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1-28 06:04
鄌郚总编

“东莞”地名南迁与青、徐士族南渡(李沣)


  (一)
  具有“世界工厂”之誉的广东东莞,现在已是座驰名世界的城市;实力强劲的东莞足球,通过电视的传播,也不断地吸引着国人的眼球。眼下,“东莞”成了广东的一张名片,并似乎成了广东的一个专用地名。但查阅史籍,在中华大地上有三个“东莞”,既广东的东莞 、江苏的东莞和山东的东莞。
  《辞海》对“东莞”的注释为:
  1、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南朝宋移治今莒县,隋初改名东安:
  2、郡名:①汉建安初分琅琊、齐郡置,治所在今沂水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阴、沂源等县地。
  ②东晋侨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东南。
  3、县名,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下游,汉为博罗县,东晋为宝安县,唐为东莞县(置所在今深圳市西)地。
  从历史发展顺序看,汉时的东莞在山东。晋时的东莞一在山东,一在江苏。江苏的东莞是从山东迁移过去的,所以称“侨县”,又称“南东莞”,意为同时还有个“北东莞”。唐时,将广东晋朝的宝安县改名为东莞县。因此,山东的东莞最早,广东的东莞最晚。
  位于山东、江苏、广东的这三个东莞,其名称相同是偶然的巧合呢,还是有其内在联系? 即三个“东莞 ”有没有氏族、家族的血缘关系?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历史的考察:
  在中国的历史版图及行政版图上,异地同名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现象早就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注意,并成为了历史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着名历史学家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一书中是这样论述的:
  部落迁移之后,地名随之,愈迁愈远,地名亦随之愈远。前代史籍,时有同名之地,散见各处,胥由于此。原在山东迁于江苏,则江苏有共地矣。更迁于安徽,则安徽有其地矣。再迁至鄂、至湘,莫不皆然。地愈远者迁愈晚,地愈近者迁于早,地虽不同,名无不同。①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地判断,山东、江苏、广东的东莞 ,有其内在的联系,是居住在古东莞地区的若干氏族、家族南迁和再南迁后,将原来的地名亦迁至新地,用原来的地名命名新住地的结果。
  一、 东莞之初,在山东沂水。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齐悼惠王刘肥,高祖(刘邦)长庶男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也就是说西汉初年,山东能言齐语者,皆为悼惠王子的封地齐。
  孝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以齐之城阳郡立章(齐王刘肥弟刘章)为城阳王(城阳先“郡”后“国”,均治今山东莒县城)。立二年卒,子喜立,是为共王。”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城阳共王子刘吉侯东莞,属琅琊郡。《汉书》也载:“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阳王子吉为东莞侯”,东莞为县邑此为最古。这是史书上关于“东莞”的最明确也是最早的记录。因此史上最早的“东莞”是齐悼惠王后裔的封地。
  《汉书?表》载:“高阳侯薛宣,以承相侯,千九十户。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四月封。”封地为东莞。刘吉封东莞100年后,东莞又成为薛宣的封地。
  《三国志?魏书?臧霸传》载:黄巾起义时,泰山郡华人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观兄孙康,从陶谦聚众破黄巾军,屯兵开阳(琅玡国治)后曹操“以霸为琅玡相,(吴)敦利城,(尹)礼东莞,(孙)观北海,(孙)康成阳太守。”这件事大概发生在公元200年前后。
  《资治通鉴》载;嘉平四年(公元252年)“二月,立皇后张氏,大赧。后,故凉州剌史既之孙,东莞太守缉之女也。”是说魏齐王曹芳,立东莞太守张缉之女为后。
  《三国志?魏书?陶谦传》引谢承汉书曰,赵昱年十三,母病三月,惨戚消脊,至目不交睫,“乡党称其孝,就处士东莞。”后为广陵太守。
  综上所述,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封城阳共王子刘吉为东莞侯;公元前20年,汉成帝时,高阳侯薛宣封地为东莞;公元200年前后,曹操封挫败黄巾军有功的尹礼为东莞太守。广陵太守赵昱曾隐居东莞。
  东莞地望何处?。
  《后汉书》载:琅琊国“东莞,有郓亭。有邳乡。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春秋》隐公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预注:“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
  关于”浮来”的地望,《水经注疏》曰:“沂水又东迳浮来之山”。守敬按:“《九域志》沂水有浮来山;《续汉志》,东莞 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沂水县志》谓即《隋志》东安县下之松山,在今县(沂水)西北80里。”
  关于“邳乡”地望,杜注:“东莞县北有邳乡”。《水经》云:“沭水出琅琊东莞县西北山。东南流迳邳乡南,南去县八十里许。”守敬按:“据《注》似西北下有大弁山。”《明.地理志》沂水县西北有大弁山,今沭河出临朐县南,沂水县北之沂山。”这里标示“邳乡”在东莞县北80里沭河西北处。《水经注疏。沂水》又云:公来山“在邳乡西,故曰邳来间。”这里标示浮来在沂水西,邳乡在沂水东,在东莞县城北80里许。
  沂水继续东南流迳东莞县故城西。今人王汝涛等考证,汉东莞县遗址,即今沂水县城。
  汉徐州琅玡郡东莞县旧址,在今沂水县城。后汉末于东莞县地置东莞郡,郡治所在今沂水县城北40里的高桥乡。《寰宇记》:“惠帝,东莞郡移理莒城。”刘宋徐州东莞郡治莒县,又东莞县,遗址在今莒县城北92里的东莞乡之东莞村。
  又据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当时东莞郡领县五,除沂水、莒外,还有临朐、寿光。
  由此观之,从西汉到刘宋,东莞县、郡之名和治所,多有变动,但均在今沂水、莒县以北地。最早的东莞县址在今沂水县城。
  二、汉末南迁荆、扬二州的青、徐士家豪族与流民
  (一)北方流民和士家豪族向益、荆、扬三州的迁移。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始,大一统的东汉帝国瓦解,中华大地进入了内部倾轧,外族入侵,军阀割据混战,人祸加天灾的持续不断地动乱、分裂局面。从三国鼎立,“五胡乱华”,十六国之乱,到东晋灭亡,江南宋齐梁陈的更替,一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才结束了东汉灭亡后的长达400多年的分裂、割据和动乱。在这400多年间,有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就是北人南迁、南北融合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南移。
  北方世家豪族和流民的大量南迁,应从东汉末年算起。“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失败以后,北方中原地带遭受不断的战争破坏,人口死亡是很多的,未死的人口也大量地向外逃亡。这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人口大流动的时期。”?当时人口移动的方向,有向西的,关中三辅一带的人口向陇右迁移;有向北的,《后汉书?刘虞传》:“青、徐士庶,避乱归虞(于幽州)者,百余万口。”;但主要的是向南,“向南逃的,仍是以益、荆、扬三处为三个集结点。所以有“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庐江、九江、靳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汉末大乱,徐方士民避难扬土。”汉末晋初,九十年的战乱,全国人口由五千万减到七百万,对此何兹全先生说:“三国及西晋户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的逃亡,不向政府注籍,及依附豪族变成大量豪族的户口。”?
