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19:48
鄌郚总编

打醮

  打醮  打醮为旧时宗教风俗。人们把请道士设坛念经,祈福消灾,超度亡灵的活动称为“打醮”。“醮”本有祭礼之意。《竹书纪年》载:黄帝曾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即杀牲以醮之。宋玉《高唐赋》里也有“醮诸神,礼太一”。东汉时期五斗米道仅有“指(旨)教斋”“涂炭斋”简单的斋仪。大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亦指道士为人设坛祈祷。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条有“符书章醮,亦无祈焉。”这里约略可以推测,在北齐时打醮已有化符的仪式。经上清,灵宝派道士推演,遂渐渐形成了整套的仪范和程式。后来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道经,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和仪式。编制了斋醮的仪范,集其大成。金元以后,全真派道士亦主醮事。
  一般的打醮仪式有设坛摆供,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诵经、赞颂,并配以烛灯,禹步和音乐等。明清小说中对打醮这一宗教现象作了较为详尽地描述。例如《金瓶梅》第三十九回,写西门庆在玉皇庙打醮就非常详细:“西门庆进入坛中香案前,旁边一小童捧盆巾盥手毕,只见吴道官头戴玉环九阳雷巾,身披天青二十八宿大袖鹤氅,腰系丝带,忙下经筵来,……吴道官诵毕经,下来递茶。”“不一时,打动法鼓,请西门庆到坛上看文书。西门庆从新换了大红五彩狮补吉服,腰系蒙金犀角带,到坛,有绛衣表白在旁,先宣念斋意。”“……宣毕斋意,铺设下许多文书符命,表白一一清看,共有一百八十九道,甚是齐整详细。…… 然后一个道士,向殿角头咕碌碌擂动法鼓、有若春雷相似。合堂道众,一派音乐响起。吴道官身披大红五彩法氅,脚穿朱履,手执牙笏,关发文书,登坛召将。两边鸣起钟来。铺排引西门庆进坛里,向三宝殿左右两边上香。”这一段打醮仪式,写的严谨有序,和教义中所规定的相差无几。
  在旧时,有钱有势的人家,为超度死者的亡灵,也要设坛打醮,《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天。这期间贾珍请了九十九位全真道士,设坛于天香楼上,为秦可卿打十九日“解冤洗业醮。”另外,为活人举行的打醮仪式,一般称为“平安醮”。《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至二十九回曾述及此事。“袭人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跪香拜佛呢?’”打平安醮唱戏很有讲究,戏目不是由人点的,而是要用抽签、拈阄一类方法,称是由神来选定戏目。所以,贾家在清虚观打平安醮时,“贾珍上来回道:‘神前拈了戏,头一本是《白蛇传》,……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点头道:‘倒是第二本也还罢了,神佛既这样,也只得如此。’……贾珍退下来,走到外边,预备着申表,焚钱粮,开戏。”所谓焚“钱粮”、“申表”,即向神前焚烧纸钱和金银纸绽以及向天帝奏告的表章一类东西。(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
位置: » 竹影大观园 » 人事习俗 » 打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