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通史00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刘氏通史字下和皇室身份,对于隋唐以来的刘氏子孙们来说,其意义仅仅只是一种遥远而甜美的怀念和追忆。五代乱世,刘氏族姓中的一些精英分子,也积极参加了群雄的争霸、角逐、割据与混战,分别在中原和岭南建立起后汉、北汉和南汉等刘姓政权,作了重建汉家刘氏天下、重温帝王之梦的最后一次努力,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历史告诉人们:刘姓已再不是皇族国姓了,但他仍是堂堂的中华大姓。
  这个时期刘姓的大转折、大变迁,则不仅表现在刘姓由汉朝皇族向中国大姓望族的转变,还表现在刘姓本身由昔日彭城刘氏一枝独秀到唐宋时期万紫千红的转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如刘禹锡所描述的那样,魏晋时期许多显贵一时的刘姓旧家族,已经在六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中被淘汰出局,到唐朝林宝奉命修《元和姓纂》时,这些昔日望族就已湮没无闻,仅剩郡望空壳。而经过六朝乱世的洗礼和大唐盛世的培育,散处各地的许多普通刘姓家族,却能异军突起,成为新的刘姓望族。
  魏晋到隋唐五代,是刘姓历史上第二个大迁徙的阶段。在此前的刘姓第一次大迁徙时期(两汉时期),刘姓的迁徙主要是由祖籍丰沛地区经长安和洛阳两个首都向全国各地辐射,而魏晋以来,刘姓的迁徙主要是由北向南流动,主要表现在:因为中原动荡,原来居住在中原、华东江北地区的汉室后裔刘姓,纷纷向东南的江浙、江南等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其中,原居丰沛一带的楚元王后裔彭城刘氏、原居在河北的中山刘氏、原居在山西的洪洞刘氏向东南江浙闽一带迁移。在刘姓的迁徙运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末年中山刘氏从光州固始一带南下入闽,最后形成今日刘姓中的一个最大的支派----客家刘氏。
  刘氏“七大房”的提法始于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谓刘氏七大房,是指刘氏族姓中在唐朝出过宰相的7个大支派,即彭城刘氏、尉氏刘氏、临淮刘氏、南阳刘氏、广平刘氏、丹阳刘氏、南华刘氏。其实,出过宰相的还有源出匈奴的河南刘氏(假刘氏,不被华夏正统承认)。 刘氏二十五望之说最早见于《广韵》,该书第二卷下平声第十八尤韵"刘"字条下注释说:"(刘)又姓,出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平、东莞、平原、广陵、临淮、琅邪、兰陵、东海、丹阳、宣城、南郡、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二十五望。"《广韵》的25望,是指刘姓的25个重要支派。
  但刘姓的这25个支派,并不是讲的唐时的刘姓支派,而是指魏晋到隋唐初期所出现过或者说在这段时期内曾经兴盛过的刘姓望族。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广韵》一书虽成书于宋代,但它是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和唐天宝十年(751年)孙愐出版的《唐韵》的基础上重加修订而成的,其姓氏方面的内容基本上全是承袭了《唐韵》。
  进入唐朝以后,许多新的刘姓宗族相继兴盛起来,成为新的望族。因此,在《唐韵》出版半个世纪之后,林宝在他所著的《元和姓纂》一书中,又对刘姓的发展面貌进行了新的记叙和分析。该书所记载的刘姓支派多达近50支,其中就包括魏晋六朝时期形成的刘氏旧郡望26个。《元和姓纂》所说的26个旧郡望是: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南阳、高平、广平、东莞、平原、东平、广陵、临淮、琅邪、东海、南郡、高密、竟陵、范阳、东莱、丹阳、兰陵、宣城、陈留。实际上也只有25个,即在《唐韵》25望的基础上去掉高堂、顿丘、长沙、河南4个郡,又加上广平、范阳、东莱、陈留4个郡。
  六、宋元风云进入宋朝以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都开始南移。与此同时,由于宋朝政府的大力提倡,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重文轻武"的倾向。与这种大的历史背景相适应,刘姓历史发展到宋朝以后,整个族姓中的精英部分似乎也已南移。
  这个时期,刘氏族姓更是彻底地放弃了复兴刘氏汉家天下的历史包袱,转而以普通大姓望族的身份效力于新的朝廷,主要从文化、政治上来谋求发展。于是,在东南有建阳刘氏五忠八贤,在江西出现了新喻墨庄刘氏等文化大族。 但宋元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时期,刘姓家族也因此涌现出以刘锜为代表的一大批抗击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和军事世家。
  1、宋代文化巨族——新喻墨庄刘氏江西新喻墨庄刘氏崛起于五代,盛兴于北宋,后裔兴旺,实为刘姓之望族。 为宋代刘氏族姓中的一大望族,新喻墨庄刘氏以高文化素质为本宗族特点,自刘式以来,这个家族在7代之内产生了18名进士,孕育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考古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
  ⊙新喻墨庄刘氏源出彭城新喻即今江西省新余县。据江西《刘氏族谱》和刘敞《先祖磨勘府君(刘式)家传》
  记载,新喻墨庄刘氏源出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这个家族原来世居彭城,直到西晋末年,有一个刘交的第18代孙刘遐出任安城(吉安市安福县)太守。
  由于当时五胡乱华,刘姓大本营所在地北方彭城一带也兵荒马乱,所以刘遐任职期满后就没有返回故乡,而是在他任职的江南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定居下来。刘遐的后裔不但人丁非常兴旺,家族势力也很强大,构成今日江西和相邻的福建、湖南刘氏族姓中的重要部分。 直到唐朝末年,这个家族有个刘逊,又从庐陵迁居新喻,后裔发达,形成新喻刘氏。
  族谱所记从刘交到刘逊的世系如下:楚元王刘交→……→刘遐→刘启→刘岱→刘芾→刘乔→刘彦→刘德杰→刘时济→刘秦→刘延年→刘铨→刘行恕→刘性→刘朝宾→刘敏→刘守文→刘逊。
  上述世系中,刘乔,在刘宋时任安成王右常侍,以贤能著称,他死后著名文学家江淹曾为他撰写墓铭。刘延年,隋朝时官任吏部尚书郎。隋朝灭亡后回乡隐居不仕,生二子:刘铨、刘锡。刘铨生2子:刘行忠、刘行恕。其中,刘行忠官任唐秦州道行军副总管。刘行恕娶丞相姚宗之女,生子刘忱。刘忱764年进士,官任临察御史。刘锡生2子:刘行志、刘行思。刘行思出家为僧,法号泓济禅师,为一代高僧。
  ⊙刘式与新喻墨庄刘氏的崛起新喻刘氏开基始祖刘逊生子刘超,刘超生刘逵,刘逵生刘琠。刘逵、刘琠父子生活在五代,因时局混乱,二人都隐居乡下,没有出来做官。刘琠,事父母以孝闻名,乐善好施,是大善人。刘琠去世于943年,高寿99岁。刘琠娶夫人欧阳氏,生5子:刘晟、刘昰、刘式、刘阶、刘详。
  刘式,是生活在五代后宋初的一位知名人物,《宋史》卷267有传。 刘式的学识成就,受到南唐著名学者徐铉等人的称赞。 975年,宋朝统一南唐,刘式也投降宋朝,在宋太宗时期先后任大理封丞、赞善大夫、监通州丰利监、判三司都磨勘司、太常博士、工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等职。其间,刘式还代表宋朝,以秘书丞的身份出访过高丽(今朝鲜)。刘式是以其财政方面的成就而留名青史的。刘式针对财政困境,提出了许多办法,如通过加强流通渠道来促进生产等,加强对财政税收的统计、审计。
  刘式娶妻陈氏,生有5个儿子:刘立本、刘立言、刘立之、刘立礼、刘立德。 刘式的妻子陈氏是一位非常优秀贤惠的母亲,被称为"墨庄夫人",新喻刘氏家族也从此以"墨庄"为堂号。 刘立之有5个儿子:刘元卿、刘真卿、刘敞、刘攽、刘放。刘立之的三子刘敞和四子刘攽,是名闻天下的大学者,新喻刘氏的最杰出人物。
  ⊙墨庄刘氏显祖刘敞事迹刘敞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刘敞步入仕途后,先在蔡州通判,不久在中央政府任直集贤院、权度支判官、三司使、右正言、知制诰、集贤院学士等职,深受宋仁宗的器重和亲信。他曾奉命出使契丹,因熟知山川道路形势和珍禽异兽形状,使辽人大为叹服。后来,刘敞离开朝廷,到地方任职,先后担任过扬州知府、郓州知府、知永兴军。刘敞晚年回到朝廷,先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后任集贤殿学士、判南京御史台。刘敞在学术上的突出成就,最主要表现在对儒家经典《春秋》的研究和对古器物的研究。在《春秋三传》的研究方面,刘敞不拘传注,开宋人批评汉儒的先声。刘敞还是中国古器物学、考古学、传统金石学和青铜器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先秦古器记》。 欧阳修与刘敞是关系密切的朋友,他在读书时每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向刘敞请教。
  刘敞有4个儿子:刘定国、刘奉世、刘当时、刘安上。刘奉世也是宋朝比较有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属于元祐党人之一。刘奉世的儿子,见于记载的有刘旦。
  ⊙史学大师刘攽的杰出成就刘攽与哥哥刘敞一同中庆历六年进士。刘攽仕途比较坎坷,他先在州县做了20多年的地方官,才被调到中央做国子监直讲。直到熙宁年间才任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在政治上,刘攽是保守派。后来王安石变法,刘攽极力反对,被王安石排挤出中央,贬为泰州通判,后改为曹州知府。此后,历任开封府判官、就东转运使、知兖、亳二州、襄州知州、秘书少监、蔡州知府。晚年任中书舍人。刘攽在历史学的研究上最有成就,是宋朝最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刘攽在历史学上的主要贡献,首先是他协助司马光并参与了伟大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资治通鉴》是在中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最伟大的史学经典,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刘攽在其中主要负责承担刘姓祖先创业的两汉部分的撰稿工作。刘攽自己独立完成的著作有《东汉刊误》4卷、《汉官仪》3卷、《经史新义》
  卷、《五代春秋》15卷、《内传国语》20卷等多种。另有与哥哥刘敞和侄儿刘奉世合著的《汉书标注》。
  ⊙墨庄刘氏后裔的情况墨庄刘氏在刘敞、刘攽之后,虽然没有再产生非常有名的人物,但这个家族一直将诗书作为传家之宝,长期以来以读书科举为业,因而数百年来一直能维持其文化望族的家声。
  刘敞兄弟之后,墨庄刘氏在刘式的第六代又有刘靖之、刘清之、刘性之、刘诚之考取进士,第七代也有刘孟容、刘成季等人考取进士。刘清之的也有2个儿子:刘谊季,将仕郎;刘成季,也是进士。刘攽子刘方雄,刘方雄子刘襄,刘襄子刘龟年,刘龟年生二子:刘孟容、刘孟将。
  今天,墨庄刘氏的后裔人丁兴旺发达,是江西刘氏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刘姓最庞大的支系--客家刘氏⊙客家刘氏的渊源在中山刘氏众多支派中,以刘备次子刘永一支最为兴旺。蜀汉亡后,刘永徙居洛阳。五胡乱华,刘永子孙也纷纷南迁。 刘永14世孙刘虬曾住今河南南阳、湖北江陵;刘永24世孙刘贿,在唐懿宗时官任朝散大夫,由洛阳迁江南,又迁今浙江金华。
  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刘祥(刘永25世孙)为避黄巢之乱,与兄刘祺、弟刘禋,南下避乱,兄弟三人失散。刘祺避居大梁河东,官知建州,其裔创潮安东津、普宁桂花篮派系,分居潮、普、揭等地(谱称西派)。刘禋迁居安城(今江西吉安)。刘祥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今三明市宁化县),为刘氏入闽始祖(又称唐中代始祖,谱称东派);生四子:天锡、天瑞、天明、天诚。天锡于唐懿宗时登进士第,官至观察使,罢官后随父避居宁化石壁。刘祥的孙子刘沐,钦点状元,博学多才,在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主持撰修客家刘氏的第一部族谱。
  刘祥四世孙龙图,登后周翰林学士;五世孙任,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任河南转运使;七世孙参常,任官河南怀庆府尹,创建客家刘氏的第一座家庙---汀州刘氏家庙,以祭祀始祖刘祥;九世孙月清,任江南制置使;十二孙世春田,南宋高宗时,官虔州判官,敕赐紫金光禄大夫;十三世孙贵盛,官授浙江金华府;十四世孙龙,官授湖广承宣使,升河南宣抚使,任后返籍居宁化石壁。刘龙生九子:名开一至开九。
  刘开七,字必高,号三郎,宋元之际人,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官任潮州总镇,时率兵往兴宁岗背平乱,卒于营,墓葬在嘉应州兴宁县北厢岗背高车头黄蜂嶂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因任职于粤,所以从福建宁化迁居广东潮州、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等处立业,故被尊为客家刘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在兴宁岗背榕树村建刘氏大宗祠一座,堂号“爱敬堂”,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日扫墓,永为定祀。
  刘开七的儿子刘广传,字清淑,生于元初,27岁登进士,任江西省赣州府瑞金县令。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筑城建学,平洞寇,政绩卓著,被加任终奉郎的官衔。墓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沥三角塘背龙形眼睛穴。刘龙(广传的爷爷)因儿子刘开七葬于兴宁,遂令部分子孙到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及程乡开基立业。广传生14子,86孙,360个曾孙,分布江南各地居住。因裔孙居住各地,曾作了律诗一首,以嘱十四子之符节以便认祖归宗: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及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广传十四子(谱称十四大房)及其裔孙分布情况:
  4、抗金英雄刘锜家族在两宋之际,有一支刘氏宗族以军功崛起于世,成为整个刘氏族姓中最耀眼的家族。这个家族出了父子两员大将,率部西抗西夏,保护川陕;北阻金兵,创顺昌大捷。它就是民族英雄刘錡所在的福建安溪刘氏。刘錡是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被列为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刘錡的籍贯,是江西都昌或福建安溪人。
  江西都昌县的《刘氏大成宗谱》记载,刘錡是楚元王刘交的第51世孙、江西刘氏始祖刘巨容的第11世孙、都昌刘氏开基始祖刘彦诚的第6世孙。世系如下:刘巨容--刘汾--刘汉胜-刘义广--刘逾--刘彦诚--刘捷六--刘球--刘惟恂--刘仲武--刘錡。
  《温陵芝山刘氏大宗世牒》则记载,安溪刘氏来自号称建州西族的建阳麻沙刘氏,是上述光州大都督刘楚的儿子刘翱的后裔。刘錡的父亲刘仲武是麻沙刘氏入闽开派始祖刘翱的第9世孙。
  这两说到底谁是谁非,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刘仲武娶妻薛氏、王氏,生9子:刘镇、刘锐、刘锷、刘錞、刘锡、刘镗、刘钢、刘钊、刘錡。刘錡生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市)做官,并拥有大量产业田土。刘錡去世后,他的后裔中有一支迁到湖南浏阳一带定居开基。刘錡共生了4个儿子:长子刘颂,当年随父在淮东抗金中阵亡;次子刘晞官任金吾卫将军;三子刘晟,官任中书舍人;四子刘明。
  刘晞、刘晟的后裔,迁居金陵(今南京)一带。刘錡的小儿子刘明,特奏名进士,后居泉州,生子刘逊。刘逊,娶晋江长箕(祥芝)杨氏女为妻,自安溪迁至晋江城南30里的长箕乡开基创业,后裔形成祥芝刘氏。
  刘錡第4世以后,所出著名人物有:刘文聚,太学生;刘君辅,台州县簿;刘南堂,巡抚;刘南野,举人;刘迎薰,进士;刘南郭,解元、督学,分居福建同安;刘鳞长,大学士,分居桥南;刘好古,进士、大理寺评事;刘基,明朝开国元勋,分居浙江青田。
  5、其他宋元著名刘氏家族⊙刘克庄与福建莆田刘氏刘夙(刘克庄祖父)娶林氏为妻,继室也为林氏。刘夙是理学创始人程颐的三传弟子,1151年进士,官至承议郎著作佐郎、温州知府。刘夙子刘弥正,妻方氏,早卒,继娶林氏(刘克庄生母),刘弥正1181年进士,官任吏部侍郎。
  刘夙弟刘朔,1160年进士,福建安抚使、秘书省正字。刘朔长子起晦,1178年进士,秘书省正字;刘朔次子起世,1196年进士,广州南海尉。
  刘弥正子刘克庄(1187—1269年),福建莆田市人。刘克庄妻子林节系福清石塘人,其曾祖林氏,元符三年进士,龙图阁直学士,祖林埏,知沅州;父彖与兄景、瑰同登淳熙十一年进士,朝请大夫直秘阁,曾以国子博士知兴化军。林节39岁去世,刘克庄续娶陈氏。陈氏结婚时十八岁,虽说出身大族,因母亲改嫁,成了贫贱孤女。林氏生二子,均早夭,陈氏一子早夭,一子山甫又育有孙辈多人,算是支撑了刘克庄的一脉门户。
  刘克庄1209年以郊祀恩奏补将仕郎(阶官)入仕,任靖安县(今南昌市西北)主簿。
  年,父刘弥正死,刘克庄辞官守丧。起复后任福州司理参军,改任真州(今江苏仪征)录事参军,应江淮制置使李珏召入幕。1219年,因持论不合,辞官,得请宫观闲差。1224年任福建建阳知县。1225年,真德秀罢官回家乡浦城闲居。浦城为建阳邻县,刘克庄投入真德秀门下,成为真德秀的门生,从此大力宣扬理学。1227年,刘克庄在建阳重修朱熹祠,以其大弟子黄榦配祀;又在建阳县学建四君子祠,祭祀朱熹的父亲朱松及朱熹的师友。刘克庄祖父刘夙从学于理学创始人程颐的再传弟子林光朝,真德秀因而称刘克庄“世以正学(理学)传其家”。刘克庄后因所作《落梅》诗,为史弥远鹰犬李知孝、梁成大攻击为谤讪朝政,幸得郑清之排解,改任潮州通判,但终于因此而降领宫观闲差。1233年,起用为吉州(今江西吉安通判,未及赴任。1234年正月,真德秀任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刘克庄以将作监主簿任安抚使司参议官。六月,真德秀被召任户部尚书,刘克庄援例辞官,奉诏回京任将作监主簿本职,九月到临安后改任宗正寺主簿。
  1235年六月,刘克庄任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吏部侍右郎官,在理宗召见时抨击故相史弥远擅权误国,劝导理宗近君子远小人,虽为理学家魏了翁等称许,然而得罪了史弥远的党羽。
  十一月,曾从龙任枢密使兼督视江淮军马,拟辟刘克庄任督府参议官,后因曾从龙死而未及赴任。1236年,中书舍人吴泳传闻刘克庄当初曾遏制他晋升之事,指使其弟御史吴昌裔攻击刘克庄,刘克庄遂被罢官降授宫观闲差。不久,又改为出任漳州知州。1237年,改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御史蒋岘攻击刘克庄任枢密院编修时,与方大琮、王迈三人抨击朝廷处理前皇位继承人济王赵竑事欠妥,刘克庄因而又改授宫观闲差,方、王二人也被贬降,时称“三贤”,徐鹿卿因向他们赠诗也被贬降,太学生为此作《四贤诗》称颂。
