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志》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昌乐县志》序

  《昌乐县志》(明嘉靖版)序
  昌乐旧未有志,志实创于溪东高子。余视篆初,考求典故,高子以成帙应焉。其文简,其事核,其义该,足以备一邑之史。高子之用心诚可嘉矣。时即欲梓行,缘政物(务)旁午,未暇修辑,乃今阅二载余,事变中更,不无异同,因略为之叙正云。
  明嘉靖二十四年昌乐县令朱木
  《昌乐县志》(清康熙版)原序
  余知昌乐之三年,始克纂其邑志,以上遵宪令也。先是余至邑,念邑为尚父始封地,绾毂青莱之冲,地介而逼,递降为褊小邑。地瘠而民最贫,下户比比,田污莱,家废堵,邑难邑矣。昔贤云:吏事,一载观其令,二载观其效,三载观其成。邑即谱牒放失,掌故佚阙,然余于邑俗日习,事日核,士大夫诸长者之轶行日考而详,所谓欧阳文忠公罔识旧闻,而著撰多得之遗黎、故老、宿将、戎卒之口。欲汇一书。值今上轸则壤烦简,丁男登耗,山川险易,学校人才,升降盛衰,坐含元而索舆图,不啻百二十国宝书之聚也。余素弗工铅墨,又簿书盘错中,无能为役。余知交邻州邑士大夫好学有思斋魏子,爰走函而往商焉。思斋言:莫善乘李子,乘李子博综著弗刻书种种。于兹,当刻期就矣。乃走使洋水庐。李子至,则相与订遗帙,惕惕然韦京兆之对唐宣也,于是辨其体例,列其篇目,厘其故实,详其论系,编为九类为数十,自星纬始,甫匝旬而告竣。李子拜手而授曰:承子大夫意谋,野役毕矣,子大夫其更为政。余唯唯进曰:李子以文献世其家,李子思大而精,笔直而谅,辨质而确,备矣,复何云?独是李子与余扃键官舍,寒灯荧耔,有宪必稽,片隐悉录,故自墨胎大圣,以及挂冠之子庆,废诗之伟元,与夫近世之经明,行笃之卢公,士宗庶可称无负。而山陬水埃古垒???壁,游钓樵牧所至,后之览胜而赋,或无改褒???而嗤其不驯者,则余滋幸矣幸矣。且邑直郡东徼,诸州邑所走集,邮亭戌障。轮蹄络绎,其供亿骚费,与诸州邑较不啻倍焉。前志弗专为一帙。其于识大之义或疏不则,其时除荛道、饬征车、缮馆垣之役,未至此甚也。今特次之,亦可以观今昔之际矣,康对山辑武功志日:使天下勿疑余蔓,疑余徇斯足矣。乘李子日:已闻命,有家太仆愚谷公之成法在,童而习之,未敢忘也。余肃衣祛拜,受而付之梓人。
  清康熙十一年昌乐县令 贺基昌
  重修《昌乐县志》(清嘉庆版)序
  嘉庆元年,丙辰秋七月,焯承乏昌乐。既抵任,将考其星野山川之分错、建置沿革之始终、田赋户口之增减、人物选举之美备、学校礼乐之修明、风俗淳漓之转移,以为守土者前事师。乃披览邑乘,仅漫漶两册。考其创始,则因有旧志,讬始于我朝康熙之七载。盖距今已百三十有一年矣。夫朝廷寄有司以民社之任,岂惟是簿书期会。谨驿递,急催科、平讼狱而已哉?将必承流宣化,推广皇仁,俾山陬海滋之民。无一不含哺鼓腹,乐育于“时雍于变”之中;懦立顽廉,奋兴于“作君作师”之下。然则昌乐虽弹丸邑。此百三十余年中,其所以涵育熏陶,民日迁善而不自知者,若者为名臣,若者为孝子,以及乡曲之义夫节妇,当不乏人,而记载缺如,何所劝导?至于土地之荒垦,人民之保聚,政事之损益,文献无征,何所考镜?此重修之役,无容刻缓者也。第前志修于国初,义取质洁而事实简略,既无所考于古;续志有待后人而传舍,因仍嘉言攸伏,往往有志未逮,又无所证于今。