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燃机之父滕虎忱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中国内燃机之父滕虎忱
  作者:蔚晓贤
  滕虎忱 (1883—1958) 原名景云,字虎忱,又作虎臣,出生于潍县南乡滕家庄(现划归坊子区南流镇)。1920年,当滕虎忱联合其他五人集资3000元创办华丰机器厂时,或许这个当初曾经走街串巷为人锔锅、锔碗的“轱辘匠”不曾想到,他竟会以“中国内燃机之父”的名称被载入史册。
  辍学随父学锔锅锔盆
  1883年农历七月初五,在潍县南乡滕家庄,伴随着一阵婴儿啼哭声,滕虎忱呱呱坠地。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一家三代十几口人,只有三间草屋六亩丘陵薄地。滕父勤劳刻苦,农闲时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锔锅、锔盆勉强维持生活,是一个很优秀的轱辘匠。
  滕虎忱自幼聪明伶俐,他七岁那年农业丰收,三个兄长也学会了轱辘匠手艺,可以独立挣钱养家了,滕虎忱始得入本村小学私塾读书,塾师所教古文他只读两遍,便能流利地背诵,显示了他聪颖的天禀。但好景不长,三年后便辍学,也跟着父亲学轱辘匠手艺,因他爱动脑子肯钻研,不久技术竟超过了父兄。
  潍县城东郊有个乐道院,是北美基督教长老会在山东传教办学校的基地,乐道院里面有教堂、圣经学院、妇女学道院、医院、护士学校和中、小学及幼儿园。不但一千多人的锅碗缸盆等生活用品要经常修理,而且医院和学校里的很多机器设备和仪器也需要维修。由于滕虎忱父子的修理技术精湛,使乐道院的主持人狄乐播及各部门都满意,因而滕氏父子经常到乐道院承修。不久,滕虎忱父子便先后受洗入教,都成为基督教长老会虔诚的教徒。
  德国侵略军侵占胶州湾后,强修胶济铁路。1898年,十五岁的滕虎忱便随父亲到青岛,在铁路局工务处当工人。1902年,滕虎忱考入德国海军的青岛船坞工厂(后为青岛二中,最近改名育才中学)。在锻工车间当学徒工。德国技师技术精湛,对中国学徒要求特别严酷,按规定学徒期为四年,还要效劳两年,并经过严格的考核合格,才能出徒当技术工人。由于滕虎忱天禀聪颖、学习刻苦、努力钻研、勤学苦练、成绩优异而且有创造性,因而令德国技师折服,不到三年便提前出徒,且被破格提拔为带班工头。为全面掌握机器制造技术,他还刻苦钻研车工、钳工、铸工和电工技术,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成为技术精湛且全面的能手。
  卖掉住宅建立华丰机器厂
  1912年9月,孙中山结束与袁世凯的北京会谈,来到青岛,多次进行“反对列强,唤起民众,挽救中华,实业救国”的演说。他的演说,改变了台下一个人的一生。
  滕虎忱两次倾听孙中山的讲话,受到很大鼓舞,当青年会创始人刘寿山向孙中山介绍滕虎忱在德国船坞工厂学徒的事迹时,得到孙中山的称赞,并勉励他“继续努力学好机器制造技术,创办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振奋实业救国”。从此,滕虎忱便奠定了“响应孙中山的伟大号召,矢志创办实业救国的雄心壮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正在欧洲进行激烈的决战,无力顾及远在青岛的殖民军。日本帝国主义乘机攻占了青岛,取代了德国侵略者的殖民统治。德国战败投降,海军船坞工厂毁于战火,滕虎忱也失业离青,他本想找一家中国人办的铁工厂,施展自己精湛的技术,实现伟大理想,却到处求职不得。
  1920年,家境贫寒的滕虎忱变卖家中仅有的3间住房和几亩土地,拿出500元与尹焕斋等人共集资3000元,于东关大街(现东风街)租用草房数间作为厂址,当年农历二三月间成立华丰机器厂。
  当时,随着工业发展,柴油机的需求激增,但国产者甚微,有鉴于此,滕虎忱决定试制。1931年冬,滕虎忱亲自携本厂相关人员去上海,不惜以高价购进优质机床、大摇臂钻、汽锤、龙门刨及德国设计、英国制造的15马力柴油机一部,并从青岛聘请技师王鸿茂来厂担任技术指导,使用精良工具,参照当时的柴油样机,投入复杂的研究仿制工作。
  1932年秋,华北地区第一台15马力柴油机在华丰诞生。自此,外国垄断动力机械的局面被一举打破。滕虎忱先后又在潍县试制出8马力、25马力、40马力柴油机。1934年,在国民政府铁道部在北京举 办的“全国铁路沿线产品第三届展览会”上,展出了华丰生产的各种柴油机及其他多种产品,质量不次于进口产品。到1936年二月,华丰事业发展达到了高峰,在民营机械行业中有“华北最大机器厂”和“长江以北第一厂”之称,成为江北第一家动力机械生产基地。
  华丰机器厂与济柴、潍柴的渊源
  在滕虎忱的影响下,潍坊以及周边地区手工操作逐步改变为机械化大生产,潍坊也成为江北著名的机器制造业基地,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中国农机城。然而,不料突然爆发了“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我国全面的侵略战争。尹焕斋和滕虎忱预见到山东沦陷已不可避免,他担心华丰机器厂的机器设备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被敌人利用来制造武器屠杀中国军民,便多次向山东省政府申请四十节火车皮,他要把华丰机器厂的机器设备都运到大后方去,生产武器支援抗日战争。但省政府工作人员虽满口应承,却拖着不办,直到1937年底军政人员都撤走了,连一节车皮也没拨给。