  1239年,刘克庄被起用为江西提举常平公事;同年,改任广东提举常平公事,1240年初到任;八月,升任广东转运使。1241年,诏令回临安奏事,但受御史金渊攻击而罢召回之命,并再次降授宫观闲差。1243年初,一度出任为吏部侍右郎官,又受到濮斗南的攻击而仍领宫观闲差。1244年,起用为江东提举常平公事,十一月,曾被任为将作监,又改直华文阁。1246年七月,召回临安,改任太府寺少卿。八月,宋理宗召见刘克庄,赐进士出身,改任秘书省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崇政殿说书,不久又暂兼中书舍人,参与奏罢宰相史嵩之。1247年二月,出为漳州知州,刘克庄以母亲年高力辞,改为提举宫观闲差。
  1248年,又起用为宗正少卿,再辞后改任福建提刑,九月赴任,母死,遂辞官守丧。1251年初,起复回朝,以秘书监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但建议多不被采纳。但仍不断升迁官职,十月升起居舍人,又兼侍读。刘克庄纵论国内外形势,批评朝政,认为蒙古军攻占四川,致使“五十四州遂成荡覆,岂非外重而不能御,内虚而无以守”,以致受到御史郑发的攻击。
  1252年正月,出为建宁(今福建建瓯)知府兼福建路转运副使,但郑发认为责轻而再次论奏,六月,再次以宫观回乡闲居。
  1260年贾似道自鄂州入朝任相,刘克庄再次被起用。同年十一月到临安后,以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随后又升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次年升为权工部尚书仍兼两制,日夜为草诏而忙碌。八月,刘克庄对贾似道真面目有所认识,遂急流勇退,请求致仕。同年外调回家乡建宁府(今福建建瓯)任知府,实际是告老还乡。
  刘克庄是南宋陆游、辛弃疾之后最著名的爱国诗词人。刘克庄是个多产作家,作诗约4500首,数量之多在宋代仅次于陆游。1208年当史弥远杀害韩侂胄向金求和后,刘克庄写道:“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刘沆与江西永新刘氏始,杨行密得江西,衙将彭玕据州自称太守,属刘景洪以兵,欲胁众附湖南,景洪伪许之。复以州归行密,退居不仕。及徐温建国,以礼聘之,不起,官其子煦为殿直都虞候。
  刘景洪子刘素,不仕,以财雄里中,喜宾客。景洪尝告人曰:“我不从彭玕,几活万人,后世当有隆者。”因名所居北山曰后隆山。山有牛僧孺读书堂,即故基筑台曰聪明台。
  刘素妻梦衣冠丈夫曰牛相公来,已来有娠,乃生刘沆。
  刘沆(995—1060),字冲之,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雾源村。村后北山名后隆,唐代宰相姚崇曾寄寓山之聪明洞,牛僧孺曾在山上建读书堂。1030年,擢进士第二人,授大理寺评事,通判舒州。刘沆任太常丞,值集贤院,出知衡州。主持修建石鼓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又升任太常博士,历三司度支、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擢右正言知制诰。
  奉命出使契丹。契丹宾馆负责接待的官员杜防设宴,有要挟之言,刘沆严词拒绝,又强劝酒,意在让他示弱,应允割地、输币,刘沆洞察其用心,拂袖起身叱责之。朝廷里议论纷纷,恐由此引起外交事端……于是他奉调出京,知潭州,又降知和州,改江州。
  湖南常宁县至桂阳监一带千余里山区瑶族人民,为抵制官盐的盘剥而自行外出买盐,常与驻军发生冲突。宋廷派出大军镇压,官逼民反,兵连祸结。1047年,刘沆升为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安抚使,许便宜行事。刘沆率大军进发,至桂阳,招降起义军邓和尚部2000余人,其首领皆奏命以官,又募士兵分捕余党。次年夏,战事复起,刘沆论罪降知鄂州。迁给事中,徙洪州。
  后来,刘沆被调还京,知审刑院,改知永兴军(西安)。不久,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多次揭发隐伏的奸佞邪恶,朝中权臣、近臣都对他敬且畏避。后迁尚书省工部侍郎。
  1051年,任参知政事。以前政事多由宰相决断,副相不过备位而已。刘沆既拜命,有利害辄廷议,多所救正。1054年,梁适罢相,知秦州。八月,刘沆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后陈执中罢相,出知毫州,文彦博、富弼复相。刘沆居执政大臣之首,与文、富同心辅政。刘沆为相期间,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近幸尊贵和守旧派强烈不满,枢密使狄青、中丞张升等几次上奏诋沆。1056年,欧阳修奏称狄青广积朋党,建议仁宗制于未萌之时。五月,狄青罢枢密使,知陈州。刘沆于同年十二月罢相,为工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应天府。
  迁刑部尚书。后知陈州。
  刘沆虽未及久任,以竟所施,然当时贤才多所荐引。欧阳修被谗出守,刘沆荐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留为翰林学士;又引富弼共同主政,勉其大展经纶,弼终身感激。
  刘沆逝世于陈州任所。
  刘沆子刘瑾,登进士,为馆阁校勘。刘沆去世,得褒赠,知制诰张起草诏书,语涉讥贬,刘瑾涕泣不食,全家丧服。朝廷乃修改书命,将张降职为知州。
  先是,仁宗年事已高,未有嗣,嘉柘元年,病甚。刘沆与文彦博、富弼留宿禁中,每日至寝殿见帝,病愈始止。刘沆请立太子,以定国本而安群志,免贻宫廷祸患。仁宗应允,立英宗。1080年闰九月,神宗追封刘沆为兖国公。十月,神宗览故家裔臣奏疏,知刘沆援立之功,与文彦博一时并加恩。徽宋时,加封刘沆为秦国公,赠楚国公,谥文安。
  ⊙刘安世与江西安成(今安福前溪)刘氏7、清代文化望族--江苏扬州宝应刘氏⊙刘永澄与明代宝应刘氏的兴起刘永澄(1570—1619年),字静之,宝应人。1601年进士。补顺天儒学教授,严课程,饬行检,北方学者称为淮南夫子。官国子监学正。是东林党人,不畏强暴弹劾魏忠贤。乞归省亲。起兵部职方司主事,未上而卒。永澄为文,通达谨严,有《练江集》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刘台拱兄弟与宝应刘氏的兴盛刘台拱(1751-1805),字端临,一字江岭,宝应人。明代东林党刘永澄之后。1771年中举,六试礼部不第。最初留京授徒,后官丹徒县训导。以读书教书终其身。旅京期间,结交当世学者名流朱筠、程晋芳、戴震、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等。后半生曾与阮元、臧庸、姚鼐、段玉裁书信往来,切磋学问。刘台拱与段玉裁、王念孙齐名。
  年十三、四,从同里王洛师学为文。年十五见王□□、朱泽□遗书,欣然有得,始研宋程朱之学,以圣贤之道自绳。其于天文、律吕、六书、九数、声韵之学,无不贯通。穷治诸经,于《三礼》尤粹。其于汉宋诸儒之说,不专一家,而惟是之求。认为《论语》、《礼经》为孔子微言大义所在,用力尤深。 取《仪礼》十七篇,除《丧服》外,各绘为图,与诸习礼容,发明先王制作之精意。
  ⊙刘宝楠父子与宝应刘氏的持续发展刘宝楠(1791—1855年)。其父刘履恂是位举人,做过国子监典簿的小官,刘宝楠五岁时,父亲赴京应试,因病卒于异乡;六岁那年,祖母、仲兄、伯兄相继去世,家世衰落。所幸刘宝楠的母亲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作诗勉励儿子曰:“我爱白莲花,不以污泥滓;我爱青松枝,不以霜雪死……”督促宝楠课习所学,不使稍懈。刘宝楠常常向其兄刘宝树请益,后从叔父刘台拱受学。刘台拱使刘宝楠学业大进,为日后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宝楠应乡试不第前后达十一次,连续的打击使他心灰意冷。“壮岁声华伯仲间,萧萧都见鬓毛斑。十年赢得头衔在,收拾残书返故关。”他一面在宝应、扬州课徒授业、教书讲学,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面与一些砥行硕学之士结交,如刘文洪、包世臣、汪喜好、梅植之、吴熙载、杨季子、李兆洛等一批扬州学派的中坚。
  1828年秋天,刘宝楠和赴乡试的几位儒生合定了一个契约。这个契约的定立成就了日后一批经学大师,成为文坛佳活。合定契约的仪式是“发策自认”。刘宝楠发策自认《论语》,时年38岁。从此他“屏弃他务,专精致思”,整整奋斗了后半生直至逝吐。由于晚年历官畿浦,政务繁琐,精力不济以至中道不克,乃命其子刘恭冕续成事业。从汉代起,历代学者莫不研读《论浯》,注释、考证《论语》的著作真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借鉴了前人上丰家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清人的注释考证;注重文字训诂,史实考订和阐友经义,还对汉魏古注作了详细的疏解。
  八、近代刘姓复兴1、复兴轨迹与整个汉民族的发展相对应,近代刘姓的历史,也是一部复兴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再造刘姓辉煌的历史。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军和因镇压太平天国而产生的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担当了近代中国汉民族复兴的先锋。
  揭开近代刘姓复兴序幕的,也正是随曾国蕃而兴起的湖南湘乡刘氏和整个湖湘刘氏。这些家族有许多成员因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阵亡而为家族赢得了荣誉,而有许多成功者则在战争中崛起,成了清朝后期的重要官员,如湖南新宁的刘长祐、刘坤一。
  当外国列强野蛮入侵中国的时期,广大的刘氏成员再一次体现了"汉之子孙"精神,主动积极地投入反抗侵略的战争。因而在东部,有刘铭传台湾抗日,有刘步蟾在东海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在南部,有刘永福的"黑旗军"英勇抗法,与刘铭传遥相呼应;在西北部,有刘锦棠、刘典、刘长祐等湘军出身的将领,率部随左宗堂西征新疆,抗击沙俄,平定叛乱。台湾建省后的第一任巡抚和新疆建省后的第一任巡抚,都是由刘姓成员担任。
  而在追求人民自由民主、创建新社会的斗争中,刘姓又自觉走到了历史的前列。刘铭传在保卫台湾的同时,又充当了"台湾近代化的先驱"。导演"百日维新"的"戊戌六君子"中,赫然又有一位刘光第,为刘姓争得了一席之地。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刘揆一地位仅次于孙中山、宋教仁、黄兴。他的胞弟刘道一,则在为建立新制度的战争中壮烈捐驱。
  20世纪上半叶的特殊历史原因造成了中国的军阀割据和内乱,而刘姓似乎从三国刘备开始就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又有刘湘、刘文辉家族的兴起,充当起"四川王"的角色。
  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崛起和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主角的进程,刘氏族姓再次孕育了一位最杰出的军事领袖--与邓小平齐名的刘伯承和最杰出的政治领袖--与毛泽东齐名的刘少奇。当然,也贡献了以刘胡兰、刘志丹为代表的先烈。
  2、湖湘刘氏--近代刘姓复兴的先锋在近代史上,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湖南人充当了汉族复兴的先锋。而湖南的刘姓,也随着曾氏的湘军而崛起于世,担当起刘姓复兴的先锋。 湖湘刘氏不是一个宗族,而包括众多支派,但这些刘氏宗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随着湘军的出现而崛起于世的。
  近代著名的湖湘刘氏主要包括:以著名湘军将领刘锦棠为代表的湘乡城江刘氏;以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为代表的湘中新宁刘氏;以学者型湘军将领刘典为代表的宁乡灰汤白石峰刘氏;以著名湘军将领刘蓉为代表的湘乡槠山刘氏。
  湘乡城江刘氏是近代最早复兴的汉族刘姓宗族之一。该家族因产生了湘军将领刘松山和保卫新疆的英雄刘锦棠而名扬海内外。 湘乡城江刘氏形成于明代,迁自江西,源出江西安成前溪刘氏,以南唐大理评事刘庄为远祖,以刘翊圣为迁湘始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湘乡刘氏大批成员参加了曾国藩的湘军。 刘松山随曾国藩攻打太平军,后奉命追剿西路捻军,升任广东陆路提督。同治七年,随左宗棠镇压陕、甘肃回民叛乱,在围攻马五寨时中炮而死。刘松山的儿子刘鼒,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后任山西按察使。 刘锦棠是刘松山的侄儿,刘松山阵亡后,刘锦堂接掌老湘军,击败金积堡回民军队,捕杀马化龙,报了杀叔之仇。后来,刘锦棠随左宗棠西征新疆,一举歼灭阿古柏部的叛军。刘锦棠指挥的这次战争,被历史学家列为“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之一。后刘锦棠因功升任清政府兵部右侍郎。
  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省,刘锦棠出任第一届新疆巡抚兼钦差大臣,后去世于任所。
  湘中地区的新宁刘氏,因为产生了支持维新变法的刘坤一而扬名全国,又因为同一宗族产生了“隔墙两总督”而在刘氏家族中美名远播。 刘坤一与刘长祐同宗不同派,他是刘长祐的族叔,但年纪却比刘长祐小。刘坤一,随刘长祐参加湘军,援战江西,因屡立大功,被破格提升为直隶知州,此后历任临江知府、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江西巡抚。1875年,刘坤一升任两广总督,五年后出任两江总督。中日甲午战争后,刘坤一以钦差大臣身份驻守山海关,节制关内外陆军,一战而败。1889年,当慈禧太后与荣禄阴谋废黜光绪皇帝时,刘坤一上书坚决反对。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刘坤一与张之洞等联合倡导"东南互保"。
  1901年,又与张之洞一同连续3次上疏请求朝廷变法,主张以兴学为首务,整顿中国旧法,兼采西方法律。至此,刘坤一已由一名汉族封疆大吏,衍变成清朝末期的改革者和变法者。
  刘长祐家族来自江西安福县,明初始迁湖南新宁。刘长祐与邻居刘坤一家族属于同族而不同派,后两人均官任总督,当地人称之为"隔墙两总督"。刘长祐儒生出身,1849年拔贡。
  年随江忠源赴广西征讨太平天国。后因镇压石达开与"大成国"起义军有功,累升至两广总督,后升直隶总督。1867年因镇压河北沧州盐民起事不力被革职,四年后复出任广东巡抚、广西巡抚,1873年曾率部进入越南,镇压黄崇英起事。1875年担任云贵总督。刘长祐任云贵总督期间,防备法国侵略越南,并推荐了刘永福。
  湘乡槠山刘氏形成于北宋初,迁自广西桂林,祖籍丰沛彭城,以刘元贵为迁湘开基始祖。刘元贵原籍"江南徐州府丰县彭城驿",是刘泰嘉的儿子。924年,因中原一带战乱不堪,刘元贵为避乱自丰县徙居广西桂林府临桂县。960年,刘贵元再一次迁徙,从桂林来到湖南,定居在湖南湘乡县城南120华里的四十都万宝坪老槠山。 刘蓉是槠山刘氏的第27代。
  太平天国起事后,曾与曾国藩等在湘乡办团练,并随曾氏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1860年,随骆秉璋入川,在骆氏幕内参赞军务,两年后出任四川布政使。奉命率部追剿石达开,在大渡河与太平军展开激战,处死石达开。一年后,刘蓉调任陕西巡抚,督办全陕军务。同治五年,在灞桥与张宗禹部捻军作战时被捻军击败,被革职回家。刘蓉的大女儿嫁给曾国藩的儿子维新派人士曾纪泽为妻。
  宁乡灰汤白石峰刘氏先世在元朝时由江西吉水徙湖南衡山,以刘荣章(1384--1454年)为开基始祖。1420年,刘荣章与儿子刘华国、刘华山一同从衡山迁来宁乡县,落籍宁乡七都九区白石峰下新塘湾竹山湾。刘荣章的后裔繁衍发达,形成宁乡望族灰汤白厂峰刘氏。此后的世系是刘荣章→刘华国→刘富有→刘贵德→刘俊彩→刘秀芝→刘贤文→刘良忠→刘宗邻→刘祖银→刘显蝌→刘应达→刘仁淑→刘义旆→刘礼泰→刘智新→刘典→刘本鉴→刘宜潜→刘先枝→刘立能。随着湘军的崛起,宁乡刘氏因产生了湘军将领刘典,而名扬天下,成为中国近代刘氏望族之一。
  太平天国爆发后,刘典在家乡宁乡县办团练,后加入左宗棠军幕,总司营务,不久成为左宗棠手的一员虎将。后转战江西、江浙一带。在江西浮梁、乐平等地打败太平军李秀成部,因功升任直隶知州。1862年任知府,后改浙江按察使。三年奉命帮办苏皖军务,后改为帮办福建军务。同治五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刘典率部追随左氏入陕,驻守潼关,任甘肃按察使。随即又被同治皇帝封为三品卿、帮办陕甘军事。同治七年,刘典再升为陕西巡抚。
  光绪元年(1875年),刘典奉命率部开赴左宗棠营,帮办陕甘军务。他以左氏西征军副主帅的身份率部开赴新疆,参加平定阿古柏叛乱,为保卫新疆立下了不朽功勋。此后,刘典经营新疆3年,直到1879年病逝于甘肃军营。
  3、湘潭八斗冲刘氏湘潭白石铺八斗冲刘氏来自湖南衡山,衡山以上则来自江西安成笪桥。八斗冲支刘氏的始祖名叫刘汉宗,是江西笪桥刘氏始祖刘遐的第46世孙。刘汉宗康熙年间自衡山迁居湘潭开基拓业,他的后裔世代留居在湘潭,形成衡山迁湘潭刘氏。此后的世系是:刘汉宗--刘湄世--刘梅孙--刘子煌--刘自旸--刘方峣,刘方峣就是民主革命先烈刘道一-刘揆一的父亲。
  刘道一1904年参加哥哥刘揆一与黄兴在长沙组织的兴中会,并成功的说服了哥老会首领马福益参加反清革命。长沙起义失败后,刘道一东渡日本,与秋瑾组织十人会,倡导暴力革命,又参加冯自由在横滨组织的洪门天地会。1905年,刘道一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是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1906年,刘道一受同盟会命回湖南,发动湖南萍乡、浏阳、醴陵起义。起义爆发后,刘道一因身份泄露在长沙被清朝逮捕,英勇就义。 如果说刘道一是近代民主革命的殉道者,那他的哥哥刘揆一则是民主革命的实践者。1903年,刘揆一负笈东渡日本,结识了黄兴。1903年,刘揆一回国,在长沙与黄兴会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黄兴为会长,刘揆一为副会长,宋教仁、陈天华也是华兴会的骨干。
  此后,刘揆一因策划长沙起义和鄂、宁起义失败,于1904年再度逃亡日本。1907年刘道一牺牲后,刘揆一决定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成为同盟会的领袖人物之一。此后,刘揆一在东京主持同盟会本部工作长达四、五年之久,一直到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爆发后,刘揆一立即回国,组织湖南革命军分批前往支援武昌。1912年8月,刘揆一被袁世凯任命为中华民国陆征祥内阁的工商总长,不久赵秉钧接替陆征祥任内阁总理,刘揆一仍留任工商总长。1950年11月,刘揆一病逝于湘潭市。
  4、江淮望族--安徽肥西刘铭传家族肥西刘氏形成于明朝初年,开基始祖名叫刘赛,原籍江西省进贤县紫溪村。肥西刘氏到19世纪晚期,因第十四代产生了刘铭传而一鸣惊人。刘铭传参加了朝廷镇压捻军和太平天国的军事活动,成为李鸿章淮军系统的一员虎将。1864年,刘铭传因攻陷常州,生俘并处死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有功,被晋升为直隶总督。同治七年,清政府平定捻军,刘铭传因剿捻居首功,被清政府封为一等男爵,肥西刘氏至此名扬天下。
  1884年,刘铭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防务,全台各镇、道官员均受其节制。当法军第一次炮轰基隆港时,刘铭传重挫法军,清政府也宣布对法开战。后来,当法国孤拔将军率舰队再次进攻基隆时,刘铭传采取主动放弃基隆,重点援守沪尾港的战略。然后,刘铭传孤军驻守台湾达8个月之久,多次粉碎了法国侵略军的进攻,并在沪尾大败法军,取得了抗法保台的决定性胜利。清政府于1885年将台湾由福建省的一个道上升为台湾省,并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省巡抚。此后,刘铭传一直在台湾任巡抚长达6年之久,直到1891年因病退休回乡。