  (二)迁入荆、扬二州的北方人。
  汉末晋初的北人南迁,一种是世家豪族带领宗族、佃客、部曲及依附于自己的流民的集体迁移,一种是军阀、官吏带领官兵和部曲等的征战调防。三国时的军阀武将,转战各地,都带领着自己的宗族、家兵、部曲。“则当时居军中者,多有宗族相随。”④“田畴归魏大祖,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田畴入徐无山数年,百姓归之者五千余户。”“畴与管宁、邴原、王烈等,能为流人之主。”⑤
  汉末晋初,迁入长江中下游的北人集团有:
  1、徐方万口。
  丹阳人陶谦,为徐州剌史,同郡人笮融聚众数百依陶谦,并大修浮屠寺,每浴佛,就食者万余人。时曹操击谦,“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徐方不安,融乃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琅琊人)以宾礼。”笮融杀赵昱,后奔豫章(今南昌),被扬州刺史刘繇打败(《后汉书?陶谦传》)。徐方万人肯定被刘繇俘获,成为刘繇的部众。
  2、扬州刺史刘繇。
  刘繇,山东东莱人,父刘宠为豫章太守、会稽太守,属早期南迁汉人。刘宠弟刘方二子:刘岱、刘繇。刘岱“虚及爱物,为士所附”;刘繇有盛名,诏用为扬州刺史,“值中国丧乱,士友多南奔,繇携接收养。”“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丹阳笮融依繇为盟主。”说明这时刘繇接纳、统领了很多南迁士友和宗族。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繇与(孙)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告谕部下,其刘繇故乡部曲不降者,一律善待,“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刘繇的两万余青、徐人又归附了孙策。刘繇奔豫章卒,剩余的士众万余人欲奉豫章太守华歆(华歆,山东平原人,与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管宁、邴原为游学之友)为主,歆以为“因时擅命,非人臣所宜。”其众未有所附,散居民间(《通鉴纪事本末》卷九)。由此可知,刘繇的数万故乡、兵卒、部曲,一部分归属了孙策,另一部分散落到了民间。散落民间者,官府就称为“宗贼”、“盗贼”。这些散落民间的青、徐汉人,后来又被孙权讨伐,收编到了扬州。
  刘繇的同乡东莱人太史慈被孙策挫败俘获后,成为了孙吴政权的谋士和说客。,
  3、上缭、海昏的青州人。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载:“豫章上缭宗民万余家。”《三国志?太史慈传》:“海昏有上潦壁,有五、六千家相聚,作宗伍。”《三国志?魏志?刘晔传》载:“上缭虽小,城坚池深。贺所筑。”《通鉴纪事本末》载:“遂伐上缭,至海昏,宗帅知之,皆空壁逃迁。”说明上缭、海昏是城池壁垒,居住宗民万余家数万人。此城邑主人是“贺”,“贺”是谁?数万人是何方人士?
  《汉书?王子侯表》:“海昏侯贺,昌邑哀王子。(封地)豫章”。昌邑哀王,武帝子。昌邑王贺,武帝之孙,本为太子,因荒淫无度不务正业,“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故王家财物皆与贺。”为了不使昌邑王贺干预朝政,把他发配到了远方。原奏发配到房陵,实际上发配到了豫章,宣帝封为海昏侯,给他的待遇就是沐邑二千户及王家的财物。豫章郡有昌邑城、有西安县、乐安县。而昌邑、西安、乐安,都是青州的古县名。上缭、海昏的万余家中,至少有两千多户是从青州昌邑迁移过来的。
  (三)、江东孙吴政权的主要政治军事基础是青、徐士家
  富春孙氏本属“孤微发迹”(《三国志?吴书?孙坚传》陈寿评) ,出身寒门,非世家大族,在江东更无乡土势力可依。《孙坚传》载:“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此时孙坚为朱的左军司马),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这就是孙氏的政治起点。
  孙氏原本袁术的部曲,“所以孙策从袁术索得的孙坚余兵,主要应是后来陆续召募补充的淮、泗兵”,“孙策率领过江的军队,以淮、泗人为主体。”⑥后破刘繇得兵两万余人。刘繇,东莱人,刘繇兵也多为青州兵。
  “在牧守混战之际,皖北、鲁南一带的世家豪族大地主带领了他们的宗族、宾客、部曲南渡之后,急切需要避难的立足点”而孙氏政权要在江东立足和扩展疆域,“也必须倚赖这些流寓到江东来的世家豪族大地主。”⑦对孙氏政权有重要影响的青徐之士族有:
  (1)张氏家族。张 昭,彭城人,“少好学,善隶书从自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琊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张昭对孙权,“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三国志?张昭传》)张昭的发小和学友一是琅琊赵昱,一是东海王朗,如《三国志》载:“时选三署郎补县长,琅琊赵昱为吕(莒县)长,东莱刘繇下邑长,东海王朗甾丘长。”因此张昭同与赵昱、王朗、刘繇为友。张昭侍权,不只是他个人,而是个依附于他的群体,如《张昭传》所言:“及昭辅权,绥服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这个别群体多为 青、徐士人。
  张昭子张承、张休、张奋,都是孙氏政权中的文臣武将。张承“与诸葛瑾、步骘、严峻相友”,官至奋威将军,封都乡侯;张奋,平州都督,封乐乡侯。张昭孙,张承子有都乡侯张震,张约、左将军张布。
  (2)诸葛氏家族。
  诸葛瑾、诸葛恪家族,琅琊阳都人(山东沂水),吴书曰: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一统志》故城今山东青州府诸城县西南三十里)诸葛亮胞兄,汉末移居江东,受到孙权优礼,以绥南将军代吕蒙为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官至大将军。
  诸葛恪,诸葛瑾长子,年轻时就为孙权器重。孙亮继位后,以诸葛恪为太傅,新秉国政;滕胤为卫将军,统领军政。诸葛恪弟诸葛融为奋威将军。诸葛恪有三子,长子诸葛绰,骑都尉;次子诸葛竦,长水校尉;少子诸葛建,步兵校尉。
  诸葛直,诸葛瑾次子,吴主传曰:“黄龙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3)滕氏家族。滕胤,北海剧人(今寿光)。滕胤父滕胄,伯父滕耽,与东莱人刘繇一起避乱渡江,后事孙权,滕胄为车骑将军,滕耽为右司马。滕胤父“胄善属文,(孙)权待以宾礼,军国书疏常令损益润色。”(《三国志?滕胤传》)滕胤三十岁时就为丹阳太守,封都亭侯、高密侯,孙亮继位后,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成为孙氏王朝的左右手。
  (4)依附江东孙氏政权的其他青、徐名士
  太史慈,山东东莱黄县人,黄巾乱时,与北海相孔融、平原相刘备为伍,刘备遣三千精兵随慈,后过江亡入山中,成为山越首领,自称丹阳太守,后为孙权折冲中郎将,收编刘繇余众万余人,守海昏。《三国志》曰:“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
