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阎氏家训”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昌乐“阎氏家训”:让家族兴盛400年
 
  前不久,央视《寻宝》栏目来潍坊拍摄时,一套名为《阎氏家乘》的家谱引起了众多专家的注意,当杂项鉴定专家蔡国声翻开其中一本,看到其中记有清朝康煕皇帝颁给这个家族的《圣旨》时,当即决定选其入围。最终,这套家谱被专家评为“潍坊市民间十大优秀宝物”。
  康煕皇帝为何要给这个家族颁发《圣旨》?这是一套怎样的家谱呢?本报记者近日赴昌乐采访了该家谱的收藏者阎红伟。
  祖上曾给皇太子做过老师
  记者赶到阎红伟家时,他正与父亲一起将藏有《阎氏家乘》的箱子从里屋抬出来。打开木箱,露出了有些破损的深蓝色书套。阎红伟小心翼翼地将这套不同时期的家谱拿了出来。该家谱包括康熙版5卷、嘉庆版4卷、同治版8卷、民国版8卷,共25卷24册。主要内容包括诰敕(圣旨)、世系图、世系纪、志传、颂文、碑文、家训等。
  记者翻开一本康熙年间的家谱,几道编印其中的《圣旨》赫然入目,其中一道康熙二十年的记有这样的文字:“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尔翰林院检讨阎世绳品行端凝,文思渊博,简居词苑,奉职无衍……”阎红伟说,这是皇帝封阎世绳为“征仕郎”时颁发的《圣旨》,从这道圣旨中可以看出当时康熙皇帝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
  “阎世绳曾给大清的皇太子当过老师。”阎红伟介绍说,阎世绳是康熙十五年第二名进士,历任翰林院修撰等职,曾奉旨编纂过《大清会典》等许多重要典籍。他边说边翻开了《阎氏家乘》中祭文部分,其中清代四大名臣之一年羹尧为阎世绳所写的祭文中,注明了阎世绳给皇太子做老师的官名:“致祭于皇清诰授奉直大夫、皇太子讲官、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
  另外,从家谱的记载中可以查找到阎世绳在宫中做过皇太子讲官的记录:丙寅(公元1686年)闰四月,钦点东宫讲官(皇太子讲官)文华殿侍讲。
  阎家五代考出7位进士
  阎红伟介绍,仅在清朝的276年中,昌乐阎氏家族就考取进士7人、举人19人、贡生40多人,庠生、廪生则数不胜数,特别是一连五世出了7位进士,被称为“一门五世七进士”。
  清代同治年间昌乐知县周寅清为《阎氏家乘》写过一篇序言,文中大意是经他考证,连续5代直系血亲代代考中进士的当时全国只有4家,其他3家为巴县刘氏、仁和江氏、宜兴吴氏。因此,当时昌乐阎家被称为“四大科举之家”。
  一个家族为何能连续五世考出7位进士?阎红伟认为,这与其家族崇尚刻苦攻读、靠自己努力考取功名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明朝洪武元年,我们阎家迁居昌乐后,七世之内以农耕为主,直到第八世时,阎介石被中央贡院选拔为贡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阎介石之子阎世绳在康熙十五年考中进士,之后,阎世绳的长子阎愉、孙子阎廷佶、重孙阎循观、阎循琦等接连考中进士。
  阎红伟特别提到了阎循观:他6岁丧父,不久丧母,跟随伯父阎廷佶读书,由于天资聪颖,励志刻苦,少年时便在京师负有盛名,但在33岁那年,因主考官评判不公而落第。时隔9年,当42岁的阎循观考中进士,乾隆皇帝得知其祖父是工部前主事阎愉,其堂兄是当朝的工部左侍郎、二品高官阎循琦时,不禁为这位出身名门、操守不凡的新科进士所感动,破格授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
  除了提倡刻苦攻读外,《阎氏家乘》中还有一些介绍读书“窍门”的文章,在其中的《思成录》中,有一句话点明了读书的要害:“读书最不可谋利,利心动则读书不专。”为勉励子孙读书,阎世绳在该文中这样写道:“尔等果能读书作文就是能体贴我,就是能孝顺我。”
  阎氏家训:让家族兴盛400年
  清代以后,自民国到现在,昌乐阎氏世家依然人才济济,从教授、博士到儒将劳模,从工程师到院士,数不胜数。
  谈起阎家自清初至今兴盛几百年不衰的原因,阎红伟说:“除了在科举考试中人才辈出外,我们阎家做官的清廉、爱民,务农的安分守己,这与阎氏家训是分不开的。”
  阎红伟翻开康熙版家谱,其中一卷是《家训》。《家训》卷中又分为祠堂记礼、友恭会、思成录、训言等多个部分。这些文章详细教导后代如何孝敬长辈,如何处理兄弟、邻里之间的关系,如何做一名忠君、爱民、勤政、廉政的官员,如何教育子孙努力读书等。其中的《友恭会》主要记述同族兄弟如何相处。记者看到其中有这样的记述:“今欲尔等同识一本之意,每月一次杯酒谈心,有善相劝,有过相规
  ,安分守己,自期成立。或业儒上进,或务农为本,或贸易营生,各占一艺。勿赌博、酗酒,颓废自甘不能振立,堕其家声……”
  在为人处世方面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宽忍存心,持身处世,不可出一傲语,不可萌一刻心……各人行事,及各家家人,或有得罪外人,致人怨詈,闻者必须相告相劝,务弥缝其阙而匡救其失,不许缄嘿不言,或言之不听也。”
  “自从祖宗定下这样的家训后,阎家后人的确是按照家训来做的。” 阎红伟举了一个例子:阎世绳的孙子阎廷佶严格遵循家训,勤政廉洁、忠于职守。他任广西金谷县知县时,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胥吏、乡保、绅士们向新官送礼的积弊。一方面拒绝接纳,一方面命人刻石立碑,置于堂前,永志禁绝。在宾州府任职时,正值疟疾、霍乱流行,他与儿子阎循厚一起探访病者,并亲自为其配药诊治,后来父子二人不幸被传染,相继死在任上。
  研究家谱,让家风流传下去
  谈起这几部家谱的收藏,阎红伟谓之不易:“这套家谱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一直存在父亲那里,由于各种原因里面的资料不少散落于民间。”上世纪90年代初,他回家乡工作后,就四处寻找丢失的部分,直到前几年才全部凑齐。
  家谱找齐后,阎红伟便在工作之余整理它们。根据家谱的记载,他先后写出了一批文史资料和论文,如《乾隆皇帝的昌乐亲戚》、《阎循观与麓台书院》、《卢探花慧眼发现昌乐才子》、《年羹尧在昌乐的同榜进士》等文章,这些文章已在国内一些杂志报刊相继发表。
  “通过整理家谱,我从阎氏先祖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阎红伟说,现在他与家族中其他人员准备重续家谱,并将家谱中的一些精彩部分重新编印进去,让阎氏家训影响更多的后人,让阎氏家风流传下去。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