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籍贯考略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虞舜籍贯考略
  作者:张祚秀
  舜,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圣君,五帝之一。史籍载,舜名曰重华,字都君,姚姓。为政后封虞国,且《谥法》称“仁圣盛明曰舜”,故后人称其为“虞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对虞舜又关注起来,尤其对其籍贯问题有种种说法,莫衷一是。或说是河北怀来县人,或说是河南虞城人,或说是山西永济县人,或说是浙江余姚人,等等。随着大量的考古分析,加之历史经典的记载,虞舜是山东诸城人的论据更为充足。
  一、诸城市档案馆保存的乾隆年间的《诸城县志》载:“县人物以舜为冠,古迹以诸冯为首。古之言舜生地者,自孟子始。”《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凡懂中国古代史的人都知道,东夷,古代我国东方近海诸民族的通称。诸城正处于“东夷”范畴之内,而怀来、虞城、永济、余姚都不在此。
  《诸城县志》又载:“......城北十五里有村名诸冯。故前明《职方地图》在‘诸城’下特注‘舜生处’。”今诸城北郊的潍河西岸确有一“诸冯”村,现属诸城市舜王街道,是一个不大的村庄,居民约300户。村内有舜井;村前曾有舜王庙;村北有一片低矮的丘陵,当地人叫作“犁山”;从犁山西行十余里,有一土岭叫雷岭,雷岭坡上有一村,名叫“雷家岭”;很久以前,雷岭脚下直至潍河边全是沼泽,称“雷泽”。正是《史记·五帝本纪》所描绘的“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的地理景象。这一带有关舜的传说很多,像《史记》所记的“让畔”、“让居”、“涂廪”、“穿井”等故事,村中都广为流传。此地历代相传“尔乐乐,我乐乐,尔我同乐乐”的上古歌谣。
  二、诸城,素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称。纵贯诸城境内的潍河,是诸城文明的摇篮,境内90%以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聚集在潍河及其支流两岸。遗址是古人生活居住的地方,他们既要靠近水源,又要防止洪水灾害,故多分布于河边台地上,如诸城凉台、九台、都吉台等都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76-1978年,昌潍地区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考古队来诸城先后3次进行了发掘,出土文物1000余件。其中黑陶很多,制造工艺高超(包括著名的“蛋壳陶”)。遗址的内涵非常丰富,已发现的56处古文化遗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至商周时期,延续数千年,中无缺环(诸城市博物馆档案永久第4、7卷记录)。有的遗址已考证出是东夷部落少昊氏后代的遗墟,是虞舜部族的发迹之地,时代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相当,距今有4000-5000年。《孟子·离娄下》中的“舜生于诸冯……”一句,前人在注中明确释“生”为“始”,寓有发迹之意,即告知人们舜部落是在诸冯一带发展壮大起来的。由此看来,舜不再像有的人所认为的仅是传说中的人物,他在这一带的存在已有了考古学上的依据。
  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冀州之人也。”今山西永济县西面的蒲州镇,古称蒲坂,属冀州,或谓司马迁所言之舜地。而早于司马迁的孟子则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东夷与冀州显然不是同一地区,故于舜之生地,从来就有从“经”与从“史”之辩。不过,近世史家则多从孟子说,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称:“舜号有虞氏,《孟子·离娄下》说‘舜生于诸冯(音平ping,山东诸城县),卒于鸣条(河南开封附近),东夷之人也。’是舜居住在东方。”郭沫若《中国史稿》称“舜生于诸冯(今山东省诸城县),卒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
  由是而论,虞舜本是诸城籍,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