  华歆,山东平原人,与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管宁、邴原和太史慈为挚友,华歆是聪明绝顶的大儒,是没有权力欲望的贤人,刘繇时为豫章太守。刘繇死后,豫章士众万余人欲奉华歆为主,华不受。太史慈对孙策说:“华子鱼良德也。”
  严畯,彭城人,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名,“孙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及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三国志?严畯传》)后为尚书令,着《孝经传》、《潮水论》。
  徐盛,琅琊莒人,遭乱避江东,权以为校尉芜湖令,后遣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赐临城县为奉邑。
  (五)、江东孙吴政权的青、徐情结。
  在江东孙吴政权兴衰更替的历史进程中,青、徐士家的张氏、诸葛氏、滕氏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了十分重的作用。孙吴政权与青、徐士家的政治、历史情结,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孙氏封王多用青、徐之地名,二是孙家与青、徐士家结成的攀根错节的婚姻关系。
  1、孙氏家族的所封之王
  赤乌五年(公元)立子和为太子,八月立子霸(太子和弟)为鲁王。
  太和二年(公元)春正月,吴主立故太子和为南阳王,居长沙;仲姬子子奋为齐王,居武昌;王夫人子休为琅琊王,居虎林。太子继位后,徙齐王奋于豫章,琅琊王休于丹阳。
  汉时传统,男子封王,女子为公主。江南东吴孙氏封子为王,承继汉礼,实际上是承认自己的血统为北方汉人,是吴承汉制。《三国志》曰:孙坚,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史记?孙武传》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越绝书》曰:“吴县巫门外大冢,孙武冢也,去县十里。”《三国志集解》按:“孙武之后,传于吴越,当原于此。”
  这些记载说明,孙氏的远祖是军事家孙武。孙武本山东齐人,战国时被吴王阖庐重用,家族由山东迁入江南。因此孙氏政权有山东情结,诸子封王时用齐、鲁、琅琅之名。
  2、孙氏与青、徐名流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
  吴主孙权王夫人,琅玡人。
  王夫人生子和,初立为太子,封为琅玡王,娶张承女(张昭孙女)为妻,即张夫人。《三国志?吴书?张昭传》载:“初,(张)承丧妻,(张)昭欲为索诸葛瑾女,承以相与有好难之,(孙)权闻而劝焉,遂为婚。”在孙权的干预下,张昭子张承娶了诸葛瑾的女儿为妻,张昭和诸葛瑾成了亲家。《张昭传》还载:“生女,权为子和纳之。”张承和诸葛瑾女成婚后生女,孙权又将此女纳为儿媳,成为孙和夫人。此孙夫人,即是张氏女,双是诸葛氏的外甥。孙氏与张氏,与诸葛氏,成了亲戚套亲戚。
  孙和子孙皓即位后,立皇后滕氏。《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载:“孙皓滕夫人,故太常(滕)胤之族女也。”孙皓夫人,为太常滕胤之族女。滕胤,丹阳太守,北海剧人。但东汉末,剧县录属东莞郡,也可以说滕胤是东莞人。《资治通鉴卷七十七》曰:“吴滕胤、吕据之妻,皆夏口(今江苏镇江)督孙壹之妹也。”
  孙壹之妹,即孙奂之女,而孙奂乃孙坚季弟孙静之子。孙奂是孙权的堂兄弟,滕胤之妻 ,孙奂之女,也既孙权侄女。滕胤之女,又是诸葛恪中子诸葛竦之妻。
  综上所述,汉末及三国时期,江南扬州,甚至于孙吴政权中,已经有大量青、徐士家,并与青、徐文化难舍难分。
  每一、徐州地名鲁、琅玡,青州地名齐、东莞(东莞原属徐州琅玡,后从琅玡分出立东莞郡,含青州的临朐、寿光等县,成了横亘徐、青二州的郡。)成了孙权的儿子们的封王称号,孙吴政权对青、徐,尤其是对琅玡、东莞的偏好,表明孙吴下政权与琅玡、东莞 有着内在的文化或者血缘的联系。
  第二、青、徐士人或者宗族,在孙吴政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相联系的是,在江南扬州地区有大量从青、徐二州以各种名义迁移过来的北方汉人。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青、徐地名随氏族、士族迁到扬州,就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哪个氏族,以什么名义,在什么时间在新居地用老居地的子命名,这就受偶然性的支配。上述的引证、叙述、分折,只能说明,在汉末、三国时期,“东莞”地名落地扬州,或者说落地京口,或者落地丹阳,都有可能。但这时可能性还没有变成现实性。在毗陵,今江苏常州地区出现“东莞 ”地名,是东晋时发生的事。
  参考资料:
  ①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51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②③《何兹全文集》第一册第207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 ⑤吕思勉:《秦汉史》第502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⑥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第268、270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⑦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107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寿光文史 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5-01-28 06:05
鄌郚总编
  东莞地名南迁与清、徐士族南渡(二)
  —————东晋南朝时侨居江左的东莞郡和东莞县  
  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凸显了权力的残暴和丑恶。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后,杨皇后伙同杨骏修改遗嘱篡夺皇权;次年贾皇后杀死杨骏逼死杨皇后,灭杨氏数千族人;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杀贾皇后;公元301年,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顒起兵杀死司马伦;公元302年,司马顒与司马?攻杀司马囧;公元303年,司马顒与司马颖又攻杀司马?;公元304年,司马越杀司马?;公元305年,司马越又起兵反司马顒;公元306年,司马越杀死司马颖,毒死晋惠帝,立晋怀帝。“八王之乱是一辐群兽狂斗图,司马氏集团的全部残忍性腐朽性集中表现在这个狂斗中,由此引起三百年的战乱和分裂。”①西晋的灭亡和“五胡十六国”混乱政治局面的形成,犹如祖逖对司马睿所言:“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一、西晋末年和南北朝时的第二次北人南迁高潮
