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潍军魂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昌潍军魂
  作者:韩镇
  一个是胆识过人、干过土匪、杀过日本鬼子、具有传奇色彩的草莽英雄;一个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没有瞄准镜的普通步骑枪毙敌214人的狙击之王;一个是文武双全、具有多重身份的抗日英雄。他们智勇双全、屡立战功,他们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编织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乔明志 从土匪到八路
  在文学、影视及戏剧作品中,无论是《苦菜花》中的“柳八爷”,还是《桥隆飙》里的“飙字军”首领,都是一个集匪气、霸气、豪气和侠气为一身的抗日英雄,枪法奇准、名声极大,令胶东地区日伪军闻风丧胆,深得著名将领许世友的欣赏与爱护。这名抗日英雄的原型就是我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朱里村人乔明志。乔明志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自幼好打抱不平。他从一名土匪转变为抗日英雄,胆识过人,屡立战功,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抗日英雄桥隆飙原型是潍坊人
  抗战传奇剧《桥隆飙》经齐鲁电视台播出后,又在广东、黑龙江、江西、云南四大卫视黄金档同时热播。电视剧以抗日战争初期的山东地区为背景,描述了桥隆飙由土匪到八路,带领飙字军和八路军战士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而电视剧主人公桥隆飙的原型正是地地道道的山东潍坊人乔明志。
  据了解,在以乔明志为原型创作的文学、影视及戏剧作品中,无论是《苦菜花》中的“柳八爷”,还是《桥隆飙》里的“飙字军”首领桥隆飙,都是一个集匪气、霸气、豪气和侠气为一身的抗日英雄,枪法奇准、名声极大,令胶东地区日伪军闻风丧胆,深得著名将领许世友上将的欣赏爱护。
  其实,曾担任过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的烟台籍作家冯德英,在1956年出版的红色革命小说《苦菜花》中,“柳八爷”的原型是乔明志。而另一位曾创作过影响整整一代人的红色革命小说《林海雪原》的烟台籍作家曲波,在1979年2月正式出版的小说《桥隆飙》中,也以乔明志为原型,创造了“飙字军”首领“桥隆飙”这一艺术形象。两位作家的小说,再加上电视剧的热播,乔明志的艺术形象“桥隆飙”迅速走红全国。
  而土匪出身的抗日英雄乔明志的事迹之前也仅限于胶东地区。尤其是转业回到地方养伤后,当上饭店经理的乔明志更是“默默无闻”,在周围人眼里,乔明志只是个和蔼可亲的矮胖老头。而近期,各大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桥隆飙》才真正让乔明志名扬全国,成为和杨子荣相媲美的抗日传奇英雄。
  7月20日,记者来到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朱里村,采访了乔明志的族人和邻居,对乔明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杀掉本村地主组织土匪武装
  朱里村是个大村,人口约6000人,村里主要住着乔、袁、王、马四大姓村民,距潍坊城区不过20多公里路程。
  67岁的村治保主任袁训汉老人告诉记者,自从电视剧《桥隆飙》播出后,有很多电视台、报社的记者前来采访,光他接待的媒体就有七八家了。谈到对乔明志的印象,袁训汉说:“杀富济贫、有胆量、枪法好、豪爽、讲义气,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据介绍,乔明志1906年3月出生于潍县朱里村(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朱里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自幼性格倔犟,好打抱不平,曾读过3年私塾,并于1925年以“马弁”的身份进入昌邑马队。袁训汉说,乔明志在马队当班时,曾经把马队里的枪偷偷卖掉,换成钱后回到了村里。后来,乔明志看不惯本村地主欺压乡里的所作所为,便伙同他人杀掉本村一名地主,后遭到通缉,最终从家乡逃出。
