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籀大家张在戊与鸿篇巨著《宝典》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艺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篆籀大家张在戊与鸿篇巨著《宝典》 作者:张志成 张在戊(1668-1738)字申仲,号则蓭,张贞仲子,乡人称“承德公”。例贡生,承家学,精篆刻,少即谒程穆倩,得其指授。著《宝典》,共48卷,有印谱《来青阁印选》传世,与其兄在辛、弟在乙合编《相印轩藏印》三卷,《张氏一家印存》八册,《甘谷图》题跋(济南市博物馆)等。代表作辑入《渠亭印选》。 他生就端庄大方,气宇凝重,居家笃修言行,常以古代圣贤自勉,德行在人们心目中很有声望。当父亲张贞身患毒疮时,母亲以为是不治之症,随即与父亲一起殉死,面临突如其来父母罹难,加上寒冬腊月下大雪,他白天黑夜趴在地悲痛大哭,困了蜷着身子卧在草席上也不停地哭泣,因而伤害到了大腿不能正常行走,几年都没有治好。后来父亲去世,悲伤的像以前的样子,又伤到了胃部,终身不能治愈,每当病痛发作时,他就默默地想念起父母的音容,悲凄地流着泪哭泣。 他生性友爱,一生服侍长兄像父亲一样,对待年少的弟弟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一家之内兄弟相互为师为友,严谨操守张氏家法,以读书研究印学相互砥砺,人们称赞“后三张盖三张”,“后三张”(指在辛、在戊、在乙)。“三张”(指嗣伦、继伦、绪伦,他们兄弟三人以文章事功行于世,主要以机智勇武被世人传颂)。张氏家族在山东以多才多艺著称,文人雅技往往兼通,张在戊尤好篆印,对大小篆虫鱼籀研究颇深,他不辞辛苦,多方搜集,集汉唐以来图籍,官私印玺体式各为传注,名曰《宝典》,共48卷。内容包括印章制度、制印艺术、用印制度与习俗等章节条目,多至五百二十种,共计二千五十三条,该书系统完整记录了篆印文化的兴衰发展,剖析源流,贯串古今,为研究中国篆刻史与金石学汇集了珍贵资料,稿本现存山东省博物馆。清朝书法篆刻名家长山聂松岩(张在辛关门弟子)看到后,认为明朝三百年没有比这部著作再大的了,急切地抄录成副本收藏观学。马长淑(文穆公)为其撰写墓表时也大加称赞:“尤重其大节,欲以仿汉之独行,宋之孝义,然则承德公一生品望,可想见亦”。 说明:《安邱张氏印谱》亦名《相印轩印谱》,著录于《篆刻小辞典》、《著名印谱一百种简表》。安丘张氏家族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尤其以张贞父子为代表,开创了艺术风格鲜明的“齐鲁印派”文化,把张氏族群推向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高峰。清张贞携子张在辛、张在戊、张在乙及其孙辈张重舆、张执舆等自用姓名、字号、斋馆等印。共六册,每人印作各一册,成书于康熙年间。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