  刘铭传在台湾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奠定了台湾近代化的基础,被称为"近代台湾资本主义开发的先驱者"。
  5、天府豪门--四川大邑刘氏大邑刘氏原籍安徽徽州,清朝初年才移民进入四川。刘氏来到四川后,最初在四川省名山县落脚,后又迁到大邑县。迁到大邑县安仁镇开基的始祖名叫刘应良。刘应良的独生子刘朝怀与安仁乡民胡荣贵的独生女成亲,入赘胡家,生子刘芳伯。传5代之后,刘家子孙繁荣昌盛,而胡家却人丁单薄,因此当地人就把刘家聚居的"胡子墩"改名叫"刘子墩"。此后,刘家就世代居住在大邑,以耕读为生。 刘芳伯的孙子名叫刘智,刘智的儿子刘仕识,刘仕识生男刘宗贤。刘宗贤刻苦攻读,一心想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最后,他虽然没有中举,只成为一名监生,但已是当地最有学问的人,因而被乡里尊为举人,被族中推为族长,此时是19世纪中叶。刘宗贤娶妻陈氏,生了3个儿子:刘公晶、刘公敬、刘公赞。
  刘宗贤长子刘公晶只生了1个儿子,名叫刘文中。刘文中又生了4个儿子:刘元毕、刘元争、刘元玉、刘元都。刘公晶的一支在大邑刘氏中是最弱的一房,他的子孙大都平淡无闻。
  刘宗贤第二子刘公敬,字玉麟,曾中过武举,生有4个儿子:刘文纲、刘文郁、刘文福、刘文礼。其中,又以长子刘文纲一支最为兴旺。刘文纲专营贩谷生意,后来发展到有水田四十余亩。刘文纲也生了3个儿子:长子刘湘,本名刘元勋,字甫澄;次子刘元树,字成章;三子刘元职,又名刘谦益,字自强。
  刘宗贤第三子刘公赞,有6个儿子,分别叫刘文渊、刘文远、刘文昭,刘文成、刘文彩、刘文辉。在大邑刘氏中,刘公赞一房最为兴旺发达。
  大邑刘氏传到第9代刘文辉和第10代刘湘叔侄时,家族崛起于世,盛极一时,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显赫的刘氏家族。刘湘在四川的显赫,为四川大邑刘氏带来了莫大荣誉,随刘湘而发迹的四川大邑刘氏子弟有:
  刘文渊,民国四川省谘议局议员、四川省审判厅厅长。
  刘文辉,民国四川省政府主席、新中国林业部部长。
  刘文成,四川省禁烟总局会办。四川机械修理厂(兵工厂)厂长。
  刘文彩,川南税捐总办兼川南清乡司令。
  刘元瑭,民国时历任旅长、师长、军长。
  刘元瑄,民国时历任旅长、师长、军长。
  刘元璋,民国时历任雷、马、屏、峨屯殖司令及宁属屯殖司令。
  刘元琮,民国时历任旅长、师长。
  刘树成,民国时历任师长、司令。
  刘湘1906年投笔从戎,考取四川武备学堂,后又考取四川陆军讲习所和四川陆军速成学堂,1909年毕业,分配到清朝新军第33混成旅65标作见习军官。辛亥革命后,刘湘所在部队改为川军第一师,到1918年护法战争时,刘湘升到川军第一师师长。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刘湘通过与四川地方各派军阀的较量和混战,地位加强,由第一师师长升任川军副总司令、川军第二军军长、川军前敌各军总司令。1920年,刘湘等四川军阀驱逐了云南滇系军阀,宣布四川实行自治,刘湘被推为川军总司令兼理民政。同时,北洋政府徐世昌总统也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省长,刘湘为重庆护军使。1921年,刘湘被四川军队推选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并由四川省议会推选为四川省长。至此,刘湘已由一名职业军人发展为四川地区的最高统治统治者。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组织北伐,刘湘也宣布参加北伐,通电讨伐吴佩孚。不久,刘湘被蒋介石任命为第21军军长兼四川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时期,刘湘一方面与蒋介石联合,制造了1927年"3.31"惨案,对中国工农红军实行大围剿;另一方面又在四川大打内战,先后发动川东战争,击败杨森、罗泽洲,又战胜叔父刘文辉,最后称霸四川,成为"四川王";同时,刘湘还与蒋介石中央政府明争暗斗,以维持自己对四川的割据局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湘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加抗日,由一名封建军阀转变成为爱国将领。
  刘文辉是继刘湘之后将四川大邑刘氏再次名扬中外的又一位杰出人物。刘文辉是刘湘的堂叔,但年龄却比刘湘小6岁。刘文辉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3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成都陆军小学,后入保定军官学校。1917年,刘文辉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回到四川从军,投奔刘湘。1920年,刘文辉以川军独立旅旅长的身份占领四川东部重镇叙府,从此开始了他的军阀生涯。1922年刘文辉升任川军第9师师长,在打败杨森之后,刘文辉取得四川帮办名义,1928年更当上了四川省政府主席。至此,刘文辉与刘湘一道成为四川的最高统治者,四川完全成了大邑刘氏的天下。1932年10月,同是大邑刘氏子弟的刘文辉与刘湘为了争夺对四川的全面统治,发动四川历史上的最后一场军阀内战,1933年9月,刘文辉失败。但刘文辉并未彻底垮台,他退出四川后,率余部进驻西康,仍担任第24军军长兼川康边防总指挥的职务。1935年,国民党计划在西康建省,任命刘刘文辉为"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1939年,西康省建立,刘文辉就任第一任西康省政府主席。至此,刘文辉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西康33县53万平方公里里的最高军、政统治者。此后,刘文辉还通过多种渠道,把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四川。1949年12月,刘文辉在做了10年的西康省主席之后,在彭县起义,投降中国共产党,被中共中央政府委任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后又被任命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58年,刘文辉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长。后来,刘文辉还担任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直到1976年去世。
  刘文彩是刘文辉的五哥,是刘湘的堂叔。 在刘文彩的兄弟们中,大哥刘文渊读书做官,老二是农民,老三是裁逢,老四是商人,老六刘文辉是军人,而刘文彩也是以经商为业。  1922年,刘文彩来到叙府,投奔在那里当旅长的弟弟刘文辉。不久,刘文彩接任叙府船捐局局长,开始了半官半商的生涯。此后,刘文彩担任叙府百货统捐局局长兼第四十二区烟酒专卖局局长。到1925年刘文辉到成都任职时,刘文彩则成为叙府城的实际统治者。
  刘文彩在叙府统治期间,大肆搜括百姓,并干起了赎买鸦片的勾当,发展成为四川富甲一方的大地主。1949年3月《大公报》刊登的《四川省富户名单》中,刘文彩名列第33位。刘文彩当时在四川省各地拥有田地12000多亩,并在大邑、叙府等地拥有多处房产。1933年二刘大战最后以刘湘独统四川,刘文辉败退西康结束,刘文彩彻底结束其在叙府的统治,守在老家大邑安仁继续做他的大恶霸地主,直到1949年10月四川解放前夕病逝。 刘文彩一生作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是四川有名的恶霸地主。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许多劣迹被当作恶霸地主的典型受到全国人民的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刘文彩的地主庄园,更成为全国阶级斗争的教育基地。
  6、宁乡南塘刘少奇家族湖南宁乡南塘刘氏的开基始祖为刘时显。刘时显是江西吉水县粉溪刘氏始祖刘俣的第世孙,而粉溪始祖刘俣是长沙定王刘发和安成侯刘苍的后裔。从刘俣到刘时显的世系是:刘俣→刘少洪→刘克己→刘旗父→刘仕明→刘方翁→刘景道→刘德远→刘士良→刘迪成→刘棕安→刘忠俊→刘志博→刘起泰→刘初耀→刘庆连→刘时显。
  南塘刘氏始祖刘时显,江西吉水人,因儿子刘宝任资阳知县,便与夫人同来湖南资阳。
  因"慕湘滨沩麓之间秀毓灵钟",在儿子任职期满后,举家迁居宁乡,定居在县城南60华里茅田滩。夫人喻氏,生3子:刘宝、刘楠、刘思。
  二世刘宝,原任资阳县(今湖南益阳)知县。任满后与父母一同迁居湖南宁乡茅田滩。夫人黄氏,生3子:刘邦益、刘邦义、刘邦礼。其中,老三刘邦礼返回江西吉水祖籍居住。 三世刘邦益(1553--1619年),夫人钟氏,生4子:刘映、刘昭、刘晖、刘旺。三世刘邦义生子:刘聘、刘晴、刘文。 宁乡南塘刘氏前3代都居住在茅田滩,从第4代起则分居各地:刘映后裔分居上南塘;刘昭后裔居石栗冲;刘晖后裔居火煽冲;刘旺后裔则一半留居茅田,一半迁并田冲;刘文后裔则爨画林。这就形成了今日南塘刘氏5大支的基本格局。下面我们只叙刘少奇所在的刘映一支。 四世刘昭(1585--1646年),夫人左氏,生5子:刘光裕、刘光祐、刘光前、刘光初、刘光祈。其中,刘光祐出继给刘映为后。
  以后的世系是刘昭→刘光裕→刘祚汉→刘之维→刘有湖→刘起桄→刘序河(字再洲)→刘端庄(字得云)→刘方大(字寿昌, 号寿生)。  南塘刘氏还订立了一种有32字的四言派语:
  “起序端方,绍允维臧。麟勋渠翰,际运隆昌。枝荣本固,家庆绵长。世守耕读,辉耀先芳。”
  刘少奇曾祖父刘在洲终生业农,为人忠厚。定居炭子冲时,仅茅屋三间。娶妻胡氏,生育一子,名得云。时家境贫寒,生计不敷,得云年仅三岁,母胡氏改嫁。得云长大,娶妻周氏。周氏生有二男三女(子丙林、寿生,谱名方直、方大;三女先后嫁与成、徐、黄三家)。
  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作,刘家人丁兴旺,家业渐富,就近购进水田60亩。1871年,刘得云把炭子冲的三间茅屋改建成一栋七正两厢的大瓦屋。光绪年间,刘得云逝世,刘丙林、刘寿生兄弟分家,房屋各得一半(左半边归刘少奇父亲刘寿生,右半边归刘少奇伯父刘丙林,以堂屋正中为界)。现在刘少奇故居的格局基本上是187年维修扩建时定下来的。
  刘寿生,农业为生,妻鲁氏生四男二女:老大刘墨钦,谱名绍源;老二刘云庭,谱名绍远;老三刘作衡,谱名绍达,解放后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议;老四刘少奇(1898-1969)谱名绍选,字谓璜,化名胡服;大女儿嫁与本地鲁氏人家;二女儿嫁与本地张氏人家。
  刘少奇第一个夫人何宝珍,湖南道县人,考入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何积极响应北京“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到中共湘区委员会(长沙)工作,受到毛泽东的关怀和培养。1923年加入中共,是年奉命去安源担任工人补习夜校教师,同年冬与刘少奇在安源结婚。1925年后,随同刘少奇到广州、上海、武汉等地从事工人运动工作,1933年在上海赤色互济会工作时,不幸被反动派逮捕,第二年被杀害于南京雨花台,年仅32岁。何宝珍生二男一女。
  刘少奇第二个夫人谢飞,1913年生于海南,1927年加入中共,1934年与刘少奇结婚。
  1939年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时,坐小船过长江到苏南途中,因敌人扫荡,交通阻绝,无法返回,故与刘少奇失去联系。解放后,曾任中央政治干校副校长。“文革”中因牵连入狱,后得到周恩来总理关怀,于1973年出狱。1978年恢复了原工作和职务,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少奇第三个夫人王前,1941年皖南事变后与刘少奇结婚,后因感情问题离婚再嫁。
  刘少奇第四个夫人王光美,祖籍天津,1921年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后又留校读研究生二年。1946年由崔月犁介绍参加革命,同年十月到延安,不久到瓦窑堡。
  1947年参加兴县土改,1948年春赴西柏坡,同年与刘少奇结婚。进城后一直任刘少奇秘书,“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坐牢12年。平反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外事局、国家机关老干局工作。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生育一男三女。
  刘少奇长子刘允斌,1925年生,1939年送往苏联读书。解放后任职于国家原子能研究所,文革中被害死。 刘少奇次子刘允诺,1931年生,母亲何宝珍被捕后,两岁的他由邻居带养,后流落街头。1946年找回延安,1954年留学苏联,1960年回国后从事航天研究。文革中坐牢8年,1974年由周恩来关照出狱,终因心力憔悴于1977年病逝。 刘少奇三子刘丁,1946年生,初中毕业后参加半工半读,曾任小学教师。现在全国科协工作。 刘少奇四子刘源,1951年生,文革下放到山西雁北农村,靠卖血为生。恢复高考后考入北师大,毕业后主动申请去河南农村工作,历任副乡长,乡长,县长,1984年出任郑州市副市长,1987年当选为河南省副省长。
  刘少奇长女刘爱琴,1927年生,1938年回延安,后送苏联读书。1949年回国任中学俄语教师,后入中国人民大学深造。1958年支边到内蒙工作。文革中累遭批斗。后任北京公安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刘少奇次女刘涛,1943年生,清华大学毕业,现在北京铁路局工作。 刘少奇三女刘平(又名王晴),1947年生,文革中到山东某军马场牧马。后去美国攻读食品营养学博士。现任北京食品研究所所长。 刘少奇四女刘亭,1953年生,文革中做工9年,高考恢复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获硕士学位。 刘少奇五女刘潇,1960年生,文革中六岁即由阿姨带养。高考恢复后以总分第二名考入北京大学,继而被保送留学德国,攻读遗传学,获硕士学位。
  7、刘伯承家族刘伯承故乡是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先祖是汉景帝第七子长沙王刘发。刘发一支后裔政海浮沉辗转到湖北荆州府江陵县,三代人在那里渡过生涯。康熙雍正前后,随着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定居到长江边上的云阳县关口乡。刘家世代以农为业,兼作打铁等小手工艺。到清朝咸丰年间,浩荡的“皇恩”如同江水冲刷,庶民百姓像河中的鹅卵石一样,穷得光溜溜,沿江四处滚。
  刘伯承的祖父刘正富虽然身强力壮,勤劳肯干,却无法交纳租佃土地的押金。佃不到土地耕种,也就难以生活下去,只好扶老携幼,翻越铁峰山,向偏僻荒野的山林进发。他们来到浦里河畔的赵家场,搭起一个小小的窝棚,作为全家挡风避雨的处所。
  刘正富比别的流亡者稍微优越的是有三个已成年的儿子,这是穷人家宝贵的“本钱”。
  还有一担红炉、风箱和简单的打铁工具,这也是一般人所少有,又为一般人所欢迎的。他们来到开县时正是秋后,乡民们的仓里多少进了些稻谷和杂粮之类的东西,但地里的活计却不多了。好在刘正富是个手艺高超的铁匠,他架起红炉,点燃煤火,小儿子拉风箱,大儿子帮锤,叮叮当当打起铁来。
  小铁锤的叮当声,震醒了寂寞的山村,村里顿时显得热闹起来。刘铁匠的手艺吸引了周围的乡民。他替人修理犁、耙、锄等农具,还有农家用的铁锅、铲子、剪刀、火钳等。就连有钱人家的铜器活也乐意送到这里,甚至老爷、太太们的银首饰,也拿来烧制、镀新……因为刘铁匠太能干了。而且,收取的“力钱”又是那样微薄。有钱的,随便搁上几枚铜板。没钱的,一升豆,半升米,听由尊便。实在拿不出,你空着手,照样可以换到老刘家的一副笑脸。
  刘铁匠的名声比铁锤声更要响亮。他为人正直、敦厚、聪明能干,又乐于助人。靠自修能识文断字,《三国演义》读得下来,讲得出去。摆起“龙门阵”来,窝棚内外人挤得无插脚之处。相传开县一带在清末民初曾兴起一股“桃园结义”的民风,寻根溯源竟是刘铁匠起的头。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还有一支紫亮的吸呐,吹起来悠扬、动听,整个山谷都在回响。乡邻间的婚丧嫁娶少不得拉他去帮忙吹奏一番。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屏气鼓肋为众人奏乐,若干年后却使子孙遭到了厄运。在日常闲谈中,刘伯承总说自己是“吹鼓手的后代”。
  刘铁匠有一身好手艺,干庄稼活也称得上是个好把式。有一年,他领着儿子们到山坡上垦了几片荒地,又从张家大地主手中租来几亩田,全家人早出晚归,精耕细作,眼巴巴盼望遇上好年成,能吃上几顿饱饭。
  刘铁匠立住了脚跟,正式在赵家场对面的张家南定居下来。小窝棚换成了几间较齐整的茅屋。刘氏家族也列入了浦里乡的正册。此间,刘铁匠的6个儿子文培、文德、文瑞、文祥、文吉、文炳先后长大成人。刘铁匠精明强干,儿子们年青力壮,再加上杨氏(杨世梁之女)的贤慧和善于理家,这一家子人了兴旺,日子愈见昌盛。刘正富先后开设起粉房、榨房、积攒起了一笔钱。按照一置田是发家之本”的信条,刘家也买进了60多亩田地,在当地也称得上是殷实的小康之家了。
  刘氏家族的谱序是“国--正--文--明--泰,天--朝--永--治--安……”。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诞生于重庆直辖市开县赵家场,是父亲刘文炳(字虎臣)的第一个儿子,名明昭,字伯承。出生的同年,刘氏家业的开拓者刘正富(刘伯承祖父)和杨氏(刘伯承祖母)在7天内先后离开人世。
  8、四川富平刘光第家族刘光第祖先是客家刘氏,“忠于宋,耻仕元”,由江西瑞金迁入福建汀州,最后落户武平县。清朝康熙年间,刘光第8世祖刘用琳随移民大潮从福建武平县来到四川,定居在叙州府(今宜宾)富顺县(今自贡市东南)下东路杜快铺(今琵琶镇)卢家嘴,百余年后迁观音滩,又20年迁到沱江西岸的赵化镇。迁居四川后,刘用琳后裔仍然说客家话,奉行客家风俗习惯。
  光第的曾祖父刘祖湖,在各房兄弟分家时,他没一分到田土,便带了七百串钱由卢家嘴迁居到观音滩租田为生。到了祖父刘联桂时期,家庭更加贫困。光第的父亲刘宗准,号永茂,少年时穷得当“剃头匠”。光第的伯父刘宗汇,号泉溪,向人家学生意,慢慢地积累了一些钱。刘宗准长大后,就跟随哥哥在市上做生意。
  1859年阳历6月12 日,刘宗准37岁时,他的第一个儿子刘光第出生于赵化镇。刘光第的母亲姓王,老家住在双鹿铺(今属万寿镇)五间楼。她虽识字不多,但却最喜欢读书的孩子,在刘家最困难的时期撑持了家庭。因为光第是刘家的长孙,特别受到祖母廖老太太的钟爱。
  1860年,正值李永和(李短辫)、蓝朝鼎(蓝二顺)起义军进占自流井一带,全家迁入镇外的普安寨内,居住在伯父宗汇的三星堂。光第四岁就开始“发蒙”读书,教师是镇上的柳霏云。
  13岁父殁,家境益窘。无奈,休学理发3月,经塾师劝阻复读。18岁入黑云寺曾虎臣门下攻读。次年参加富顺县县考,名列前茅。1880年,入成都锦江书院。1882年参加乡试中举人,次年进京会试中选,殿试联捷二甲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同年秋回富顺省亲,以日记体裁写下著名的《南旋记》,发出“江河日下,谁能力挽狂澜”的呼喊。1885年3月,母病故,在家守制。1888年,刘服满返京供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冒着丢官和杀头的危险,毅然向光绪皇帝呈递《甲午条陈》。他认为,要抵卸外悔,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变通。 1898年,刘光第、杨锐等人在京创办“蜀学会”,鼓吹变法。6月11日,光绪皇帝正式宣布变法。光绪皇帝召见刘光第时,他对颇详直,深得皇上赞赏。光绪皇帝赐他四品卿,授任军机章京,参与新政。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光绪皇帝于瀛台,下令大捕变法维新人士。9月日,慈禧太后下令处死刘光第、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刘遇害后,同乡好友乔树楠等人备棺、服,就地装殓。后灵柩由亲友护送回川,葬于赵化镇外沱江边的普安寨。1984年富顺县政府又迁葬于县城西湖旁五府山烈士陵园后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刘光第先生之墓。
