖居”的空间。
  栖居久了,也许会能蜇伏出一个春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鄌郚人物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