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彭:颇多争议的晚清状元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王寿彭:颇多争议的晚清状元
  □黄 波

  平心而论,若从旧时科名的角度考察,与江浙地区相比,山东的文风实不便称盛。可是在晚清光绪一朝,仅潍县一地,居然接连出了两个状元,此外翰林十八人。须知在整个清王朝,山东也不过出了六个状元!潍县的两个状元,一为光绪二年(1876年)的曹鸿勋,另一个就是和曹比邻、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高中的王寿彭。
  且说这王寿彭高中状元,曾引来当时人的不少议论。有两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其一是说王寿彭的文章做得并不好,但他的字却很对科考官的脾胃。清代的科举,尤其是最后一关的殿试,向来重写不重作,而科考对书法又有特殊的癖好,要求字体端正,“黑大圆光”,号称“馆阁体”。许多文章好的人往往在科举上不甚得意,原因盖在于此,如不擅书法的龚自珍考进士就多次落第,最后勉强进了三甲,也没能点翰林,惹得龚自珍对书法一道大为不满。而王寿彭的字恰恰就中规中矩,看着十分漂亮。他最初在山东乡试,主考官阅其卷后不甚满意,但旁边有人说,这位考生的字如果参加殿试会很占便宜,说不定你可以收一个翰林门生呢。主考官怦然心动,后来王寿彭果然在会试、殿试中一路告捷。第二种说法是说王寿彭得中状元还要感谢他父母取的名字好。王寿彭1903年参加殿试,第二年就是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朝廷上下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主持考试的官员投慈禧之所好,欲得一个名字中有“寿”字的人为状元,以示庆祝,王氏之名既有“寿”字,而其书法又黑大圆光,遂定为状元。慈禧这种喜欢讨彩头的心理确系事实,某一年殿试,一个叫王国均的人本来置于前列,慈禧一听这名字,与“亡国君”谐音,立即皱眉说“好难听”。王国均以此被抑,终生未能得志。
  中了状元的王寿彭被实授湖北提学使,武昌起义前夕,一度代理布政使,这已经是一省最高民政长官,若非武昌起义猝发,其仕途得意是一定的。入民国后,时为总统的袁世凯因王寿彭是状元,让其任总统府秘书,只不过写写画画,题题匾额而已,未参机要,故有人嘲笑说,王状元是“书而不秘”。民国总统变更频繁,而王氏以状元头衔,在秘书位上岿然不动。
  “狗肉将军”张宗昌任山东督军,对部下说王状元是咱们山东的文曲星,宜延请他来,又问幕僚:“王状元在前清为何官?”答云“湖北提学使”,张问可当今日何官?回答说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张宗昌即聘王寿彭为山东教育厅厅长。张本粗人,喜怒无常,好作威福,王虽为状元,也不得不虚与委蛇,闲时与人话及当年提学湖北之旧事,常发慨叹。后来山东大学开办,张宗昌说:校长应该要学问最好的人来当。而在他心目中,学问最好的当然莫过于状元,于是又令王兼山东大学校长。张宗昌告诫王寿彭:山东是圣人之邦,学校须以尊孔读经为要旨,我因为你是状元,乃饱读圣贤书者,故让你来当这个校长。你可要好好干,不能让后生小子离经叛道啊。张宗昌督鲁,自认为武功已着,唯文治稍逊,故按手下“高参”的意见,以扶持旧文化自命,曾经精印《十三经》赠人。而王寿彭本来就是不懂新学的保守派,又以督军之令,所以在处理校务时,不免与时代潮流相悖,如他要求山大每逢开学典礼及孔子诞辰,全校师生一律长袍马褂,由他带领向孔子神位行跪拜叩首礼,类似的守旧举措使学生怨声四起。不过据曾在山东大学附中读书的着名学者季羡林回忆,他得到过王寿彭的题字,王甚至还称季羡林为“老弟”。从这一点看,这位状元校长对学生还是没有什么派头的。
  北伐革命军入鲁,驱走张宗昌,同时下令通缉王寿彭,并查抄了王氏老家的家产。王寿彭乃遁于天津租界,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月,病逝于天津租界,年56岁。王辞世的消息,除了很少的几家报纸发出了很短的新闻稿,应该说关心者甚少。一个当年煊赫无比的状元,如此落幕,在科举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