  在司马氏的混战中,各王为赢得优势,纷纷利用和引导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成都王司马颖引匈奴刘渊为外援,于是匈奴贵族遂借赴国难之美名,长驱入邺;东瀛公司马腾引乌桓羯朱袭司马颖,于是乌桓遂长驱入塞;幽州剌史王浚召辽西鲜卑攻邺,‘鲜卑大掠妇女’,‘沉于易水者八千人’。从此大河南北,变成为匈奴、鲜卑贵族统治的世界,由八王之乱引起了中原更大的胡汉移民狂潮。”②
  “八王之乱”的直接的政治后果,就是西晋政权的灭亡和“五胡十六国”导致北方的分裂、割据、战争、杀戳,从而经济的破产,社会慌乱,人民大量死亡或流离失所,活着的人纷纷往东、往南逃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浪潮。
  《晋书?王导传》载:“洛京倾复,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就是说十分之六七的北方豪族、士族男女都逃到江南去了。
  《晋书?地理志》载:“永嘉之乱……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一淮北流人,相率过江淮。” “及胡寇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
  《晋书?郗鉴传》载:鲁人郗鉴初率乡里“千余家,避难于鲁之峄山,三年间,众至数万。”,后又率众屯广陵(今江苏扬州)。
  东晋早期的几十年中,北人南渡是个接连不断的过程。王仲荦先生将这个过程划分为七个时期③,即:
  1、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司马睿移镇江东,北方流民相率过江,这是第一个时期。④
  2、大兴四年(公元321年),祖逖病死,郗鉴自邹山退屯合肥,祖约自谯城退屯寿春,其后遂尽失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地区,流民渡江者转达多,这是第二个时期。⑤
  3、永和五年(公元349年),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或至汉中,这是第三个时期。
  4、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大捷,苻坚败亡,黄河流域再度分裂,中原流民相率过江,这是第四个时期。
  5、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死后,又失河南,流民南渡者转多,这是第五个时期。
  6、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北魏南侵至瓜州,流民南渡江淮,这是第六个时期。⑥
  7、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流民南渡江淮,这是第七个时期。
  按照此说,北方的战乱,黄河流域的士家豪族和自由民的大规模、集体南迁,前后延续了160多年,是几代人前后相继的行动。学者统计,西晋末和南朝时,南迁北人大约有90多万,占了整个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⑦
  北人南迁地,主要是长江流域,即当时的益、荆、扬三州。而扬州地区,即东晋的政治中心,聚集的南迁汉人最多,大约有26万。而这26万北人主要是山东人和与之相邻的苏北人。这26万山东、苏北人主要迁居在长江南岸的建邺(南京)、京口(镇江)、晋陵(常州)及长江北岸的广陵(扬州)等地。⑧
  二、侨寓江左的东莞郡、县
  晋元帝司马睿要在江南建邺做皇帝,也就是要把晋的政治、军事中心由洛阳移到建邺,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支持和保驾护航。现成的、与他关系极为密切就是琅琊王氏。
  元帝司马睿与琅琊、与琅琊王氏的关系,历史久远、错综复杂。元帝司马睿,是琅琊王司马伷的孙子,司马睿与其父司马觐均袭封琅琊王。司马睿与琅琊人王导关系密切,王导经常劝司马睿回到琅琊封地去。当司马睿以安东将军出镇下邳时,就请王导为安东司马,做为自己最高最亲近的谋士。
  元帝渡江,就是听从了王导的建议,即“永嘉初,用王导计,始镇建邺。”
  元帝渡江时,跟随大量琅琊国人,“晋乱,琅琊国人随元帝过江千余户。”
  元帝过江后,身边参赞机务的也多为琅琊国人,如琅琊王氏、颜氏、诸葛氏、刘氏等,《晋书?诸葛恢传》载:“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是说元帝过江后特别重用“一国”,即琅琊国的人才。因此,跟随元帝渡江的琅琊人可用万计。为使这些以氏族、家族为纽带,世家与宾客、部曲结为一体的庞大人群扎根江南,在江南能安居乐业,元帝于太兴三年(公元320年),侨立怀德县于建康,以安置这些琅琊侨民。成帝司马衍又于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在江乘县(今江苏句容县北60里)境内侨立琅琊郡。为区别原山东琅琊郡,江乘琅琊郡称为南琅琊郡。北方的琅琊郡有临沂县,(琅琊王氏就是临沂人),于是在南琅琊郡的江乘界内也设立了临沂县。这样琅琊、临沂这些北方的地名,就随着琅琊人的渡江南迁,也落地江南了。
  根据谭其襄先生的统计,南迁汉人有90多万,这90多万北人主要徙居在长江流域,这是东晋政权的政治、军事靠山。为了保证这90多万北人的生活、生计及对东晋皇权政治、军事上的长期有效地拥戴和支持,必须用优惠的政策安抚和维系这庞大的人群。为此东晋政权实行了王导提出的“侨寄法”。
  所谓“侨寄”,就是把迁到长江流域的北方人,按照在北方时的州、郡、县名,重新命名新地,如《宋书?州郡志》所载:“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就是说在江南又设立了北方的这些州,但这些州并不在原来的地方,非旧土也。南迁北人是以家族、氏族、村落、乡党、闾里甚至于县邑的群体性迁移,是老少祖孙亲属的整体性迁移。北方人的宗族、地域观念很强,实行侨州、郡、县制,把这些北方人安置到江南,就保持了原来族群、乡里的稳定性,使他从观念、习俗等方面,真正把新居当成自己的家。
  《侨寄法》的另一功能就是设立官位,安置南迁士人。南迁后王导劝元帝选取北方名士百余人做属官。用官位来安抚南迁士家豪族。大量设置侨州郡县,也等于大量设置官位。北朝颜之推在《观我生赋》自注中说,中原士族随晋元帝渡江的有百家,因此江东有《百家谱》,东晋政权要依靠这百家,就必须给这百家官职和特权。司马睿登基后实行大赦,文武百官一律升级二等,凡上书“劝进”的官员再升级一等,凡签名“劝进”的平民,也擢升为“吏”,这就必须设置大量官位来安置这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官吏,这也是大量设置侨州郡县的必然性。
  关于侨州、郡、县的设立,《晋书?地理志》载:“是时,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率过江淮,帝(元帝)并侨立郡县以司牧之。割吴郡之海虞(《读史方舆纪要》载:今常熟县即古海虞城。)北境,立郯、朐、利城、祝其、原丘、西隰、襄贲七县,寄居曲阿。以江乘置南东海、南琅琊、南东平、南兰陵等郡。分武进立临淮、淮陵、南彭城等郡,属南徐州。”
