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国时期临朐书画家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清朝民国时期临朐书画家
  作者:张敬华
  临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曾出现过众多的地方书画名家。现将作者所了解的清朝、民国时期临朐书画家简要介绍如下。
  陈占,字几先,邑西北大章庄(现属青州市)人,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岁贡。善草书,师承怀素,笔气豪放如游龙舞鹤。赋性高洁,好为诗、古文,连试不第。时邑人冯溥为文华殿大学士,赏其才,欲荐之以官,辞而归。隐居逄山深谷中,肆志山水。每遇名胜辄题咏遣兴,有游仰天、辉泉、钓鱼台诸诗,皆自书刻石,雅俊有逸致。其咏石道人诗云:“采药何年到翠微,名山暂驻岂忘归。秋来雨霁云生足,指点蓬壶欲奋飞。”沂山百丈崖瀑布景点最大的石刻“海岳”即为其书。
  陈占书法作品
  衣于帝,字补哀,号慕卢,别号鲁庵、慕九,自称石门居士,临朐城西南朱旺村人(据清顺治五年所修《衣氏族谱》载,于帝先祖于明朝中前期自栖霞迁临朐孝慈乡朱包社二甲,崇祯十五年寄零于朱旺社十甲。再据于帝之父佩羽公墓志载,佩羽公生于明天启七年,卒于清康熙三年,朱堡里人,后迁朱旺村。又据于帝自述,于帝生于清顺治十三年。可推知于帝应出生于朱旺村,为朱旺村人,而非朱堡里人后迁朱旺村。),生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卒于乾隆年间(卒时当在83岁以上)。邑庠增广生员,书法名家。曾费7年时日抄《纲鉴》教子孙综观历史;刊刻《文昌孝经》四百余卷劝人行善。好游观赏,曾三登泰山,两游曲阜,至登州观蓬莱阁,去崂山游上、下清宫,南观五莲,登琅琊台,徘徊白鹤书院。康熙四十七年(1708)在石门坊创建逄山行宫,83岁后撰《石门居士自叙》。石门坊风景区的摩崖石刻“晚照”两个行书大字,即为其于康熙年间题写的(现石刻“晚照”旁注“大清康熙四年衣于帝题”,然康熙四年于帝方10岁,10岁之童难以题书此字。或光绪年间重刻时以“讹传”添注;或本为“大清康熙某十四年衣于帝题”,后原石刻“四年”前的“某十”二字已剥落,重刻时误为“大清康熙四年衣于帝题”)。
  衣于帝书法作品
  解越千,字子隽,别字临溪,号尧麓居士,邑东北尧山社解家河村人,清乾隆戊寅(1758)入邑庠,寿80。幼有奇才,学识渊凝,诗词文章为一方冠。精通书法,善草书,笔势苍劲,横绝一时。安丘知县刘某见其字,深加奖许。岁癸巳(1773)刘迁官至京师,上其字于乾隆皇帝,帝赞其字有“古木绕枯藤,松筠抱劲节”之概。晚年性益豪放,当极饮大醉,挥笔尤妙绝。
  解越千书法作品
  刘太和,道士,山西蒲州荣和县人。清乾隆年间主持胡梅涧村关帝庙,与马益著交深,性嗜酒,醉后语嘈杂不休。工画葡萄,淡墨浓泼如空中游龙,累累巨幅,不着痕迹。曾醉后为其送行的马益著题诗:“好友相逢快若何,同心嵇首送弥陀。为君请酌消尘虑,借乃狂谈驱睡魔。入耳新闻惟话旧,经唇老酒不伤多。朦胧醉怯泥泞险,马上扶归刘太和。”益著殁后,太和亦辞檀而去。
  崔山人,姓崔,名廷桂,字天香,约生活于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卒时年龄当在70岁以上。原居弥南里,富资产。早读书,知大义,性轩豁。与人言,心即见于口。学画冀牡丹,命笔能肖似,所画牡丹甚丰丽。中年家渐落,徙居朐南深山中。有好事者持纸求山人画,酬以钱,山人笑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虽前修雅事,然吾岂卖画翁耶?”却不受。识者高之,称之为“崔山人”。
  史阙文,子直堂,山东乐陵县城西街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举人,嘉庆二年(1797年)任临朐县训导。善书法,书宗柳黄,成自家书风,刚健雄伟老辣。
