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的传说
中草药“益母草”又名坤草,俗称田芝麻棵。该药草生长在山野荒坡,田边地堰,多在夏秋季节开红花。由于它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之功效,主治妇科月经不调,淤血腹痛等病症,是大家熟悉的妇科良药。哎!这个药名是怎么得来的呢?这里面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
相传,在古时候,安丘西部留山北麓的村里,有位农家妇女名叫刘张氏,她在生孩子的时候,得了一种月子病,留下了肚子痛的病根,每年一到春秋天,农活也忙的时候她就容易犯病,有时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有一年秋天,秋雨绵绵,刘张氏又犯病了,其丈夫冒雨外出求医,不知何故未能回家。
刘张氏的儿子长大后,一边起早贪黑地打柴维持生活,一边千方百计地寻医问药,给母亲看病,方子用了不少,却总是不见好。一天,街上来了一位白胡子铃医(手拿铃铛,走街串巷的看病先生),称善治妇女病,儿子便恳请老先生为母亲治病。先生要价太高,儿子根本拿不出银两来,又求医心切,就跟先生说:“只要治好俺娘的病,愿以身偿债”。先生见他如此孝顺,十分感动,就认真的为他娘把脉,然后,从囊中拿出一束草药,让他分为几剂,砂锅煎熬,红糖为引服用。吃了先生的药后,母亲的病果然大有好转。儿子想自己能采到这种药该多好啊!就拿先生给的草药当样子,在去留山打柴的时候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这种药草。从此,他边打柴边采药,不仅治好了母亲的病,且用此药方给村子里有病痛的妇女治病,效果奇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得益受惠,孝顺儿子每年都采集大量的益母草种子,洒遍家乡的山野沟旁,他也就慢慢地成了一名乡间名医。
后来,由于这种草药治疗妇科病有特效,又是孝顺儿子给母亲治病得来的秘方,人们便把这不知名字的药草叫“益母草”,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个药方子就在民间传开了。如今,一到夏秋季节,正是留山益母草盛开的时候,你看!满山遍野的红花,一簇簇,一串串,映红了田堰,映红了山崖,多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在微笑。(山东安丘 刘春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