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崖仙乐湖游记
一
仙月湖风景区,位于昌乐县高崖镇高崖村西南一公里处。是以国家大二型高崖水库为依托,以湖光水色、浓荫滴翠的优美环境为载体,以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集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发电、养殖、防洪、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处生态园林风景区。因有嫦娥仙湖奔月的美丽传说而得名。
在清风送爽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行八人,由高崖水库管理局闫光耀局长亲作向导,对这个颇具南方水乡特色,兼有北国民族风情,不乏西部文化意蕴的仙月湖区,进行了一次参观游览。
我们驱车从县城出发,顺着宽敞的大沂路,经鄌郚过漳河,直往高崖水库驶去。当踏上高崖这片肥腴而深厚的大地时,不知什么机缘,常常引我思绪联翩,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曾因在汶河水里淘过矿沙,白石岭上采过矿石,高崖大坝抬过土筐,与这里结下一段难忘的岁月情缘,让我有幸认识了这片大地的沉厚积藏?所以,迄今对这里的一景一物,即是路边随目所及的一些习以为常的景观,往往也是常看常新,让我灵思飞动,令我肃然起敬。
例如,当一到曾葬过“进士”的马鞍山岭顶时,就觉得踏上了一块英雄的土地。1947年我军独立营的战士和高崖的民兵们,在政委赵西林、营长杨玉璇的指挥下,不就是在这里与敌张天佐孙十团、辛四团浴血奋战,保卫了高崖解放区的吗?当路过塚头村那座汉塚古墓时,又会让你想到这是一块古老神圣的土地。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尧帝之子丹朱的封地,朱虚国的遗址。西汉时又为高祖孙刘肥子刘章的封侯地。西汉儒学家、著名隐士管宁、王烈及三国名将邴原的祖籍均在高崖。北海相孔融也在此留下过足迹。
当车过汶河、孟津河交汇处,一眼望见高崖村西北隅那堵镌刻着历史岁月的古围墙,至今还留有当年枪炮弹痕的斑驳城垣时,不禁又让我联想起这方水土的先民们,历尽的沧桑岁月和他们创造的历史辉煌。想起秦晓鸣先生在《高崖村琐忆》一书中,怀着对家乡无限热爱的赤子之情,所描述的那些人文景观。仿佛当年那气势恢宏的魁星楼,金碧辉煌的观音阁,巍然雄峙的明楼,碧瓦飞甍的玉皇庙,都依稀高耸地闪现在我们面前。这千百年来高崖村的兴衰发展史,不就是一个民族的一部古代的见证史和近代史的缩影吗!
正默思遐想着,车已驶过逶迤起伏的鼠岭,进入了仙月湖景区。举目东望,当卧伏于汶河南岸的龟山进入视野时,心中又是一阵激动。这座可爱的小山包,真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小金龟,正伸头缩脖地顺山北坡蠕蠕而下,当头部刚刚触到汶河岸时,蓦地就在这里停下,形成一个节奏的凝固。望着它不由想起“功劳炮”的故事。1944年冬,鲁中一团在攻克高崖据点的战斗中,那门从日本人手中缴获来的“四一式”山炮,不就是安放在龟山西坡吗!仅两发炮弹就将明楼轰塌,全歼该楼守敌,为解放昌乐打开了南大门。(这门山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屡立战功。全国解放后,被命名为“功劳炮”,现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人们讲起“功劳炮”的故事,也禁不住赞叹龟山这块风水宝地的功绩。
仙月湖风景区,正因落座在这样一片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有着如此浑厚的历史积淀,所以刚到湖区,就发现观光游览的人们纷至沓来。光耀同志首先把近几年湖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简要介绍了一番,并递给我们一些书面材料。当我打开一本厚厚的像册资料时,被里面一幅幅有些发了黄的黑白照片所吸引,仔细一看,原来都是四十四年前修建高崖水库工地上的实景拍照。大大小小六十余幅。望着这些真实的历史镜头,当年工地上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好像忽地又闪现在我们面前。