  陈瑞年,字辑五,邑西北大章庄(现属青州市)人,约生活于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卒年90余岁。幼读时即期有用于世,然艰于时命,布衣终身。赋性朴实谨厚,平生口不言人过,而操守坚定。善柳书。训导史阙文赏其笔力,相与观摩,故瑞年笔墨酷似史阙文。
  王明经,号雪园,邑东北杨家庄人,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岁贡王家宾之父。为人方正有风格,闭门读书,足不出里。庭院中多竹,明经于读书之余,辄啸傲其间,体察日久,遂以画竹名。长杆浓叶,淡墨潇洒,自成一家。诗亦超脱不凡,所作之画多题有自作诗句,其题《风雨竹图》诗云:“静坐俄闻赴敌兵,衔枚疾走金铁鸣。出视方知风雨急,岂知人马肃行声。”
  谭剑光,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拔贡,候补教谕。善书法,原道光四年(1824)临朐创建考棚碑记即为其书。
  陈向荣,一名荣,字木欣,号小嵩,嵩山之侧马庄村人,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岁贡。善画墨竹,师明朝郎中冯青方。《巨平文集》赞其笔法“神于法而不拘,畅于情而不肆,奇奥于局势而诡诞不涉焉。”冶源老龙湾碑刻画竹即为其代表作。
  招子庸,字铭山,号九松山人(一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县横山乡(今广州石井镇)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卒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嘉庆年间举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三月(农历)至十七年(1837年)正月(农历)署任临朐县知县。子庸官临朐一年,甚洽民心。虽以干练著称,然笃意风雅,喜画兰竹,画蟹尤精妙,其竹有板桥风致,兰竹雪杆霜筠俱得生趣,山水仿王宸得其神似,又善人物,非俗手可及,每至酒酣兴作,泼墨淋漓。著有《粤讴》。老龙湾原清漪亭内曾悬有招子庸题写的“荫同十厦”匾额。直到光绪初年,临朐尚有“家无招侯画,犹为不荣也”之风气。
  马尔森,字叔木,晚号槐卿,明状元马愉之后裔,临朐城南朱位村人,生于清嘉庆年间,道光年间邑庠生。性沉默,善书法,工欧体。所见者多为行书,铁钩银画,笔笔精透入神。所到之处,求书者踵接于门,尔森亦乐书不倦。曾手书《澹轩集》二函藏于家,精妙无匹。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之父曾在青州府评马尔森小楷为“青州第二名”。
  马尔森书法作品
  谭尚智,清贡生,善书法,长于隶书,浑朴古雅。原清道光五年(1825)重修五井东莲花观碑文即为其书。
  魏方初,临朐城西南岩头村人,清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岁贡,善画墨牡丹。
  贺书升,清增广生员,善书法,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五井北门外通济桥时,其碑文即为道光癸未进士邑人刘清源撰,贺书升书。
  朱立青(清),字海门,临朐承恩厢朱家院落(今太平村)人,清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恩贡。咸丰同治年间,曾率乡众抗击过幅军。晚年,性眈静,诗酒自娱,尤工于书画。
  张锡爵,字晋三,号丹西,巨平山之南盘阳社段家庄人,约生活于清道光、咸丰年间,监生。精医术,著有《痘疹揭要》。道光庚戌(1850)间,瘟疫流行,锡爵设局施药疗贫民病。善书画,其书法大方,非欧非柳,有古有今,字里行间蓄有无数丘壑,尤其是行草遒劲有法。