  滕虎忱万般无奈只好向董事会辞职,将华丰机器一厂和二厂的全部机器设备和资产都交给董事会由董事长张执符全权照管,自己流亡到大后方,先在成都暂住后在重庆向家坡烟厂充技正。1942年回成都,与山东同乡合资创办利丰面粉厂,并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1943年冬,冯玉祥将军在四川筹集抗日军饷时,还亲切接见了他,滕虎忱不但自己主动捐献巨款,而且积极参加募捐的宣传活动。
  1938年1月10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潍县城。先由日本商人找董事长张执符,要求与华丰机器厂合营遭拒绝,后竟借口总经理滕虎忱等人抗日,将两个华丰机器厂的全部机器设备一百四十一台,及价值一百五十多万元的产品和原材料,都当作敌产强行没收,但不敢在潍县地区复工生产武器。日本侵略军担心在潍县制造武器不安全,便在济南南郊用华丰机器厂的机器设备,改建成“历山工厂”,专门制造武器屠杀中国军民。
  华丰机器厂及洪丰、天丰、蚨丰、阜丰、大丰、新华、益民、毓秀等卫星厂的技术人员,多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修制武器,织布机的钢材用于改制武器抗日,许多优秀的技术人员在战争中英勇的牺牲了。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滕虎忱急忙结束了成都利丰面粉厂的业务,赶到济南向国民党政府要求,将历山工厂发还,答复是:“战乱期间,暂征军用。”滕虎忱无奈只好回潍县在五弟滕景瑞家暂住。
  1948年,潍县和济南市相继解放,滕虎忱曾向山东省人民政府要求归还历山铁工厂,但因国家经济恢复时期,确实离不开机器制造工业,因而也没归还,该厂后来发展为“济南柴油机厂”,成为国家石油部唯一的采油用柴油机定点生产厂。
  滕虎忱为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在潍坊召集华丰机器厂的旧部职工,收集原来的两个华丰机器厂及分厂埋藏的少量物资和残存设备,并重新创办了“华丰柴油机厂”。后来公私合营改名“潍坊柴油机厂”。由于滕虎忱精湛的技术更加成熟,他的经验更加丰富,而且经营有方,全厂职工也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人民政府也重点投资,潍坊柴油机厂发展极其迅猛,不久便超过了原来华丰机器厂的规模,成为新中国机器制造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在全国柴油机评选研制坦克柴油机时,潍坊柴油机厂设计试制的柴油机,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性能好、质量优一举夺标。
  动力机械工业的先驱
  由于滕虎忱对国家和人民的重大贡献,1951年1月,他被邀出席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华东军政委员会任命他为潍坊特别市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滕虎忱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山东代表。1955年,当选为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滕虎忱不定期以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身份,两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潍坊柴油机厂公私合营,滕虎忱仍任私方经理。1956年,滕虎忱参加了民主建国会,他还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58年12月28日,滕虎忱因病去世,终年75岁。
  滕虎忱去世至今已经55年了,其夫妇所生一子二女现均已去世,只有儿媳陈一鹤及孙辈还健在,两个女儿分别嫁给曾任广文中学校长刘蓬山的两个儿子,一个是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刘先身博士,曾任山东省立医院院长,一个是德国留学成绩特别优异的刘先志,曾任山东工业大学校长、山东省副省长,他还是世界著名的火炮专家。
  滕虎忱以毕生的精力与技能先后创办了济南柴油机厂和潍坊柴油机厂的前身,这两个工厂现在都已发展成国内名列前茅的大型动力机械厂,滕虎忱不愧是中国民族动力机械工业的先驱。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