据史料载,高崖水库1959年11月动工,1960年拦洪,1961-1963年加深溢洪道,1966年建闸并开发灌区,1973—1974年建电站,1970年开挖非常溢洪道,1977年大坝加高培厚。截至1982年(不包括灌区)完成总工程量250.15万立方米(其中砌石14.43万立方米,混凝土9700立方米),总工日638.6万个。当时是边设计边施工,开始叫白塔水库,因坝轴线移到现在的位置,改叫高崖水库。当时还计划孟津河同时兴建,中间连通,总库容1.6亿立方米,浇地40万亩,水一直送到县城,除防洪、灌溉、发电外,还能通航。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个超越了客观可能的规划。但也正是这个大胆的计划,播下了南水北调的种子,逐步变成了今天的现实。
水库兴建之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但工地上每天都有三万民工日夜奋战,十个公社编成十三个团,寒冬腊月,三万水利大军,在“劈开马鞍移龟山,腰斩汶河灌良田”的口号鼓舞下,气壮山河,势不可挡,谱写了一首威武雄壮、改天换地的英雄史诗。工地涌现“活武松”、“小罗成”、“老黄忠”、“钢铁妈妈”、“钢铁八姊妹”、“推车十勇士”、“飞虎队”、“龙虎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谁英雄谁好汉,群英会上比比看”、“早上工晚下工,中间休息不放松”的豪言壮语响彻云霄。当时笔者正在高崖二中任教,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工地劳动,曾亲眼目睹过这火热的劳动场面。至今记得有一首“工地逞英雄”的打夯歌:“天上万里晴,太阳满天红,感谢共产党,感谢毛泽东!战士整三万,沙滩摆战场,号声嗒嗒响,大家齐冲锋!战不胜汶河水,坚决不放松,不怕天落雪,不怕地结冰,天寒地又冻,难不住真英雄……”
正是昌乐人民发扬了这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仅用九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土石方144.2万立方米,筑起了27米高、1200米长的大坝。我问这本极为珍贵的像册资料的来历,光耀说:“是前年老县长蔡培林来参观水库时带来的,他当时任全县工地指挥部政委,说这些资料他已保存了40年,留给水库做个纪念。”听后我的心突地一颤,想起最近潍坊晚报已发了这位老县长病逝的讣告。心想,当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全县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今天的高崖水库,没有高崖水库,哪来的南水北调,没有南水北调,我们县城今天十几万人的饮水不是要成问题吗?又想起“饮水思源”那句老话,高崖水库的水已成为生命之水,这是昌乐人民的幸运和骄傲。说它是昌乐历史上改天换地的伟大壮举,是造福子孙的千秋伟业,一点也不为过。抚今追昔,当我们信手拧开家中自来水开关时,别忘了这来自百里之外的高崖水,蕴含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啊!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当年千千万万水库的建设者们深深地致敬!
看完这些像册中的史料,大家心情都很激动。一致建议,好好保存和利用这份珍贵的史料,建一座“高崖水库纪念馆”,有图片,有解说,有实物,为水库树起一块丰碑,作为人文景观,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游人开放,使其永远在昌乐史册上熠熠生辉。光耀同志欣然采纳了我们的意见。
二
沿着89级台阶向上,我们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水库大堤北端。但见水库南接龟山,北连鼠岭,西临白塔,水域面积东西宽约6华里,南北长约20华里,库容1.4亿立方米。居高望远,湖光山影,烟波浩淼,天水一色,碧波万顷,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泛着淡淡绿波,涌着层层细浪,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宛若波涛起伏的海洋,滚滚而来的拍岸潮浪。位于北端水面上,矗立着一座楼阁式建筑,白砖碧瓦,瑰丽端庄,中间一架长约40米的栈桥,与大堤相接。周围有数只白色水鸟,伸展着长翼,贴着水面,飞上飞下。