  聂瑞三,名继庆,字瑞三,别字梅芬,号玉村,又号古愚,以字瑞三行。临朐城西南谭家小崔人,约生活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居身质朴,立志端方,耿介勤学,淡于进取。善书法,真、草、隶、篆无一不工。观其所书苏山坡桥碑,直逼多宝塔。其流传之屏多为行书,柔中见刚,整中寓暇,体备诸法,笔无火候,可谓熔众体于一炉,集诸家之大成矣。其人虽为布衣,但操行甚严,某氏建旌节坊,以重金求书额,瑞三以不贞严拒之。暮年家赤贫,樵采自给,至并日而食,而莳花艺竹,歌诵如常。瑞三曾于道光十九(1938)年主持续修《(临朐)聂氏族谱》。
  聂瑞三书法作品
  韩复元,字又熙,世居巨平山阴之韩家庄,约生活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善绘画,长于山水人物,笔墨灵活,穿插自然,浑然天成,不露痕迹。《(民国)临朐续志》载,韩复元所写水墨“三顾茅庐”一小横方,区区尺纸,而当时英雄气概、山林经济、幽人园林历历活现纸上,令人百读不厌。
  冯锡田,字十州,冶源街人,约生活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邑庠生。善书法。咸丰五年(1855)修缮老龙湾清漪亭时改题的 “芳洲”,咸丰十一年(1861)冶源街四门上的匾额题字“安澜”、“环山”、“来青”、“砥柱”及老龙湾同治十年(1871)的“万宝泉”碑刻题字皆为其书,老龙湾原戏楼上的木刻匾额题字“太平景象”也曾有其题书过。
  李作绅,字伦英,临朐城南东朱封村人,约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约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善工笔花鸟画,长于蝴蝶,惟妙惟肖。然天不惜才,卒年仅19岁。
  李作绅绘画做品
  崔丙壬,清邑庠生,善书法,原清同治年间卧虎山(今朐山)碑文即为其书。
  张兰泽,字秋畹,号柳塘,约生活于清朝后期,临朐城南洼子村人,邑庠生。自幼读书,志不少懈。入泮后,屡试秋闱不售。因老母得瘘疾,遂弃举子业习医术。30年不离母左右。即有事外出,及暮必归,虽冒风雨,不以为艰。晚年性愈峻,绝迹公门。邑令郑炽昌闻其精医术,遣人致请3次乃至。炽昌重其品望,亲至其庭拜谒。兰泽又工绘事,见者悉叹赏之。长于山水人物,尤善画驴,因其行五,人称“张五驴”。
  蒋中孚,字信堂,约生活于清朝后期,邑北礼义社蒋家庄(现属青州市)人。耿介正直,善欧书。有品不端者求书屏匾,虽熟人亦不应。
  马来琛,字献亭,号石舫,马家庄人,清廪膳生员,寿未50岁而没。生而颖异,寡言笑,喜读书,杂著颇多。书法妍秀。
  闵继宗,字维城,邑庠生,约生活于清朝后期。工诗赋,著有《海内拾遗》、《日记琐语》,以吟咏刻石自娱。尤妙音律,善书画,一时多屏帐之作。
  张星垣,字薇堂,号龙潭居士,冶源南尧洼村人,后迁居花龙潭村,约生活于清朝后期。喜草书,尤工诗,其诗追李杜,字宗钟王。著有《龙潭吟稿》4卷。
  衣临桂,一名士吉,字香庭(廷),下五井村人,约生活于清朝后期。国学监员,善书法,长于行书。
  王会一,号冇文,下五井村人,生于1850年,卒于1924年。事裁剪,人称“王裁缝”。善绘画,长于墨牡丹,其作品多不落款,只盖印章。
  王会一绘画作品
  冯坦,号竹生,冶源一带人,约生活于清朝后期,擅长行书。
  窦铭西,字顽斋,清光绪年间岁贡,临朐城东窦家洼村人。负才不羁,然重道义,笃友朋,缓急相共,有诺必践,居家好客。工画。自甲午战后,习攻新学,德人来筑胶济铁路,乃译习德文,著有《德语揭要》。
  曾传经,字蓬海,清光绪年间岁贡,临朐城东曾家洼村人。家贫力学,教授乡里。虽盛暑严寒,也端坐不失常态。严取与,寡言笑,品学重一时。工行草书。