  这段记载说明,元帝时,割海虞北境立了郯、朐等七县;在江乘立了南东海、南琅琊等四郡;在武进立了临淮等三郡。上述各郡、县都属南徐州。
  《晋书?地理志》还载:“明帝又立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东莞、南平昌等郡以属徐、兖二州。”说明明帝时,又在江南侨立南东莞等十一郡,属徐、兖二州。但南东莞的位置、属县、郡治等,《晋书》无载。《宋书?州郡志》载:南东莞太守,领县三:莒、东莞、姑幕。户1424,口9854。南东莞郡,虽辖三县,但人口并不多,三县只有1424户,9854人。但无论如何,南东莞郡是由南迁的原山东的莒县、东莞县和姑幕县三县的侨民组成的。这1424户,都是三县的那些家族、氏族构成的,史书虽无记载,但可根据文献中那些东莞代表人物的事迹,粗线条地复原出南迁东莞人的发展脉络。
  (一)、徐邈、臧琨家族
  《晋书?徐邈传》载:“徐邈,东莞姑幕人也。祖澄之为州治中属,永嘉之乱,遂与乡人臧琨等,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南渡江,家于京口。”徐邈家族应是侨寓南东莞郡的北人主体。根据《宋书》记载,南东莞郡总户数为1424户,徐邈,可以说是位流民的统帅,由他引领到江左的就有千余户。因此徐邈在南东莞郡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徐邈,少好学,尤善经传,与乡人臧寿(此臧寿与臧琨应为一人)齐名。因此,建元中(康帝司马岳时)为太子前卫率,领本郡大中正,授太子经。
  徐广,徐邈弟。《晋书?徐广传》载:“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侍中邈之弟也。家世好学,至广尤为精纯,百家术事,无不研览,着成国史,迁骁骑将军,领徐州大中正,散骑常史,领着作尚书。”《宋书?徐广传》载:“永初元年(421年)诏曰:‘秘书监徐广,学优行谨,历位恭肃,可中散大夫。’广上表曰:‘臣年时衰耄……臣坟墓在晋陵,臣又生长京口,恋旧怀远,每感暮心。’”徐广生长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墓地在晋陵,晋陵应是这个家族的居地。晋陵,原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因此,徐氏家族的居地在今江苏常州。
  徐豁  东莞姑幕人,父徐邈,兄徐广。晋安帝隆安末,为太学博士。桓玄辅政,为中外督都。永初初,为徐羡之镇军司马,尚书左丞,山阴令。元嘉五年,以为持节,督广交二州军事,广州剌史。
  臧焘,东莞莒人,武敬皇后兄,宋武帝刘裕的妻舅。《宋书?臧焘传》载:“少好学,善三礼,操行为乡里所称。晋孝武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徐、兖二州剌史谢玄(谢安侄)举焘为(国学)助教。”晋孝武帝太元中,臧焘被谢玄举为国学助教。谢玄出兖州剌史时在江北的广陵(今扬州)太元四年(公元379年)加领徐州剌史,身兼兖、徐两州剌史,北府兵的首领,就把广陵和京口(今江苏镇江)连为一体。同此推断,初任国学助教的臧焘,是在江左,不是在山东的东莞。《宋书?臧焘传》还有如下文字:因母家贫,臧焘和其弟臧喜,弃临沂令之官位,回家躬耕自业十余载,父母丧亡,居丧六年。可见臧焘曾任南琅琊临沂县令。宋高祖刘裕镇京口时,与焘书曰:“顷学尚废弛,后进颓业……,想复弘之。”于是臧焘“参高祖中军军事,入补尚书度支郎,改掌祠部。”说明臧焘是刘宋朝中的重臣。《宋书?臧焘传》还言:“时太庙鸱尾灾,(臧)焘谓着作郎徐广曰:”,说明臧焘与徐广同为刘宋朝中的大臣,是同僚。
  臧熹,臧焘弟,好经籍,习骑射。“行参高祖镇军事,员外散骑侍郎,领东海太守。”
  臧质,臧喜之子,是个出类拔萃的文武之材。《宋书?臧质传》载:“质年三十,屡居名郡,涉猎史籍,尺牍便敏,既有气干,好言兵权。太祖谓可大任,欲以为益州事,未行,徵为使持节、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徐兖二州剌史。”
  (二)、刘穆之家族
  刘穆之,东莞莒人,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世居京口,少好《书》、《传》,博览多通,与宋高祖刘裕患难之交,是高祖的左膀右臂,如高祖所曰:“前将军臣穆之,爰自布衣,协作义始,内端谋猷,外勤庶政,密勿军国,心力俱尽……,岂臣以寡乏,负荷国重,实赖穆之匡翼之益。”刘穆之晚年为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入居东府,总摄内外。元兴十三年(公元417年)刘穆之卒。刘裕称帝后,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并叹曰:“穆之不死,当助我治天下。”
  刘穆之三子,长子刘虑之,仕至员外散骑常侍;中子刘式之,通易好士,累迁相国中兵参军,太子中舍人,黄门侍郎,宁朔将军,宣城淮南二郡太守;少子刘贞之,中书黄门侍郎,太子右卫率,宁朔将军,江夏内史。
  刘秀之,东莞莒人,司徒刘穆之从兄子也。世居京口。祖刘爽,尚书都官郎,山阴令。父,刘仲道,高祖克京城,补建武参军,与孟昶(丹阳尹)留守,事定,以为余姚令。刘秀之天生聪慧,徐广外甥、尚书祠部郎、南台治书侍御史何承天以女妻之。景平初,为无锡、阳羡、乌程令;元嘉十六年迁建康令,除尚书中兵郎;元嘉二十五年,除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宁远将军、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剌史。刘秀之善于为政,躬自节俭,政甚有声。卒后,上甚痛惜,诏曰:“秀之识局明远,才应通畅,诚着蕃朝,绩宣累岳。可赠侍中、司空、持节、都督、剌史、校尉如故,并赠封邑为千户。谥为忠成公。”可见刘秀之在刘宋朝迁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刘钦之,刘秀之兄,为朱龄石右军参军,出为无锡、阳羡、乌程令。
  刘粹之,刘秀之弟,晋陵太守。刘粹之既然为晋陵郡的太守,刘粹之家居应在晋陵(今常州),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南东莞在今常州地域。
  《刘岱墓志铭》中的刘氏族人
  1969年,在江苏省句容县袁巷公社小龙口出土《刘岱墓志铭》,铭文摘要如下:
  齐故监余杭县刘府君,高祖(刘)抚,字士安,鼓城内史;曾祖(刘)爽,字子明,山阴令;祖(刘)仲道,余姚令;父(刘)粹之,字季和,大中大夫;南徐州东莞郡莒县都乡长贵里刘岱,字子乔,山阴令淬太守事,左迁尚书札白衣,监余杭县。
  铭文清楚记载,刘岱(刘府君)是南徐州东莞郡莒县都乡长贵里人;刘岱的父亲是刘粹之,大中大夫;刘岱的祖父是刘仲道,余姚令;刘岱的曾祖父是刘爽,山阴令。墓志铭中的这些记载,与《宋书?刘秀之传》中的如下记载:刘秀之,东莞莒人,祖(刘)爽,山阴令;父(刘)仲道,余姚令;弟(刘)粹之,晋陵太守,完全相合。刘岱是刘秀之弟刘粹之的儿子,刘秀之的侄子。既然刘岱是南徐州东莞郡莒县都乡长贵里人,刘秀之及从叔刘穆之等刘氏家族,其南迁后的居地也是南徐州东莞郡莒县。
  (三)、东莞郡县的具体方位
  臧焘家族、刘穆之家族,都是南徐州东莞郡莒县人,徐邈家族是南徐州东莞郡姑幕人,南徐州的东莞郡及所属莒县、姑幕县的具体方位在何处?
