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剧目大致分四种情况:传统戏,连台本戏,解放后创作和移植的戏,还有改革开放以后创作的剧目,有些发表过,有的没有发表,如东营市文化体育局编辑、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东营民间流传吕剧精选》选取的15个剧目,以前就没有出版过。
传统戏大部分是些小戏,型成于化妆扬琴时期。它不仅是吕剧的基本戏,也是形成吕剧艺术的主体。它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如《小姑贤》、《爱女嫌媳》、《三打四劝》等提倡和睦家庭的戏;《独占花魁》、《站花墙》、《兰桥会》等描写男女真挚爱情的戏;《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等歌颂善良女性的戏;《王小赶脚》、,《双换亲》等民间风趣故事戏;《姊妹易嫁《空棺记》》等鞭苔嫌贫爱富的戏。属于神话传说故事的戏较多,如《白猿偸桃》、(水漫金山)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鲜明的爱憎立场和观点,批判和暴露了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和压迫人民的罪恶。同时颂扬了不畏强暴、主持正义的牺牲精神。从各方面给观众一定的效益。
但是由于吕剧的传统戏是封建社会化来的,有的剧目也存在着封建迷信和因果关系的糟粕。有些戏里还掺杂不少不健康的东西。如《王华买父》、等宣传了“富贵在天,由命不由。人”的唯心主义人生观。
传统小戏计有八十余出:
《王小赶脚》、《三打四劝》、《三卷帘》、《王天保下苏州》、《三开棺》、三代牡丹》、《三度林英》、《小借年》、《小姑贤》、《小放牛》、《小秃闹房》、《小烧窑》、《王定保借当》、《白云楼》、《李翠莲》、《蜜蜂记》、《空棺计》,《天文记》、《风筝记》、《双钗》、《梁祝》、《红鸾喜》、《老少换妻》、《兰桥会》,《打蛮船》、《双生赶船》、双锁柜》、《打粥缸》、《双配合》、《反拐骗》、《爱女嫌媳》、《丁奎杀楼》、《独占花魁》、《站花墙》、《唐公怕妻》、《李怀玉借妻》、《朱卖臣休妻》、《贪官拜寿》、《休丁香》、《大借粮》《南京店》、《巧联珠》、《对松关》、《雪梅观画》、《六月雪》、《彩云球》、《金钱莲花》、《紫金镯》、《拿懒汉》、《清风亭》、《白猿偷桃》、《清官断》、《赵美容》、《粉妆楼》、《九巧女》、《反西唐》、《杨金花》、《辱国太》、《父女斗》、《龙凤缘》、《七月七》、《八仙上寿》、《韩湘子上寿》、《刘伶醉酒》、《断桥生子》、《白蛇传》、《莲花盏》、《潘金莲》、《拾麦子》、《杀关西》、《郭巨埋儿》、《黄氏女》、《双封诰》、《红楼记》、《赶周顺》、《救风尘》、《闹房》、《打瓜招亲》、《姊妹易嫁》、《丁僧扫雷》、《樊梨花征西》等。
连台本戏是解放前艺人通过跑梁子形成的多本戏。大部分是根据长篇章回鼓词改编。没有固顶脚本。所谓跑梁子、就是演员在演出前,把故事情节凑一下,分好脚色,既签名演出。唱词可长短,凭演员的`本领,按照一个韵,既兴发挥。戏可长可短。如《金鞭记》,光是呼延庆打擂,演了几十回,总打不了擂。借此招引观众。所以这种连台本戏结构紊乱、故事冗长,艺术上很是粗糙,也可以说是化妆说书。如农村的庙会,城镇的春节期间,艺人为了增加收入,唱到紧急关头,来个且听下回分解,借此收钱。
连台本戏有
《金鞭记》、《玉还记》、《于公案》、《白云楼》、《小八义》、《珍珠塔》、《刘公案》、《孟丽君》、《包公案》、《绿牡丹》、《五女兴唐》、《回龙传》等十多部。
解放后创作和整理的剧目,使吕剧面貌一新。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及《李二嫂嫁》等,不仅保留着吕剧的风格特点,在艺术创作上也成为吕剧代表剧目。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整理和创作移植的剧目,
现代戏有
《王秀兰》、《赵小兰》、《明明上当》、《光明大道》、收租院》、《朱玉华》、《张大有被骗》、《苦菜花》、《半把剪刀》、《小女婿》、《刘三姐》、《父子恨》、《拉郎配》、《巧媳妇》、《挑女婿》、《搜书院》、《沉香扇》、《两个女红军》、《杜泉山》、《春苗》、《记划生育》、《接过雷峰的枪》《补锅》、《家庭公案》、《两兄弟》、《红色服务员》、《向秀丽》、《魏隆民忘本回头》、《刚铁五姑娘》、《两垄地》、《夺印》、《丰收之后》、《半边天》、《王杰》、《雷峰》、《门合》、《焦玉禄》、《爱》、《三连环》、《山鹰》、《海港》、《红灯记》、,《艳阳天》、《安源风雷》、《伤恨》、《洪湖赤卫队》、《琼花》、《南方烈火》、《泪血迎花》、《三定桩》、《都愿意》、《世上桃园》、《春苗》、《家庭公案》、《敌后武攻队》、《孔繁森》、《人生之路》、《马蚱岭传奇》/、《蛙皇玉》、《槐树庄》、《沂河两岸》、《农奴戟》、《芦荡火种》、《苦芽花》、《初升的太阳》、《江姐》、《红霞》、《少夫老妻》等。
古装戏:
《逼婚记》、《半夜妇妻》、《五姑娘》、《半把剪刀》、《天雨花》、《红楼梦》、《鹃绣图》、《皇后泪》、《桃李梅》、《祥林嫂》、《砺志记》、《打金枝》、《三看御妹》、《合凤裙》、《拉郎配》、《画龙点精》、《陈三两》、《双生赶船》、《三拉房》、《罢宴》、《拾棉花》、《秋江》、《父子狠》、《蔡文姬》、《李花狱》、《换魂记》、《断魂记》、《画中人》、《绣花女传奇》、《温凉盏》、《父母官》、《狸猫换太子》三台连台本戏等。
改革开放后,吕剧创作也很丰富,各地吕剧团都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省吕剧院的《军嫂》、《石龙湾》、《补天》、《苦菜花》、《画龙点睛》等;其他地市的剧目笔者不甚了解,东营市有以下主要剧目:市吕剧团的《孙子》、《潮涌黄河口》、《马书记上任》、《老乐醉酒》等,
垦利县吕剧团的《无品土地官》、《考丈人》、《老河套》等。利津县吕剧团的《扒墙头》、《拾娘记》、《盼儿记》、《离婚记》、《夕阳一曲》等。据了解,近几年滨州地区邹平县吕剧团比较活跃,创作了不少大型剧目,有的还进京演出并获奖。
