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于宋代的——枯枝牡丹
在江苏省盐城市便仓镇的枯枝牡丹内,植有宋代遗留下来的古牡丹10株。这10株牡丹皆枝干苍老,貌似枯枝,故名“枯枝牡丹”。其中一棵高达1.90米,冠径3.50米,基部0.6米,最粗基干9厘米,着花195朵,花红色,花径18厘米,半重瓣,十分壮观。
关于枯枝牡丹的渊源,古典小说《镜花缘》及《盐城县志》均有记载。卞氏元享在溯源牡丹诗中说:“世祖恩荣紫衣时,牡丹移自洛阳枝。”据考证,卞氏始祖大参公(号济之)宋时官居陕西参知政事,宋亡时辞官隐退江南,在便仓镇辟园亲手栽植牡丹,距今已有700年。
植于明代的——紫云霞牡丹
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的双塔寺内,栽有8株明代牡丹,其名“紫云霞”。其中最大的一株高2.4米,冠径3米,基部0.4米,最粗干径10厘米,花呈粉此红色,花径20厘米,着花多达270-350朵,真是灿如云霞。
据寺院僧人讲,此牡丹栽植与寺院建造同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至今已有400余年。此寺院在建造时,就广植花木,尤以牡丹为主。其大雄殿、观音阁、客堂、禅堂等念木结构砖刻建筑上,多浮有牡丹枝叶花朵组成的图案,雕工精湛,造型巧妙华丽,与院中牡丹交相辉映。
植于清代的——洛阳伊川牡丹
在河南省洛阳市城南的伊川县吕店乡清泉寺村李建锁、李建和兄弟的农家小院内,种着一株清代顺治年间的老牡丹。其株高1.5米,冠径1.9米,干基径27厘米,花紫粉色,重瓣平头,花径20厘米,起楼13厘米,着花最多时近百朵。
李氏家祖曾为清代武士教头,因其弟子作了大官,而后也被加封。此牡丹由其祖辈所种,据说当时为公元1644年,至今300多年。
清末民国初年的——紫斑牡丹林
在甘肃省陇西县首阳乡汪汉霖家院(原“汪家花园”)内,有清末民国初年栽种的牡丹树10余株,这些牡丹树高2.5-3米不等,有显的主干,呈小乔木状,树干径10-15厘米,花有红、粉、紫、白等色,花大15-20厘米,重瓣起楼,花瓣半革质状,花瓣基部均具紫斑,十分醒目。每株着花约40朵,花香浓郁。这种牡丹成林景观,在国内实在为罕见。
除以上所述,尚有以下古牡丹:
山西省古县三合村的一株老牡丹,相传植于唐代,至今仍开花。
内蒙古宁城县布日·素台乡七爷府乌向明家院内有一株清朝康熙皇帝御赠的牡丹,距今300年仍花叶并茂。
广东省东昌县白石区谷家冲村的一株清朝乾隆年间称自洛阳的老牡丹,时隔200多年花叶依然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