光耀介绍说,这里是输水洞,去年政府拨款专门进行一次全面修葺。往年是以灌溉为主,面积达40万亩,近几年以向县城和潍坊市区供水为主。仅上半年向白浪河水库供水1058万方,符山水库300万方,县城400万方,朱刘工业园区800万方。因上游水都是从沂水百丈崖下来的,没有任何染污,水质极好,且有消炎解毒之功效。如手脚不慎碰破了,用湖水洗两回,伤口很快就愈合了。原来我们每天饮用的自来水,源头就在这里啊!让我们再次领略到这里才是昌乐人民真正“命脉”的含义了。
站在高高的大堤上,望着面前那清澈如镜的湖水,犹如在欣赏一幅泼墨渲染的写意画卷,都被这如诗如歌的湖区神韵所陶醉。大家七言八语,都在端详猜测湖面形状像什么。有的说像个马鞍形,有的看像个元宝状,最后大家异口同声,达成共识——像张“中国地图”。有的还诙谐地把西面凹进来的白塔村比喻为“蒙古国”,把北边凸出去的黄冢坡比成“朝鲜”,西北的克家洼比作“海参崴”。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大伙兴高采烈地说笑着。
行至大坝中段,却被两个高高立着的庞然大物阻住了去路。惊诧之际,大家快步上前观看。光耀介绍说,这是两台液压抓斗机,专门用来对大坝进行除险加固的大型机械。从今春开始,对大坝实施了第三期防渗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100万元,由山东、河北两家省级工程局承建,工程内容包括砼防渗墙、防浪墙、坝顶照明、大坝观测、电站及坝后回灌补源引水渠等项目。工程完成后,将彻底解决大坝渗水问题,从此确保大坝百年永固,万无一失。他的介绍,不由想起今年麦收时节,我和星莹、增志来时,亲见施工人员头顶烈日,对大坝进行开膛灌浆的紧张施工场面。原来水库自建成后,每年都对它加以修缮、配套和加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让人体会到,大凡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不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如同这水库一般,初建、开拓、完善、发展……
那台液压抓斗机,仰目望去,拔地擎天,一时成了堤上一景。光耀见我们对它有兴趣,还边走边讲了它一段小故事。说今春开这台抓斗机的两个青年施工员,白天见数百只白鹭在水库上游群起飞鸣,晚上就栖息在龟山西坡的树林里。他俩怀着好奇,趁下班时间过去寻觅观望,却在郁郁葱葱的层林中,意外发现了一个“狐仙洞”。见洞内两只小狐狸很可爱,就顺手把它们抱了回来养着。就在第二天施工时,这台抓斗机突然出了故障,卡在十几米深的坝底下,怎么也起动不上来。一卡就是一月多。当地一村民得知后,告诉他们放了那两只小狐狸,故障就会排除。于是那两个年轻人抱着那两只可爱的小生灵乖乖地又送回洞里。结果,奇迹立即出现了,第二天这台抓斗机就恢复了正常工作。大家听后都感到奇巧,问怎么回事?光耀解释说,其实是个巧合,施工队也正好从外省请来了潜水员,下到坝底排除了故障。急忙问他,那狐仙洞和白鹭栖息地远不远?他指着龟山西坡说不远,离这顶多三里地。蓦然感到,这里能有成群结队的白鹭在此栖息,还有狐狸、獾等生灵经常出没,不正是昭示仙月湖风景区已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吗!那天不是因时间关系,真想一口气跑去看看。一致建议一定要把“狐仙洞”和“白鹭栖息地”,作为湖区的景点保护好。因为,善待生灵,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啊!
继续前行,渐近大堤南端时,焕然一新的溢洪大闸,典雅宏丽地立在面前。迎面一棵婀娜多姿的芙蓉树,正生机盎然地站在闸门一侧,向左躬出一枝,像人伸出的手臂,迎接着四方来客。此时,传来阵阵闷雷似的轰鸣声,我们快步来到溢洪闸前面大桥上,凭栏一看,不禁被眼前出现的壮丽奇观惊住了。