  1929年,乔明志和本县张魁元一起拉起“杆子”在昌邑东部组织土匪武装。多年的江湖生涯,使乔明志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和百发百中的枪法。袁训汉说,传说乔明志加入土匪武装后,因年龄最小、排行老八,于是“乔八”就成了他的匪号,加上他干的又是杀富济贫、行侠仗义的营生,使他的威望越来越高,并叫响昌、潍一带,人们多称他为“乔八爷”。
  在加入土匪武装后,乔明志多次成功地打家劫舍或劫富济贫,后来将目光盯上了当时的济南民生银行。但在那次没有计划的抢劫中遭到重创,土匪武装被迫解散,乔明志再次遭到通缉,并悄悄地潜回平度乔家村,在村里的一条河边租了一间小屋,做起了理发匠。
  开起理发店夺国民党军官性命
  如果按照村里的辈分,今年已经80岁的乔百恩还得管乔明志叫“爷爷”。乔百恩老人对乔明志仍记忆犹新,“乔明志曾经回村里很多次,他个头不算高,也就1米7,胖乎乎的,很敦实,还是个络腮胡,说话的时候唾沫乱飞,哈哈,电视剧里的桥隆飙比他本人俊俏多了。”
  据乔百恩介绍,有一次乔明志的理发店里来了个国民党军官,看到理发的人是个小伙子,就骂骂咧咧的,非要让老板亲自给他理发。而乔明志本人是不会理发的,这个国民党军官的嚣张气焰再次触到了乔明志土匪的一面,他怒从心生,顿生杀念。
  那时候理发都是用剃刀的,乔明志拿起剃刀假装要给国民党军官刮胡子,当国民党军官扬起脖子的一刹那,乔明志手起刀落,割断了军官脖子处的大动脉,国民党军官一命呜呼。
  理发匠是做不成了,乔明志给伙计分了钱,然后将国民党军官的尸体抬到后院后,拿了国民党军官的短枪离开了。
  乔明志怀揣短枪一路走到了平度,在一家小饭馆歇脚吃饭,在饭馆里遇到了两个人,由此改变了乔明志的一生。
  巧遇地下党便衣由土匪变成八路
  “乔明志在平度一家小饭馆歇脚吃饭,当饭馆的伙计把饭菜端上来的时候,乔明志起身接饭菜的一瞬间,怀里的短枪正好露出来,而这一瞬间恰巧被邻桌的两个壮汉看见。”乔百恩介绍。
  这俩人便走上前问乔明志是干什么的,一开始,乔明志以为遇到反动派了,但仗着自己有枪也无所顾忌:“我就是农民,日本人来了,我不想当汉奸,抢了枪找队伍抗日。”
  这两个问话的人正是便衣侦查中共平度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罗竹凤和乔天华,二人遂决定吸收乔明志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36年,乔明志结束了他的土匪生涯,成了当地抗日游击队的一名队员。
  在成功完成几次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后,乔明志于1938年转战掖县(今莱州市),同年3月,他随平度抗日武装参加了掖县玉皇顶起义。三支队成立后,他任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侦察大队长,多次深入敌巢,出色地完成了侦察和锄奸任务。同年9月,受党组织派遣,他回平度协助地下党创建了平度人民抗日救国会。一天,他接到情报,平度城的汉奸参谋长到了平掖公路边的据点。半夜,乔明志带领8名战士摸进来,把汉奸参谋长等8人全部活捉。伪军千余人出城报复,乔明志和抗救会精兵90余人及随后赶到的援军,利用有利地形痛击敌军,毙敌副营长以上军官14人,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39年清明节前,乔明志被任命为胶东抗日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担负起保卫胶东根据地设在栖霞、招远、莱阳、掖县、平度等地众多被服厂的任务。
  单枪赴会,名声威震敌军
  ◎乔明志独闯匪穴收编土匪武装 ◎押运时借路无人敢阻
  乔明志枪法了得,是众人皆知的。乔明志刚当上游击队员后,为收编土匪武装独身闯匪穴,并与平度土匪张永指对黑话,与土匪夜比枪法,三枪打灭了三柱香,收编了这支土匪武装。乔明志独自一人保护抗救会会长乔天华来到国民党顽固派头子张金铭的住所,令他答应抗救会在平度自由活动。乔明志的神勇令敌人闻风丧胆,在乔明志负责押运黄金时,每次到达铁路他都喊一句“乔八爷借路”,敌人不敢阻拦。
  对黑话比枪法收编土匪武装
  在寒亭区朱里街道朱里村,随便找几个村民问乔明志的情况,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首先说起他的枪法了得。到底如何了得呢?