  9、江苏江阴刘半农家族从五四时期到1980年代长达六十多年的历史跨度中,刘半农、刘天华和刘北茂三兄弟以科学求实的精神,为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呕心沥血,被誉为江阴刘氏三杰。
  刘氏三兄弟的祖母是夏氏。夏氏的丈夫刘汉32岁去世时,她还不满三十岁。守节意味着将独撑刘家的门楣、忍受孤独的煎熬和含辛茹苦地求生存。她要过继一个儿子,接续刘家的香火。 夏氏领养江阴县三甲里殷家埭(今华西村)刘汉的堂兄的儿子刘宝珊。夏氏还领养了一个弃儿,在她还不满周岁时,幼小的生命被裹以破棉败絮,丢弃在一条冰冻的河中。夏氏央人把孩子救起,抱起女婴回家抚养,她就是刘氏三兄弟的母亲蒋氏。
  夏氏有两间厢房,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一位穷教师王先生办私塾,王先生为人正直,教书勤勉,深得夏氏的尊敬。这样宝珊就可以在夏氏的眼皮底下认真读书了。宝珊从小聪明过人,又能用功读书,深受王先生的赏识。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刘宝珊终于1896年、26岁时考上了秀才。中了秀才的刘宝珊教了几年的私塾,后来又在家乡创办了一所新式小学堂。
  夏氏逝世时,刘半农十岁、刘天华六岁、刘北茂尚未出生。
  刘半农(1891-1934年),名复,原名寿彭。刘半农十七岁时,就离开江阴去常州中学读书。刘半农和妻子朱惠都是江阴人,是一对理想的又是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妻。辛亥革命爆发后,刘半农和二弟刘天华一起到清江的军队中去工作,刘半农当文书,刘天华吹军号。以后他们发觉革命军队内部情况混乱,思想复杂,心理感到不满而回了家。接着刘半农又和刘天华同去上海谋生。
  刘半农在上海中华书局担任编辑工作后,有稳定的收入可以养家。1916年刘半农的女儿刘小蕙就在上海铜仁路明厚里一号出生。在刘小蕙将近一岁时,刘半农应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去北京大学预科任国文教授,从那时起刘半农就积极投身于中国文学革命,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刘半农勇敢地投身于革命的行列。1920年初,刘半农带着妻子朱惠和女儿刘小蕙离开北京,辗转到达上海,从那里乘轮船去欧洲留学。
  刘半农在新文化运动中,写了大量的诗歌,形式上着力模仿民歌,后结集出版诗集《扬鞭集》。同时,刘半农又采集了不少民歌,编为《瓦釜集》。他的名字以“半农”自诩,表明他眼光向下。另外,他还精心研究语言学,并有不少语言著述,在中国现代语言史上卓有成就。1920年,正在伦敦的刘半农,写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著名情诗,首次创造了“她”,并第一次将“她”字入诗。
  刘半农与赵元任的初次交往是在1924年,当时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赵元任夫妇游历欧洲时特地寻访了他。1925年,刘半农回国,与钱玄同、黎锦熙、汪怡等聚集在北京赵元任家中,讨论研究音韵学的问题,刘半农提议发起“数人会”。两人首次合作发表了歌曲《织布》,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双簧即由此开台。1927年,刘半农受聘为辅仁大学教务长。辅仁大学创建于北洋政府时期,初名辅仁社,其时学生中颇多修士、神父,后来始改名辅仁大学,以对外招生为主。当时,该校还未在教育部立案,刘半农即与校长陈庵筹划,如何使学校得以符合教育法规。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南迁,刘半农又多次亲往南京联系,终于使辅仁大学在教育部正式立案。后来,辅仁大学有很大的发展,与刘半农的努力有关。刘半农离开辅仁大学后,先后担任过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等职。1934年夏,他赴内蒙古进行语言学的调查研究工作,感染回归热,返回北京不久即病逝,时年仅44岁。
  刘天华(1895至1932年)原名寿椿,半农二弟。1911年,刘天华随其兄刘半农至上海,拜师江南名家沈绍周之门学习琵琶,1922年刘天华至北平,任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教授琵琶。1923年兼任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科教职,1926年兼任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教职。
  刘天华最早是为了反清朝而参加军乐团,他是先学西乐再学民乐的。小提琴家刘天华的胡琴技法学了小提琴,把小提琴的换把、揉弦技巧移植到胡琴上,才造就了现代胡琴的型制和演奏法。
  刘天华在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沿用西方五线谱记录整理民间音乐,大胆借鉴西乐改进国乐。他不仅创作了二胡独奏曲十首、琵琶独奏曲三首及民族乐器合奏曲二首,而且他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专业二胡学派的奠基人。他是民族乐器的革新者,将传统的二胡三把位延伸到五把位,使二胡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将琵琶的四相十品改革成六相十八品半,使琵琶成为世界通用的音律十二平均律乐器。赋予二胡和琵琶这两件古老的民族乐器以新的生命。
  刘北茂(1903至1981年)原名寿慈,半农三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他一生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独奏曲和大量练习曲,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刘北茂原来是学的是西洋文学,后来也成为胡琴宗师。刘北茂去世后,薪传儿子刘育熙。他是著名指挥家林克昌在中国的第一个小提琴学生。林克昌是印尼华侨,早年在荷兰、法国接受教育,学的都是西洋的东西。
  三兄弟的后代自强不息,出了翻译家刘小惠、建筑专家刘育毅、钢琴家刘育和、小提琴家刘育熙等人。从刘氏家族兴盛的现象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创建文化世家对每个家庭的重要意义。
  五、刘姓的现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往往都有构成这个民族主体的所谓大姓,如英国的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Smith、Johnson、Carson;法国的Martin, Bernard、Dupont;德国的Schultz、Mueller、Shmildt;苏联的Ivanov、Vasiliev、Deternov等等。刘姓,则是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大姓之一。
  1990年,中国大陆地区刘姓有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2亿人口的5.4%。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刘天下,李半边"。刘姓的确分布很广,但分布比例不均衡。刘姓在今日中国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中原地区。具体从刘姓绝对人口数量在全国的分布来说,又集中于四川、河南、山东、河北四省,这4省的刘姓人口占全国刘姓总人口的36%,其中,河南和四川分别集中居住有刘姓总人口的10%,为刘姓并列第一大省,这里的刘姓分别占本省总人口的6%和5.5%。其次分布于湖南、湖北、辽宁、黑龙江、安徽,这五省的刘姓又占了全国刘姓总人口的26%。  这样,刘姓形成了华北、四川、华中、东北四大块人口聚集地区。
  据袁义达等人的研究,刘姓族人的血缘遗传呈现以下特征:刘姓人口中以O型血为主,约2039万,占刘姓人口的31.6%;其次是B型,有1963万人,占刘姓总人口的30.4%;再次是型,有1835万人,占刘姓总人口的28.4%;AB型只有619万,占9.6%。
  四、隋唐恢复经过了两汉的辉煌高潮和魏晋六朝的艰难转折之后,隋唐时期,刘姓最终放下了复兴汉家天下的历史袍袱,完成了从汉帝国皇族到中华大姓的转变。获得新生后的刘姓,在李唐的良好历史文化土壤中,出现了空前的复兴和发展,从而又形成了刘姓发展史上仅次于两汉时期的第二个高潮。
  1、隋唐刘姓概貌与发展轨迹曾几何时,刘氏一统天下,贵为中华国姓,堂堂皇族,享受着他姓所没有的荣华富贵,皇室特权。然而,尽管有汉朝开国之父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盟誓,也难保刘氏一家一姓天下的江山永固,万代相传。
  公元3世纪汉魏鼎革,历史的潮流无情地将400多年的中华第一贵族刘姓打入庶民之列。
  此后的400年,除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中国历史基本上都处于一种社会大分裂和民族大内战的混乱和融合状态之中。当此之时,各支正统的汉朝皇族后裔以汉室遗民自居,念念不忘自己是帝王之后,念念不忘复辟汉家刘氏天下,梦想恢复早已逝去的荣华富贵。带着这种复兴刘家天下的历史重负,刘姓子孙先后建立了蜀汉、刘宋等多个政权。 但时代已变,刘姓毕竟今非夕比,大势已去,因此他们无论怎么样努力,最多也只是建立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姓割据政权,再也无法实现刘家一统天下的辉煌局面。 当中国大地结束长期的分裂,历史进入隋唐统一时代之后,广大的刘姓子孙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统一的现实,理性地放弃那个背负了400多年的沉重复国抱负。当复国无望的时候,刘姓的子孙们选择了为他姓皇朝效力,通过服务国家来振兴家族的道路。
  心态的调整使刘姓获得了新生。于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刘姓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这个时期,刘姓人文蔚起,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物,既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又有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呈全面发展之势。这个时期,刘姓无论从政治地位上还是文化地位上抑或是人口数量上,都毫无疑问已成为全国第一流的大姓和望族。其中,仅李唐一朝,刘姓就贡献了13位宰相,成为在政治上最尊贵显赫的族姓,而与张、王、裴、韦、杜5姓相媲美。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命丞相高士廉、杜如晦等删定海内谱系,新定天下望姓300多姓1000多宗,其中刘姓有80多宗,定为江南上姓。 当然,这个时候,刘姓族人并没有忘记他们是汉朝的皇室之后,相反,他们在与人交往、联姻、入仕而报家门出身时,都会以自己出身于汉帝之后为荣。但400多年前的刘氏天下和皇室身份,对于隋唐以来的刘氏子孙们来说,其意义仅仅只是一种遥远而甜美的怀念和追忆。五代乱世,刘氏族姓中的一些精英分子,也积极参加了群雄的争霸、角逐、割据与混战,分别在中原和岭南建立起后汉、北汉和南汉等刘姓政权,作了重建汉家刘氏天下、重温帝王之梦的最后一次努力,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历史告诉人们:刘姓已再不是皇族国姓了,但他仍是堂堂的中华大姓。
  这个时期刘姓的大转折、大变迁,则不仅表现在刘姓由汉朝皇族向中国大姓望族的转变,还表现在刘姓本身由昔日彭城刘氏一枝独秀到唐宋时期万紫千红的转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如刘禹锡所描述的那样,魏晋时期许多显贵一时的刘姓旧家族,已经在六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中被淘汰出局,到唐朝林宝奉命修《元和姓纂》时,这些昔日望族就已湮没无闻,仅剩郡望空壳。而经过六朝乱世的洗礼和大唐盛世的培育,散处各地的许多普通刘姓家族,却能异军突起,成为新的刘姓望族。
  魏晋到隋唐五代,是刘姓历史上第二个大迁徙的阶段。在此前的刘姓第一次大迁徙时期(两汉时期),刘姓的迁徙主要是由祖籍丰沛地区经长安和洛阳两个首都向全国各地辐射,而魏晋以来,刘姓的迁徙主要是由北向南流动,主要表现在:因为中原动荡,原来居住在中原、华东江北地区的汉室后裔刘姓,纷纷向东南的江浙、江南等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其中,原居丰沛一带的楚元王后裔彭城刘氏、原居在河北的中山刘氏、原居在山西的洪洞刘氏向东南江浙闽一带迁移。在刘姓的迁徙运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末年中山刘氏从光州固始一带南下入闽,最后形成今日刘姓中的一个最大的支派----客家刘氏。
  刘氏“七大房”的提法始于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谓刘氏七大房,是指刘氏族姓中在唐朝出过宰相的7个大支派,即彭城刘氏、尉氏刘氏、临淮刘氏、南阳刘氏、广平刘氏、丹阳刘氏、南华刘氏。其实,出过宰相的还有源出匈奴的河南刘氏(假刘氏,不被华夏正统承认)。 刘氏二十五望之说最早见于《广韵》,该书第二卷下平声第十八尤韵"刘"字条下注释说:"(刘)又姓,出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平、东莞、平原、广陵、临淮、琅邪、兰陵、东海、丹阳、宣城、南郡、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二十五望。"《广韵》的25望,是指刘姓的25个重要支派。
  但刘姓的这25个支派,并不是讲的唐时的刘姓支派,而是指魏晋到隋唐初期所出现过或者说在这段时期内曾经兴盛过的刘姓望族。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广韵》一书虽成书于宋代,但它是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和唐天宝十年(751年)孙愐出版的《唐韵》的基础上重加修订而成的,其姓氏方面的内容基本上全是承袭了《唐韵》。
  进入唐朝以后,许多新的刘姓宗族相继兴盛起来,成为新的望族。因此,在《唐韵》出版半个世纪之后,林宝在他所著的《元和姓纂》一书中,又对刘姓的发展面貌进行了新的记叙和分析。该书所记载的刘姓支派多达近50支,其中就包括魏晋六朝时期形成的刘氏旧郡望26个。《元和姓纂》所说的26个旧郡望是: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南阳、高平、广平、东莞、平原、东平、广陵、临淮、琅邪、东海、南郡、高密、竟陵、范阳、东莱、丹阳、兰陵、宣城、陈留。实际上也只有25个,即在《唐韵》25望的基础上去掉高堂、顿丘、长沙、河南4个郡,又加上广平、范阳、东莱、陈留4个郡。
  2、唐朝的宰相唐宰相名号众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前四者称为四辅,其他的是兼职宰相。中书令、侍中又随着中书省以及门下省名称的变化而变化,中书令在一些时候又称作内史令、紫薇令,而侍中也有纳言、黄门监的称呼。其他的也有如同东西台三品,同凤阁鸾台三品、同紫薇黄门三品等等的变化。从始至终,中书令、侍中在唐代都是作为宰相名称,中书令作为宰相职止于五代冯道,而侍中作为宰相职止于北宋中期的韩琦。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是理论上的宰相,不过由于李世民即位前曾担任此职,此后鲜有继任。只有唐中宗、唐玄宗、唐德宗作为太子监国时才担任过尚书令。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是尚书省的实际长官,在唐前期具有极高的地位(正二品,其他宰相为正三品),被唐太宗称为“真宰相”,不过唐高宗以后,沦为了三公三师之类的虚衔。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始时授予官阶在正三品以上的兼职宰相。后来逐渐没有了这个限制。中书令、侍中同升为正二品后,此名消失。唐宋最广泛的宰相职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一词始于李靖,真正出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是在唐高宗永淳元年,到了代宗以后成了最基本的宰相职。参与朝政之类,始于隋代。
  贞观的宰相班子,行政决策方面有房杜,监察诤谏有王珪魏征,守国安边有二李。房玄龄三特点,其一是事必躬亲;其二是为政宽简;其三是胆小怕事。第一点值得肯定,房玄龄的政绩在于吏治和修订律法,但是另一方面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又是很多政治家所不以为然的;第二点也值得肯定,但是这只是其中一面,贞观政治的手段是刚柔并济,而非汉文时期的一味放任;第三点很重要的,房玄龄当国15年与这一点有关。李世民需要的是那种能力强但又听话的人,如果房玄龄有魏征那样的性格,可能就远远做不了这15年的宰相了。杜如晦贞观四年就死了,后世说的“房谋杜断”是对于玄武们事件而言。贞观宰相中,萧瑀卓尔不群,他出身帝王之家,但贞观宰相中出身皇族的不乏其人,像陈叔达是陈朝后裔,宇文士及为宇文北周的后人,杨恭仁、杨师道兄弟是隋皇室。皇族裔宰相是李渊的重臣,不过李世民上台后,大多下马了,只有萧瑀继续保持着重臣的地位。萧瑀做过左仆射、参预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等,地位可以和房玄龄一比。萧家是唐朝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一共出了八位宰相,从武德朝萧瑀始经嵩、华、复、湛、俯、仿至唐僖宗时萧遘而止。
  高宗、武周、中宗三朝的中枢有了一些变化,最大的一点就是,最显赫的尚书省退出了中枢,仅仅成了单独的行政机构,而失去了议政决策的权力;其次是相当于今天中央政治局的宰相议事场所----政事堂,由以前的门下省转到了中书省,中书省的权力进一步增大;再次是宰相任期压缩,宰相人数大大增多。最多的时候,达到17人同时为相,以至于政事堂里少了凳子坐不下。唐高宗是依靠舅舅长孙无忌上台的,因而,唐高宗前期,朝政都被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所掌握,其中位居宰相的有于志宁、韩瑗、李义琰以及和该集团存在渊源的褚遂良、来济等等。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贞观朝受到关陇压制的山东世族支持武氏取得了皇后的位置,并在高宗和武氏的支持下剪除了关陇势力。
  高、武两朝宰相共有百余,但是广为人知的只有狄仁杰一人。狄仁杰是一个出色的刑狱专家,在大理寺做得相当好;行政方面,狄仁杰在基层干了很久,形成了很务实的政治作风。狄仁杰极力推荐荆州长史张柬之做宰相。后来张柬之的确有很大的贡献,他和另外五位宰相联合羽林军发动兵变杀死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从而中兴李唐。