原来正在溢洪的四孔大闸,同时起动,从闸门喷涌而出的库水,以万马奔腾之势,匹练天成之姿,咆哮澎湃着,向下游飞流奔泻而去。那瑰丽的形态,犹如“鬼斧神工”把悬挂于山峦间的瀑布,拿来平铺在大地上,形成眼前一匹硕大的白练。湍急的浪朵高出水面三尺有余,宽约30米,长约50米,深如见其绿,浅如见其白,呼啸而下的库水,如玉龙银蛇狂奔,如万斛珠玉飞舞。溅起的水沫,如白絮银丝,瞬息万变,如浮云堆雪,幻化莫测。下游不远处,因水流落差有变,又突然组成一道水墙,与上游激湍直下的条条银练相遇,一时让你形成库水又翻滚向后倒流的幻觉。发出的声音,如松涛,如海潮,如巨琴,如雷鸣,铮铮淙淙之音,响彻崖林峡谷之间。
大家都选最佳位置,凭栏目不转睛地观看,那飘云拖练、银花四溅的奇观,让你除了唏嘘惊叹,竟一时说不出几句形容的话来。同来的闫老师说,每年八月浙江的“钱江潮”,大概也就如此吧。光耀说,要是晴天丽日,溢洪而出的水帘,被艳阳一照,水面上除笼罩一层朦胧的烟雾,凌空还会出现七彩飞虹,绚丽的光彩,十里之外都清晰可见。让我瞬间感到平日静如处女的湖水,原来也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宽阔浩荡的胸襟,澎湃呐喊的激情,骤然狂波突变的心境啊!大家都被眼前从未见过的景观所陶醉,心摇神荡地一时颇有点头晕目眩之感。就在流连不舍地离去时,突然有几条鲤鱼从闸门中跳出来,不时往上蹦着高,一蹦一闪地,随水流而下。一群手拿鱼网的村民,都老远站在下游水流中,正等待着收获。我们却“收获”了“鲤鱼跳龙门”的绝佳镜头。
三
告别溢洪闸,顺着“之”字路,下至坝底东端,立觉进入了另番天地。先是“之”字路边的数株桃树,累累鲜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紧接那片葳蕤葱葱的栗子树,也用满树的青果,向你报告着丰收的喜讯。正目不暇接时,我们走进了“万树园”,但见槐林叠翠,万木竞秀,这是由数百亩近万株刺槐组成的林园。株数之多,之密,面积之大,树干之高,长势之旺,恐怕应数全县之“最”了。一年四季,景色变换,皆有天然秀色,风韵独具:春来,满园刺槐绿茵铺地,满树槐花洁白如玉,阵阵槐香扑鼻而来,满林蜜蜂嗡嗡鸣响;夏至,绿荫遮天蔽日,像搭起了一面偌大的翡翠天棚,从它们亲吻蓝天的树冠缝隙中,偶见几抹金亮的光束,如探照灯般地投射进来。外面烈日当空,林内清爽宜人,好似安有空调,人称“天然氧吧”,是夏日消暑的好去处;秋日,霜林尽染,万木锦绣,整个槐林,一片金黄;隆冬,槐林空灵,茫茫雪景,银装素裹,人融自然,又是一番别样景致。
我们漫步林区,仰首上望那一株株茁壮峥嵘、直摩蓝天的刺槐,顿感自己被一群具有崇高品格的生命所燃亮,所感动。你看,它们不管年老年小,不管地势条件好坏,都憋出一股劲,争着往上长,谁也不甘心落后。它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不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正是它们这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才为我们营造了这么一片绿色天地,让我们在这里听不到城市的喧嚣,呼吸不到浮尘的浑浊,看不到车水马龙的繁杂,只见眼前绿意盎然的宁静画面,使人得以尽情享受这大自然恩赐的绿意、鲜氧和鸟鸣的欢愉。光耀边走边动感情地说,这片“万树园”现仅存8600株,有些树龄都在三四十年以上,它包含着水库管理者们几代人的心血啊!所以每株我们都做了标记,作为湖区的重点景观加以保护。听了他的介绍,愈发让我们怀着对槐林的一片仰慕之情,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林区。
刚出槐林,一道长长清流,沿着半米宽石渠,闪着银亮光灿,淙淙向我们奔来。渠水澄澈清凉,水中长满鲜嫩的水草,被充盈着生命活力的流水,滋润得足有一米多长,宛如一条条绿丝绢在水里飘动。我们不约而同地蹲在石渠小桥旁,撩拨着洗一把一路风尘的脸,尝一口清甜的水,尽享这“小桥流水”的湿润和清凉。渠水缓缓流进下游的养鱼池,一方方池塘里养着有名的红鳟鱼和罗非鱼,还有花鲢和鲤鱼。光耀介绍说,这里也是湖区建设的重点,初步规划建造一个人工湖,一方钓鱼台,一座湖心亭,设想尽量能体现一点南国水乡的味道。