简介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吕剧属于乡村艺术,演农家事,唱农家情,角色多是小生、小旦、小丑,唱词和道白取自民间用语。伴奏乐器以坠胡、二胡、三弦为主。
传统剧目有《画龙点睛》、《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借妻》、《石龙湾》等。
代表人物有郎咸芬等。
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吕剧的故乡——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
起源
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后演变为南路、北路、东路3个流派。清光绪六年(1880年) ,山东琴书传入广饶北部。当时,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县北部和利津县东部尚无防洪大堤,任黄河漫流入海,每至汛期,黄水漫溢,穷苦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为多求施舍,许多灾民行乞时演唱民间小曲,民间艺人逐渐增多。山东琴书传入后,民间艺人争相学唱,以此作为谋生手段。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琴书在广北一带普及,职业琴书艺人渐多,较著名的有张兰田、张志田、商秀岭、时殿元等人。其中北路琴书艺人时殿元独辟奚径,在广泛吸收其它戏曲、曲艺艺术成分的基础上,把山东琴书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首创化装扬琴,成为吕剧的主要创始人。
时殿元自幼以唱民间小曲讨饭为生,后以唱山东琴书成名。他嗓音甜美,表演风格自然洒脱、幽默夸张,被时人誉为“大角”。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后,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戏班与山东琴书竞争民间演出市场,山东琴书观众减少,艺人收入降低。为增加山东琴书的竞争力,时殿元决心对山东琴书进行改进。他从京剧的服装、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启发,经与崔心庆、崔心悦、谭明伦等人商议,决定把山东琴书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清光绪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三(1901年2月11日) ,时殿元率“同乐班”在家乡时家村首次化装演出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时殿元以丑行应功扮脚夫王小,执鞭撵驴;崔心悦以青衣应功演二姑娘,身缚彩绘的驴形道具做骑驴状。二人载歌载舞,表演生动活泼,谐噱横生,别开生面,获得巨大成功。此后,他们陆续将《王汉喜借年》、《光棍哭妻》、《王天宝下苏州》等10多个书目改为化装表演,使琴书说唱向吕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殿元首建“共和班”,开始由“拉地摊”转向舞台演出。共和班长期在广饶、博兴、张店、昌乐、潍县和胶东诸县演出,民国初期,进入省府济南在戏院或剧场挂牌演出。193 0年前后,时殿元的弟子时克远、刘欣武、刘立贤等人组成“同乐班”,在济南大观园、劝业场等戏院演出,开始将一些角色较多、情节较为复杂的剧目如《双换亲》、《白蛇传》、《秦雪梅观画》、《金玉奴》等,改为化装扬琴上演。不久,“同乐班”与“庆和班”合并为“义和班”。时殿元及其弟子时克远、李同庆、于廷臣(利津人)等,在艺术实践中对剧目内容、表演手法、演唱腔调、音乐伴奏等诸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充实,使之逐渐完善。
时殿元首创化装扬琴获得成功后,其他琴书艺人纷纷效仿,化装扬琴在山东各地广泛传播。特别是进入城市之后,为满足城市居民的欣赏要求,并与其它剧种相抗衡,化装扬琴在角色、唱腔、服装、道具、舞美等方面更加戏剧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剧种。吕剧名称由来说法有三,一是:当地群众根据《王小赶脚》采用驴形道具,给化装扬琴起名为“驴戏” ;二是:根据坠琴演奏时手指上下不断“捋”的特点,称为“捋戏”;三是:由于所演剧目中多有爱情故事,所以人们称之为“侣戏”。1952年,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王统照提议:根据“驴”、“捋”、“侣”之谐音,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阴律“六吕”的“吕”字,正式定名为“吕戏”。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吕剧”在境内广为流传,每逢年节、庆典,演唱“吕剧”成为习俗。“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1979年,广饶县吕剧团、垦利县吕剧团开始上演传统剧目。1982年,广饶县吕剧团为配合计划生育宣传赶排新剧《合家欢》,在县内外巡回演出。1987年,利津县京剧团更名为利津县吕剧团。1984年,市文化局组织部分文艺工作者,专门开展吕剧研究,深入农村走访老艺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开“吕剧史料座谈会”,邀请20多名吕剧老艺人参加。