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烈士昌乐人——革命英雄李华亭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四·五”烈士昌乐人——革命英雄李华亭
  作者:沈飞整理
  1931年4月5日凌晨,邓恩铭,刘谦初等山东着名的22名共产党员,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视死如归,壮烈献身,成为名垂千古的“四·五”烈士。在这次反动军阀韩复榘对共产党人的大屠杀中遇难的22位烈士中,有一位我们的老乡,他的名字叫做李华亭。
  李华亭原名李文翰,又名李西园、李剑池,1902年生于山东省昌乐县朱刘镇都昌南村一个农民家庭里,自幼勤奋好学、聪敏过人,小时候,在邻村东南庄子,跟一位前清秀才李茂华老先生读私塾。他的少年时代正是国家危难四伏,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挣扎的年月。残酷的现实使他萌发了勤奋学习,读书救国的念头。他学习非常刻苦,加上聪敏过人的天资,成绩十分突出,11岁就能写诗作画。李先生时常对人夸耀说:“我一辈子教了两个好学生,一个是李华亭,一个是马丹亭。”
  1914年,在本村读书4年后,受业于山东昌乐县立高等小学。1919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济南育英中学。在育英中学学习期间,他初次接触到了马列主义的进步思想。当时马列主义己在济南传播,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已开始创办革命社团和进步刊物。李华亭被“励新学会”的书刊《励新》所激励,被王尽美的精辟讲演所感动,遂毅然投身于革命的行列。他默默地研读着《新潮》、《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觉悟不断提高眼界更加开阔,随即,自觉地开始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工作。
  1922年7月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班,随即结识了党的创始人王尽美、邓恩铭等同志,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李华亭以宣传马列主义为己任,通过多种形式渠道宣传马列主义。并与同乡孟繁锷和潍县的庄龙甲共同在校内开展“读书会”、“书刊介绍会”等活动宣扬和传播马列主义。
  1923年5月5日,李华亭在王尽美主持的马克思诞辰105年纪念会上,冲破反动军警的重重阻挠,组织学生,召集工人,贴标语撒传单,在泉城济南掀起了一次轰轰烈烈的革命宣传,使饱受苦难的济南人民看到了曙光。
  1925年,“青岛惨案”和上海“五卅惨案”相继发生,李华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声援青岛工人罢工和上海“五卅”运动的活动。李华亭亲自登台演讲,揭露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和青年学生的罪行,号召学生、工人和市民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同时积极发动青年团员开展募捐活动,支援青岛、上海的阶级兄弟。
  1926年,李华亭利用寒暑假回家的机会,与共产党员孟繁锷一起分析昌乐的时局,给进步青年讲解《向导》、《新青年》等刊物的新思想,向群众介绍苏联十月革命后的情况。他们的宣传,在都昌、孟家淳于等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昌乐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7年初,李华亭被济南党组织选送到中央军政学校武汉分校学习。6月,省立一师通知因时局混乱而回家的同学返校参加毕业补考。济南党组织秘密通知李华亭回校。李华亭利用考试的课余时间介绍了要求进步的同学郭义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要求郭义之回到家乡巨野后注意在可靠的人中发展共产党员,建立起党的组织。郭义之回巨野后于1928年建立了中共巨野支部。考试结束,李华亭又赶回了武汉。7月1 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冒充革命的张发奎将武汉军政学校的学员强行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李华亭看透了张发奎的反革命本质,决心离开教导团,另寻一革命道路,于1928年初回到了济南。
  李华亭回到济南后,受中共山东省委的委派负责济南党的宣传工作。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李华亭在济南开了个炭庄,以此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当时革命处于低潮,社会上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有的打着革命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有的明目张胆地与人民为敌,站到了反革命一边;有的革命青年和知识分子处于苦闷旁徨的境地。如何正确对待革命成为一个急需引导、解决的问题。李华亭深入到工人和学生中间,启发诱导工人和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振作精神,重整旗鼓,积极投入到革命的行列中来,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而努力奋斗。
  为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李华亭把妻子陈少娟从都昌村搬到了济南,住在一家席店里。陈少娟不但对李华亭的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地照顾,而且在党的宣传工作上,也成为一个得力的助手。李华亭白天只做些琐碎工作以免引起军警注意,晚上印制传单,并连夜散发。有时散发不完,就把传单放到马鞍山附近一个叫“二姑娘”的家里收藏起来。5月,“济南惨案”发生后,国民党右派势力更加嚣张,韩复榘的特务密探布满大街小巷。根据中央的指示,在省委的领导下,李华亭同丁君羊、李敬铨等同志一道发动济南各基层党团组织,积极领导全市人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他们发动群众建立“救国十人团’’,进行街头演讲,散发传单,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发动济南失业工人开展要求复工和向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要饭吃”的斗争;发动在业工人向厂方要求发还欠薪和补发停业期间生活费及改善待遇增加工资的斗争;发动市民开展反日军早晚戒严的斗争;发动学生开展反对日军进占学校的斗争;发动商人、小贩开展反对征收卷烟税、货物税等苛捐杂税的斗争。在斗争中,改造了组织,吸收了大批积极分子,扩大了革命队伍。
  1928年10月的一天,反动军警突然包围了李华亭的住宅。李华亭机警地对妻子说:“敌人要抄家了。”他们临危不惧,沉着地把所有的文件烧掉,把油印机藏到墙壁的夹层中。疯狂的敌人吼叫着破门而入,在屋里翻腾了一阵,什么也没得到,无可奈何,就把李华亭抓走了。
  在敌人法庭上,李华亭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节操。在敌人的毒刑面前,李华亭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我的信仰是马列主义,目的是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人类!”,敌人判了李华亭lO年徒刑。在狱中,李华亭同难友们一起与敌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其被铺期间,中共山东省委为了营救李华亭等被捕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山东济难工作报告》中强调:“对田厚起、谭庆信、李剑池(李华亭)、薛文英、马守愚等要赶快设法营救,党内急需他们出来工作。”但国民党韩复榘始终没有放松对共产党人的屠杀。
  1931年4月,反复无常的韩复榘,在山东省临时军法会审委员会的判决中,将李华亭以“宣传邪说推翻国民政府罪”,改判死刑。5日凌晨李华亭和邓恩铭、宋占一等22名战友同时被国民党军阀韩复榘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年仅29岁。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