踏过石渠小桥,顺着原来由葡萄架成的弧形长廊前行,一簇簇牵牛花又组成了一条姹紫嫣红的花廊。光耀指着这片景区说,我们已请南京林业大学帮助设计,设想修一条民俗休闲步游路,再建一所以名、优、稀、特树木品种为主的植物园,形成一条环湖生态绿化带,右边这片荷花池临时保留着。顺着他的指向,只见池塘碧水环绕,水草丰美,蒲苇滴翠,荷叶摇曳,芳菲拂面,莲子露着蜂窝式的笑脸,一池色泽清丽的荷花,玉姿绰约在我们面前。那映日荷花与蓝天同映池中,碧叶互叠,花影闪动,虽非“接天莲叶无穷碧”,却给我们心中留下了一幅天然秀美的湖光荷花图,碧云天,蒲苇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知不觉,日近中天,我们进入了水库宾馆苑景区。这里原称营陵山庄,是由两个自成一体的小型园林组成,由中间一道崖岭隔成两个景区。外景临崖杂树丛林,野花烂漫,一股清清的泉溪水,从石隙中潺潺流出,如珠帘垂挂,穿崖过洞,下成一潭,宛若天成。潭中搭一水坝,分成上下两潭,有两条“卧龙”镇守。潭中养有红鳟鱼苗,一片片的,阳光一照,如碎金闪烁,濯人眼目。潭上曲径小桥,与一座依水而建的别墅式两层小楼相接。小楼门楹题有“一楼仙月宜酣饮,四面春风可骋怀”的诗句,环境十分清雅。中午我们在此用餐,清风徐徐,荷香缕缕,使人心旷神怡,犹如身处诗画卷中。
湖区内景,布局严整,包括水上餐厅、亭台和池塘三个部分。水上餐厅,古朴典雅,小巧别致,四面皆水,景色谐美。岸西有片茂林修竹,棵棵透着少女般的清秀和柔美。据说,每到晚间,这里竹影婆娑,月下轻舞,静谧的意境中集结了天地之灵气,让人觉得仿佛这月儿也眷恋着人间胜景,正向翠竹倾诉喁喁情话呢!“竹影听月”已成仙湖一景。我们沿鹅卵石小径漫步竹林,饱赏竹影秀色,静听竹声细语,不禁生出唐代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那种感觉。池塘呈椭圆形,南面用杂石叠砌的假山相围,假山旁有座花卉园,碧桃仙果累累,石榴花红似火,杜鹃娇媚欲滴,玉兰芳香馥郁,玉蝶翩跹起舞,朵朵花卉都在笑靥迎人。池中浮萍点点,鱼潜水底,倒映着山、树、亭、榭的倩影。飞角翘檐的望月亭,曲径回廊的连心桥,朱漆雕花的鸳鸯阁,布局巧妙,姿态各异,浑然一体。在金丝垂柳的掩映下,可谓一水三曲,一步一幽,一步一景,愈显园林特色浓郁,别有洞天,让人情趣横生,流连忘返。无怪,有人称这里的景致可与潍坊“十笏园”媲美,听说仅今年正月初一一天,来仙月湖赏景的游客就达2万多人次。
四
游览完景区回到接待室喝茶时,不经意间,发现墙上一幅题字:“美不美家乡水,昌乐是我第二故乡,高崖水库是昌乐财富源泉,是我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我永生不会忘记昌乐和高崖水库。”落款浩然,时间1983年9月3日。让我们忽地想起,当代著名作家浩然先生和高崖水库结下的那段割舍不断的感人情结。
四十四年前,高崖水库进入了大坝合拢的关键阶段。这项全县空前的水利大会战,也牵动了当时正在我县下放劳动锻炼的作家浩然的心。他随东村民工,也来到大坝工地,和民工们同甘共苦,每天不顾疲劳和饥饿,一起架起推土车,一趟趟奋战在水库工地上。也就在这火热的生活里,农民那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他,从而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短短几个月中,他先后写出了《太阳当空照》、《车轮飞转》、《送菜籽》、《婆媳两代》、《冬暖》等多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一直到高崖大坝合拢后,浩然才离开高崖水库。从此,他没有忘记这块他曾经洒过汗水,对他有过馈赠的地方。1983年9月,当他重游这片故地时,无限感慨地留下了上面的肺腑之言。1987年8月,他第三次来水库,又欣然提笔写了“彩墨金图,人民血汗”八个苍劲大字。那次我曾陪同他一起来的,返回时在车上他悄悄告诉我,还有三个字“当珍惜”,没有写上,是留给昌乐人民的。1990年10月,浩然带着女儿春水第四次来水库,在这里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活泉》的第三部分和纪实文学《东村的乡亲们》。曾动情地向我说:“我只要来到高崖水库这块土地,文思就涌动,写作也有激情,连我自己都觉奇怪。”时逢中秋佳节,当时的邢培斌县长带着全县人民的深情厚意亲切前来看望,在营陵山庄与作家共度佳节。此时此刻,他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满坡飘香的野菊,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端,第三次为水库留下了令人生发情思的诗章:“野菊遍坡岁岁开,三十春秋返高崖。把杯邀会荒山月,碧水苍林入楼台。”