  李隆基消灭韦后和太平公主后,重组中枢,新的宰相集团大都是兵变中的功臣。像有定策之功的刘幽求被任命为右仆射同三品知军国事,成为了首相,其余陆象先、郭元振也同三品,魏知古稍后也成为侍中;武则天时的名臣张说出任中书令。但是这批人和贞观宰相又有很大区别,最明显的就是在任期上。刘幽求、张说、陆象先不到半年而罢相;郭元振最惨,仅仅作了两个月就被流放;魏知古还算走运,干了两年多,才罢为工部尚书。刘幽求等罢相的深层原因在于李隆基急于改革,但是姚崇无疑起了导火索的的作用。
  姚崇被李隆基马鞍之上钦点宰相,这个时候的姚崇已经是两度为相的老臣了。姚崇是唐代唯一一个在影响力上可以和房玄龄一拼的宰相。二人配合李世民、李隆基所开启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堪称中国古代政治的黄金时期。但姚崇受后人诟病的是他对同僚采取的手段。姚崇和张说历来不和,张说先于姚崇入相,但是姚崇却轻易扳倒了这个夙敌;姚崇曾引荐过魏知古,但是二人同列不久后,姚崇便看不起魏了,想办法罢了魏的相;刘幽求是当时的首相,姚崇素忌之,向皇帝诬告刘幽求,李隆基贬刘为睦州刺史;前宰相,吏部尚书钟绍京不为姚祟所喜,姚崇便借刘幽求一案,乘机贬钟绍京为果州刺史。
  打个不严格的比喻,姚崇比房玄龄,宋璟比魏征。政治强人姚崇虽然开创了的开元盛世,但是他得罪了太多人,并且权力也太大了,李隆基开始有些不放心。终于,姚崇为相四年后主动辞职,并推荐了老战友宋璟。宋璟被任命为黄门监,成为新首相。宋璟才能不如姚崇,但是他是武周以来的一面道德旗帜。从公开反对二张起,他就成为了朝野的清流领袖。
  宋璟此次入主门下省,已经是二度为相了。宋璟做了四年宰相,大唐的政、刑、礼等又重新步入正轨,天下风气大有改观。姚崇的长处在于善于统筹全局,而宋璟更重小节。
  开元盛世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了天宝中后期,长达40余年。姚、宋二相当国的时间加起来不过8年,和40年相比,可以说只是开了一个头,或是奠了基。后来的几十年里,如果没有一批杰出的人物继续了姚宋的事业,开元盛世是不会持续这么久的。开元一朝,姚宋之后,宰相十五,其中文学如张说,勤俭如李元竑,明于吏事如张嘉贞、裴光庭,长于理财如裴耀卿、宇文融,忠直如韩休、张九陵,边将如杜暹、萧嵩。当然,如同贞观之治中有许敬宗这样的奸相一样,十五人中也有李林甫这位名留千古的大奸臣。
  张说在开元以前就做过宰相,资格和姚崇、宋璟差不多的,但是仕途比姚、宋要坎坷,原因和姚崇、宇文融相关。姚、宋后,张说终于成了首相,做了几点大事,第一就是讨灭了朔方的反胡;第二是大裁军,实行募兵制,将无所事事的府兵裁撤,招募民间勇士进入军队;第三是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二省合一,权力集中;第四就是主持李隆基封禅泰山。正是由于封禅这件事上,他得罪了宇文融。作为御史中丞的宇文融之所以敢和身为宰相的张说对撼,更多的是在于宇文融是李隆基最近的红人。宇文融能够走红,和他杰出的理财才能是分不开的。结果,宇文融将三朝老相张说投入大狱。
  开元宰相兼文学家除了张说,另一个便是张九龄,他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谓独步千古。开元贤相中,张九龄可谓压轴的一位。张九龄为相期间,基本上是贯穿着和李林甫的斗争的。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由于处理边事有功,但做宰相不合适。张九龄反对入相,而李林甫盘算如果引牛仙客为同列,不仅可以排挤张九龄,而且便于控制。李隆基晕头了,硬是拜牛仙客为相。没过多久,张九龄、裴耀卿同日罢相,中枢彻底成了李林甫的天下,开元政治的黄金时期由此终结。
  张九龄罢相后的十九年,大唐的中枢由李林甫一人掌握,比源乾曜当国十年还要长一倍!!李隆基原本害怕相权过重,但后来被盛事的局面所麻痹。与李林甫相比,杨国忠的奸有过之而无不及。杨国忠掌管财权后,天宝政治出现了三驾马车的局面:其一是相国李林甫;其二是有后宫撑腰的杨国忠;再就是拥兵河朔的安禄山。李林甫去世后,杨国忠掌握大权。李林甫执政期间为了杜绝边将入相而重用蕃人,并且往往令其专制数道,长年不徙。这样一来,他们便有了充分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势力。从这个角度上说,李林甫的责任比杨国忠要大得多。
  唐肃宗李亨在位六年,所有的政治活动都围绕着平叛这一中心,所以李光弼、郭子仪等大出风头,而真正的宰相的工作并未步入正轨。唐代宗李豫在位时,安史之乱已近尾声。关中平原再也不能自给自足了,河朔、山东诸镇的财政权基本上为节度使所有,江淮成了整个财政收入的支撑点。当时长安的经济状况非常差,斗米千钱,皇宫食物都不合时令。刘晏派人疏浚运河,将江淮财赋通过运河入黄河,再入渭水,进入关中,结果,关中经济趋于稳定,天下物价稳定。整个代宗朝中枢的主导力量是盘踞相位十四年的元载,元载是奸臣,但是一大批理财专家都是他带起来的,如刘晏、杨炎、韩洄等。
  德宗上台,常兖罢相,遭常兖压制很久的崔佑甫出任新的首相,杨炎、乔琳等并为宰相,德宗朝的政治在极短的时间内步入了正轨。但好景不长,河朔诸镇以及李希烈、朱泚一系列的叛乱打碎了德宗的中兴之梦。崔佑甫逝世后,另一位伟大的理财专家杨炎成为了首相。纵观整个历史,杨炎的贡献比刘晏还要大。在杨炎的主持下,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度----两税法开始推行,结束了以往的租庸制度。
  贞元以后,藩镇的气焰稍有收敛,然而吐蕃以议和为名诱杀唐军,首相张延赏由此被罢免,四代重臣李泌取而代之。李泌虽然精通黄老之术,但是在处事之中亦懂得儒家出世之道。李泌肃宗时被倚为肱股,代宗时又成了天子之师,到了德宗朝,成了真宰相。贞元八年,窦参被罢免,接替他的是陆贽。陆贽本来以文学著称的,由于刘从一、姜公辅等庸相排斥文士,故而不得进用。但是很快陆贽入相,虽然行政才能不如房、姚,但是却得到了他们的美名。韩愈、刘禹锡等著名文学家都是出于陆贽门下。
  中唐以来的宰相名号、性质有所变迁。盛唐过后,一般的宰相都不是中书令或是侍中这类三省的长官,而是以不同官衔的兼职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真正的中书令侍中只授予像郭子仪、李光弼、李晟、马燧这些战功卓著的大将,而他们又不是真正的宰相。老臣致仕前,除了授予三公三师之外,往往还授予尚书仆射。很多宰相犯了事之后,就被授予尚书仆射,看起来是加官进爵,其实是意味着罢相。代德两朝以来为了姑息藩镇,又往往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一真宰相的名号授予节度使。 德宗朝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宰相首相出现了,表现在有了正式的名号。一般,宰相加太清宫使者为首相,加弘文馆大学士者为次相,加监修国史者再次,加集贤殿大学士者为最次。另外,遇到皇帝驾崩等特殊时期,摄宰冢的宰相为首相。若宰相无加官,则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为首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者为次相,其余再次。
  顺宗皇帝在位不到一年,但是后人对他的评价颇高,以“永贞革新”一词对其进行鼓吹。顺宗自己建立的实际中枢是以东宫旧人王叔文、王伾为中心的,王叔文又荐韦执宜为宰相。王叔文太偏激,王伾太贪财,韦执宜出生京兆大族,故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明显要好于二王。另外顺宗还继承了德宗留给他的一个中枢:杜佑、郑珣瑜、高郢。 王叔文的门第、资格显然不够,且素质低劣,实际上就已经决定了“永贞革新”不可能成功的。从隋唐的经验看,门阀地主在很多时候无疑比寒门进士的具有更高的能力,初唐政治、元和中兴以及后来的会昌之治都可以作为例证。
  宪宗是中唐以来第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所带来的元和中兴显示了大唐晚期依然存在的强大后劲。四川节都副使刘辟上表求节度使,如果朝廷不肯就要动武,这种问题在中唐很常见,宰相杜黄裳力陈用兵,于是唐军由高崇文率领,直逼剑南,很快取得全功。但是不过多久,宗室李锜在浙西叛乱,首相武元衡和宰相李吉甫出兵浙西,变乱很快得到平息。裴垍是接武元衡、李吉甫的班的,而后他又引荐了李藩,组成了元和朝第三个比较得力的中枢。裴垍为相,对旧制多所更改,治以法度,任以精英,不仅最终确立了元和之治,还为以后几朝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元和朝稍后的宰相李绛、崔群、韦贯之、李夷简,更有历仕四朝、五度入相的裴度。 元和十二年,宪宗决定出兵淮西,用主战派裴度为相、李愬为将,愬雪夜入蔡,罪魁吴元济授首。此次战役,不仅消除了东都的肘腋之患,而且保证了唐财赋来源的稳定。经过这几次针对藩镇的战争,唐以往的姑息政策得到最终改变,藩镇气焰日益收敛,唐的中央集权再度加强。
  穆宗即位前后出任宰相的崔植、杜元颖能力低下,幽州、成德两军发生兵变,穆宗君臣手足无措,此时又是裴度站出来,担当起讨伐重任。但穆宗不能像宪宗那样给与裴度强有力的支持,诸宰相也不断的拉后腿。著名文学家元稹攀附宦官魏弘简,以期进入中枢。此时裴度正在河北战场,元稹对裴度的军情奏报多有扣抑。裴度于是上书要求惩处元稹,穆宗虽然解除了元稹的职务,但是元稹在宦官的支持下很快重新得势,并且成为宰相。
  朋党问题的起源是元和三年的科举考试。当时牛、李二人在对策中“指斥宰相”李吉甫,李吉甫对举子们的态度是矛盾的初始,最终爆发在了李吉甫的子辈身上。牛、李的态度可上溯至李绛,他们是李绛的精神追随者,而李德裕作为李绛政敌李吉甫的儿子继承了他父亲的政见。 李逢吉在元和长庆之际,培植了八关十六子等一批势力,开启了结党之门。淮西战争期间,他和一些与裴度意见不和的宰臣相继被罢免。长庆元年,发生了著名的科场弊案,李宗闵、杨汝士等参与贿赂的大臣在李德裕、元稹、李绅、段文昌抗议下被外放。李逢吉在这件事后不久回到中枢,其后他斥元稹、排裴度,成为了权相,李德裕也在李逢吉的压力下,出为浙西观察使。为了巩固在中枢的位置,李逢吉引荐了易于控制的牛僧孺入相,政敌李绅被排挤出朝廷。敬宗即位后,老臣裴度再度得到信任,李逢吉才退出了中枢。朋党在极盛时期的骨干是李宗闵。李宗闵是元和三年指陈得失,冒犯李吉甫的主角,又是长庆元年科场弊案的主角。这些遭遇自然使得他成了对抗裴度、李德裕的主角。李宗闵的考虑和李逢吉是一致的,所以他也邀请自动辞职的牛僧孺再度入相。太和三年到太和六年这段李宗闵、牛僧孺共同执政的时期是朋党实现其政治主张的黄金时期,著名的“维州事件”就发生在太和五年,其时李德裕在镇四川。太和六年冬,在维州事件中形象大损的牛僧孺去位,李德裕被调回了京城接替了牛在中枢的位置。之后二李同在中枢达半年之久,李德裕时常将“朝臣半为朋党”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李宗闵最后坚持不住,出为节度使。李宗闵走后,李德裕本可一展身手,但是另一股势力出现了,那就是得到文宗支持的李训、郑注。二人对李德裕的地位很嫉妒,对李德裕的正直又感到害怕,于是想方设法排挤李德裕。李宗闵这个时候成了李、郑的一枚棋子被调回了中枢。李宗闵再相不过几天,李德裕被罢免。这种情况下,李、郑自然会过河拆桥,所以李宗闵并没在宰相的位置上呆多久便被贬为刺史。李、郑二人一副肩负着安定大唐历史重任的姿态,一面打击朋党,一面开始着手对宦官的打击。以往将中唐党争称为“牛李党争”是抬高了牛僧孺,牛僧孺两度入相都是别人的引荐,在李逢吉或是李宗闵手下都仅仅是作为配像而已。
  懿宗非常奢侈,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奢侈。首先是杨收,杨收本出身贫寒,但是当了宰相后便腐化变质了与他的兄弟一起收受贿赂,成为藩镇在中央的代言人。杨收之后的路岩,路岩是大家世族出身,为了迎合皇帝的意思,他的奢靡更在杨收之上。路岩最后被皇帝的女婿、新宰相韦保衡挤下台。但懿宗手下并不是没有一个正直的宰相,例如刘瞻就是贤相。
  僖宗即位后,萧仿、崔彦昭、郑畋、卢携四人组成一个全新的宰相集团。这几个人都是晚唐最杰出的人才,但宦官专政、藩镇割据等问题已积重难返。萧仿一上台就以杨收、路岩、韦保衡留下的朋党好赂为改革对象,取得了好成绩。然而,萧仿干一年后就去世了,接任的是懿宗时期的直臣李蔚,和刘瞻一样,李蔚也是以反对懿宗佞佛而闻名。郑畋是晚唐最值得一提的宰相,他是平定黄巢起义过程中和李克用并列的最大功臣。郑畋出身荥阳儒学世家,文采风流,但是大战之际,指挥从容,实有大将风度。
  昭宗上台后,很想有一番作为,孔纬成为了最为倚重的大臣,但是昭宗以后的中枢基本上没有权力可言,特别李茂贞入朝杀宰相后,宰相基本上成了一个名词而已。最后提及的是一个有名的奸臣崔胤。崔胤四度入相,每次不是依靠宦官权力荫蔽下的权臣,就是依靠藩镇(如朱全忠)。崔胤为昭宗除掉了两个最为威胁的宦官,由此得到信任。但是崔胤羽翼丰满之后,也拥兵自重,竟开始打消灭朱全忠的主意,很可惜被朱全忠先下了手。
  3、彭城丛亭里刘氏的繁荣⊙南北朝彭城丛亭里刘氏像大多数北方刘姓一样,在分裂战乱中转辗迁徙,彭城丛亭里刘氏先从彭城南迁京口,再从京口回归彭城,但宗族发展却人丁兴旺,俊杰代出,长盛不衰。西晋有司隶校卫刘讷,北魏有名重一时的大官僚兼大学者刘芳,到唐朝更产生了史学家之一刘知几和宰相刘滋。
  彭城丛亭里刘氏以汉宣帝子楚孝王刘嚣为开派始祖。其传递世系是:汉宣帝刘询--楚孝王刘嚣--楚思王刘衍--楚王刘纡--居巢侯刘般--太尉刘恺--司空刘茂。至刘茂时,这支家族始从居巢侯国(今安徽巢县),迁至彭城(今徐州市)丛亭里开基。刘茂以后,丛亭里刘氏开始衰落,直到西晋之际,才又兴盛起来。刘茂传到第5世孙时,出了一个刘讷。
  刘讷(刘纳),字令言,官至西晋司隶校卫,与石崇、陆机等相交,号称"二十四友",为名士。 刘讷的儿子刘畴,字王乔,也是名士,少有美誉、善谈名理,晋怀帝永嘉年间官任左司左长史,后被阎鼎杀害。刘畴很有才华,东晋大臣王导和司徒蔡谟都曾说,若有刘畴在,则轮不到自己当司徒。 刘畴生子刘宪,刘宪生子刘羡,刘羡生二子:刘敏、刘该。
  刘讷弟弟刘砥,西晋时任东光县(今河北省)令。刘砥生子刘隗。
  刘隗在西晋末年由秘书郎起家,后升冠军将军、彭城内史。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彭城刘氏成员也大批南迁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形成著名的京口刘氏,刘隗、刘宪就是此时南迁京口的。 刘隗南徙京口后,受到东晋元帝司马睿的宠信。历任御史中丞、侍中、丹阳尹等要职,受封为都乡侯。322年,王敦举兵叛乱,攻下建康,刘隗率军抵抗,被王敦击败。刘隗战败后,见大势已去,便携带妻子和亲信两百多人投奔了后赵石勒王朝。石勒任用他为从事中郎,太子太傅,直至333年在赵去世。
  刘隗的儿子刘绥,初举秀才,后娶东晋宗室女为妻,官任驸马都尉、奉朝请。但王敦之乱后,刘绥也被迫随父投奔到后赵,并在那里去世。刘绥的儿子刘波,当年随祖投奔后赵,后又投降到东晋,他的家族也回至江南京口。刘波归晋后,受到重用,任建成将军、淮南内史、冀州刺史、都督淮北诸军事,成为一名重要将领。刘波的儿子刘淡,在东晋末年担任庐江太守。
  刘隗降后赵后,留居在京口的丛亭里刘氏受到牵连打击,一度衰微不振,但经过东晋一个世纪的韬晦阶段后,至5世纪中叶,又昌盛起来。
  刘羡的次子刘该,在宋文帝刘义隆时官任征虏将军、青徐二州刺史,成为丛亭里刘氏复兴的先锋。刘该生四子:刘逊之、刘邕(刘雍之)、刘抚之、刘泰之。
  刘该长子刘逊之,宋孝武帝刘骏时(454-464年),官任东平太守。刘该次子刘邕,宋孝武帝时官任兖州长史,因卷入政变被杀。
  刘邕生子刘芳,少时被过继给刘逊之为子,两岁时为了避难,被伯母房氏携逃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投奔亲戚。后来,又迁到梁邹城(今山东邹平县)。刘芳16岁时,梁邹被北魏攻占,刘芳又北迁平齐(今山西大同市西),成为北魏平齐县民。后被宦官李丰推荐给冯太后,任中书侍郎,入授太子经学。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刘芳官任国子祭酒。后随孝文帝南征,任辅国将军、太尉长史、散骑常侍、徐州大中正,兼侍中。北魏宣武帝时,刘芳官任中书令,国子祭酒、安东将军、青州刺史等显要职务。刘芳精通儒家经义和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著述极丰。
  刘芳叔父刘泰之,任刘宋军元帅,率军攻打索虏,后在汝南阵亡。刘泰之的儿子刘承伯,也是宋孝武帝刘骏时有名望的官员。刘承伯生子刘懋,字仲华,识奇文古字,擅长草书隶书,孝文帝初期从刘宋投奔北魏,历任尚书兵部郎中、镇远将军、太尉司马等职。刘懋生二子:长子刘筠,字士贞,历任北魏中散大夫、徐州大中正、秘书丞;次子刘筟,年仅12岁便因有奇才而官秘书郎。
  刘芳的族兄刘元孙,北魏孝文帝时任兰陵太守。刘元孙的儿子刘长文,任鲁郡太守,赐封为下邑子爵。当时,孝文帝器重丛亭里刘氏,聘刘长文的女儿为太子元恂左孺子。与北魏皇室的联姻,丛亭里刘氏的发展达到鼎盛。
  刘芳伯祖父刘敏(刘羡长子)的后裔,北朝时期也颇为发达。刘敏的后裔刘庆,东魏时官任东徐州刺史。刘庆的儿子刘轸,北齐时任高平太守。隋唐时期,刘轸后裔更为昌盛。
  刘芳的族兄刘僧利,轻钱财重侠义,在家乡很有名声。被孝文帝任命为徐州别驾,后任沛郡太守,升轻车将军、羽林监。 刘僧利长子刘世雄,官任泰山太守。 刘世雄的弟弟刘世明,字伯楚,博学多才,历任兰陵太守、彭城内史。曾被梁武帝萧衍俘虏,后被放归北魏。
  后历官谏议大夫、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又再次成为萧衍俘虏,萧衍要给他封侯授职,他坚谢不受,再次被放归北方。此后,刘世明便辞官回到彭城丛亭里,不再过问政事。
  刘世明有2个儿子:刘祎、刘伟。刘祎,字彦英,东魏末年官任冠军将军、中散大夫。
  刘伟,字世英,北齐时官任睢州刺史。 刘伟也有2个儿子:长子刘瑗,没有官职;次子刘珉,北齐时官任睢阳太守。
  ⊙刘德威兄弟与丛亭里刘氏的持续发展丛亭里刘氏刘敏后裔、北齐高平太守刘轸的儿子刘通(刘烈),字子将,官任隋朝毗陵太守、鹰扬郎将、大将军。 刘通生三子:德威、德敏、德智。刘通的这3个儿子,唐朝时期官居要职,功名业绩远在乃父之上。
  刘通长子刘德威,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又以干略见称。隋末为李密的得力干将,后率部投奔李渊,被唐高祖封为左武将军、滕县公。后因征窦建德、王世充有功,升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改封彭城县公,还赐娶宗女平寿郡主。刘德威与大唐皇室的联姻,使丛亭里刘氏再一次名声大震。唐太宗时期,刘德威又历任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锦州刺史、刑部尚书、遂州刺史、同州刺史等一系列显要职务。刘德威最后官至礼部尚书,去世后被谥为襄,并被准许陪葬献陵,可见荣宠之极。刘德威的3个儿子,也都很有成就。
  刘德威长子刘审礼,袭爵为彭城县公,历任将作大匠,兼检校燕然都护,后官至工部尚书,兼检校左卫大将军等要职。后来征讨吐蕃侵略时兵败被俘,去世于吐蕃。 刘审礼也有三子:长子刘佺寿,太常臣;次子刘侍庶;三子刘易从,历任彭州长史,封任城县男,后被诬陷而死。刘易从生二子:刘昇、刘晸。长子刘昇,开元时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袭封任城县男;次子刘晸,官任给事中。刘昇的儿子刘息也官任朝散大夫、守太子右庶子,袭封任城县开国男爵。刘息生二子:刘颢、刘颙,刘颢官任殿中侍御史。
  刘德威次子刘崇业虽无功名,但刘崇业的儿子刘朏也官任汴州刺史、司农卿、左金吾将军。刘朏的儿子刘铉,也官任朝议郎、将作监主簿。
  刘德威三子刘延景一支,更加兴旺、显赫。刘延景自己官任银青光禄大夫、陕州刺史,后以女贵被迫赠为左仆射、沛国公,他的子女更有成就。 刘延景有4个儿子:长子刘温玉,任许州刺史;次子刘承颜,任宗正卿;三子刘瑗(刘玙),任国子祭酒、金紫光禄大夫;四子刘琪,任左卫将军。刘温玉的儿子刘寡悔,也任齐州刺史。刘瑗生二子:刘为辅、刘为麟。
  刘为辅官任朝散大夫、岐州司马。刘为辅的儿子刘商,是唐朝大历时期诗人,官任检校虞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 刘廷景的女儿,则嫁给唐朝第5个皇帝睿宗李旦为妃,此即肃明顺圣皇后。刘皇后生的儿子宁王李宪,曾被立为皇太子,后让位于庶弟李隆基(即唐玄宗),死后谥为让皇帝。刘氏家族与皇室的再次联姻,使丛亭里刘氏地位更加荣显尊贵,冠于整个刘氏宗族。
  刘通次子刘德敏,官任梁州都督。刘德敏长子刘崇术,官任隋州刺史;刘德敏次子刘悦,任凤州刺史。
