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清政府下令自1906年起,废科举、兴学校,将育才、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历时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始被废除。
●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改革大学议案》。该议案对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学制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即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新教育。
●1949年毛泽东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1951年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
●1957年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分两段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建国以来的教育工作,讨论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等问题。会议确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61年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批准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71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通过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全面否定解放后17年的教育工作。
●1977年邓小平在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否定“两个估计”。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
●1980年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建立。
●1982年党的十一大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从此,确立了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情况,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这次会议和《决定》对于促进教育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了我国教育90年代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提出了改革教育体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教育投资体制的任务与措施。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决策性文件。
●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他强调,我国要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于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1995年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1998年朱镕基总理宣布,中央决定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朱镕基总理担任组长,李岚清副总理担任副组长。6月9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它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和201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会后教育部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了当年全国高校的招生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