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3 22:39
昌乐 刘文安

浩然正气  壮心不已(马进)

  浩然正气  壮心不已
  马进
  今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报道:著名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苍生》荣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特等奖。这一消息令人振奋不已。我想起三年前他来昌乐时,留下的亲笔赠言“颂苍生,吐真情”和寄来的五部《苍生》。前不久又来信说他已就任三河县首届文联主席。盛夏时节,笔者有幸拜访了他。
  “颂苍生  吐真情”
  在河北省三河县见到浩然,他刚刚冒着酷暑从北京开会回来。一见面就让人感受到一股激荡人心的热诚。他撩起背心,拍拍胸膛,问我:“看我是不是瘦了一圈?”我捏捏他的胳膊,望着他那花甲之年霜染两鬓的脸庞和炯炯有神的眼睛说:“梁老师,您辛苦了。”他热情地领我们进了他称之为“泥土巢”的书房兼卧室。
  房间摆设十分简朴。靠墙一排全是书橱,高齐顶棚。墙上挂着几幅友人书赠的条幅:“春蚕吐丝千万根,笔耕不辍育苍生”“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巨作生辉,再创新业。”角桌上放着一只闪着璀灿光环的特大奖杯和一贴封面极为精致的获奖证书。我情不自禁地捧起它,向他表示衷心祝贺。
  我请他谈谈对这次《苍生》获奖的感受。他坦诚地点点头说:“一部作品获奖,不仅是个得奖金、得荣誉的事情,更重要的在于证明:他的辛勤劳动得到了社会承认,对社会起到了良好效果,从而实现了他自我的价值。我总认为我的创作应该得到这样的奖励,也能够得到这样的奖励。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对于跋涉过曲折、不平的人生和艺术道路,苦苦练笔写了四十个春秋的我来说,实在是感慨万千。”他停了一下,然后,无限感慨地说:“这次获奖,是党组织和人民大众对我以前那一阶段的生活与艺术实践所体现的价值的肯定。对一个党员作家来说,没有比他的劳动和探索得到公正的发现与承认更为幸福的事了。公正,有时候比生命还重要,还不可缺少。名与利更不能相比拟。”无怪,他把奖金全部捐献给了一个镇的敬老院。
  接着,我又请教他是怎样写《苍生》的。他略一沉思,说:“《苍生》的创作主要应感谢生活的恩赐。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我认为这不仅是指题材、素材的源泉,也是作家创作智慧和创作力量的源泉,是作家得以创作出为大众欣赏的好作品的根本保证。我坚持这一点,不论是在文艺思潮错综复杂的时期,也不论我的作品走红还是不吃香,都丝毫不能改变我的这一信念。我告诫自己,要甘于寂寞,安于贫困,深入农村,埋头苦写:在群众中重新认识历史,重新认识社会,重新认识文学,重新认识自己,在京郊,我走访农民、基层干部,寻求新的感受,力争在创作观念上有所前进和突破。回顾这段历程,如果不是生活在群众之中,汲取生活的营养,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收获。”
  我静静地聆听着,不由想起他的十六字座右铭:“甘于寂寞,安于贫困,深入农村,埋头苦写。”他解释说,作家必须甘于寂寞,如果整天浮在上面,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就很难写出好作品。作家又必须安于贫困,为了稿费,粗制滥造,急于发表,就很难拿出象样的作品。他生动地打了一个比方说:“我一直把自己比做一头能够给人民大众牛奶吃的牛。牛吃了草才能长出奶水。我们搞创作的,丰盛的草地就是社会生活。我也知道,靠自吹,靠三亲六故帮着吹,吹起来的牛再鼓再胖再个儿大,也不会挤出奶水来。所以总在草地上埋下头来默默地多多地吃自己的草。”
  是的,他是一头人民的“孺子牛”。几十年来,他追踪生活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黄河南北,他走了一百多个县,访了上千人,为了更加深入地熟悉认识和反映农村的改革,他还分别到京郊通县玉甫上营村和河北省三河县段甲岭镇去挂职蹲点。还先后两次来我县深入生活。看望他“第二故乡”——60年代曾共同劳动生活过的前东村乡亲。这十年间,用他的话说是“甘于寂寞,埋头苦写”。然而,他又何尝真正寂寞,他时时刻刻在冷峻地解剖自己的创作道路,严肃地解剖变革中的农村,排除干扰,不图虚名,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调动丰富的生活积累,终于写出了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独特认识价值的反映新时期农村改革生活的力作《苍生》。可见《苍生》获特等大奖,并非偶然。如果说,《艳阳天》是他60年代的代表作,《金光大道》是他70年代的代表作,那么,《苍生》则是80年代的代表作。
  “我眷恋农村这个天地”
  话题又从他担任县文联主席谈起。我问:“您写作时间奇缺,身体又不好,还有沉重的家务拖累,怎么又挑起这副担子?”