  刘通三子刘德智,任滁州刺史。刘德智生五子:长子刘延嗣,官汾州刺史;次子刘崇直,任嘉州刺史;三子刘守敬;四子刘守约;五子刘守悌,任刑部侍郎。其中,刘崇直的儿子刘体微,任谏议大夫、卫尉卿。刘守约长子刘昌源,任秦州都督;刘守约次子刘宅相,任史部侍郎。
  据统计,刘德威的同族子弟在唐朝担任刺史者多达二十余人,家族的显赫,为当时刘姓各支之冠。
  在隋唐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甚至整个刘姓中,最优秀的人物,当推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刘知几属于刘芳的族兄刘僧利的六世孙、监察御史刘藏器的儿子、刘知柔(进士出身,历任国子司业、工部尚书、太子宾客,后被封为彭城县侯)的弟弟。
  刘知几20岁考取进士,初任获嘉主簿,后历任凤阁舍人、左史、著作佐郎,兼修国史。
  后又历升太子率更令、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散骑常侍等职,因修实录有功,封居巢县子。唐玄宗时因得罪权贵被贬为安州别驾,同年去世。刘知几自幼笃爱史籍,登上仕途后,数进史馆,掌知国史二十多年,成为一名职业史学家,得以博览国家秘籍,又能洞悉史馆利弊。刘知几著述极丰,曾预修《则天实录》、《睿宗实录》、《三教殊英》、《文馆词林》、《姓族系录》,又撰有《刘氏家史》15卷、《刘氏谱考》3卷、《刘子主集》30卷,而他的代表作是千古流传的《史通》。 《史通》20卷49篇,书成于710年。内篇36篇,多论史书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13篇,多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史通》是中国传统历史编纂学的第一部总结性的书,对于唐以来的正史著作家们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彭城丛亭里刘氏传至刘知几兄弟这一代,人文蔚起,兄弟六人均考进士及第,且都成为当时有名的文人学者。一时之间,丛亭里刘氏名声大震,成为刘姓中最著名的宗派之一。当地人因刘氏有如此功名,便将丛亭里地名改为高阳乡居巢里。
  4、其他祖籍彭城的刘氏⊙唐开国元勋刘文静家族刘文静家族世代居住在京兆武功,祖先刘胜原在河北保定,后来其一支后裔迁居彭城,再后来又从彭城迁居长安一带,形成京兆刘氏。彭城刘氏并非全部是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还有很多其他刘姓支派(如汉宣帝子楚孝王刘嚣),所以祖籍彭城的刘氏未必是刘交的后代。
  刘衍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第17代孙,晋水部都尉,封关内侯。刘衍的第4代孙刘懿(刘颖),曾任北周石州刺史。刘懿(刘颖)生刘韶(刘昭\刘禧),战场上殉国,被隋朝追赠仪同三司。刘韶生有5个儿子:刘文谯、刘文纪、刘文允、刘文静、刘文谦。
  因为父亲的关系,刘文静早年承袭仪同三司的官职,后出任晋阳县令。在这里,他与晋阳宫监的裴寂和任太原留守的李渊父子深相结交,并很快受到李世民的赏识。617年,刘文静因与反隋起事的将领李密有联姻关系,被隋炀帝下令逮捕入狱。李世民认为刘文静可以共谋大事,于是前往狱中探望,刘文静不但力劝李氏父子起义,坚定了李氏的决心,而且就在狱中制订了李氏谋夺天下的大策。李渊在晋阳正式起义后,开辟大将军府,刘文静担任军司马。他建议李渊改旗易帜以彰义举,又根据当时的形势,建议李渊暂时与突厥联合以壮大实力。不久,刘文静受李氏派遣,亲自前住突厥,会见始毕可汗。始毕可汗立即派了两千骑兵随刘文静一同前往太原支援李氏起义,并向李氏政权献马两千匹。此后,刘文静又在击败隋朝重要将领屈突通的战斗中建立大功,因此官升大丞相府司马、光禄大夫,受封为鲁国公。
  618年李渊建唐,刘文静以开国元勋身份被任命为纳言(一种负责朝廷机要事务的重要职务,地位相当于宰相)。上任之后。刘文静在隋朝《开皂律令》的基础上创建了唐朝的第一部法典,为日后的大唐法律奠定了基础。后来,刘文静与昔日好友,唐朝另一开国元勋裴寂关系破裂,最后受到裴的诬陷,于619年被李渊处死,家产也被抄没,终年52岁。一代功臣,最后竟落得个"鸟尽弓藏,兔死狐烹"的可悲下场。10年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宣布为开国功臣刘文静平反昭雪,并迫恢复刘文静的官职和鲁国公爵位。
  刘文静的兄弟也大都有功名,如长兄刘文谯官任大司徒;二兄刘文纪官任刺史;弟弟刘文起(文谦)官任通直散骑常侍,因刘文静案被处死。
  这支刘氏家族的厄运并没有因刘文静的平反昭雪而改变。刘文静生三子:刘树艺、刘树义、刘洵。629年唐太宗为刘文静平反时,刘树义被受命承袭亡父的爵位,续封为第2代鲁国公,并被赐予可娶公主为妻的荣誉。但刘树义对父亲的枉死耿耿于怀,竟与他的哥哥刘树艺一同阴谋造反,结果不但杀父之仇未报,刘氏兄弟却双双惨遭杀身大祸。
  刘文静幼子刘洵,官任太子中允。刘洵生子刘樨,官任谏议大夫。刘樨生子名叫刘蕃,官任洛州刺史。刘蕃的孙子刘庄,官任大鸿胪卿。刘庄生子刘昱,官任户曹。刘昱传5代有刘思道、刘致道兄弟。其中刘思道官至枢密,他的孙子刘牟官任右骁骑卫大将军。刘致道的儿子名叫刘仔。刘仔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以明经举进士,历任工部侍郎,封扶危奉天保国致理功臣,升山东陕西四镇节度兼枢密使,后晋升为太师。
  ⊙桂阳刘瞻家族刘瞻,字几之,其祖先本居彭城,后徙桂阳(今广东连州)。父亲刘景曾就教于诗人刘禹锡。刘景进士及第,开了连州学子进士之先例。刘禹锡欣然写诗以赠: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青光。
  刘瞻则是于唐大中年间登进士第的。得当时宰相刘琢的赏识,荐为翰林大学士,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承旨,出太原尹,兼刑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即为宰相。时为唐懿宗九年(869年)。 刘瞻为宰相时间不长,但有两件事却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一件是同昌公主事件。咸通十一年八月,同昌公主因病而亡,唐懿宗悲痛不已,认为是御医医治不力。把为同昌公主医病的翰林医官韩宗劭等二十多人杀了,还不肯罢休,又把这些医官的家属亲人三百多人逮捕,关进死牢,准备斩首。
  作为宰相的刘瞻闻讯后,立即召集谏官,准备劝阻懿宗这一暴行,但谏官们都畏惧懿宗,不敢说话。刘瞻只得亲自上疏谏阻。 然而懿宗哪里听得进去,立时便拉下脸来,刘瞻不顾,仍据理力争。懿宗大怒,把刘瞻贬到了离京都万里之遥的灌州(今越南义安一带)为司户参军。
  再一件就是刘瞻的清正廉洁,为世人所景仰。据史书载,刘瞻正是因为“素有清名”才入阁为相的,在他为救无辜而获罪于皇帝时,皇帝命翰林学士郑畂草罢瞻宰相制诏。什么罪呢?郑畂列不出,反而在制诏中表荐了他:“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贿,惟畏人知” 一个位极人臣的宰相数亩之居还不是自己的私房,而且还能拒绝四方的贿赂,真是难得的清廉之官。正是因了他的无私,才有了敢于冒犯皇帝的无畏。
  在荣誉面前,刘瞻却是躬谦之至。懿宗死后僖宗即位,为刘瞻平反,官复原职。长安的百姓听说这位贤相又要回长安了,无不欢欣鼓舞,加额以庆。他们还准备在刘瞻到京城之时凑钱请百戏来迎接这位贤相。这本来是件多么荣耀风光的事呀。但刘瞻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即改变了回京城的日期和路线,回避了这一别人求之不得的殊荣。
  刘瞻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慕虚荣,与广东韶关南曲江县张九龄相比,毫不逊色。
  不幸的是他第二次入相不到三个月,却不明不白地去世了。
  5、唐宋望族---河间迁尉氏刘氏河间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隋开皇初废,唐朝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市)。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相当于今河北献县、泊头、阜城、武强一带。 河间刘氏主要是东汉章帝之子河间孝王刘开的后裔,还有一支是西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的后裔。
  河间刘氏名人辈出,如唐代宰相刘仁轨所在的尉氏刘氏,就是河间刘氏的分支。唐朝时期,河间刘氏还产生了诗人刘长卿。此外,如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南宋时伪齐皇帝刘豫等,都是河间刘氏。
  北魏时,刘开第12代孙刘通,官任建武将军、南阳太守,受封为乐城侯。刘通原籍乐城,晚年从乐城迁居河南尉氏,后裔兴盛起来,成为河间刘氏的一大分支---河南尉氏刘氏。刘通生子刘能,北齐时官任冠军将军。刘能生子刘炽,官任淮阳王参军。刘炽生子刘子威,谱称之为曹州府君。刘子威生二子:刘仁轨、刘仁相。
  刘仁轨是唐朝前期的著名宰相。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因受河南道安抚大使、管国公任瑰的赏识器重,被推荐担任息州参军,从此步入仕途。此后,刘仁轨历任陈仓县尉、咸阳县丞、新安县令。后因政绩显著受唐太宗赏识,被调到中央朝廷任给事中,参与朝政。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出任青州刺史。659年,唐高宗东征朝鲜,刘仁轨奉命指挥海军参战,因失职延误战机被免职,降为普通士兵随军。后来,唐朝大军征服了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但不久朝鲜人在百济王子扶余丰的率领下起兵反抗,将镇守百济的唐朝大将刘仁愿部包围。这时,唐高宗果断起用被免职的刘仁轨,任命他为检校带方州刺史,率部前人百济增援刘仁愿。由于刘仁轨指挥有方。唐军很快解除了刘仁愿部的围困,并乘胜全面平定了百济各部的反抗,征服了整个朝鲜半岛。此后,刘仁轨率部留守百济数年,朝鲜半岛的百姓"各安其业",各族政权也忠心归顺唐朝。
  672年,刘仁轨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峰,他被高宗任命为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兼监修国史,登上了宰相的宝座。此后,刘仁轨历仕两朝,任宰相长达10年之久。期间,于公元674年以鸡林道大总管身份再次率部远征朝鲜,征服了新罗国。他因此进爵为乐城县公,晋升为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宾客。这次战役中,他的儿子和侄儿有3人也被授予上柱国的荣誉称号。一时之间,尉氏刘氏名声大噪,中外瞩目。刘仁轨的家乡也以此为荣,将当地改名为"乐城乡三柱里"以示纪念。
  公元684年,武则天临朝称制,刘仁轨继续留任宰相。武则天对刘仁轨还大加赞扬,并晋封他为乐城郡公。第二年,武则天称帝,刘仁轨仍旧担任宰相,改名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不久,刘仁轨病逝,终年84岁。武则天为他停朝3天以示哀悼,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让他陪葬乾陵。又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
  刘熙古(903—976年),字义淳,宋州宁陵人,唐左仆射刘仁轨十一世孙。少通经史,也精于骑射。刘熙古长期沉沦于县令及节镇幕僚。后唐末,入金州(今陕西安康)防御使孙铎幕下为从事。后晋初,随孙铎至汝州,孙铎死后,改任夏邑令,后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等。后汉时,任卢氏县令。955秋冬,后周平秦、凤,刘熙古出任秦州观察判官;959年,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刘熙古任节度判官。刘熙古虽是投入赵匡胤霸府的主要幕僚,但还来不及与赵匡胤建立密切的关系,次年正月赵匡胤即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960年正月,宋太祖为其主要幕僚们加官进职时,刘熙古虽名列第一,所进官衔为左谏议大夫,也略高于位列第二的赵普右谏议大夫,这是因为刘熙古在霸府幕僚中资历最高。但刘熙古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长期出任州、府长官。
  自960年以左谏议大夫知青州;11月宋太祖亲征扬州李重进,刘熙古被“追赴行在”从征。961年,又以左谏议大夫制置晋州(今山西临汾)矾务,当时矾实行禁榷制,由国家专卖,刘熙古是宋太祖霸府主要幕僚中唯一从事基层财务的官员。963年,刘熙古升为刑部侍郎、知凤翔府;后改任权知秦州。秦州地近党项、吐蕃族居住区,多边患,刘熙古恩威并施,边境地区日渐平静。968年正月,以端明殿学士职名权知成都府,以接替回京复职的参知政事吕馀庆。972年,刘熙古回京任参知政事,在原霸府主要幕僚中是最晚一个出任两府大臣。次年,刘熙古因足疾以户部尚书致仕。
  刘熙古不仅是宋太祖原霸府幕僚中唯一的文武全才型人物,也是唯一的学者,史学、音韵学、阴阳学皆通。
  6、一门三宰相的广平刘氏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隋开皇初废。 广平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子赵王刘彭祖之后。刘彭祖之子刘苍封广平阴城侯。刘苍死,嗣子有罪不得立,遂居广平肥乡。刘苍后代到唐朝出了三位宰相,即刘祥道及其子刘景先,为高宗相;刘从一为德宗相。
  ⊙刘林甫祖孙与唐初广平刘氏的勃兴玄武门事件之后,李世民迅速将自己的心腹将领安插到要害职位上以巩固自己的政权。
  626年7月,任命原秦王府护军秦叔宝(秦琼)为左卫大将军,程知节(程咬金)为右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任命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又以原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侯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侯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在这批新官中,大部分是秦王府原班人马,如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侯君集、段志玄等。小部分是朝中与他亲善的大臣,如萧瑀、高士廉、宇文士及、颜师古等。只有封德彝(李渊的人)、薛万彻(李建成的人)、李客师(李靖之弟)、刘林甫等人不是李世民的嫡系力量而成为太宗朝官员。
  唐太宗中书侍郎刘林甫的儿子刘祥道,麟德初为右相。刘祥道和上官仪都是高宗亲自提拔的亲信大臣。
  刘林甫的孙子、刘祥道的侄子刘令植,是礼部侍郎。刘令植的堂兄齐贤,弘道初为侍中。
  刘令植的儿子刘孺之,是京兆府少尹。
  ⊙刘从一与广平刘氏的复兴刘从一是刘孺之的儿子。从一少举进士,大历中宏词,授秘书省校书郎,以调中第,补渭南尉,雅为常衮所推重。及衮为相,迁监察御史。居无何,丁母忧。服除,宰相卢杞荐之,超迁侍御史。居数月,以亲避除刑部员外郎。建中末,普王之为元帅也,迁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为元帅判官。德宗居奉天,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从幸梁州。明年六月,改中书侍郎、平章事。岁中,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史。上遇之甚厚,以容身远罪而已,不能有所匡辅。
  ⊙刘廼与广平刘氏衰落7、宰相之族----七大房中的其他家族⊙刘祎之与临淮(安徽泗县)迁晋陵(常州)刘氏临淮郡治所在徐县(今江苏泗洪南),领29县,辖境包括属于今江苏安徽的睢宁、嘉山、盱眙、六合、天长、洪泽、淮安、阜宁、建湖、盐城、兴化、东台、海安、泰县及泰州、靖江等地。 临淮刘氏出自东汉光武帝之子广陵思王刘荆。刘荆的儿子刘平封俞乡侯。平子刘彪袭爵,彪孙刘熙,仕魏为尚书郎。熙子刘述,任东平太守。述子刘建,晋代任永城令,世居临淮。刘建的儿子刘会,官琅邪内史,跟随晋元帝渡江,居丹阳。其子孙仕宋,至梁末又徙居晋陵(今常州)。唐代著名的晋陵刘氏,就是临淮刘氏分支。晋陵刘氏的代表人物就是武则天宰相刘祎之。
  刘祎之祖父刘兴宗,陈朝鄱阳王谘议参军。
  刘祎之父亲刘子翼,善吟讽,有学行。隋大业初,历秘书监,河东柳顾言甚重之。性不容非,朋僚有短,面折之。友人李伯药常称曰:「刘四虽复骂人,人都不恨。」贞观元年,诏追入京,以母老固辞,太宗许其终养。江南大使李袭誉嘉其至孝,恆以米帛赉之,因上表旌其门闾,改所居为孝慈里。母卒,服竟,征拜吴王府功曹,再迁著作郎、弘文馆直学士,预修《晋书》,加朝散大夫。永徽初卒,高宗遣使吊赠,给灵舆还乡。
  刘祎之,少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藻知名。寻与利贞等同直昭文馆。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著作郎元万顷,左史范履冰、苗楚客,右史周思茂、韩楚宾等皆召入禁中,共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凡千余卷。时又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祎之兄懿之,时为给事中,兄弟并居两省,论者美之。
  仪凤二年,转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兼豫王府司马,寻加中大夫。祎之有姊在宫中为内职,天后令省荣国夫人之疾,祎之潜伺见之,坐是配流巂州(今四川西昌)。历数载,天后表请高宗召还,拜中书舍人。转相王府司马,复迁检校中书侍郎。高宗谓曰:「相王朕之爱子,以卿忠孝之门,藉卿师范,所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耳。」祎之居家孝友,甚为士族所称,每得俸禄,散于亲属,高宗以此重之。则天临朝,甚见亲委。及豫王立,祎之参预其谋,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临淮男。时军国多事,所有诏敕,独出祎之,构思敏速,皆可立待。及官名改易,祎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
  时有司门员外郎房先敏得罪,左授卫州司马,诣宰相陈诉。内史骞味道谓曰:「此乃皇太后处分也。」祎之谓先敏曰:「缘坐改官,例从臣下奏请。」则天闻之,以味道善则归己,过则推君,贬青州刺史。以祎之推善于君,引过在己,加授太中大夫,赐物百段、细马一匹。因谓侍臣曰:「夫为臣之体,在扬君之德,君德发扬,岂非臣下之美事?且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情同休戚,义均一体。未闻以手足之疾移于腹背,而得一体安者。味道不存忠赤,已从屏退。祎之竭忠奉上,情甚可嘉。」纳言王德真对曰:「昔戴至德每有善事,必推于君。」太后曰:「先朝每称至德能有此事,逮其终殁,有制褒崇。为臣之道,岂过斯行,传名万代,可不善欤!」仪凤中,吐蕃为边患,高宗谓侍臣曰:「吐蕃小丑,屡犯边境,我比务在安辑,未即诛夷。而戎狄豺狼,不识恩造,置之则疆场日骇,图之则未闻上策,宜论得失,各尽所怀。」时刘景仙、郭正一、皇甫文亮、杨思征、薛元超各有所奏。祎之时为中书舍人,对曰:「臣观自古明王圣主,皆患夷狄。吐蕃时扰边隅,有同禽兽,得其土地,不可攸居,被其凭凌,未足为耻。愿戢万乘之威,且宽百姓之役。」高宗嘉其言。
  后祎之尝窃谓凤阁舍人贾大隐曰:「太后既能废昏立明,何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大隐密奏其言。则天不悦,谓左右曰:「祎之我所引用,乃有背我之心,岂复顾我恩也!」垂拱三年,或诬告祎之受归州都督孙万荣金,兼与许敬宗妾有私,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时年五十七。