  袁训汉告诉记者,民间传闻,乔明志有神枪掐线的本事,手起枪响,可以不用瞄准,百米内的电线应声断开。
  “我听村里老人说,乔明志刚当了游击队员后,为收编土匪武装独身闯匪穴,并与平度土匪张永指对黑话,与土匪夜比枪法,三枪打灭了三柱香,收编了这支土匪武装。”袁训汉回忆说,“解放后乔明志有一次回朱里老家,我们那时候还都是些小孩子,就缠着他要看他的枪法。乔明志就指着附近一棵树说,你们去那棵树下等着,我打最西面那只麻雀,说话间,他抬起枪就打下了那只麻雀。”
  “我们后来让他再多打几只,乔明志却不肯打了,还自嘲说担心打不中丢了面子,其实他是心疼他的子弹。”袁训汉介绍。
  乔明志转业后居住的莱州市三山岛街道王贾村党支部夏书记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说到了乔明志的枪法,“有一次他被敌人包围了,当时他正在家里吃饭,得知敌人来了,他不动声色,依然不紧不慢地把饭吃完,然后打开窗子,掏出手枪啪啪打了几下,敌人便应声倒下,其余人一看形势不好,就都跑了。”
  单枪赴会乔八爷独闯顽固派住所
  “乔八爷胆识过人,他不但敢独闯匪穴,也曾单刀赴会,闯入国民党顽固派头目的家里去。”乔百恩1953年到1958年曾在空军服役,但是当过兵的他谈起乔明志的胆量时还是非常的佩服,“一般的战士哪有这个胆识,也就乔八爷艺高人胆大。”
  乔百恩介绍,随着平度人民抗日救国会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头子张金铭的忌恨,他到处散布“抗救会强迫老百姓捐粮捐款”的谣言,挑拨离间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 这天,乔明志腰挎匣子枪,保护抗救会会长乔天华来到了张金铭的住所,两个门岗挡住不让进,乔明志闪身上前,用枪逼住门岗冲了进去。张金铭正在召集大小头目训话,见两人突然闯进来,大惊失色。乔天华从容上前,指出张金铭造谣生事的时间、地点,张金铭无言以对,只好答应抗救会在平度自由活动。“两乔”扬长而去,满屋大小头目呆若木鸡。从此,“乔八爷单枪赴会”的故事传扬开来。
  威震伪军喊乔八爷借路无人敢阻
  加入到共产党队伍的乔明志仍然继续着他的神勇,他以过人的胆识,经常出其不意地主动出击,不断打击日伪军,使敌人不敢动被服厂的一针一线。
  据乔百恩介绍,在乔明志负责押运黄金时,每次到达铁路他都喊一句“乔八爷借路”,敌人闻风丧胆,不敢阻拦。往后,就算不是乔明志本人亲自执行押运任务,只要是战友报一声“乔八爷借路”,伪军都会乖乖地让开一条道路,即使有日军在,伪军也最多将枪口朝天放几枪,并不真打。
  只是这段文字也无从考证,但根据记载,乔明志参加革命队伍后,在与伪军秦玉堂部队作战中,曾率部20天内横扫9个据点,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6挺,步枪350余支。1942年,在一次与日寇的遭遇战中,他的鼻梁骨被击穿,但他仍然高声喊着跟日本鬼子拼刺刀,直到最后取得胜利。1946年,乔明志经常出奇兵打击国民党还乡团,使其不敢横行乡里。
  与国民党军合作击退追击日本人
  在袭占安丘时,乔明志和队友被鬼子发现后猛追,他带领队友闯进了国民党地方武装潍县第8区抗日游击队独立1团所驻扎的村子,一群国民党士兵围着他们就要缴械。急得乔明志大喊:“我们是八路军,小鬼子就要围上来了,赶紧准备战斗。你们是哪部分的,我要见你们的长官!”
  而乔明志原来就是在昌潍地区生活的,对昌潍地区的人物很熟悉,一眼就认出了团长考斌之。这考斌之小时候曾和同村的另一个孩子一起被土匪绑过票,对土匪极其痛恨,一看是乔明志,马上就变了脸色。
  而乔明志早已经不是那种动不动就和人拔枪动刀子的土匪了,何况又是国共合作时期。于是,乔明志就两脚一并,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考团长,八路军胶东警备旅警备一团侦察排长乔明志向你报告,我们在安丘县城执行侦察任务,消灭了一伙伪装老百姓的日军特务。现在鬼子追上来了,请你赶快命令部队准备战斗,迟了就来不及了!”乔明志还说,“我过去是乔八,那是我的耻辱。我现在是打鬼子除汉奸的八路军侦查排长,我们是友军。请你相信我,赶紧准备战斗!”