  宋《九域志》载:“东晋侨置南东莞郡于晋陵南境,侨置莒县为治,又侨置姑幕等县属焉,此其旧址也。今有大姑、小姑二城,《祥符图经》晋陵县西有传落城,或曰即姑幕城,音讹也。”
  南宋《毗陵志》载:“晋陵境内尚有南兰陵、南东莞等到侨郡,及莒、东莞 、姑幕等县。”
  《武进县志》载:“323年,在晋陵境内侨置南东莞郡和莒、东莞、姑幕三县。”
  粗略地说,南东莞郡就在晋陵南境,大致在武进县境,即今常州南境。
  但《宋书》刘穆之、刘秀之传均载,他们是东莞莒人,“世居京口”。为什么不说“世居晋陵”,而说“世居京口”?
  “世居京口”的第一含义,是刘穆之、刘秀之的父、祖、曾祖等先辈已久居京口,刘穆之这一辈,不是第一代南渡的徐州移民;“世居京口”的第二个含义,即“京口”是个宽泛的概念,泛指一个大区域。
  通过《刘岱墓志铭》类推,刘穆之、刘粹之的曾祖刘抚,是晋代人物,彭城令,应是东莞南迁的第一代移民;二刘的祖父刘爽,东晋尚书都官郎、山阴令,是东莞南迁的第二代移民;二刘的父亲刘仲道,晋余姚令,已经是东莞南迁的第三代移民了。刘氏家族世代为官,刘抚、刘爽、刘仲道,都是东晋政权下辖的南徐州的官吏,有的还是北府兵的将领,而京口是徐、兖、幽、冀等各侨州的治所,又是北府兵的大本营。用军事术语说,京口是个大军区、大防区,下辖长江下游北岸的若干军事要地,《晋书?蔡谟传》载:“是时,谟所统七千余人,所戌东至土山,西至江乘,镇守八所,城垒凡十一处,烽火楼望三十余处。”因此京口防区,含晋陵地域。在这个大区域内,有大量的侨寓郡县。田余庆先生也有相说法,他说:“京口、晋陵地区自然条件虽然不好,但多空荒无主之地,可以容纳相当数量的流民,从而又可以从流民中简拔士卒以为北府之用。郗鉴率部过江后能够长期在京口立足,而且始终拥有实力,背景就是如此。”(9
  再就是历史上京口和晋陵有个互为隶属关系的阶段。京口,古丹阳,秦汉称丹徒、京城、京口,。因此,京口、丹徒实为一地,在今镇江。但《宋书?地理志》载:丹徒,本属晋陵,秦改曰丹徒。孙权嘉禾三年,改曰武进。晋武帝太康三年,
  复曰丹徒。按此说,丹徒就是武进,而丹徒是京口,因此京口也就是武进。
  《宋书?地理志》还载:“晋武帝太康二年,立毗陵郡,治丹徒,后复还毗陵。永嘉五年,元帝改为晋陵。始自毗陵徙治丹徒。太兴初,郡及丹徒县悉治京口。”这里也说,毗陵(晋陵)治丹徒,而毗陵(晋陵)郡及丹徒县悉治京口。
  按照上述记载,京口就是丹徒,而丹徒就是武进。由于推论,“世居京口”与“世居武进(今常州)”在当时侨寓地重叠、杂乱和朝令夕改的特殊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含义。
  徐氏、刘氏家族的准确居地在那里?徐广说“臣坟墓在晋陵,臣又生长京口”,这应该是个最有说服力的注释,即徐、刘家族,就职、生活在京口,但家族居地在晋陵。
  参考资料: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第377、378页,人民出版社19459年版。
  ②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第219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第344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④《宋书?州郡志》:“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
  ⑤《宋书?州郡志》:“其后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晋成帝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司空郗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今江苏常州)诸县。”;“中原乱,北州流民多南渡,晋成帝立南兖州,寄治京口(今江苏镇江)。”
  ⑥《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八年冬,徙彭城(今徐州)流民于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淮西流民于姑熟(今安徽当涂,长江重要渡口,建康的门户)。合万许家。”
  ⑦ ⑧谭其骧:《晋永嘉乱后之民族迁徙》,载《燕京学报》十五期。
  (9))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第341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楼] 发表于:2015-01-28 06:07
鄌郚总编

东莞地名南迁与青、徐士族南渡(三)

  ——广东东莞之名的历史谜团(上)          李沣

  博主按:应临沂党史办主任、《沂蒙史志》主编朱海涛先生之约,把《东莞地名南迁与青、徐士族南渡(三)》写完,因博文有一万多字,篇幅太长,现分两次发表。
  今日广东,有两个地名历史悠久且几乎内涵广东的历史变迁,这就是番禺与东莞。
  一
  番禺,《史记?南越尉佗传》载,秦二世时,召龙川令赵佗语曰:“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也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赵佗就以番禺为根据地王南越。《三国志·薛综传》也有“赵佗起番禺”之语,可见今广东省地秦时就有番禺。
  秦时南越,还属荒芜之地。《三国志?薛综传》曰:汉武帝设交趾剌史以镇监之,交趾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赵佗所据之番禺,肯定不是土着之名称。《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元和姓篡》:“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各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因此番禺是任氏的远祖。秦时广东之番禺,应是任氏族人南迁后带去的地名。
  广东番禺与任氏的那位族人有关?目前从史料中可以找到的主要证据就是任嚣。
  任嚣(?-前206年),秦朝将领。秦国名将任鄙之孙。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首次领兵攻打岭南,但失利。后与赵佗再率军入岭南,于秦始皇33年(前214年)统一岭南。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称“东南一尉”。并在今仓边附近筑城,称番禺城,为郡治,史称“任嚣城”,后病逝,葬于番禺。
  秦时远征南越,首任南海尉的是任嚣。任嚣死后,由他的副手赵佗行南海尉事。所以太史公曰:“尉佗之王,本由任嚣。”
  综上所述,广东番禺这个地名,是秦时任氏族人远征南越、治理南越时,用祖先名命名的地名。
  循此道理,东莞地名亦然。东莞本在山东,魏晋时期,青徐士族纷纷南渡,侨居江左,于是在晋陵(武进)设南东莞郡,仍辖东莞、莒、姑幕三县。广东东莞,按照中国地名变化的规律,应是北东莞或者是南东莞族人,南迁至南海郡后带来的地名。
  二
  是那一支东莞族人,在何时、何背景下南迁于此的,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只能根据相关资料做大致的判断。
  汉时南海郡属交州,领县六: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
  后汉时南海郡有七城: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增城。增城是从番禺县分出的。
  晋时南海郡统县六:番禺、博罗、增城、四会、龙川、平夷。
  东晋时,成帝分南海郡立东官郡。南海太守领县十,除原有的番禺、博罗、增城、龙川外,又增设熙安、酉平、怀化、绥宁、高要、始昌六县。从原南海郡分出的东官郡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欣乐六县。