  ⊙刘洎与南阳迁江陵刘氏字思道。初为梁萧铣的黄门侍郎。归唐后,授为南康州(今江西赣州)都督府长史。
  年擢升给事中,封清苑县男爵位。继而调任治书侍御史,崇魏征,倡直言。刘洎上奏:立过大功的元老们只能以优厚的俸禄给他们酬庸,而不能再担任重职。不久,拜为尚书右丞,重振纲纪。累加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擢黄门侍郎、上护军等。他敢于进谏,曾劝唐太宗宜与臣下争辩。皇太子李治初立,他认为"宜尊贤重道",上书要太子改变"优游弃日,不司图书"之习,应"授以良书","披经史,观成败","接宾游,访得失"。太宗喜,敕刘洎与岑文本、马周等到东宫教育皇太子。644年,升迁为侍中。645年,太宗出征辽东,诏刘洎兼太子左庶子并检校民部尚书,辅助皇太子李治留守定州以监国。同年九月,因遭褚遂良诬告,太宗下令让刘洎自尽。
  太宗为什么轻信褚遂良赐死刘洎呢?主要原因是当时天下盛传刘姓将主天下,太宗对刘洎的姓氏耿耿于怀。刘洎之死是中国古代著名冤案之一。唐高宗时,其子刘弘业奏明褚遂良诬陷刘洎。及至武则天当朝,刘洎的冤案才得以昭雪,恢复官爵。
  ⊙刘邺与昙花一现的丹阳刘氏丹阳郡始建于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17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脉以西、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三国吴移治今南京,以后辖区缩小。丹阳刘氏出自西汉皇族,是汉景帝之孙、江都王刘非之子丹阳侯刘敢的后裔。
  刘邺,字汉籓,润州句容人,丹阳刘氏后裔。刘邺父刘三复,以善文章知名。刘邺少孤,母病废,刘三复丐粟以养。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奇其文,表为掌书记。德裕三领浙西及剑南、淮南,未尝不从。会昌时,位宰相,擢三复刑部侍郎、弘文馆学士。
  邺六七岁能属辞,德裕怜之,使与其子共师学。德裕既斥,邺无所依,去客江湖间。陕虢高元裕表署推官,高少逸又辟镇国幕府。咸通初,擢左拾遗,召为翰林学士,赐进士第。
  历中书舍人,迁承旨。邺伤德裕以朋党抱诬死海上,令狐绹久当国,更数赦,不为还官爵。
  至懿宗立,绹去位,邺乃申直其冤,复官爵,世高其义。进户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以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僖宗嗣位,再迁尚书左仆射。
  初,韦保衡、路岩与邺同秉政,为迹亲。俄而萧仿、崔彦昭得相,罢邺为淮南节度使、同平章事。黄巢方炽,诏高骈代之,徙节度凤翔,固辞,还左仆射。帝西狩,追乘舆不及,与崔沆、豆卢彖匿将军张直方家,贼捕急,三人不肯臣,俱见杀。
  ⊙刘晏与曹州南华刘氏刘晏(715—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人(今山东东明县东南),号为“神童”。玄宗天宝年间,刘晏接任了今山西夏县县令,不督促老百姓交纳赋税,老百姓反倒感恩戴德,主动交纳赋税。他也应“贤良方正”的考试,补上了河南温县县令。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今宁夏灵武县继位,是为唐肃宗。此时,刘晏避乱逃到襄阳,襄阳的当权者是玄宗的儿子李璘,他也乘乱招兵买马,借以扩张自己的势力。不料刘晏却拒绝了李璘,却接受了李亨的任命,去吴郡(今苏州)任度支郎中,管理江淮一带的租赋。刘晏刚到吴郡,李璘就以“东巡”为名领兵东下,公开叛乱了。当时的江南采访使兼吴郡太守李希言让刘晏去浙江余杭。不久李希言也兵败退到余杭,刘晏向他陈述了防守计划,发动义兵加强防守工事。李璘听说刘晏早有准备,便改道晋陵(今安徽灵壁)往西去了,结果兵败身死。 后来,肃宗调刘晏任彭原(今甘肃宁县)太守,又改官陇(今陕西陇县)、华(今陕西华县)两州刺史,接着调任为河南尹。当时,洛阳为安史乱军史朝义占据,刘晏只得把治所从洛阳迁到长水(今河南卢氏),不久他就升官任御史中丞,度支、盐铁、铸钱等使。原来的京兆尹郑叙清、李齐扬因残暴过度而被免职,刘晏又兼了京兆尹的职务。宰相萧华也嫉妒刘晏,于是刘晏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刺史。 肃宗死,唐代宗李豫继位,把刘晏调回任京兆尹,兼任户部侍郎,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使。刘晏把户部侍郎一职让给了颜真卿,自己改官国子祭酒,后来又把京兆尹让给严武,他改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宰相之权,度支等使职务照旧。他由于和程元振关系不错,元振垮台后,刘晏也受到牵连,被罢免为太子宾客。不过这次还好,他马上又进官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全面负责河南直到江淮的财政事务,这才真正使他得以全面负责国家的财政,充分显现才能。
  唐朝中心在关中—带。随着关中以及北方的人口日益增加,粮食问题日渐突出。这时,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江淮流域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从南方调运粮食接济北方已成当务之急。那时,一般每年都要从南方调运100万石左右的粮食到北方。常走的线路是由淮河经汴水入黄河,再转渭水到长安。但这条线路有诸多不便。一是从洛阳到陕州(今河南陕县)这—段约有300里水路,水流湍急,礁石众多,特别是在三门峡行船更为危险,常常沉船。这一段如果改走陆路,又恰逢山区,也极为不便。当时设置八个运输站,每站四十里,交替接送,要动用无数民工和车马,运费远远超过粮食本身的价钱了。二是有些水道年久失修,船速很慢,再则兵匪出没,破坏极大。等到安史之乱爆发,洛阳被占,黄河受阻,江淮粮食被迫改由长江上溯汉水到洋州(今陕西洋县),再转陆路到长安。这条线路路程远,费时长,运量又小,这样运费就奇高,京师米价飞涨。那时,农民为了支持军队打仗,只好把尚未成熟的青谷捋下来上交,连皇帝的御膳房也上顿不接下顿。战乱一停,漕运的问题就成了头等大事。在宰相元载支持下,刘晏全权处理有关漕运的一切事宜。刘晏首先是疏通河道,淘挖淤泥。其次是改善运输设备。第三是改进运输方法,把全程分成四段,邗沟、淮水为一段,汴水一段,黄河一段,渭水一段,在各个河段的接口处设立了四个中转站,即扬州、汴口、河阴、渭口,每个河段使用各自的船只及船工。第四是改散装为袋装。 第五是加强管理,改民营为官营。 改革漕运后,京师米价立即得到了平抑。运粮船刚到长安时,代宗派乐队到东渭桥迎接刘晏,夸赞他是当世萧何。
  唐初开放盐禁,不收盐税,使盐商发了大财。安史之乱以后,唐中央财政吃紧,便实行食盐由国家专卖的制度。这套制度虽然对中央财政状况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如盐官卖盐只收现钱或绢帛,农民一时拿不出钱帛;有些农户居住分散,供应很困难;各级盐业人员利用职权敲榨勒索等。针对以上弊端,刘晏以户部尚书的身份着手改革盐政。 当时,许昌、郑州、邓州、汝州等各州以西使用今山西一带的池盐。开封、滑县、唐河、汝南等各州以东使用海盐。除了山西以及西北的池盐、山南西道的井盐由户部度支直辖,河北、山东一带的海盐被藩镇管辖,其余广大盐区皆归刘晏管理。刘晏把产盐少的监院一并裁撤,只在主要产区保留了10个盐监和4个监场。盐监负责收购和管理食盐,盐场负责储存、中转分销。同时在一些主要城市一共设立了13个巡院,负责管理粮食和食盐的销售,调节市场物价,打击私盐。这些机构的办事人员,都经过刘晏的慎重挑选,品行端正,有真才实学。
  进行了盐政的机构改革以后,刘晏便着手改革食盐的运销体制,他把原来的官运官销体制改为就场专卖体制。亭户所生产的食盐仍由盐官统一收购,不许私自卖给商人;盐官所收食盐就近在盐场卖给盐商,同时收取盐税;盐商缴纳盐款后可以任意运销,国家不再限制,这样形成了民制、官收、商运商销一条龙。其结果,官方控制货源及批发,保证了国家的利税收入,同时控制了盐价,避免盐商牟取暴利。商运商销的方法还使政府能节省大量劳力和开支,从一个侧面防止了各级经办人员的敲榨勒索。为了照顾偏远地区,刘晏还专门安排了“常平盐”,如果盐商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就以平价抛售官盐,防止盐价飞涨。此外,刘晏还在江淮一带的交通要道设立了几千个储存食盐的仓库,哪个地区如果出现食盐脱销的现象,附近的盐仓就及时调拨供应食盐。另一项改革措施是“以绢代钱”,鼓励商人纳绢。因为政府对绢的需求量很大,军队做衣服等都需要用绢,刘晏把绢对盐的比价定得稍微高一些,这样有不少盐商都愿意纳绢代钱,使政府在销售食盐的同时,掌握了不少必需的军用物质,又省却了政府去转购的麻烦。
  刘晏把平抑粮价、防止粮价飞涨作为自己的头号任务。他在运作中掌握最根本的一点,是粮食的基础价格应由国家控制,市场只能起到调节作用,国家可以通过例如吞吐物资、调节供求的经济手段来控制粮价,把粮食的价格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他的平抑手段是十分高明的:粮食丰收的年份,粮价下降,刘晏就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刘晏便把这些余粮储存起来,以备荒年之用;粮食歉收的年份,粮价必定上涨,刘晏又把丰年储存的余粮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
  刘晏进行的另一项卓有成效的经济改革是“均输”,即国家把每年的赋税收入折合成现钱,在各地收购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转运京师供使用和调节市场,国家从中增加收入和平抑市场之利。有的时候,关中地区粮食丰收,长安便不需要再漕运大量粮食。这时,刘晏就在东南地区采购一些土特产品运往长安,像绫绢、瓷器、漆器、茶叶等等。减运粮食,增运所谓“轻货”,可以大量节省运费,又扩大了东南地区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销路。同时,也刺激和发展了东南地区的生产。对于零星的、不值钱又不好运输的东西,刘晏便将这些产品集中到产铜区销售,卖了以后换回铜、铅、新炭等,就地铸造铜钱,一年之中也能造出十多万贯,供应了市场流通的需要。
  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整顿,恢复工作,唐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总收入增加到过去年份的3倍多,所增部分十有七八来自江淮盐利,而这并不是靠盘剥民众得来的。安史之乱结束时,中央所控制的人户只有293万多户,刘晏改革以后全国人口增加到380万户。据统计,所增户数都增加在刘晏管辖的地区,不是刘晏管辖的地区,户口就没有增加。
  唐代宗李豫继位,元载出了大力,但他居功自傲。777年,代宗治了元载的罪,刘晏此时正任吏部尚书,审判元载一案他自然无法逃避。元载的心腹之一、时任吏部侍郎的同乡杨炎对自己的被贬职深怀不满,以为是刘晏在害他。代宗死后,唐德宗李适继位。李适开始能当上太子,多亏了元载,所以他上台后有意为元载翻案,杨炎也因德宗喜欢他写的文章而一跃成为宰相。德宗做太子的时候,代宗宠爱独孤妃和她的儿子韩王李迥,宦官刘清潭请求代宗立韩王为太子,当时谣传刘晏也参与了他们的阴谋。杨炎利用谣言中伤刘晏,把他贬到今重庆忠县去当刺史,同时把与刘晏不和的庾准调到荆南任节度使,作刘晏的顶头上司。庾准心领神会,就上奏说刘晏谋反。780年,德宗赐刘晏自尽。刘晏的妻子、儿女也被充军发配到岭南。784年刘晏的遗体归葬原籍。789年,德宗给刘晏平反,并提拔刘晏的长子刘执经做太常博士、次子刘宗经做秘书郎。
  8、中山刘氏的优秀分支--一代文豪洛阳刘禹锡家族刘禹锡的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中山(首府卢奴,今定州)靖王刘胜。刘禹锡的第代祖名叫刘亮,在北魏政府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一家也随之迁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这支自中山迁洛阳的刘氏家族,世代以读书做官为业,家族坟墓先在洛阳北山,后北山地狭,又葬荥阳檀山。自大王父以后,昭穆世次都非常清楚。刘禹锡的曾祖父名叫刘凯,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锽,由洛阳主簿升任殿中侍御史,赠尚书词部郎中。父亲刘绪,也以儒学著名,并于天宝末年中进土。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一带局势不安,刘绪为了躲避战乱,举族东迁江浙,居住在浙西的嘉兴(今属浙江嘉兴)。此后,刘绪“为东诸侯所用”,历任浙西从事、盐铁副使、殿中御史,后罢职归浙西,途中病逝于扬州。
  刘绪娶大族范阳卢氏为妻,生子刘禹锡。卢氏的哥哥卢徵家乡在郑州中牟县。
  793年,年仅20岁的刘禹锡少年得志,步入仕途。刘禹锡最初任太子校书的职务,后在淮南节度使杜佑的幕府任记室,受到杜氏重用。后来杜佑回朝出任宰相,作为杜氏老部下的刘禹锡立即受到提拔,从京兆府渭南县主簿升任监察御史,与韩愈、柳宗元成为同事。
  805年,唐德宗李适病逝,顺宗李源即位,改元永贞。韦执谊、杜情出任宰相,王叔文任度支益铁副使、起居舍人、翰林学士,王丕任左散骑常侍,刘禹锡任屯田员外郎,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在顺宗皇帝的支持下,以王叔文为首的朝廷大臣发动了一场改革,而刘禹锡则成为这场革新运动的主要参加者和积极支持者。但不久唐顺宗因病禅位,反对改革的宪宗李纯登基,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刘禹锡最有名的诗是七绝"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娶妻薛氏,生有二子一女。薛氏于公元813年去世,他们的长子名叫刘成允(刘承雍),乳名孟郎;次子刘同 ,乳名仑郎。刘承雍,曾考取进士,很有文才。
  以后,虽然正史上不见有关刘禹锡后裔的情况,但有很多刘氏族谱上,却都提把他奉为祖先。如各地的客家刘氏族谱,大都自称是刘禹锡的后代。这是由于刘禹锡是三国蜀汉帝刘备的族兄的后裔,而客家刘氏是刘备后裔,两者有亲缘关系,所以冒为刘禹锡后裔并不奇怪。
  9、沙陀刘氏与五代刘姓的帝业复兴庞大的李唐帝国轰然倒塌,中华大地再一次群雄并起,刘族也积极参加争霸之战,试图恢复昔日的刘氏汉家天下。而最早祭起"复兴汉家天下"大旗的,竟然是来自突厥族的一个分支--沙陀刘氏。
  沙陀突厥,源于西突厥处月部。唐初,处月散居于今准噶尔盆地东南巴里坤一带,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653年,唐在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过程中,于处月地置金满、沙陀二羁縻州。702年处月酋长金山因从征铁勒有功,被授予金满州都督。后因吐蕃所逼,金山之子辅国率部徙于北庭。安史之乱后,北庭与内地隔绝,该地沙陀取道回纥来长安者备受回纥暴敛之苦。789~790年,沙陀七千帐附吐蕃,共陷北庭。后吐蕃迁沙陀于甘州(今张掖),以辅国孙朱邪尽忠为统军。吐蕃攻扰唐边,常以沙陀为前锋。及9世纪上半期回鹘取凉州(今武威),吐蕃疑沙陀与回鹘相勾结,拟再迁其部于黄河以西。朱邪尽忠和长子朱邪执宜乃于808年率部众三万落投归唐朝,途中尽忠为吐蕃追兵所杀,执宜率残部到灵州(今宁夏吴忠)塞。唐将沙陀部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设阴山都督府,以执宜为兵马使,流散各处的沙陀相继还部,势力增强。
  唐朝以沙陀邻近吐蕃,虑其反复,又以其部众多,将使边境粮食价涨,故当灵盐节度使范希朝迁河东节度时,诏沙陀举军从徙河东。范希朝选其骁勇一千二百骑,号为“沙陀军”,其余安置在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执宜部则居神武川的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更号“陉山北沙陀”。以后唐又分其众隶诸州,以弱其势。唐宪宗对强藩成德王承宗、淮西吴元济,武宗对泽潞刘稹用兵以及宣宗对抗吐蕃、党项、回鹘,皆得沙陀之助。唐懿宗时,执宜子赤心率骑兵助唐镇压庞勋起义,被授予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后又因助唐抵御回鹘而迁为鄜延、振武节度使,然为吐谷浑所袭,退保神武川。876年其子李克用袭据云州(今大同)。唐朝用代北吐谷浑酋长赫连铎等及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屡击李国昌父子。880年,国昌父子败后逃入鞑靼部。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唐朝招李克用率沙陀、鞑靼军入援。883年,李克用率军击败起义军于梁田陂,黄巢退出长安,唐擢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唐用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后,朱温得汴,克用得太原,形成朱李纷争的局面,经过长期攻战,朱温削弱李克用。907年朱温颠覆了唐朝,建立后梁。923年,克用子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以后建立后晋的石敬瑭和后汉的刘知远亦均为沙陀人。
  沙陀刘氏源出汉族,是东汉明帝的第8个儿子淮阳王刘昞的后裔。东汉末年,淮阳王刘昞的后裔有一支从今安徽向西北迁,定居于太原郊野。六朝时期,太原郊野是突厥属匈奴、蒙古属鲜卑、金山突厥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刘氏家族因为长期与之相处,逐渐突厥化,唐朝中后期,沙陀突厥到来后,则逐渐成为沙陀人的一个部落,号称沙陀刘氏。沙陀刘氏随着整个沙陀突厥的发展而兴旺起来。他们通过与当地的大姓结为婚姻、参加唐朝政府在当地的部队和积极投身于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而受到世人关注,成为沙陀部族中的主要分支之一。
  沙陀刘氏明确可考的人物是唐朝晚期的刘湍。刘湍娶当地望族陇西李氏为妻,生的儿子名叫刘昂。刘昂娶杨氏为妻,生子刘僎。刘僎娶妻李氏,生子刘典。刘典在沙陀族李氏后唐时期任一名级别较低的武官。刘典娶安氏,895年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刘知远。刘知远面呈紫色,目多白睛,可能带有部分突厥沙陀血统。小时候体弱多病,不喜欢舞刀弄枪,常常沉默寡言。
  五代后梁末年,刘知远和石敬瑭一同在沙陀李嗣源手下任职。936年,石敬瑭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晋,刘知远被任命为陕州节度使,后改为许州节度使。第二年,石敬瑭任命刘知远与另一将领杜重威一同为同平章事。此后,刘知远先后出任邺都留守、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侍中中书令等职。947年,契丹灭掉后晋,建立辽国。当辽军南下之时,刘知远为了保存自己实力,多次坐视后晋军队不管,拒不派兵增援,相反却招兵屯粮,并大量收编溃散的后晋军队,为自己日后问鼎中原作准备。
  当晋国灭亡的消息传到太原后,刘知远在晋阳守将的拥护下,于947年在太原即位称帝。五月,刘知远乘辽帝北返之机,率大军自太原南下,消灭了辽国的留守部队,攻下洛阳,夺回晋都汴梁。正式定国号为"汉",至此,历史上又一个由刘姓创造的王朝宣告成立。
  同年闰七月,刘知远在汴梁昭告天下,追尊先祖庙号:以汉高祖刘邦为"太祖高皇帝",以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列为庙中永世不祧之祖。这项举措,旨在昭示:自己是汉家皇室的后裔,是汉高祖刘邦与光武帝刘秀的嫡传子孙;自己称帝建国,也只是恢复昔日刘氏汉家天下!
