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20年大事记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昌乐四镇特刊副刊系列━━━红河频道营丘频道乔官频道昌乐街道高崖库区昌乐传媒:鄌郚新闻报道
马进文集 安丘文史 文史资料 民俗大观 昌乐文学 在线读书 临朐文史  百年大事 青州文史 莱夷文明
潍县文史 潍县春秋 安丘文史 金山真观 高崖文史 牡丹文化 昌乐文学 昌乐文史 潍坊名吃 雁鹅养殖
鄌郚企业 魅力鄌郚 鄌郚报道 鄌郚风物 鄌郚艺文 鄌郚文史 鄌郚人物 鄌郚西瓜 鄌郚文学 鄌郚作家

  10年前的散户和现在没有太多区别。当时,大多数散户判断一支股票的走势还是依据小道消息,或是经过了几手的二道消息,还有的依赖于证券报刊上的分析文章。

  于是,股票的消息开始漫天飞舞。

  那时候,卖证券报刊的报贩不止谢海洋一人。每天,谁的报纸最先进入交易中心,谁就最先能抢占到商机。谢海洋通常会一大清早租辆车,迅速赶往磊庄机场取空运来的报纸,然后再急匆匆赶往证券交易中心。

  后来,为了能更快更稳妥地抢占市场,他索性在贵阳一家报社的印刷厂印刷他代理的证券报。“每天就睡在印刷厂里,报纸刚一印出来,就赶紧抱着往交易中心赶。”

  “最多的时候,3元一份的报纸,我卖了3000多份。”谢海洋说,他那时是六广门证券交易中心衣着最高档的报贩,里面穿着皮衣,外面还穿着呢子大衣。

  在那个时期,邓小贵的主要职责也是在贵州省证券营业部负责印刷一份名为《贵州证券信息》的报纸,报纸只有一张,每天出一期,内容除了转载从深圳证券交易所用电话或传真传来的股市行情动态外,还有炒股的基础知识和少量的本地股评。“每期印刷500-600份,几毛钱一份,很快就抢完了。”这份报纸在创办6年后停刊了。

  而就在1992年贵州第一家证券营业部创办时起,另一份叫《股市动态分析》的周刊也很畅销。这份周刊当时在深圳是周六出版,周日上摊后,邓小贵就委托深圳的熟人将其内容复印后再传真回贵阳。

  传真件过来后,邓小贵再将传真件扫描后编辑印刷,文字看起来很模糊,但在股市信息匮乏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样一份影响力不弱的周刊对贵阳股民而言是最珍贵的信息源了。“可以说,这份周刊几乎是贵阳股民最熟悉的杂志了。”

  邓小贵说,1993年的贵阳,除了广播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媒体刊载股市行情方面的消息。后来,《贵州日报》和《贵阳晚报》开始有了少量的股市行情方面的信息。偶尔,邓小贵也会在这些报纸上写点几百字的股评。

  再后来,《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就进入了贵阳股民的视野。“在当时,一些事业单位的员工看得最多的不是其他报纸,而是上述两份权威的证券信息报。"邓小贵回忆。

  没有人不关注自己投入到股市里的资金。因此,任何有关股市行情方面的信息都为股民所关注,而这也正是谢海洋手里的《证券导报》抢手的主要原因。 信息的匮乏和滞后,导致上世纪9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贵州股民对炒股风险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稍感慰藉的是,那个时期股市下跌的幅度并不太大。

  当时光进入2000年以后,因特网的盛行,让股市行情的传播找到了更宽泛的通道。谢海洋现在贵阳一家媒体做编辑,每天开工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电脑,在因特网上关注一下股市行情,并留意自己所买股票的走势。同样,在家里,他也每天也是这样做,这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因特网的盛行,让贵州股民获得了更丰富的股市行情信息,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并最终让他们的炒股方式发生了改变。而谢海洋新的炒股方式正是贵州40万股民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