  王化平,字子衡,号墨西,临朐城东洼子村人,清末邑庠生。平生好镌石,有石刻百寿图,以竹箧盛之。终生舌耕(教学)。善书法,所见者多为楷书。著有《周易解蒙》4卷。
  王化平篆刻作品
  邹允中,字心一,湖北武昌县举人,1918年(民国七年)农历七月至1920年(民国九年)农历五月署理临朐县知事,以名孝廉宦鲁。在朐期间兴学禁赌,深得民心。文采斐然,工书善画,书法长于隶书,绘画擅长山水,士民袖纸求书无不应,公出橐笔墨图章以随,故在朐遗字极多,至今其隶、楷、行书都能见到。好搜考金石,凡断碑残碣、古钟废   ,注目必嘱为保存。1920年(民国九年),临朐城南郭外龙泉桥被水冲毁,邹捐廉首倡重修,工竣,自撰记文数百言,时当农历五月,于烈日中驱偻近碑躬亲书之,端楷遒丽,纤画不苟。
  邹允中书法作品
  卜宪周,字佐臣,生活于清末民初,邑西南丝窝庄(现属沂源县)人。少聪慧,喜读书,家贫甚。17岁设帐授徒。博众艺,工书法,尤精篆刻。兼以医术活人,求者踵门无不应。
  冯瑞璋,原名学智,字玉田,号特乡,临朐城南梨花埠村人,邑庠生,生活于清朝后期民国初年。善书画,长于山水人物。1912年,瑞璋据乡里习惯称谓,将老龙湾冯惟敏别墅门楣上的匾额题字“即江南”改题为“江南亭”。子冯象贤,字德甫,邑庠生,山东省优级师范毕业,曾任临朐县教育会长、教育局长,亦善书法,弱于其父。
  王正言,字最侯,号醉疾,晚年自号钝叟,邑南柳子村人,生于1861年,卒于1931年。貌短而矍铄,双目炯炯,善书法,才气过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只身到京师,以文彩博得肃亲王赏识,延聘为幕友,旋被推荐代理直隶省盐山县知县。光绪二十七年(1901)肃亲王将正言召回幕府,令其兼任赈灾局委员。光绪三十年(1904)任静海县知县。1912年,任山东省国民政府民政长周自齐的秘书,旋被委署安丘县知事,他对安丘县视若故乡,勤廉治政,颇有声望。1913年,调署诸城县知事,以善于审理案件而著称,兴学禁赌,用白话体撰写并刊印《戒滥饮歌》、《戒狂赌歌》、《戒吸鸦片、扎吗啡歌》、《戒许愿戏歌》、《戒妇女念佛烧香歌》、《戒爱女嫌媳歌》、《劝解散土匪歌》、《劝办团练歌》等,涉笔成趣,寓劝惩于谐谑之中,并汇为《钝叟谰言》。1915年到陕西省李根源部下供职,1917年任河南督署一等书记官,1919年任济南镇守使署执法官,次年兼任边防军第二师一等执法官,后归里病逝。
  陈芳洲,号悟痴子,五井西南马庄人,约生活于清末民初。善绘画,长于墨竹、山水,其作品多不落款,只盖印章。与高居广交深。
  陈芳洲绘画作品
  张益谦,号黄阜山人,又号樵石,临朐城东袁家庄子人,清末邑庠生,卒于20世纪40年代初。工书善画,长于草书。
  贺桐岗(铜罡),名元信,字桐岗(铜罡),后以字桐岗行,改字琴山,号凤起。临朐城东南黄埠店人,生于1884年,卒于1930年。清末邑庠生,工书善画。
  高锡绅,字笏臣,临朐城东南高家庄人,约生活于清末民初。以工画菊、桐而名噪一时。其子高鸿杰亦善书法。
  胡澄,字玉汝,号石友,临朐城东南胡家岭村人,生于1866年,卒于1933年。清末邑庠生,爱谈论诗文字画。终生嗜好石砚,尝由嵩山、龙岩寺产砚材之地觅人肩石归,躬自椎磨,所制有绝工者——由嵩山玉制得的“伯牙望月”砚,曾经山东博览会鉴赏给奖。与贺桐岗、高锡绅为友,尝精选贺、高二人得意之笔制为巨册珍藏。
  李焕章,清末邑庠生,清候选教谕。书文俱佳,长于楷书,1940年东镇庙重修寝殿记碑文即为其撰并书。
  丛继谦,生于清同治年间,临朐城东丛家庄人。早年设帐授徒,后弃教专攻绘画,尤擅山水庙宇。
  谭殿甲,字乙山,号愚公,临朐城西南谭马庄人,生于1870年,卒于1935年,清光绪年间廪膳生员。20岁始任家塾教师。1915年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回村倡办临朐县第一所女子小学。1918年协助谭殿陛创办纸坊区高等小学,后在该校任教。谭殿甲自幼学习勤奋,五经四书融会贯通,且苦练书法,长于楷书,先学欧体,后工魏碑,功力深厚,曾书写碑、志十数座,石门坊风景区寨子崮村东石牌上的禁赌碑即为其书。1928年谭殿甲被淄青道尹白璞臣聘为家教时,曾与白道尹公署职员并吸收青州城里书法名流,组织过书法社。
