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潍坊境内的诸侯国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商周时期潍坊境内的诸侯国

  商周时期,潍坊市境内还建立了其他许多附属国或诸侯国。诸侯国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与王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夏代在今诸城市境内建立的诸国,初为姒姓国,后改用国名“夏”作为姓。到春秋时改为彭姓统治。其统治区域在诸城,安丘一带。商汤灭夏后,商约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0年,自汤至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炎帝后代陵,殷商之初受封于逄(今潍坊市临朐县),建立了逄国,因陵的爵位是伯,故亦称逄伯陵。到了西周武王的时候,逄国为博兴一带兴起的蒲姑氏所灭,改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逄国的后人以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成为逄氏。逄王(伯陵)为朝廷忠臣,人们为追念其功德,后人在临朐风景秀丽的石门坊立庙祀之。据甲骨文记载,商末帝辛时曾“征夷方”,结合青铜器铭文可知其具体路线为兖州—新泰—青州—潍坊。
  莱国建立于商代以前,莱国的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一带,东部直到黄县沿海地区。姜太公初封齐国,建都营丘,莱侯曾多次率众争夺营丘。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强大,齐国打败莱国,占有今平度县以西的领士,莱公被迫迁都黄县,称东莱。战国时,东莱亦被齐国吞并。纪国也是建立于商朝,原为商初商王朝在东方扶植建立的夷族诸侯国“己”国,属姜姓,侯爵,都城在今寿光县纪台,周灭商后,臣服于周。纪国为春秋前中国东方的一个重要国家,盛时疆域北至渤海、南至黄海(江苏干于)、西至古酅邑(今临淄安平镇)、东至鄑邑 (今昌邑市西北今龙池乡瓦城村)、郚邑(今安丘市西南红河镇郚城村),前后历900多年。今寿光纪台镇纪台村东北有纪国古城遗址。据清代文人安致远 《纪城文稿》所记:“城中有台,岿然独存,高三仞,广可亩许,上有神祠,为里人香火之所。”故城先后出土文物有铜钟、簋等。清乾隆年间纪台出土了西周中后期时代的“纪侯钟”等青铜器。纪侯簋有铭文曰:“纪侯乍姜萦簋,子子孙孙永宝用”,可知此簋为纪侯媵女姜萦之器。据考古学家王献唐考证,最晚应是春秋初年之物,因而对研究纪文化有重要意义。春秋初年,齐国强大起来,逐步向东发展,纪国成为主要障碍,经过长期战争,到公元前690年,纪便被齐国吞并。当时纪侯拒不屈己臣服,纪侯于夏“大去其国”,今沂水县境内有纪王崮,传为纪王去国之后的处所,纪侯的子孙,为了纪念故国,从此便以国名为姓氏,清代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即为纪国后裔。
  周武王还把安丘县东北部封给淳于公,建立淳于国(安丘东北部)。淳于公为姜姓,和当时的莱、纪等国为邻。周的分封国,从诸城的牟娄寻到大禹的后代东娄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国。西周末年,由于邻国的侵逼,杞在河南无法立足,举国东迁,回到国君的祖籍(今潍坊市),灭淳于国。后来在昌乐,安丘等地建国,现在安丘黄旗堡镇西南有杞国古城遗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国被楚国攻灭。
  齐国周朝建立后,封姜太公为齐候,建都于营丘(今昌乐境内),后来齐国又迁都于今淄博市临淄区。齐国初建时,潍坊西部一些地区便由齐国统辖。随着势力的增强,齐国逐步统一了许多邻国。到春秋末年,今潍坊市所辖各县区都成为齐国的领土。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是西周着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祖为殷商时封于临朐、青州一代的诸侯逄伯陵。姜太公不但被儒、道、墨、法、兵、阴阳、纵横诸家尊为宗师,还被历代皇帝追封为王圣,成为贤相人臣的典范,影响深广而久远。史载他德高术深,智慧超人,有兴国安邦的雄才大略。他与文王相遇于渭水之滨,后助周文王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助周武王武伐纣灭商,立下显赫功勋,创下千秋伟业。武王登基后,大封功臣谋士,姜太公因功冠群臣,得首封于齐,都治营丘,成为齐国的第一代君主。传至六世胡公静,为避东方莱夷部落侵扰,被迫迁都薄姑(今博兴县境内)。公元前859年,七世献公率营丘人杀其兄胡公,返都营丘。齐建国之初,姜太公就注重发展经济,努力寻求富国强兵之策。史书对太公文治武略、通权达变、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及其卓着成就多有记载。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汉书》则说:“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史记·货殖列传》载:齐“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在姜太公苦心经营下,齐国的繁荣与强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助周平定诸侯叛乱,扩大了齐国疆域,奠定了齐国800年历史的基业。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他除妖降魔,按榜封神的传奇故事,已是千古流传,妇孺皆知。
  春秋时,今潍坊版图分属齐、鲁、纪等国,其中以齐为主。齐桓公任管仲为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制定了“相地而衰征”的农税政策,创立并实施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盐铁专卖制度──官山海,使齐国成为列国之首富,奠定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取得春秋第一霸主地位的基础。至战国时,除了五莲、诸城等地属鲁国外,潍地大部属齐国管辖。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