  贵州财经学院 半数研究生在炒股

  如果没有在10多年前涉足股市,戴皇(化名)也许仍然不会对铺天盖地的海量资讯过度关注。“股市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他一口干了杯中的酒,挥舞着手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戴皇还是贵阳一家杂志社的文字工作者,生活过得平静而稳定。这个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渐渐步入一个快车道,计划经济的影响开始弱化,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改变着时代格局。

  股市的兴起,正是市场经济形态中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并于1992年进入贵州。3年后,戴皇稳定的生活开始被来自身边的亲戚朋友搅乱了。他的弟弟较早进入股市,并在股市中盈利,有时候一个月会有好几百元的收入,这对于月薪只有400-500元左右的戴皇而言,无疑是一个强烈的震撼。在弟弟和朋友们的怂恿下,戴皇凑了3万元,正式进入股市。

  刚开始,他每天都睡不着觉,总想着投入股市里的钱会不会亏损,会不会被套牢。尽管3万元对当时的戴皇而言,并没有太多压力,但股市的涨跌还是影响了他以往平静的生活。

  他开始关心信息。以往,他对电视新闻、广播和报纸都不关注,但自从进入股市以后,他和其他股民一样,不仅关心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也关心国家政策的变动。正如贵阳一位资深证券分析师所言,不管是他们的文化水平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你只要随便问一位股民,他们几乎都能跟你说出国家GDP的增长速度,还能有板有眼地分析某项政策极有可能对股市带来的何种影响。

  10年后,戴皇投入股市的3万元,已经涨到了90多万元。让他略微有些懊悔的是,这个美丽的泡沫最终缩水,跌到了30多万元。他说,如果这30万元在未来能涨到几百万元,他就要买一辆好车,还要环球旅行。

  当戴皇的股民生活进入第10年后,贵州财经学院研究生黄勇作为新生代的股民也同样挤进了股市,时间是在2005年10月。

  “当时思想上很轻松,没有什么压力。在反复学习了股市的相关知识后,我才有信心去买股票。”黄勇称,他最初进入股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股市,“由于我是学企业管理的,学习股市行情对我以后的发展很重要,因为这些东西涉及到一个企业在筹资、融资领域的驾驭能力。"

  黄勇称,在贵州财经学院,大约有50%的研究生都在炒股。

  他进入股市的第一笔资金来源是自己的生活费,首期投入了1400元,具体买的是哪支股票,他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然而,等真正进入股市以后,他的目标却转变为“想通过股市赚点钱。”这支股票最终为他带来了200多元的盈利。

  和戴皇不一样的是,黄勇是个短线客。

  “我一般买股票,不超过一星期就抛掉。我认为这样很刺激,也保险点。如果一直持观望态度,很可能被套住。我不想赚太多,赚一点就行了,风险也小得多。"黄勇说,“理性的股民在挑选股票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公司的业绩,要精确计算到盈利的价格空间,并且要预先考虑到所有可能想到的风险,这样的方式叫‘在安全边际下追求高收益效率’。

  “我购买股票时,也考虑了很多类似的情况,但没有具体到计算在安全边际下追求高收益。我一般购买低价股,而且是近几年效益还不错的股票。”

  黄勇说,他主要通过3个标准来选择股票 :1、低价股,2、近几年经济效益不错的企业。3、正在波谷起升的股票。“如果以上情况都没有,我就选择走势好的股票,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

  和戴皇那个时期股民的盲目性相比,黄勇这一代股民显得更专业,更理智一些,股民的知识结构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事实上,早期的贵阳股民也开始渐渐趋向专业化。

  相关链接

  中国股市20年大事记

  1、1984年,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5、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6、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7、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8、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9、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10、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11、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12、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13、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4、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15、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开始实施;

  16、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17、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18、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19、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20、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21、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22、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23、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创建时间:2014-1-2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鄌郚镇 刘文安  ★ TEL:0536-6619338   
为你服务:家庭理财 电脑维护、网站建设、打字复印印刷、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影视编辑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