  曹世昌,字少文,冶源街人,生于1872年,卒于1921年。幼聪慧,善书画,长于山水、人物,著有《山水画法大全》。其三子曹正亮亦书画俱佳。受其一家的影响,邻人郭益正亦善书画。
  曹世昌绘画作品
  冯南坡,名瑞田,一名文寿,字兰坡,又字南坡,号墨溪主人,以字南坡行。生于1871年,卒于1957年,临朐城南黄家宅村人,明朝青州画竹名家冯起震(字青方)之后裔也。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投效陕西抚标永兴军右营,充办文牍,后不断提升,曾于宣统三年(1911)调为巡防步一营管带,改授花翎四品职衔。其书法学板桥、刘墉,自成一体。
  马和周,字守忠,生于清光绪年间,卒年66岁,临朐城南弥河东岸北朱村人。因弥水泛滥,家道中落,遂以画画为生,曾为海浮山庙、朐山庙、李召寺作壁画。其画风细腻精细,邑人誉为“画才”。
  许椿亭,原名许仁德,字耀山,下五井村人,生于1872年,卒于1927年。21岁中秀才,善书法绘画。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省农林学堂,宣统二年(1910)毕业后留校任教。1918年到省立蚕丝劝业场养蚕部任技士。1925年在临朐县女子蚕校任校长,教授新法养蚕。一生潜心研究桑蚕生产,著作有《蚕丝韵言》、《续蚕丝韵言》、《鲁桑述》等。
  李文学,临朐城南东朱封村人,约生活于民国时期。善绘蝴蝶。临朐“无人区”时期,李文学曾在益都一带卖画为生。
  吕永川,字渭洲,临朐城南吕家洼村人,生于1881年,卒于1957年。少年时代即爱好绘画,后毕业于山东优级师范美术科。在校学习期间,所绘菊、竹、梅、兰在巴拿马国际美展中获银质奖章。民国时期曾代理过临朐县教育局长。后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马松操,名康侯,字健东,又字松操,自号涧谷后学、涧谷老人,以字松操行。生于1886年,卒于1964年,临朐城南胡梅涧村人。先后任临朐县书院小学、北朱高等小学国文教员、临朐县国民政府第二区区长、临朐县通俗讲演所所长、山东省国民政府建设厅第二科主任科员。曾任《(民国)临朐续志》分纂。康侯酷爱读书,博学多闻,并喜藏书,擅长文学、历史,对考古、书法和篆刻也有研究,长于行、楷书。一生勤于写作,著有《文集》一部、《诗集》一部。
  刘仞千,名子鸿,字仞千,以字仞千行。生于1889年,卒于1945年,临朐城南蒋家河村人。幼聪颖好学,才华出众。中年续读,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先后担任浙江省钱塘县帮审、临朐县立高等小学国文教员、临朐县国民政府第五科科员。仞千善文笔,并长于琴棋书画,民国初年倡办朐阳诗社。1934年被国民县政府聘为《(民国)临朐续志》总纂,志成后,曾作《〈临朐续志〉印成感赋》云:“把卷欣然忆旧情,挺身文献作于城。深知四月难为事,竟许千秋浪得名。蓄意装潢求古雅,匠心体例费经营。试探旧志从头较,优劣一听月旦评。”
  卢景孔,字绍尼,临朐城南红庙子王舍村人,清末邑庠生,卒于1957年。舌耕终生,曾任《(民国)临朐续志》分纂。善书法,长于楷书,老龙湾江南亭侧现存有卢景孔书写的石碑一幢。著有《青岩文稿》、《榴窗诗稿》等。
  高海青,名岱东,字海青,一字海峰,邑西南北鲍庄(现属沂源县)人,生于1894年,卒于1955年。8岁读书,9岁写春联,14岁为人写寿帐、碑碣,蜚声乡里。19岁考入临朐师范,毕业后到济南任进德报社编辑。曾参与编修《(民国)临朐续志》,并为该志题署书名。其书法功力颇深,楷、行、草、隶均有独到之处。