  他略加沉思,然后谈了他首倡成立县文联的想法。他说:“我所以心甘情愿地担这副担子,是从两层意思考虑的。一是冀东是我的家乡。这块土地养育了我的生命,也哺育了我的心灵。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父老,不仅教给我一整套生存的本领,也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他们的言行教给了我。家乡人民和他们创建新生活的斗争,不仅是我写作素材的活水源泉,也是我写作智慧力量和信心的活水源泉。作为一个农民的子孙,我想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我的家乡父老,我的这块生身养命的乐土。”
  “二是农村需要文学艺术,农民需要自己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然而近年来,文学艺术却有意无意中疏远了农村。有的躲入高楼深院,有的忙于捞外快,有的热热闹闹地营造贵族式的文学,有的对农村和农民无知到了惊人的程度、却不顾社会效果地胡编滥造,甚至为了取悦国内外极少数人,而肆意丑化、糟践、毒害农民。与此同时,工农业余作者和文学青年受到极度的冷漠,任其自生自灭,农村的文艺创作园地,几乎到了荒芜的地步、农村是我国地盘最大,人口最多的阵地,如果不把这个阵地的文艺队伍拉起来,发挥出战斗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搞不好,社会主义文艺的根基就难以牢固坚强。为此,我甘愿做一些牺牲,担当一点风险,先在家乡创建个‘农村’文联,建一块毛泽东文艺思想阵地。与所有赞成这面旗帜的同志携起手来,联合行动,逐渐让河北乃至全国的农村绿成一片。”
  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探索一个革命作家,在新时期如何解决和新的群众、新的时代相结合的问题。正如马烽同志指出的“浩然同志带了个好头。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作家,能够象浩然同志那样,到下面去,带动和培养一个县的文艺创作队伍,那么全国的文艺事业就会有很大发展。”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浩然捧着他那颗无私的、火热的赤子之心,满腔热忱地投入了“扶新绿”的行列,给人的启迪不是十分深刻吗?
  谈到今后的打算,浩然说:“我除了继续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深入农村埋头苦写外,今年将出版《浩然选集》四、五卷,《小说创作经验谈》一部。自传体小说第二部《活泉》已完成第一卷,第二卷将在国庆节前封稿。长篇小说 每月写六章,同时,‘间作套种’反映新生活的中篇和短篇。当前,我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县文联的创建上,办好《苍生文学》。还有《北京文学》主编我已接了过来,全力把这一全国有影响的刊物办好。最近,意大利邀请我出国访问,国内不少省市请我去,我都回绝了。”
  采访接近结束时,他打着手势风趣地说:“我现在是个大忙人。不知你们看没看过马戏团有个转盘子的节目,为了不让那些转盘停下来,演员只好忙得团团转,我现在正在扮演那个角色。”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是的,他确实太忙了。我们不忍心过多占用他的宝贵时间,便匆匆握手道别。
  原载1990年8月10日《春华》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