  在双方军队的合作下,终于打退了日本军队的追击,而乔明志继续执行侦察任务。
  潍县战役受伤,转业后开餐馆
  曾赴延安接受中央首长嘉奖
  乔明志转战胶东战场后,担任过侦察大队长、特务营长、公安局长、军区参谋、副团长等职务,身经百战,前后13次负伤,屡立战功。1940年,乔明志曾赴延安受到中央首长的嘉奖;1943年,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为他颁奖,奖给他战马一匹、手枪一支。在潍县战役中,乔明志冲锋在前,差点牺牲。因受伤转业后,开了家小饭馆,生活非常简朴。
  胶东战场屡立战功
  潍县战役险些牺牲
  在豫西山人所著《重生之红星传奇》中,也有关于乔明志的记载。
  乔明志在鲁中战役袭占潍县时,曾给当时胶东有名的八路军王老虎的特战一中队带路,见识了八路军特种兵的神勇。这下,乔明志算是开了眼,也不再为自己开枪可以掐断电线头的绝技沾沾自喜了,缠住王老虎拜师学习。这一学,乔明志才明白自己过去凭的是一腔血气好勇斗狠,原来八路军特战队是把战斗当成了艺术,他们讲究的是配合作战,在配合中发挥每个人的技能。
  后来,乔明志一心想加入特战队,王老虎也同意,但是特战队吸收的战士都必须经过批准。结果,上级领导认为胶东警备旅是新组建部队,战斗骨干缺乏,乔明志是传奇英雄,就让他返回胶东警备旅一团继续担任侦察排长。
  乔明志转战胶东战场,在任侦察大队长、特务营长、公安局长、军区参谋、副团长等职期间,身经百战,前后13次负伤,屡立战功。根据存在莱州市供销社的干部档案记录,1940年,乔明志曾赴延安受到中央首长的嘉奖;1943年,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为他颁奖,奖给他战马一匹、手枪一支。
  1948年4月潍县战役,已是副团长的乔明志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受伤后昏迷不醒,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后续部队打扫战场时发现他还有微弱的气息,把他送到后方医院,后来命是保住了,却已经不能适应部队的战斗生活,1952年,乔明志转业到地方养伤回到莱州,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
  转业后开了家小餐馆碰上新兵剩饭仍教育
  1952年,乔明志以二等甲级伤残军人的身份,转业回地方,落户在妻子张淑堂所在的莱州市三山岛街道王贾村,并自己到邻镇平里店镇开了一家小餐馆。1956年公私合营,乔明志以“资方”身份,担任平里店镇供销社饭店经理。
  据报道,在曾经与乔明志共事过的鲍淑香眼中,乔明志是一个“没什么架子”的人,整天跟饭店里一帮小青年笑哈哈的,凡事亲历亲为,“经常就自己出去买菜去了,跟个采购员一样”。
  据曾经在同一饭店工作的张福财说,当时乔明志的故事非常多,印象最深的是他教导来往部队士兵“粒粒皆辛苦”的事。因饭店设在公路旁边,来往部队经常在此吃饭。有一次,一名士兵留有剩饭,乔明志穿上军装,命令该士兵将剩饭吃完,因为当时老百姓连吃的都没有。
  乔明志退伍后曾为了当地老百姓利益,向许世友争取了一台东方红牌拖拉机,这在当时一般人是根本弄不到的。
  1979年6月15日,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乔明志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儿子眼中父亲很和蔼生活朴素勤俭节约
  出生于1946年的乔林辉是乔明志唯一的儿子,他也只能从长辈们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父亲乔明志以前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豪情往事。
  乔林辉现在还在王贾村生活,在外人眼中乔明志是威武的汉子,可在儿子乔林辉眼中,他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乔林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父亲在家里从来都是软声软语的,没见他发过什么火,跟我聊天也是特别和气。他老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做人要实在,工作要严谨。他平时很朴素,从不乱花钱,也老是教育我勤俭节约,不能浪费。”
  乔林辉还说,在家里,什么事也都是母亲张淑堂说了算。
  在乔林辉的记忆里,虽然父亲既做过“土匪”,也做过“八路”,但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拮据。公私合营后,乔明志虽然担任了饭店经理,但每月的工资也仅有40多元,家里的经济很不宽裕。
  乔林辉曾参过军,在位于济南的“三局”工作过。
  1970年时,乔林辉面临退伍危机,那时的“三局”首长是少将胡铁成,曾是乔明志的老战友,但乔明志却“始终不愿意去找他说情,让自己留在部队”。最终乔林辉还是退伍回到了农村,先后在煤砂厂和石油公司工作过,一直是工人身份。
  乔林辉说,电视剧播出后,关注父亲的人越来越多,齐鲁电视台也来到王贾村采访,并帮助他们重新修缮了父亲的墓碑,“我希望老一辈人那种勇于抗争,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
  破解身后之谜
  乔明志的离世,以及电视连续剧《桥隆飙》的热播,使得关于乔明志风云一生的民间传闻愈演愈烈,留下了许多糊涂账、身后谜。前不久,记者先后采访了乔明志的亲属以及健在的部分老战友,力争还原关于乔明志的部分传闻真相,揭开这位传奇抗日英雄留下的身后之谜。
  许世友寄钱之谜。民间传闻中,许世友曾在乔明志回到家乡后,每月都为他寄钱。对此,乔林辉表示,父亲从未接到过任何来自许世友或其亲友的汇款。乔林辉说,乔明志一直与许世友保持通信联系,在转业回到地方后,还曾多次到南京探望过许世友,但两人并没有任何形式上的经济往来。
  神枪“掐线”之谜。民间传闻中,乔明志枪法如神,可以不用瞄准,直接开枪打断电线,以此对日伪军进行骚扰。对此,乔明志的老战友孙希诰说,乔明志的“掐线”,主要是用枪射击电线杆上固定电线的瓷瓶,枪法很准不假,但也不是无需瞄准、百发百中。
  子嗣之谜。民间传闻中,乔林辉只是乔明志的养子,乔明志其实无后。对此,乔林辉予以否认,他说自己跟父亲乔明志非常相像,亲生母亲是在自己未记事时就死于疾病,但自己绝对是父亲的亲生儿子。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