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古国莱国
莱国是商周时期东夷古国。商代始封,西周时期成为诸侯大国。爵位为侯爵,后改为公爵。春秋初,疆域西起今临朐,东至胶东半岛,北至渤海,南至今诸城、胶州。
历史学家王献堂《山东古国考》载:“莱国为宗主国,是逢公伯陵之后裔,其属国有纪国(时在今江苏省赣榆县北部);州国(今安丘市杞城);维邑(今高密市);棠邑(今平度市棠乡)及今胶东半岛各莱国地莱州、莱阳、莱西等国。”
莱国曾与邻国齐国发生争夺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外沿区域)之战,后又多次发生战争,国都不得不东迁。春秋中期, 莱国力日渐衰落,又屡遭齐伐。齐灵公十一年(前571)齐灵公挥师伐莱,莱贿赂灵公幸臣凤沙卫,齐师罢兵,莱逃过一劫。齐灵公十五年(前567)齐侯召见莱子,莱子不从。齐灵公大怒,遂派将军晏弱率重兵灭莱,莱民残余退守棠邑城(今平度东南部唐田)。同年冬,晏弱率军破棠,占领了今平度大部土地,棠为齐邑。
《左传》载:襄公二十五年(前548),棠邑大夫棠公逝世后,齐大夫崔杼(崔武子)前去吊唁,见棠公之妻棠姜貌美,欲娶其为妻。因崔杼与之同姓,通婚有忌,但崔仍然强娶。后齐庄公与棠姜私通,被崔杼发现,崔杼与庆封怒弑齐庄公。后崔杼又被庆封所灭,棠姜自杀。棠邑除,其地并于齐。莱民迁至郳邑(今山东龙口)后,史称东莱,后被齐吞并,分其田,莱亡。莱共立国300余年。
选自青岛百科全书修订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