1986年春,又邀请14名老艺人进行仿演录像。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编纂完成《东营市吕剧音乐集成》书稿,于1988年底编纂完成《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这两部书稿是吕剧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编纂过程中,得到山东省文化厅有关领导、山东省吕剧界许多专家和名演员 (如李渔、郎咸芬) 的热情指导与帮助。1991年3月5~8日,举办“东营市首届吕剧汇演”,全市有8个代表队、240人参加,分专业和业余两个组进行汇演,演出新创剧目12个。1994年,以广饶县吕剧团为基础,成立“东营市吕剧团”。至1995年底,全市先后有15名吕剧演员获省优秀演员称号。
现称吕剧名称的由来
吕戏(现称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自1911年春节,孙中心在刘官村用纸糊的毛驴演唱了《王小赶脚》,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故“吕戏”。1915年前后,原属博兴县七区的潭家村(今已划为广饶县)老艺人时殿元,也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过《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二、据博兴的老艺人回忆说,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也有的说,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三、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我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与吕同音,遂定名为吕戏(现在称吕剧)。
吕剧的传统剧目分类
吕剧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吕剧现代戏《李二嫂改嫁》首拍成电影,影响遍及全国。
(1)特色介绍:吕剧,是山东省最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她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吕剧艺术的迅速发展,使吕剧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声望日高,在全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山东省其他各地、市、县的吕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至1960年,全省已有专业吕剧艺术表演团体29个;在国内其他地方如新疆、大连、哈尔滨、锦州等地市也相继成立了吕剧团。1983年以来,省“音协”多次主持召开了吕剧音乐研讨会,其中一次吕剧音乐集成研讨会于1985年在吕剧故乡东营市召开,1986年,山东省文化厅举办了全省吕剧青年演员大奖赛。吕剧艺术事业人才辈出,后继有人。吕剧艺术之花将会在我国戏曲艺术园地中更加芬芳多姿。
(2)历史介绍:吕剧发源于原乐安县时家村(今东营区牛庄镇)一带。吕剧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纵观吕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山东琴书(说唱扬琴)——化装琴书(又称化装扬琴)——定名为吕剧”之脉沿革和发展的。
山东琴书始称“小曲子”,后因其伴奏乐器主要是扬琴(早期称“洋琴”),故又被群众称为“唱扬琴的”。山东琴书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最早流行于鲁西南一带地区,其产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说唱琴书的民间艺人进入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称为“文明琴书”、“山东琴书”等。山东琴书演唱时两人搭挡对口,对唱和说为主,以表演为辅,唱说和表演紧密结合;演唱时以扬琴、坠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同时也是伴奏者,典型地体现了曲艺形式的艺术特点。这种唱、说和表演浑然一体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是山东琴书由说唱艺术形式发展成为戏曲艺术的基础条件。
根据《黄河志》记载,在1884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当时为乐安县)北部和利津东部并无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节,黄河常常泛滥成灾,这一带的穷苦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于是,以演唱当时民间流行“小曲”形式进行乞讨的难民逐渐增多。以“唱曲”讨饭遂成为有些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
此间,牛庄、油郭一带以演唱民间曲艺为职业的艺人越来越多。在众多的民间节人中,时家村艺人时殿元(外号时丫兰)、油郭乡东寨村艺人张兰田、张志田兄弟和油郭乡西商村的四平调艺人商秀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群众所说的“大角”。
