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祀遗址石祖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这些石祖应是龙山文化晚期的遗物,是东夷文化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盛期的作品,也是巨石文化崇拜时期留下的奇迹,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昌乐骨刻文的年代大体接近。
  2008年7月22日,我在昌乐研究骨刻文。中午,昌乐县政协王泳亮副主席和政协文史委主任刘兴国、肖广德等同志陪我吃午餐。刚开始,王泳亮就说:“刘教授,下午我们去个地方看看。” “到哪里?去看什么?”我问。“咱们看石屌!”王泳亮话音刚落,刘兴国等人就热烈而很有兴趣地谈论起来。有的说“石屌”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有的说可能也有人工痕迹,也有的说原是大石头逐渐风化成的……他们还谈到了相关的一些神奇传说。听到他们的议论,激起了我的兴趣,就转过身对王泳亮说:“我们吃过饭就去吧!”
  由于大家的兴趣很一致,仓促吃过午饭,就乘车去看我们大家都想目睹的东西。当时阴天,时不时地有阵阵毛毛雨,虽是盛夏,但天气还算凉爽。我确实累了,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古代祭祀遗址上的石祖林“刘教授,我们到了!”好奇的警觉,使我很快从梦中醒来。我们的车停在一座很小的山的北坡前。山坡很矮,有20米左右高。爬上一个个阶梯,特殊的山体和周边环境,在我脑海中形成了一种想法。我停下来对他们说:“这是古代的一处祭祀遗址。”王泳亮顺口问了一句:“为什么是祭祀遗址?”没等回答,我们已经爬到了山顶,因为山确实太矮了。
  山顶凹凸不平,往前一看,在数百平方米的范围内,地上尽是较大石块和残缺不全的石柱根基。还好,在离我约30米的南边,还有一根高大的石柱挺拔在那里。太像了,简直无与伦比!男性生殖器勃起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我不由自主地喊道:“真是远古人类文化奇迹啊!这是昌乐石祖林!”一语震惊了他们。我也开始不断地解答他们好奇和迷惑的连续追问。
  这座小山叫崇山,南北长约400米,东西约200米。南部现存一些砖、瓦等建筑残迹,据当地群众讲,“文革”前这里有很多庙宇建筑,每年都有盛大的庙会。北部亦可分为南北两小部分。北小部分就是安置石雕男性生殖器即石祖的地方,南北约100米,东西约80米。
  现存石祖主要分布在北小区的西半部。残存的石祖虽多已残毁,但根部多数还埋在原处。原埋有十多根石祖,都系坚硬的黑色火成岩雕成。现存较完整的一根石祖,安置在北小区的最南端,地面以上高约380厘米,呈圆柱状,直径约100厘米。另外残存的石祖亦呈圆柱状或近似圆柱状,直径有的大到130厘米,小的有50厘米左右。根据比较完好的一件石祖分析,直径130厘米的石祖,完整时可能高出地面500厘米以上。
  北小区的最北边,现存一个深约50厘米、直径约120厘米的坑。据当地群众介绍,在2005年的一天,附近一处风景区的人用吊车将此处比较完整的一根石祖吊走,吊走石祖后留下的坑一直作为见证保留着。当地人讲,这根被吊走的石祖,比南边保存较好的石祖稍小点儿,但非常精致,当时人们纪念留影都喜欢站在这根石祖前照相。
  北小区东边横放着一石祖的根基部,残高约100厘米,显得弥足珍贵。古人凿好安置于地面的底部保存较好,残存的输精管和睾丸逼真生动。另一端断面有三道深50厘米的炮眼,看来这根石祖是内放膨胀水泥后被爆破的。
  南小区则是一处天然巧成的巨石区,距北小区南边保存较好的石祖40多米。巨大的黑色火成岩竖石紧紧贴附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山包。该山包已被开采一半多,目前还残存未完成的石祖雕件,证明北小区安置的石祖应是在南小区开采石料并加工的。
  巨石文化崇拜时期留下的奇迹据鉴定后认为,这些石祖应是龙山文化晚期的遗物,是东夷文化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盛期的作品,也是巨石文化崇拜时期留下的奇迹,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昌乐骨刻文的年代大体接近。我推断这些石祖年代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五点:
  其一,这些石祖被破坏和风化得较严重。根据一般经验推测,这样坚硬的石头被风化成这种程度,需要数千年的时间。
  其二,这些石祖的制作工艺非常原始。是远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制作工艺的具体解释和说明。不见任何金属雕刻痕迹,说明它们都是青铜工具发明之前的作品。
  其三,这是一些特殊的男性生殖器大型雕刻艺术,只有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可能产生。龙山文化时期正值父系氏族社会发展的盛期,对人类增长的渴求促进了对男性生殖器的狂热崇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雕刻大型的男性生殖器艺术,应在情理之中。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对性的掩饰遮盖住了性文化艺术的发展,仅在一些隐蔽而不公开的场所能见到一些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小型男性生殖器雕塑艺术。
  其四,我们初步推断这些石祖是4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这个时期正值世界范围内的巨石文化崇拜时期,欧洲的巨石阵、古埃及太平洋复活节岛的石人等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中国境内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地的大型石屋以及台湾卑南文化遗址现存的大型竖石,也是这个时期或稍晚时期的遗物。只有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下,才能激发这种宏大的审美情怀,创作出惊人的在今天看来不可理解的大型石雕艺术。
  其五,雕刻安置这些石祖,可能延续了上百年或更长的时间。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证实,这一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非常密集,当时不但人口众多,经济繁荣,而且文化非常发达,昌乐骨刻文就产生和发展在这个时期。因此,龙山文化时期优越的社会条件为石祖的雕刻和安置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陪我来的王泳亮等人听过我的分析和介绍后,都为在昌乐发现远古石祖林高兴。王泳亮随即用手机和营丘镇党委领导通电话,告知发现这片石祖林的经过和重要性,并建议镇上立即派专人看管保护。此后,昌乐县不断加强力度,把石祖林保护了起来。(本文作者系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教授)

创建时间:2009-3-1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唐吾镇 刘文安  ★ TEL:0536-6619338  手 机:15069612036 
为你服务:家庭理财 电脑维护、网站建设、打字复印印刷、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影视编辑  电子邮箱:wenan-2006@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

鲁ICP备09003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