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昌乐村名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趣话昌乐村名

  核心提示:昌乐村名文化也是中国地名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透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村名,可以让大家感受到我国地名文化的丰富多彩,领略其独特魅力。昌乐县古为齐国首城,今为宝石之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民政部门资料显示,昌乐县辖乔官、鄌郚、红河、营丘4镇,城关、宝城、朱刘、城南、五图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高崖水库库区管委会,有892个行政村(合村并点建社区前数字),60万人口。
  昌乐村名文化也是中国地名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透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村名,可以让大家感受到我国地名文化的丰富多彩,领略其独特魅力。
  具有对称现象
  以东和西命名的村名。纵观昌乐县村名对称现象,首先表现在方位方面,一般来说,如果村名中有用东的,那么就有用西的,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例如:东徐和西徐村(今宝城街道),东管庄和西管庄,东尖庄和西尖庄(今开发区),东水坡和西水坡,东魏和西魏,东圈和西圈,朱刘东和朱刘西(均在朱刘街道),东上疃和西上疃,东耿安和西耿安(今五图街道),东河下和西河下,东菜园与西菜园(今乔官镇),东李和西李,东辛庄与西辛庄(今鄌郚镇)等等。
  以南和北命名的村名。昌乐县村名对称、方位现象,以南和北方位命名的村也不乏佐证。例如:南关和北关,南流泉和北流泉(今城关街道),南河洼和北河洼,南申明亭和北申明亭(今营邱镇),南白塔和北白塔(今高崖库区),北岩南村和北岩北村,南岩南村和南岩北村(今乔官镇),南展(今鄌郚镇)和北展(今乔官镇)等等。
  以上和下命名的村名。“上”字在中国文化中从字面上理解是一个寓意吉祥美好的字,而“下”字在中国文化中从字面上理解则寓意不太雅,所以以上和下对称命名的村不太多,或者说以“下”做村名的不太多。例如:上庄和下庄(今乔官镇),上东山和下东山(今鄌郚镇),上皂户和下皂户(今红河镇)等等。
  以大和小命名的村名。在昌乐县以大和小对称命名的村也不少。按常规来说,如果有以大命名的村,那么就有以小命名的村。例如:大宅科和小宅科,大胡田和小胡田,大芦沟和小芦沟,大庄皋和小庄皋,大菜园和小菜园(均在今红河镇),大北良和小北良(今鄌郚镇),大善地和小善地,大埠前(今乔官镇)和小埠前(今城南街道),大左家庄和小左家庄,大葛家庄和小葛家庄(均在乔官镇),大解召和小解召(今五图街道)等等。
  以前和后命名的村名。以方位前和后对称命名的村,在昌乐县也随处可现。例如:前皇庄和后皇庄(今营丘镇),前东村和后东村(今城关街道),前营子和后营子(今宝城街道),前于留和后于留(今开发区),前牟村和后牟村(今朱刘街道),前店子和后店子(今五图街道),前孔和后孔(今鄌郚镇)等等。
  以百家姓命名的村名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在我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昌乐县用百家姓命名的村很多,大都是以该村主流姓氏命名,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县共271姓,没有复姓。
  例如:以“赵”姓命名的村,有赵家庄(今朱刘街道),赵庄、赵家淳于(今乔官镇)等。以“钱”姓命名的村,则有钱家庄(今朱刘街道),钱姓村名独此一家。以“孙”姓命名的村,有孙家庄(今五图街道),孙家沟(今乔官镇),孙富村(今开发区)等。以“李”姓命名的村,则有李家庄(今红河镇),李家埠头(今宝城街道),等。以“周”姓命名的村,有周家庄(今城关街道),北周、周家成官(今红河镇)等。以“吴”姓命名的村,有吴家庄(今乔官镇),吴家成官(今红河镇)等。以“郑”姓命名的村,有郑王庄(今朱刘街道),郑家庄(今鄌郚镇)等。以“王”姓命名的村,有王家河洼(今鄌郚镇),王家河南(今乔官镇),王家老庄(今营丘镇)等。
  还有诸如:唐家庄子、康家庄子、姚家庄、褚家庄、常家官庄、刘家营、庞家河沟、郝家辛牟、戴家辛牟、高家辛牟、滕家辛牟、张家辛牟、陈家坡子、傅家坡子、丛家阳阜、荣家阳阜(均在今营丘镇)等等。不胜枚举,不一一列举。
  用数字命名的村名
  在昌乐县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名文化中,有一种以数字命名的村名别具情趣。
  以距县城的方位、里数来命名的村。例如:南三里(今城关街道)与北三里(今开发区)等。单纯以距县城里数来命名的村。例如:十里堡、八里庄(今朱刘街道),十里树、七里沟、五里庄(今城南街道)等。以距镇街驻地里数来命名的村。例如:三里庄(今宝城街道)是指该村距原尧沟镇驻地三里,故名。以数字寓意命名的村。例如:四图(今开发区),宋元朝时,立村。因立村人排行第四,故名。五图村(今五图街道),宋已有村,因村周土色纷杂,称五色土,取名五土,后因拗口后改称五图。等等。
  以标志物命名的村名
  此类村名大都是以村居中比较出名的建筑物、景观等来命名。例如:今营丘镇仓上村,明初,张氏迁来立村,因三面环水,三河曲抱,取名河周,后因建明朝官粮仓若干,遂名仓上。今开发区玉皇庙村,明末,刘姓由东风迁来定居,因村东侧有玉皇大帝庙,遂名玉皇庙。今城关街道吴家池子村,明已有村,吴氏世居。因村东北有一泓清泉,冬夏不竭,故以此取名吴家池子。如今五图街道响水崖子村,明中期、立村,因处于河上源,泉水从崖上跌落,有响声,故名。如今朱刘街道大石桥村,明中期立村,因村东西两头有深沟,沟上石桥高而险,故名。等等。
  据故事和历史传说而命名的村名
  昌乐古称营丘,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名人辈出。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在昌乐留下了一个个传奇故事和美丽传说,至今在民间人们仍然津津乐道,广为流传,同时也有许多村名是据此而命名的。
  以故事来命名的村。例如:城关街道五闫家庄村,据传,清初,阎氏由县城徙此定居,有排行第五者,横行乡里,人称五阎王,遂名五阎王庄。民国时,改为五闫家庄。鄌郚镇毕都村,曾用名笔毒、避毒,元朝已有村。传说村前有一池,水中有毒,村后有一池水,有一僧人用笔蘸池水作画、涮笔、消毒,遂得村名笔毒,也称避毒,后改写为毕都。
  以历史传说而命名的村。例如:营丘镇的徐将军村。据传,村东北有将军亭,将军名徐凯,唐代人,征高丽时病故于此。村遂以传说命名徐将军。五图街道营子村。据传,清康熙年间,刘姓迁来立村,唐征高丽时,曾驻兵于此,遂得名营子。城南街道韩信、南、北寨村名的来历,据传,汉朝名将韩信曾在今城南街道境内备战,他将左右两军置于丹河西岸安营扎寨,从而留下韩信、南寨、北寨村名。还有如着名的乔官镇七个淳于村的传说,红河镇朱汉街仪宾的传说,营丘镇王裒院与王裒的传说等等。可谓星罗棋布,灿若星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王爱民)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