  以上郡县资料说明,至到东晋时,南海郡和从南海郡分出的东官郡,均无东莞县。广东东莞地名是何时出现的?或者说广东东莞县立于何时?按照《辞海》的说法,广东东莞县,汉为博罗县地,东晋为宝安县地,唐为东莞县,因此广东东莞起始于唐。此说法与旧、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吻合。《旧唐书?地理志》载:南海郡东莞县,“隋宝安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改为东莞郡,于岭外其为名也。”  《新唐书?地理志》载:广川南海郡东莞县,“本宝安,至德二载更名,有盐,有黄岭。”新、旧《唐书》很明确,东莞县是隋的宝安县,唐至德二年改名为东莞。这也就是《辞海》说的,今广东东莞,汉为博罗县,东晋为宝安县,唐为东莞 县。
  民国《东莞县志》与此说有异。民国《东莞县志》卷一载:“东莞县,晋成帝咸和六年,于此置宝安县,属东莞郡(注:元和郡县图志洪亮吉东晋疆域志云,县与郡同立。)按此为东莞立县之始。”按此说,广东东莞县立于晋成帝咸和六年,即公元331年,这与新、旧《唐书》说的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相差了426年,也就是把东莞立县之时提前了426年。
  《东莞县志》之说不是空穴来风,主要是依据了(唐)杜佑的《通典》和(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
  杜佑《通典?州郡》载:隋,“后又置番州,炀帝初,复置南海郡,大唐改为广州或为南海郡,领县十二。”其中有增城、东莞。在增城县下杜注:“汉番禺县地,吴置东莞郡于此,有增江。”杜佑的“吴置东莞郡”不知从何而来,《。三国志》无此说。
  《元和郡县图志》载:“东莞县,本汉博罗县地,晋成帝咸和六年于此置宝安县,属东莞郡(清人张驹贤考证曰:“莞”宜作“官”)。隋开皇十年废郡,以县属广州。至德二年,改为东莞县,取旧郡名也。”此说与《晋书》“成帝分南海立东官郡”、“安帝分东官立义娄郡”不符,成帝立的是“东官”,安帝分的也是“东官”,而不是“东莞”。检索历史文献,可证杜佑、李吉甫的说法有误,对《通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错误十余处,孙诒让也多有纠正;而对《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点校说明:“此书经过千余年的辗转抄写,错误不少。”
  民国《东莞县志》云:“东莞县,晋成帝咸和六年于此置宝安县,属东莞郡。按此为东莞立县之始。”把晋成帝咸和六年,为东莞立县之始,其主要依据是《元和郡县图志》。对此依据的可靠性,上面已做了分析和判断。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因为《宋书?州郡志》明确记载的是“东官”,但《宋书》的纪和传确又用“东莞”来记载州郡事,如《东莞县志》所云:
  按《宋书?州郡志》云:东官郡,晋成帝立。而《阮长之传》云:补平越长史东莞太守。《羊玄保传》云:羊希出为广州刺史,请萧惠徽为东莞太守。《明帝纪》云:妖贼攻广州,陈伯绍讨平之,迁东莞太守(1)。字皆作“莞”不作“官”。《南齐书?州郡志》亦云东官郡,而《郁林王纪》云:以东莞太守藏灵智为交州刺史。又《梁书?陶季直传》云:祖愍祖宋广州刺史,齐初季直出为东莞太守。又,《陈书?孙?传》云:除东莞太守,行广州刺史。字也皆作“莞”不作“官”,文史不应抵牾。至此,考《晋书?葛洪传》云:邓狱表为东官太守,是晋时称东官,不云东莞,疑宋初改东官郡为东莞郡,故《纪传》皆称东莞,《志》特沿晋时旧称,仍做东官。
  三
  东莞县,《元和郡县图志》曰:“本汉博罗县地”。
  博罗县,本汉旧县,《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作“傅罗”,刘昭云:“县有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于罗山,故置博罗县。”《宋志》云:二汉皆曰傅罗,《晋太康地志》始名博罗。”又罗浮山,王象之引作浮山。《元和郡县志》曰:“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
  可见“博罗县”之名,与浮山、浮来有关。最早迁徙到交州之人,都是浮海而来,如《三国志·许靖传》:“浮涉苍海,南至交州。”人浮海而来,山、水、阜地也浮海而来。浮山一说是从会稽浮来,一说是从蓬莱浮来。总之,这里的“博罗”之“博”,本为“傅”、“浮”,缘自“浮山”之名。而“浮山”是从青、徐故地浮海而来。确切地说,这个来自古莒国地的“浮来山”。
  《左传?隐公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预注: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邳来间。”今莒县城西数公里有浮来山镇,恐怕就是当年浮来的遗址。浮来,是古莒国及古东莞的地名,浮来与东莞连在一起,看来有其历史的根源。因此,南海的的博罗、傅罗、浮山、浮来,与青徐的莒、东莞、浮来也有其历史的联系。
  是青、徐的那些族氏南迁岭南越(粤)地后,将原住地的山、水、地名也带到了新居地?纵览各文献,均无直接记载,因此只能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做些推测。
  线索一:鲁国人刘表据荆州,其势力南延至交州。
  刘表,山阳高平(今山东泰山西南的邹县)人,鲁恭王之后,与同郡张隐等八人号为“八顾”;与范滂、张俭等八人为友,与众多名流大儒结为私党,可为东方名士,因此也是“党锢”中人,“诏书捕案党人,表亡走得免。”《汉书·刘表传》载:“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何兹全先生说:“关西、兖、豫学士归(荆州)者盖有千数。”(《何兹全文集》第238页),可见汉末也有很多青、徐士家豪族跟随刘表到了荆州避乱。
  《汉书·刘表传》载: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叛表,表遣兵围攻,破羡,平之,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三国志?士燮传》载:“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这些记载表明,此时,刘表的势力已南延至岭南。由此也可以推断,刘表手下的那些山东名士、俊杰和泰沂乡亲,有南迁至交州的可能。
  线索二:鲁国人士燮家族在交州的经营
  《三国志·士燮传》载:“士燮,苍梧广信人,其先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志交州,六世至燮。”
  士燮祖为鲁国汶阳人,王莽之乱时避地交州。汶阳即郓,《左氏传》曰:“莒鲁争郓,为日久矣。”今城北郓亭是也。全氏曰:“按十三州志》曰:‘有东西二郓’,鲁昭公所居为西郓,在兖州东平郡;莒鲁所争为东郓,此邑是也,亦即汶阳之田,所谓‘郓讙龟阴之田’者也。”因此,春秋时有东西郓,有东西汶阳。东郓亦即东汶阳,亦即汶阳之田,到了西汉时改为东莞,因此士燮先祖应为东人。
  王莽乱政,各地兵起,鲁国故地的樊崇是重要的一支。“琅玡樊崇起兵于莒,众百余人,转入太山。群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崇同郡人逢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其还攻莒,不能下,转掠青、徐间。又有东海刀子都也起兵钞击徐、兖。莽遣使者发郡国兵击之,不能克。”(《资治通鉴》第1217页)琅琊樊崇起兵于莒,莒属东莞郡。樊崇起事后,又与东莞人逄安和东海人(今临沂北)徐宣、谢禄、杨音的起事队伍会合,众数万人。这也就是后来的赤眉军。赤眉军的领导、骨干、主力是东莞人,这支农民起义军,最初主要活动于沂蒙和泰山地域。后来西征,为推翻王莽政权立下大功。被立刘盆子为帝,转战长安、洛阳,最后被刘秀打败,近二十余万赤眉将士被刘秀招 降。                                                                                                                以琅琊、东莞为主力的这二十余万赤眉将士虽然被刘秀招降,但最后结果如何?