1995年10月,浩然又偕老伴杨朴桥第五次来高崖水库,先后到高崖村、善庄和东水码头等故地重游。途中,我曾问他:“记得您的《金光大道》是在密云水库那里写的,《乐土》、《活泉》是在我们高崖水库这里完成的。您的作品是否跟水有关?”浩然说:“凡是有水润泽的地方,我都喜欢。说来也怪,我一到昌乐这方水土,就产生灵气,铺开稿纸,文思就涌动。这次我又带来了第三部自传体作品《圆梦》,也想在这里封笔。”我问老杨:“梁老平日喜欢什么?”她不假思索地说:“他就喜欢天喜欢地,喜欢山水什么的!”她怕我们听不明白,又举例说:“大儿叫红野,是地,二儿叫蓝天,是天,三儿叫秋川,又是地,女儿叫春水,又是水,大孙子叫东山,二孙子叫大海,三孙子叫活泉,小外甥叫绿谷,侄儿叫乐土,从他给孩子起名上看,就知道他喜欢什么啦!”她的一席话,把一车人都说乐了。
浩然来到高崖岭顶上,看到高一村的村民们正在忙着刨地瓜切瓜干。他接过一村民手中的镢头就刨起来,边刨边和那村民拉呱,问今秋收成情况,交多少提留,负担重不重。浩然双手沾满了黄泥巴,脸上挂满了汗珠,还在不停地抡着镢头。那村民悄悄地过来问他是谁,当他得知是浩然后,激动地说:“啊呀!他就是我父亲曾讲的当年也来修过高崖水库的作家浩然啊!我还读过他的《艳阳天》看过他的电视剧《苍生》来!”说着跑过去兴奋地握着浩然的手说:“您写俺农民的那些书,俺们都爱看!”并要求摄影的小刘给他和浩然合个影留做纪念。
车到东水码头村。展现在浩然面前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白菜地。他触景生情,感慨地向我们介绍了3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走到这里,看到这片白菜地,灵感大发,连夜写出了《送菜籽》这篇被后来译成外文的佳作。他说:“当时《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有关大种秋菜,以度粮荒的社论,这是党中央的号召。我又看到白菜长得这么好,就想配合社论写篇文章宣传一下。于是我边顺着白菜地转悠,边构思成了那个送菜籽的故事,书上写的孟家小滩就是这里的孟家小洼村。晚上回到高崖工地,一直写到半夜停电时,从写好寄出到《人民日报》发表正好七天时间。”他笑着又十分感慨地说:“如今老了,写不出当年那样带有灵气的文章了。”为了纪念这块使他产生灵感的发祥地,他让摄影的刘树滋特意拍下了他和老伴站在那片绿油油的白菜地的镜头。
浩然来到善庄村地片,和几个正在浇萝卜的村民亲切交谈,他询问这里的土质为何这么好,井水这么浅,瓜菜长得这么旺。临行时,当一村妇知道他是浩然时,兴奋地说:“我上中学时就读过您的书,没想到在俺地头上见到您。”说着从自家地里拔出两个大萝卜,用井水洗得干干净净,撵到车上,定要浩然捎着。十几天后,在河北三河,笔者看到那两个大萝卜已发出鲜黄的嫩芽,完好无损地放在茶几上。问他,他说:“留着吧,看到它,就想起昌乐人的朴实、好客。”
四十年春秋作证,高崖和高崖水库是浩然先生心常所系,情常所牵的地方,至今他依然深深眷恋着这方热土,已成历史佳话。浩然先生是当代文化名人,全国著名作家,他对高崖水库的深厚感情和留下的足迹,当今还鲜为人知。临走时,我们一致建议,在湖区建一所“浩然纪念馆”,作为人文景观,借用名人胜迹,开发旅游资源,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善举。
回来路上,大家仍游兴未尽,思绪依依。都觉得此次仙月湖之行,不仅饱览了湖光美景,也使自己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又得知湖区建设,已被列为全县近期旅游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县市政府都给予大量关心支持,积极争取基础建设资金,聘请外地专家帮助设计,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我们相信,不会很长时间,仙月湖风景区,将以更新更美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