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10:54
鄌郚总编

小人得志

  小人得志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为了向上爬,或欺良卖友,不择手段;或投机取巧、趋炎附势;或恩将仇报,嫉贤妒能;或损人利己、以势压人等。这在明清小说中多有反映。
  《世无匹》里的陈与权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千白虹从风雪中救他性命,又留他在家中读书,后又为其聘妇成家,花费千金代他买功名,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他本该终身顶祝,待之如天地父母。然而,一旦得志,不但不报恩,反乘千白虹被流放之机,利用自己的势力,使尽伎俩,将其全部家产吞没,使千白虹的弱妻幼子无家可归。他这样“恩将仇报”,真乃禽兽不如。杨显之《萧湘雨》杂剧中的崔通也是此类人物。他中状元后,将曾救助他的妻子诬为逃婢,判往沙门岛,并阴谋在路上害死她,将往日誓言全抛掉,另娶试官之女。这种小人,一旦得志,他卑污的灵魂就得到了更充分地展现。
  另一种品性恶劣的小人,他们一旦得些势,便恨不得将尾巴翘上了天,做出许多令人耻笑的丑态。如《金瓶梅》中的破落户韩道国,其人性本虚飘,言过其实,“许人钱,如捉影捕风;骗人财,如探囊取物。”他只在西门庆铺子里做个伙计,得些财帛,便在街上虚飘说诈,掇着肩膊儿就摇摆起来,于是人们不叫他名字,只叫他“韩一摇”。第三十三回写:“当时虽是八月中旬,他却身穿一套轻纱软绢衣服,还摇着扇儿,在街上阔行大步,摇摆走着,但遇着人,或坐或立,口惹悬河,滔滔不绝,就是一回。”说自己在西门庆家“掌巨万资财,督数处之铺,甚蒙敬重,比他人不同”。有个叫白汝谎的揭他老底道:“闻老兄只在他门下做线铺生意。”这韩道国却厚着脸皮,笑道:“二兄不知,线铺生意,只是名目而已。今他府上大小买卖,出入赀本,通没我一时儿也成不得 ……”观其言谈举止,诚如明人散曲中所言:“君子失时不失象,小人得志把肚张,街前骡子学马走,到底还是驴儿样。”(朱载堉《醒世词》)
  更可笑的是当这韩道国正在趾高气扬,高谈阔论时,忽然有人来告,他妻子兄弟因奸被众人拿住,拴在铺里,要解县见官。他立刻低三下四,拼命向西门庆的狗友应伯爵下跪磕头,央求人情。前倨后恭,对照鲜明,活画出这类得志小人之丑态。(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