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山西洪洞大槐树
树有根,水有源。木有本而根深叶茂,水有源而源远流长。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天性。600年前的大移民,让当今众多山东人有了一个共同的“根”——山西洪洞大槐树。如今,“大槐树移民”的后裔已遍布山东109个县市区,几乎覆盖了全省,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明代大移民中究竟有多少人、多少姓氏家族迁居山东。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等史籍以及民间史料的记载,从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共组织大规模移民18次,总人数达数百万。其中,迁居山东的大约有50万。”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园管理所副所长刘中平对记者说。
多年来,在山东民间一直盛传“多数山东人的祖先都来自山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移民后裔的数量之多以及分布之广,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明代大移民究竟有多少人、多少姓氏家族迁居山东。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等史籍以及民间史料的记载,从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共组织大规模移民18次,总人数达数百万。其中,迁居山东的大约有50万。”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园管理所副所长刘中平对记者说。
据刘中平介绍,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自明代开始,从宋、金便有,元初不断,既有官方组织的,也有自发迁徙的。而到了明初,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有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
明代大槐树迁民也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只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今临汾)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之人。从现在来看,迁出地应是临汾、运城、晋中等地区以及太原、长治和晋城等市。除了雁北地区,几乎包括了整个山西省的中南部。
“也就是说,当年的山西移民基本属于以上这些地区。”刘中平对记者说。
关于迁居山东的总人数,因没有正式的史料记载,刘中平只能通过史籍的记载来推算。“《明太祖实录》中只记载了两次向山东直接移民的情况,根据当时的户均人口数量以及迁居地区的情况,这两次移民的总数大约在10万至15万左右。此外,加上通过枣强县中转站的移民以及其他形式的移民(军屯、商屯、罪犯发配、自发性迁徙等),估计总人数大约50万,近万个家庭,约800个姓氏。”
“当时,全国总人口仅四千多万,山东人口三百多万,而山西移民大约为当时山东总人口的20%。”山东师范大学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朱亚非教授对记者说。
“现代山东人普遍相传‘多数来自山西’的原因,首先是众多移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容易引起共鸣,其次是源于移民后裔的广泛分布。”
除了张、王、李、刘、赵、陈、孙、杨、吴等大姓家族外,还有许多罕见姓氏在明代大移民中迁居山东,如根氏、汲氏、祖氏、蘧氏、国氏、应氏、保氏、别氏、都氏、营氏、鄢氏、宣氏、光氏、司氏、仪氏、果氏、劳氏、这氏、海氏、只氏、森氏、句氏、富氏、禹氏、郗氏、和氏、茹氏、霭氏、槐氏、骈氏、练氏、养氏、莘氏、胥氏、巨氏、亢氏、璩氏、侣氏、居氏、鱼氏、信氏、缴氏、生氏、兀氏、俱氏、官氏、建氏、村氏、加氏、钮氏等等。
明朝移民条律中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曾是中国文化崇尚的一种人格风骨,这条律就迫使一些同宗兄弟为生活在一起,不得不更姓易名,从而导致部分家族分成多个姓氏。
在鲁西北一带,曾流传关于“打锅牛”的传说,也广为流散。相传,洪洞县有牛氏五兄弟,在集结于大槐树下后,方知同姓不能同迁一地。五兄弟深知自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便匆忙将一口大锅砸成五瓣,各执一片,以备将来做为续祖寻亲的标记。后世牛氏相见,就会问:“打锅不打锅?”若“打锅”即为本家,若“不打锅”则为旁支牛氏。
而微山县留庄镇前塘子村的徐先生向记者表示,“我的祖先也是明洪武年间由山西迁来,村子就是那时候建立的,至今已有二十五世。现在全村都是徐氏一族,敬关公,以铁锅为记。据家谱记载,山东省有三成徐姓属于这一支分出去的。”