1880年,山东琴书流传至乐安北部地区后,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牛庄、油郭一带,学唱山东琴书者不计其数。每逢农闲节日,或三五搭挡,或结帮成伙,就地拉摊演唱琴书者处处可见,真可谓“村村听扬琴、妇孺皆会唱”。
被当地群众称为“大角”的时殿元,是今东营区(原广饶县)牛庄镇时家村人,以演唱琴书和民间小调而著名。约在1887年前后,时殿元远走河南边学艺边卖艺达半年之久。从河南回来不久,便开始传艺授徒,并经常搭伙到各地演唱。在艺术实践中他独辟新路而将山东琴书改进发展成为“化装扬琴”,成为首创吕剧艺术的主要艺人。
1900年前后,由时殿元首倡,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等人响应,开始对坐唱扬琴进行创造性的革新。他们根据自己多年演唱琴书的实践经验,吸收了京剧、五音戏、东路梆子等剧种中可用的艺术表演程式,直接化用了“跑驴”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演出时,他们用竹篾、纸、布等材料扎成驴形,并加以彩绘,使之栩栩如生;由崔心悦以青衣应功扮演二姑娘,手提包袱,身缚以驴形,做骑驴之形态;时殿元扮脚夫王小,头戴毡帽,腰系围裙,执鞭撵驴;琴师武春田等人伴奏。随着音乐二人载歌载舞,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唱腔优美悦耳,语言幽默朴实,妙趣横生,使在场的观众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闭口静听。整个演出,声、情、做、唱并茂,观众交口称赞。初步尝试便获极大成功。于是,一个新的独具艺术风格的地方戏曲形式——吕剧便由此而产生了。
在将琴书《王小赶脚》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获得成功、赢得赞誉以后,时殿元等人更是孜孜以求,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他们根据首次演出的经验,又陆续将琴书中人物较少的书目如《兰瑞莲打水》、《王汉喜借年》等改为化装演出。继而又将角色较多、情节较复杂的《双换亲》、《白蛇传》等书目改为化装扬琴演出。化装扬琴的出现,是吕剧艺术形成的开端,为现代吕剧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吕剧”这一称谓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主要说法是因首演化装扬琴戏《王小赶脚》时以纸糊驴为道具演唱,故被当时的群众称之为“唱驴戏的”,或直称为“驴戏”,“驴”字有失大雅。因“驴”与“吕”谐音,遂演变为“吕剧”。虽然“吕剧”这一称谓的由来说法众多,但在解放前,“吕剧”这一名称却从来没有被正式确定。艺人们一般将自己演唱戏称为“化装扬琴戏”,大多数群众也以“化装扬琴”或“扬琴戏”称之。
1952年以后,在对化装扬琴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以原“山东省歌剧团”为基础正式成立了“山东省吕剧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也正式定名为“济南市吕剧团”。至此,吕剧这一名称被正式确定。
新中国的成立,使吕剧发源地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吕剧再也不是民间艺人求生乞讨的方式和手段,而作为一种真正的舞台表演艺术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及广大群众的热爱。以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家乡时家村为中心的谭家、牛庄、陈官、斜里、斗柯、花官、大小宋等村镇纷纷成立了业余吕剧团。每逢春节和丰收之后,这些业余的吕剧团都以演唱吕剧相庆贺,此俗延至今日而不衰。1956年成立了广饶县第一个属民办公助的专业吕剧团。1959年12月成立了广饶县吕剧团,该团成立后曾多次赴淄博、济南、河北等省市演出,为吕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79年在原垦利县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垦利县吕剧团。1986年演出的小吕剧《考丈人》曾被山东电视台拍成艺术片在全省播放,并在全国电视艺术片评奖活动中获三等奖。1988年,利津县京剧团也根据群众的要求改为利津县吕剧团。
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李二嫂改嫁》的改编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使山东吕剧在全国驰名,这是吕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批新的优秀剧目如《姊妹易嫁》、传统戏《王定保借当》、《光明大道》分别获得了剧本奖、演员奖和音乐奖。《李二嫂改嫁》和其它剧目曾多次晋京汇报演出,剧团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7年前后,《李二嫂改嫁》、《两垄地》、《姊妹易嫁》、《王汉喜借年》、《逼婚记》等剧目先后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乃至国外放映,在此期间,一大批著名吕剧演员如林建华、郎咸芬、李岱江、李同庆等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和拥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