一旦圣天子下輶轩之诏,欲博采风谣,上登国史,有司将何词以对?焯不敏,爰征求邑接壤之安丘、寿光、诸城各志,以定其疆域沿革之准,而仿其纪、考、表、传分门别类之法。盖诸志以马定宇先生之志安丘为最古,寿光实祖之于前,诸城复因之于后。而别裁伪体,为时所称道,兹之续志,亦窃取渠丘体例而小变之。先之以总纪,上下千古,纲领携矣;继之以考,若星野、若山川、若古迹建置、若典礼田赋、若风俗、兵防、艺文,卑高陈而人事起,礼乐兴而风俗同,条目辨矣;参之以表,曰封建、曰沿革、曰秩官、曰选举、曰武科、曰议叙、曰诰敕,盖有封建而后有秩官,有秩官而后有选举,有选举而后有诰敕,数端相因,不表不著焉。终之以列传。曰宦绩、曰乡贤,首名宦而次乡贤也。曰忠义、曰孝友,出为名臣,处为孝子也。曰事功、曰笃行、曰文学,立功立德先于立言也。曰武胄、曰高士,独善不先于御侮也。曰一行,一长足录也。曰侨寓,地以人传也。曰方技、曰烈女,一艺成名、苦节可风也。至于德马志,仿史记法,而焯则取隐恶之义,不笔于书。是役也,采访于丙辰之冬,诸生赵子立本。若轼、若辂、恒淑、汇集初稿,黄生方远、阎子学海、学夏等补苴于后,而焯与邑孝廉高君镛讨论修饰于始终,阅戊午季夏而始脱稿,自愧不文,属词芜陋,未敢急就付梓。但盛世百有余年,教养之泽,其名臣、孝子、义夫、节妇,可以维持风化,与夫土地、人民、政事之可以为法守者,虽未免挂漏之嫌,而采访出于乡人,议论公诸学校,征则笔之,疑则缺之,集思广益,孜孜补缀,于世远年湮之后,上以供国家史馆他日之采;下以启营人奋兴百世之思,固有司所不得辞其固陋者。后之君子庶几裁焉。
  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七月上浣知昌乐县事丰润魏礼焯
  《昌乐县续志》(民国版)序
  邑之有志,所以备掌故昭来兹也。余莅昌乐之次载,迭奉宪令,检送县志,而旧帙散佚,存者无多,此所以先有重印之举,复有续修之议也。惟以昌乐县志失修之久,又丁文献沦亡之余,掇拾旧闻,殊感困难;况民国改元,政体变更,编辑上之新旧继续,繁简支配诸问题,尤不易处理允协。非得学识兼优之士,相与考辨而斟酌之,其何以观厥成?爰商之邑人,成立续修县志委员会,公举高君寿慈、杨君献南、戴君景周,皆博学能文,与于斯役,并聘赵先生子遇为总纂。业已召集全县学耆,开会办理。嗣奉省府通令,指定公款,限期续修,想见政府珍重掌故之至意。而子遇先生旋以疾辞,继聘诸城王景韩先生来邑总其成,凡六阅月而告竣。纲举目张,朗若列眉,以供省志之求,以备国史之采,斯邑人不朽之光荣。而亦余督修之荣幸也。抑余尤有说焉:此次修志,与前不同,在经济有一定之限制,在工作有一定之程期,不能轶出范围,以手续适如计划而止。其尤要者,修志之观察,宜分两段:辛亥以前者为陈迹,备录之以为参考之资;辛亥以后者为生面,递详之以为进化之步,易所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邑人勿狃于已往,以新思想求新学问,开而化之。昌乐虽山县,与文明大邑争烈矣,志既成,将付印,爰序其原委,并掇数言以为邑人勖云。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署理昌乐县县长
  王金岳序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