因明朝移民条律中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曾是中国文化崇尚的一种人格风骨,这条律就迫使一些同宗兄弟为生活在一起,不得不更姓易名,从而导致部分家族分成多个姓氏。例如一些地区的魏姓与马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等,都是异姓同宗。
朱亚非教授认为,当时明官府规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主要是为了打破多年形成的家族势力,以利于民族融合以及移民区的稳定、均衡。“从当时的情况分析,应该不可能考虑到优化遗传基因的因素。”
曹县刘庄《魏刘氏合谱》中记载说,“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迁民招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始祖兄弟二个,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
而不愿改姓的只能分居异地,如广饶县陈官乡古氏与昌乐县朱刘镇东南庄古氏、寿光城南田马乡院上村古氏、五莲县古氏等,均为山西洪洞县古氏一族。
对于一些大的姓氏,同姓不同族的情况也非常多见。
商河县韩庙村的王新强给记者打来电话,“天下王氏有很多宗族,而我们韩庙王氏被称为‘杀驴王’。相传当年移民时,韩庙王氏的祖先有三兄弟,在依依不舍中把家中惟一的一头驴杀了,相约把各自的后代都称为‘杀驴王’,以免与其他宗族混淆。”
曹县庄寨镇虎头王村王红梅来电说,“我们虎头村王氏都是山西洪洞县移民后裔,至今已形成1万多人的大家族。据族谱记载,移民时我们的祖先带着老虎来到这里落户,因此取名‘虎头王’。”
济阳县崔寨镇封刘贾村主要由封氏、刘氏和贾氏三大家族构成,均是明代由枣强县迁来。其中,封刘贾村的刘氏一族被称为“黑槐刘”,得名于村里的一棵老槐树。据封刘贾村的贾先生介绍,村里那棵老槐树已有数百年历史,被村民称为“神树”。人们都非常爱护这棵老槐树,有时被风刮段一截树枝,即使在几里地以外,被人拾到后也会送回村里。
而薛姓原本发源于山东境内,为古薛国(今枣庄市的滕州、薛城一带)的后裔,后来沿黄河向西迁徙,明代大移民时又迁居到山东、河南、江苏、陕西等地,分化为多个宗族。
同时,山西移民对山东的民俗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今,山东许多村庄的命名仍然能反映出当时的大移民背景。
因明代大移民采取了军屯、商屯、民屯等方式。所谓军屯,即每个士兵授田50亩,在边防地区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在内地则二分守城,八分屯种,由卫队长官管理。商屯,即通过盐商招募居民到边地开垦荒地,以生产之谷物向政府换取盐引(买卖凭证)。而其屯种地区也多以屯或营来命名,如郓城、巨野、莘县、齐河等地的丁官屯、随官屯、李屯、张营、胡官屯等等。
清明时节吃冷食、蒸“面燕”(一种面食,又名“子推燕”,本是山西人纪念春秋时被焚于绵山的山西人介子推的习俗)、插柳条等习俗,原本是山西的民间风俗,随着移民迁居山东,这些习俗便也流传山东。
在大槐树祭祖园档案室,保存有200多部家谱、族谱,其中由山东人捐赠的仅有4部。
“因当年移民时的登记资料在‘文革’中被毁,如今的资料主要是近年来通过各种文献资料以及民间捐赠的家谱、族谱整理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如果民间能够将幸存的族谱副本捐赠出来,将对挖掘和传承根祖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让那些失去联系的同宗同族的人认祖归宗。”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根祖文化部副部长罗红玲对记者说。
罗红玲介绍说,大槐树祭祖园自从去年成立根祖文化部以来,均对前来寻根的人一一登记在册。“希望能通过他们提供的线索,整理出更详实的脉络。”
据悉,近年来国内各地以及海外华人前往大槐树寻根的人日益增多,“尤以山东人最多”。
然而,针对悄悄兴起的“寻根热”,有关专家认为,寻根祭祖既可构筑一座开放型的思想殿堂, 也可打造一个封闭式的精神堡垒。“寻根不能像某些文人那样, 把压缩在泥土中的血腥历史爬剔出来, 去极度舒展人的原始野性与蒙昧;祭祖, 也不能像某些凡夫俗子那样, 默念祷词, 频频熏香, 祈求祖宗保佑升官发财, 一路福星;寻根祭祖更不能像某些农村那样, 借大修家谱去扩张宗族势力, 去重筑带有封建釉彩的狭隘的围墙。”
据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园的统计,当年迁往山东的移民,目前已遍布山东省17个地市的109个县、市、区。
莘县 东阿 聊城 冠县 平阴 阳谷 茌平 临清 夏津 高唐 平原 武城 德州 陵县 宁津 乐陵 临邑 商河 惠民 济阳 高青 桓台 邹平 章丘 齐河 禹城 长青 济南 东明 菏泽
鄄城 郓城 巨野 定陶 曹县 单县 成武 金乡 嘉祥 梁山 东平 汶上 肥城 宁阳 兖州 曲阜 济宁 鱼台 枣庄 微山 滕州 邹城 泗水 平邑 新泰 莱芜 泰安 苍山 郯城 临沭
临沂 费县 莒南 日照 莒县 蒙阴 沂南 五莲 沂水 诸城 安丘 沂源 临朐 昌乐 青州 寿光 昌邑 潍坊 淄博 胶南 胶州 青岛 即墨 高密 平度 莱西 莱阳 莱州 招远 栖霞
龙口 蓬莱 烟台 牟平 威海 文登 荣成 乳山 海阳 无棣 庆云 阳信 沾化 利津 滨州 东营 博兴 广饶 垦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