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建置沿革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诸城建置沿革
  诸城今市境远古属东夷人腹地,出生于舜王街道诸冯村的虞舜,即由东夷人部落首领,被尧帝禅让为帝。境内发掘大汶口文化遗址3处,龙山文化遗址7处,其中前寨文化遗址,即为一处部落文化中心。
  夏商时境内有“诸”国。
  西周时属莒子国封地,设娄、防、兹等邑。
  春秋时市境南部属鲁,北部属齐,鲁庄公二十九年(前665),鲁国于石屋山(今庙山)东北、潍河之南城诸,称为“诸邑”。战国初期属齐,周显王十八年(前351)齐筑防以为长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灭齐。
  秦属琅邪郡(郡治琅邪)。汉高祖四年(前203),韩信败楚将龙且于潍水,市境归汉。
  汉高祖六年(前201)封郭蒙为东武侯。高祖八年前(199)封旅卿为昌候。吕后七年(前181)置东武县,同时境内并置诸县、平昌县、横县、昌县、石泉县。文帝四年(前176),进悼惠王肥子卬为平昌侯。孝武元鼎元年(前116),以城阳顷王子差为昌候。元封五年(前106)琅邪郡移治东武,境内各县皆属琅邪郡,辖于徐州刺史部。宣帝地节四年(前66)封舅王无故为平昌侯。新莽天凤元年(14)改琅邪为填夷,东武为祥善,诸县为诸并,平昌为养信,横县为令丘。淮阳王更始元年(23)汉兵杀莽,郡县恢复旧名。东汉建初五年(80),改琅邪郡为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北),东武、诸县属琅邪国,平昌县属北海国,撤横县、昌县、石泉县。
  三国属魏地。改琅邪国为郡,新置城阳郡(治东武)、平昌郡(治昌安),东武县属城阳郡,诸县属琅邪郡,平昌县属平昌郡。平昌郡旋废,平昌县改属城阳郡。
  西晋泰始中(269~271),东武、诸、平昌三县俱属城阳郡(郡治迁莒)。太康十年(289),东武县、诸县改属东莞郡(郡治东莞),辖于徐州。元康十年(300)废城阳郡,平昌县改属青州高密国。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石勒陷青州,市境属后赵。此后归属多变,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属前燕,帝奕太和五年(370)属前秦,武帝太元九年(384)复归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辖于南燕,义熙六年(410)仍属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归属刘宋。
  南北朝,刘宋时东武县、平昌县属平昌郡,辖于青州,诸县属东莞郡,辖于徐州。明帝泰始五年(469),市境归北魏。北魏景明元年(500)置东武郡,治姑幕(今安丘市石埠子村)。永安二年(529),分青州而置胶州,治东武,领东武、高密二郡,东武、平昌二县属高密郡(郡治高密),是年,境内新设扶淇县,属东武郡。武定八年(550),市境归北齐,期间,废东武郡,移高密郡治东武,撤销诸县、平昌县、扶淇县,三县俱并东武县,自此境内无二县。北齐承光元年(577),县归北周。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县属隋。
  隋开皇三年(583),废高密郡。开皇五年(585),改胶州为密州,仍治东武。开皇十八年(598)改东武县为诸城县,取县西南三十里汉故诸县城为名,县属密州,仍为密州治所。大业三年(607),改密州为高密郡,诸城属之并为郡治。恭帝义宁二年(618),县归于唐。
  唐武德五年(622),改高密郡为密州;天宝元年(742),改密州为高密郡。乾元五年(758),复为密州。县因变随属,互为治所。天佑四年(907),县属后梁。
  五代十国,后梁龙德元年(921),改密州为胶源。龙德三年(923),后梁亡,县归后唐,复改胶源为密州。清泰三年(936),后唐亡,县属后晋。开运三年(946),后晋亡,县隶属后汉。乾祐四年(951),后汉亡,县辖于后周。显德七年(960),后周亡,县归于宋。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以密州为防御州。开宝五年(972)春二月,升密州为安化军节度,秋八月降为防御。开宝六年(973),复为节度,隶京东东路。诸城皆属之,并为治。南宋建炎三年(1129),县归于金。
  金,诸城县属山东东路密州治。密州仍为安化军。宣宗兴定二年(1218),李全破密州,逐归附南宋。南宋庆宝三年(1227)李全降蒙古,县归于蒙古(公元1271年改国号为元)。
  元,诸城仍为密州治,辖于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明将徐达遗椑将招抚密州,县归于明。
  明洪武二年(1369),省密州,改密州治为诸城县治,隶属青州府。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县归于清。
  清袭明制,诸城县仍属青州府。公元1912年2月3日,诸城宣布独立,成立山东军政分府,惨遭清军镇压。是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
  中华民国,1913年废府改道,诸城县属胶东道。1940年裁胶东道,诸城改属莱濰道,暂由沂州道管辖。1945年,诸城属山东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1938年2月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诸城。1943年7月下旬,诸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滨海专区滨北行署。此后,境内相继建立诸莒边县、诸胶边县、潍东县等抗日民主政权,均隶属滨北行署。
  1945年8月日军投降,是年9月9日,诸城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属滨海行政公署滨北专区。境内抗日民主政权同时撤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诸城县先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改属昌潍专区,1970年属昌潍地区,1981年7月属潍坊地区,1983年10月属潍坊市。
  1987年7月1日,撤销诸城县,建立诸城市。诸城市为县级市,直属山东省,潍坊市代管。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