  樊崇、逄安投降后,居洛阳,“赐宅人一区,田二顷。”但其夏,“樊崇、逄安谋反,诛死。”(《后汉书?刘盆子传》)可见投降后的数万东莞赤眉将士,不可能过上平安的生活,他们或者继续征战,或者被驱逐到荒漠之地,或者成群潜逃流落他乡。
  士燮先祖是随樊崇起兵,然后西征东讨,失败后南迁苍梧,还是在樊崇义军在攻打莒县时,为避战乱而南迁至苍梧,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战乱中单独一个家族由沂蒙南迁至苍梧,实属不可能。士燮家族避乱于数千里之外的苍梧,可能中间有些过渡环节,比如赤眉军长安、洛阳失败后先南迁至荆州,最后再迁至苍梧。士燮家族南迁后,成为当地的一股重要势力统治交州,他身边 肯定有一个庞大的以东莞人为首的北人集团, 否则他无法生存和延续。
  《三国志?士燮传》载:“燮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燮治左氏春秋,“父赐丧阕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趾太守。”“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拓扰乱,燮乃表弟壹领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黄有)领九真太守,(黄有)弟武领南海太守。”燮兄弟四人,皆为岭南的太守,可以说这时的交州,为山东东莞人的天下。“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
  线索三:师从北海人刘熙避乱交州的士人
  刘熙,北海人,着《释名》二十篇,安南太守。《百越先贤志》云:“刘熙,字成国,交州人,先北海人也。博览多识,名重一时。焉辟不就,避地交州,人谓之徵士,往来苍梧、南海,客授生徒数百人。着諡法三卷,行于世,建安末,卒于交州崇山下。”
  刘熙北海人,东汉、魏晋时,北海郡与东莞郡犬牙交错。北海郡治剧,《补三国志》曰:“剧属东莞”;《晋太康志》曰:“剧属琅玡”。这些地名的交错表明,东汉、魏晋时,北海与琅琊、东莞,有很多内在的联系。
  刘熙“往来苍梧、南海,客授生徒数百人。”,一说刘熙为交州人,又说刘熙往来于苍梧、南海,刘熙又任安南太守,卒于交州崇山下(1),表明刘熙确实与交州苍梧、南海有很紧密的关系。卒于交州崇山,崇山是他故乡北海的名山,说明故乡的山名也随他迁移到了交州。
  刘熙除有安南太守的官位外,主要对数百生徒教授训诂五经,这些来自北方或主要来自青、徐的士人,对交州文化、政治的影响,不可估量。其主要生徒有薛综、程秉、许慈等人。
  薛综,沛郡竹邑人,孟尝君之后,其祖应为薛国人。《三国志?薛综传》载:“少依族人辟地交州,从刘熙学,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 辟地交州的薛综,不是单个人的行为,而是整个族团的集体行动。 “六年卒,凡所着诗赋难论数万言,名曰私载,……皆传于世子珝,官至威南将军,征交趾还道病死。”《通鉴·卷七十九》:“吴在都督薛珝与陶璜等兵十万,共攻交趾。”薛珝弟薛莹,“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同僚之中,莹为冠。”(《三国志·薛综传》)孙皓命薛莹督万人开凿“圣奚以通江淮”,因施工难度大未能完成,“皓追圣奚事下莹狱,徙广州。”后虽免,但又因同郡谬禕罪的牵连,又发配广州,未至。太康三年卒,着书八篇。薛综家族,因各种原因,与交、广二州发生了各种形式的联系。因薛综父子都为经学大师,他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把青、徐文化带到了广、交二州。
  程秉,《三国志?程秉传》载:“汝南南顿人也,逮事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士燮命为长史。”程秉先承师郑玄,后又师刘熙,而郑玄、刘熙都是北海人,程秉虽然是汝南人,但他应在北海生活过。
  许慈,《三国志?许慈传》载:“南阳人也,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建安中,与许靖等具自交州入蜀。”说明许慈与许靖,不管是不是一个家族,其为学友,关系密切。
  许靖,汝南人,是程秉老乡,董卓乱后避地江左,与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郎(东海郯城人,经学大师,兰陵侯)为友。《三国志?许靖传》载:“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既至交趾,太守士燮厚加敬待。”这说明,许靖、许慈、程秉等到交州后,主要还是依附在士燮门下。
  这样在交州士燮门下,就有数百曾从师郑玄,或者从师刘熙的士人。郑玄、刘熙都是北海人,而北海和琅琊,和东莞,又是分分合合,从文化上说是一个整体。因此汉末和魏时,青、徐士族和青、徐文化,在交州占有主导地位,一些青、徐地名带到交州,具有客观必然性。
  线索四:顾谭族友
  顾谭,顾雍(吴郡人,孙权相)孙,与诸葛恪(诸葛瑾长子,琅琊人)、张休、陈表为太子四友。《江表传》载:“有司奏谭诬罔,大不敬,罪应大辟,(孙)权以雍故,不致法,皆徙之。”《三国志·顾雍传》载:“谭坐徙交州,幽而发愤,着新言二十篇。……年四十二卒于交趾。”
  顾承,顾谭弟。《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云:“新都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率所领人会佃毗陵。”“与诸葛恪等共平山越”,“拜奋威将军,出领京下督数年,与兄谭、张休等,俱徙交州,年三十七卒。”表明作为吴郡都尉的顾承,早期曾在毗陵(后为琅琊、东莞人的迁徙地)活动,后又对加围剿山越,有功,拜奋威将军,出领京下督,可能因兄顾谭被逐,与兄顾谭及友张休等俱徙交州,年三十七卒。”
  顾家为江南吴郡人,但与顾家为友的诸葛氏家族、张昭家族、赵昱家族,都是徐州琅琊人,其兴趣都是毛诗、尚书、左传,可以说是琅琊文化把他们联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三国时,吴已控制岭南,并不断派官治理。时任交、广二州的行政总管,像士燮家族、薛综家族及刘熙等人,都是青、徐士人;许靖、许慈、顾谭、顾承,也都与琅琊人为友,是青、徐,或者是琅琊文化圈里的人。这些世家名士,既是高官,也是经学大师。因此,早在汉末三国时,齐鲁文化,或者说琅琊文化已远播岭南,并在交、广二州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大背景下,交、广二州的地名、山名、水名及社会风俗,都有带有齐鲁,抑或琅琊的烙印,就不足为怪。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