  刘知远来自相对野蛮的沙陀部落,长期生活在军旅之中,既无礼义仁爱之心,更无治国安邦之能,因此,政治腐败,兵灾不止,人民水深火热。刘知远在位不足一年,就于948年在汴京病逝,葬在睿陵(今登封县东)。刘知远皇后李氏,生有3个儿子:刘承训、刘承祐、刘承勋。皇太子刘承训早于父亲一月去世,刘承祐继位,即"汉隐帝"。
  起初,隐帝还能依靠大将郭威平定各将领的叛乱,稳定国内局势。但隐帝生性多疑,对忠臣大加杀戮,最后还秘密派人去杀邺都留守郭威。950年,郭威得到消息,愤然公开起兵反叛,率部自邺都南下,向汴梁进攻。隐帝在汴梁失陷后,和亲信郭允明、苏逢吉逃到开封城郊西北的赵村,在这里被郭允明所杀。951年正月,郭威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周",后汉王朝灭亡。12天后,刘知远的弟弟刘旻在太原自立为帝,定都晋阳,史称"北汉"。
  刘旻称帝之后,以报仇复国为己任,勾结契丹军队,不断派兵南下进攻后周。954年正月,郭威去世,刘旻向辽国借得6万大军,并亲率自己的3万骑兵,联合南下进攻后周。刘旻的进攻遭到以新继位的周世宗柴荣的顽强抵抗,最后大败于高平。后周乘胜追击,包围太原达3月之久。954年刘旻死,儿子刘承钧(刘钧)继位。968年,刘承钧死,刘承钧的外甥兼养子薛继恩继承。薛继恩父亲是薛钊,母亲是刘旻的女儿。后来薛钊伤妻子刘氏,畏罪自杀。
  刘氏改嫁何氏,再生一子,名叫何继元。刘承钧皇后郭氏,生二子:刘继文、刘继钦。
  968年,北宋大军压境,薛继恩被郭威所派猛士刺杀,何继元继位,契丹军南下救援北汉,北宋大军被迫南撤。何继元残忍成性,他将舅舅的儿子刘镐、刘锴、刘锖、刘锡、刘继钦等10人杀戮。沙陀刘氏,在经过何继元的这一次大屠杀之后死亡殆尽,"于是刘氏子孙无遗类矣"!979年,北汉灭亡。
  何继元降宋后,与北汉刘氏亲属一百多人迁到汴京居住,991年病逝。何继元死后留下一个6岁的幼子,名叫何三猪,在宋朝官任西京作坊副使,后升任右骁卫将军。何继元的表弟刘继文,与驸马都尉卢俊一起逃往辽国避难,此后下落不明。沙陀刘氏兴起于唐末,昌盛于五代,灭亡于宋初,若昙花一现。在今天的世界刘氏族姓中,我们已找不到它的后裔踪迹。
  10、割据南海---南汉王朝与刘氏帝业复兴的最后尝试在五代群雄割据的时代,一支从中原南迁到岭南的刘氏,也积极加入了复兴刘氏汉家天下的事业,建立了"南汉"。南汉皇室祖籍今河南上蔡县,是汉高祖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
  唐朝晚期,刘交一后裔刘安仁,曾任潮州刺史,从中原迁居泉州马铺。刘安仁因经常到广州一带经商,后来就又从福建来到广州定居。刘安仁的子孙世居广州,后裔繁荣兴旺,成为当地的望族。
  刘安仁的儿子刘谦,又名刘谦望、刘知谦,字德光,早年任广州牙将。875年,黄巢起义军攻陷广州,随后又北上进入湖湘。为了恢复岭南地区的统治秩序,唐朝政府任命刘谦为封州刺史、贺江镇遏使。刘谦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建立了一支拥有一万多人马、数百艘战舰的军队。刘谦娶正妻韦氏、庶妻段氏,共生有3个儿子:刘隐、刘台、刘岩。849年,刘谦在贺江病逝。他的长子刘隐受岭南节度使刘崇龟的推荐,被唐朝廷任命为新的封州刺史。
  刘隐继承父业后,又协助朝廷平定叛乱,铲除异己势力,进一步扩张实力。896年,朝廷任命李知柔为静海军节度使,接替同年病逝的岭南节度使刘崇龟。但李氏尚在赴任途中,据守广州的将领卢琚、谭弘玘发动叛乱,占据广州和端州,李知柔无法前来上任。在这种形势下,刘隐决定与朝廷合作。他先利用到端州迎娶谭氏之女的机会,杀掉谭氏,控制端州,随后又攻占广州,杀死卢琚,全部平定岭南地区的反叛,然后派人迎接李知柔来广州上任。
  刘隐因平叛有功,在李知柔上任静海军节度使后,被李氏任命为静海军行军司马。此后,刘隐还先后为朝廷平定了韶州刺史曾兖、广州将领王怀合等数起地方军阀的叛乱。
  年,刘隐晋升为静海军节度副使,全面负责岭南地区军事。901年冬,静海军节度使徐彦若病逝,刘隐被徐氏和当地将领公推为静海军节度留后,代理节度使职务,从此开始实际控制整个岭南地区。4年后,刘隐通过贿赂朱全忠,由朱氏奏请,被唐中央朝廷正式任命为静海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907年朱温建梁称帝,唐朝灭亡。刘隐因与朱氏关系密切,被朱温封为南海王。岭南地区是一块较为安宁的乐土,大批中原人士纷纷前来这里避难。许多前朝被流放来岭南的贤臣名士,也往往有子孙后人留在这里安家立业。还有一些当时正在岭南任职的中原籍官吏,也因战乱不能返回中原,只得留在这里。这一批人就成为刘氏在岭南的人才和组织基础。911年,刘隐在广州去世,年仅38岁。917年,刘隐同父异母弟弟刘龑在广州宣布称帝,建国号为"大越"。第二年,刘龑认为自己是汉朝皇室的后裔,为了表示自己建国是恢复昔日的汉家天下,于是又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这是历史上由刘姓创建的最后一个王朝。
  刘龑继续扩张自己的实力,消灭了高州刺史刘昌鲁等岭南地区的割据势力,攻占了韶州、高州,容州、潮州,平定了江东道的七十多个寨,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刘氏在岭南的统治。刘龑还曾派兵攻打交州(今越南北部),但受到当地割据势力吴权的抵抗,无功而还。
  942年,刘龑死,第3子刘洪度(刘玢)继位。
  当年刘龑与割据湖南的楚国王室马氏联姻,娶马殷的女儿为皇后。刘龑与马氏等共生有19个儿子:刘耀、刘龟图、刘洪度、刘洪熙、刘洪昌、刘洪弼、刘洪雅、刘洪泽、刘洪操、刘洪杲、刘洪暐、刘洪邈、刘洪简、刘洪建、刘洪济、刘洪道、刘洪昭、刘洪政、刘洪益。
  长子刘耀枢、次子刘龟图早死,刘洪操也在攻打交州时阵亡。
  924年,刘玢被弟弟洪熙杀死,刘洪熙(刘晟)继位。刘晟因为弑兄篡位,担心弟弟们不服,将13个兄弟全部屠杀。刘晟有5子:刘继兴、刘璇兴、刘庆兴、刘保兴、刘崇兴。
  年,刘晟死,刘继兴(刘鋹)继位,大兴杀戮,皇族成员再一次被诛杀殆尽。971年,北宋包围广州,刘鋹投降。南汉王朝灭亡。
  刘鋹和刘氏宗室从广州被押送到汴京,刘鋹的弟弟刘保兴也同到汴京。刘鋹生有4个儿子,也都从广州迁居开封:刘守节、刘守正、刘守素、刘守通。刘守正有2子:刘克昌任三班奉职,刘国昌任借职。此后,这支刘氏家族就下落不明了。
  唐玄宗时,府兵制已完全破坏,边镇军队却大扩充。722年,改行募兵制,应募的兵士,自然很大一部分是内附人,充当骑兵更是内附人的专业。将校中也有许多称为蕃将的内附人。755年,唐玄宗准许安禄山以蕃将32人代替汉将,安禄山所率范阳镇,变成以蕃将为主,汉族败类为辅的军队,叛乱就从此发生,并且长时期继续下去。
  大量内附人居住在高度发展的唐社会里,经济上、文化上都要经过一个融合过程,天宝年间的腐朽政治,使得融合过程表现为战争的形式。已经融合的内附人,以李光弼(契丹酋长李楷洛的长子)为代表,成为保护唐朝的重要力量,立功不少于汉将汉兵。未曾融合的内附人即蕃人以安禄山为代表,一直保持着割据势力,占有河北三镇。唐末,又有内附的沙陀部落参加割据战争,五代中唐、晋、汉三个小朝廷,都是沙陀统治阶级建立的割据国。最后,由于内附人融合过程的完成,北宋内部不再有汉族与游牧族的斗争。
  安禄山(父中亚雅利安人,母突厥人)、史思明(父突厥人,母中亚雅利安人)二人都居住在营州,充当互市牙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用二人为小将,使侵害奚、契丹。二人逐渐得到张守珪的重用。744年,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统率兵马比别镇都多。750年,安禄山又被任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黄河以北军政、民政都归一人掌握。他收集一批徒党,其中蕃汉文武全有,以高尚、严庄为首,积极策划叛变。755年,安禄山以惩罚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叛。安禄山攻入洛阳,留史思明守河北。756年,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分兵攻入长安,唐玄宗逃到成都,唐肃宗在灵武继位。757年,安庆绪杀安禄山,自立为燕帝。唐军收复长安,出潼关击洛阳。安庆绪弃洛阳逃归河北邺郡。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进兵到河南,取得洛阳城。761年,史朝义杀史思明,自立为燕帝。762年,史朝义被唐军击败,弃洛阳逃到河北,763年,逃到范阳。范阳守将李怀仙杀史朝义。安史叛乱形式上算是结束了。
  安禄山用来作乱的精兵有曳落河(奚、契丹、铁勒之一部同罗)、六州胡(河曲六州突厥数万人。安庆绪失败后,曳落河、六州胡带着大批掠获的人和物,逃到范阳投史思明。史思明为安禄山攻河北诸郡县时,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财物、妇女都被掠夺,壮男被迫当役夫,尤其野蛮的行为是用刀枪刺杀老幼病弱,作为游戏;每郡置防兵三千,其中杂有监视汉兵的蕃兵。史朝义逃奔到范阳,随从不散的只有胡骑数百人。这些事例,说明安、史叛军主要是以杀掠为目的的蕃兵,将领是野心更大、行为更恶的蕃将和一些蕃化了的汉将。所以,安禄山、史思明尽管死去,留下来的军队依然保持原有的特性,与唐朝处于对立的地位。
  史朝义逃到河北,唐军追击,史朝义部将邺郡节度使薛嵩、恒阳节度使张忠志(李宝臣)、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及田承嗣等人先后投降唐朝。763年,朝廷任命这些降将为节度使。
  河北名义上归还朝廷,实际是朝廷承认安史叛军的割据为合法。割据河北的强镇有三:魏博镇、成德镇、幽州镇。
  魏博镇(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田承嗣是安禄山的死党,是蕃化的汉人,他选强悍人一万充卫兵,称为牙军。812年,牙军废田氏继承人,拥立牙将田弘正(非田承嗣子孙)为节度使,田弘正归顺唐宪宗。821年,幽州、成德两镇叛。822年,魏博牙兵拥牙将史宪诚(奚人反叛,节度使田布(田弘正的儿子)被迫自杀。唐穆宗即任史宪诚为节度使。魏博联合幽州、成德两镇,又恢复割据。829年,牙军杀史宪诚,拥牙将何进滔为节度使。870年,牙军杀何氏继承人,拥立大将韩君雄为节度使。883年,大将乐彦祯废韩氏继承人,自立为节度使。
  888年,牙将杀乐氏继承人,立罗弘信为节度使。罗弘信依附朱全忠,参加朱全忠、李克用二人争夺河北的大战,相、卫(河南卫辉)两州民众大部分被杀死。906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感到牙军的威胁,借朱全忠兵歼灭牙军,凡灭八千家,连婴儿都杀死。魏博镇从此衰弱,受朱全忠支配。912年,梁将杨师厚灭罗氏。魏博镇自田承嗣至罗氏灭亡,割据凡150年。
  成德镇(驻守恒州,今河北正定)李宝臣原是奚人,先后认范阳将张锁高、安禄山为义父。安史乱时,他投降唐朝较早,被任为节度使,并被赐名李宝臣。781年,李宝臣子李惟岳继任。782年,契丹人王武俊杀李惟岳,举成德镇投降唐朝。唐宪宗灭淮西、淄青两叛镇,成德镇孤立。820年,王氏继承人王承元自请归朝,唐穆宗任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
  年,回鹘人王庭凑鼓动牙兵杀田弘正,又恢复割据。王庭凑三传至王熔,王熔依附李克用,成德境成为梁晋互攻的战场。921年,部将张文礼杀王熔。922年,李存勗杀张文礼,成德镇自李宝臣至张文礼灭亡,割据凡160年。
  幽州镇是安史叛军的巢穴,也是河北三叛镇中最为强大、内部劫夺最剧烈的一镇。李怀仙原是被契丹役使的中亚雅利安人,后为安禄山偏将,接着被史朝义任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死,被唐朝任为幽州节度使。768年,部将朱希彩、朱泚、朱滔合谋杀李怀仙,朱希彩任节度使。772年,部属杀朱希彩,拥立朱泚。朱泚774年入朝,朱滔自任节度使。785年,朱滔死,将士拥昌平人刘怦(朱滔外甥)为节度使。刘怦死,刘怦子刘济任节度使。810年,刘济次子刘总杀刘济、又杀长兄刘绲,继任节度使。 821年,刘总见河南、北叛镇都被削平,奏请弃官为僧,唐穆宗任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当年,将士逐张弘靖,拥立朱克融。
  年,将士杀朱克融,拥立李载义。831年,杨志诚逐李载义自立。834年,将士逐杨志诚,拥立史元忠。841年,偏将陈行泰杀史元忠自立,牙将张绛又杀陈行泰自立。唐武宗用李德裕策,破例不加任命,别任幽州旧将张仲武为节度使,张绛被逐,张仲武与朝廷发生较好的关系。849年,将士逐张仲武的继承人,拥立周綝。850年,周綝死,将士拥立张允伸。
  年,张公素逐张允伸的继承人自立。875年,回鹘人李茂勋(唐武宗时回鹘国破败,李茂勋等内附)逐张公素自立。876年,李茂勋传位给儿子李可举。885年,李可举约成德镇王熔共同防御太原李克用。李可举使部将李全忠攻易州,被击败,李全忠收败兵回攻幽州,杀李可举,自任节度使。886年,李全忠子李匡威作节度使。893年,李匡威率兵救王熔,弟李匡筹据幽州城自作节度使。蔚州守将刘仁恭攻李匡筹,战败,投奔李克用,劝李克用攻幽州。
  895年,李克用攻破幽州,杀李匡筹,任刘仁恭为节度使。刘仁恭得幽州,不再听李克用调遣。897年,李克用攻幽州,大败,兵士死亡过半。刘仁恭发大兵步骑十万,攻魏博镇,屠贝州(河北清河县),投尸于清水,清水被壅塞不能流。朱全忠发兵救魏博镇,大破刘仁恭军。906年,朱全忠率兵攻沧州(守将是刘仁恭长子刘守文),刘仁恭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攻朱全忠的潞州,朱全忠才解沧州围。907年,刘守光(刘仁恭次子)拘禁刘仁恭,俘获刘守文,自作节度使。913年,李存勗攻破幽州,杀刘仁恭、刘守光。幽州镇自李怀仙至刘守光,割据凡151年。
  刘载,唐幽州节度刘济的六世孙、下蔡(今安徽风台)令刘昭的儿子,后唐进士,仕后晋、后汉、后周。
  刘景,字可大,河间人,唐幽州节度刘怦十世孙、辽南京副留守刘守敬的儿子,辽景宗(969-982年在位)即位后擢礼部侍郎,迁尚书、宣政殿学士。顷之,为南京副留守。时留守韩匡嗣因扈从北上,景与其子德让共理京事。俄召为户部使,历武定、开远二军节度使。
  刘慎行,刘景的儿子,由辽国膳部员外郎累迁至北府宰相、监修国史。为都统,伐高丽,以失军期下吏,议贵乃免,出为彰武军节度使。刘慎行有六子:刘一德、刘二玄、刘三嘏、刘四端、刘五常、刘六符。
  刘一德早世。刘二玄终上京留守。刘五常历三司使、武定军节度使。刘三嘏、刘四端、刘六符皆第进士。刘三嘏、刘四端俱尚主,为驸马都尉。刘三嘏献圣宗一矢毙双鹿赋,上嘉其赡丽。刘三嘏与公主不谐,奔宋;归,被杀。刘四端以卫尉少卿使宋贺生辰,方宴,大张女乐,竟席不顾,人惮其严。还,拜枢密直学士。刘六符,政事舍人,擢翰林学士。重熙十一年,与宣徽使萧特末使宋索十县地;还,为汉人行宫副部署。会宋遣使增岁币以易十县,复与耶律仁先使宋。六符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宋币至,命六符为三司使以受之。六符与叁知政事杜防有隙,防以六符尝受宋赂,白其事,出为长宁军节度使,俄召为三司使。
  ⊙金朝昌平刘氏的持续繁荣

创建时间:2009-3-1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唐吾镇 刘文安  ★ TEL:0536-6619338  手 机:15069612036 
为你服务:家庭理财 电脑维护、网站建设、打字复印印刷、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影视编辑  电子邮箱:wenan-2006@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

鲁ICP备09003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