  徐祐民,名秉彝,字祐民,以字祐民行。因其练过轻功,人送外号“徐飞”,临朐城西南徐家圈村人,生于1899年,卒于1963年。早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临朐县立书院小学、寺后省立简易师范、张阁店子简易师范等学校任教。期间,曾担任过临朐县教育馆图书部主任、国民临朐县政府建设局录事、国民省政府建设科录事。善书法,长于草书,笔走龙蛇,飘逸俊秀,被乡人誉为“河西一枝笔”,原杨善北店桥上的“石河桥”三个大字即为其书。解放后,在临朐初级函授师范等学校任教,教学经验曾被昌潍专署、县文教部门以典范推之,并被推选为县人民代表。
  姜蜀轩,名云亭,字蜀轩,以字蜀轩行。临朐东庄子(现已并入南关村)人,生于清朝末年,卒于1972年。善绘画,长于花卉翎毛。蜀轩自幼爱好绘画,高小毕业时,在乡里就有“墨牡丹”之美称。山东省立四师毕业后又考入省立一师艺术专科学习,毕业后任教于省立八中、十中、十二中等学校。曾跟友人学西洋魔术。后赴北平考入美术学院插入中画系专学国画,并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1934年秋执教于山东省立惠民乡师,1934至1935年间其绘画作品曾在青岛、济南、惠民等地展览过,并于1935年将展览作品22幅编印出版,名曰《蜀轩画册》第一集。后在四川省某师范院校等任教。
  姜蜀轩的绘画作品
  刘和斋,名怡亭,字和斋,以字和斋行。临朐城西南前马陵村人,生于1904年,卒于1984年。先后考入济南东鲁中学、济南东鲁高中学习。1927年始在纸坊中心小学、纸坊完全小学等校任教。善书法,长于隶书。
  张琳,字华芳,一字玉林,柳山寨西北南马庄人,生于1908年,卒于1944年。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擅长文学、书画。1933年在北平读大学时,以撰稿、作画维持学业。1936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先后在山东文登、栖霞两县中学任教。“七·七”事变后弃教回家,应聘任国民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第二团政治处主任。其间,曾主编《醒众》周刊,著文作画,宣传抗日救国。1939年任国民山东省政府秘书处秘书,后去重庆负责向大后方报道山东战况。著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论》、《诗词格律浅说》。
  明清两朝的进士,书文俱佳,象张初旭(字熹若)、冯溥(字孔博,号易斋,又号云海)、陈纬(字天襄)、陈恪(字肃揆)、王日升(字柘村)、刘正远(字端生)、王绍先(字揆一,号大樽)、尹廷相(字仲伊,号莘野)、刘清源(字星桥)、魏云贵(字香岩,号屏山)等此清朝临朐进士皆精于馆阁体小楷,理应列入临朐书画家,然曹立会先生已撰《临朐进士传略》(《临朐文史资料》第18辑),于此不复赘述。
  后   记
  受家父薰陶,予自幼爱好绘画,及长日甚。工作后游历于兰台,有幸目睹邑之古籍文献,二十年来,屡为书画同仁查阅古临朐书画资料。2002年,欲为介绍古临朐书画之文,遍览馆藏文献资料,采访有关人员,觅古临朐书画作品以拍照,四载不已。2006年8月,应临朐县政协文史委之约,撰《清朝民国时期临朐书画家》,受命以来,唯恐不能胜任,庶竭驽钝,利用工作之余,集中精力再查阅核对有关的文献资料,复采访请教相关人员,整理撰成此文,2012年夏再次修改补充之。
  本文写作中,参阅了《巨平文集》、《(光绪)临朐县志》、《(光绪)临朐县乡土志》、《(民国)临朐续志》、《(1991年)临朐县志》、《山东书画家》、《临朐文史资料》、《老龙湾》及部分家谱和人事档案等文献档案资料,并采访请教了部分书画家的后人及焦鼎芳、谭家昌、王永禄、曹立会、李文琦、冯益汉、傅佩善、黄玉庚、高忠、席云庄、席思忠、张孔训、张颐人、王法生、刘中富、王志军、王成家等先生,整理编写而成,谨作说明并致谢。文中错讹难免,望社会贤达同仁指正。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