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 在今河南省安阳殷墟,曾发现殷人保藏典册的府库。
商周时代 王朝设有专官保藏国家典册、庙堂重器。
《周礼》记载:“春官之职,掌祖庙之收藏,凡国之玉镇大宝藏焉。”
《春秋·桓公二年》记载:“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于太庙。”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国语·鲁语》记载了孔子鉴定古物的故事。
《墨子》记载:“古者圣王,……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
《韩非子·说林下》记载:“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
《吕氏春秋》记载有古物情况。
公元前154年 西汉前元三年
鲁恭王刘余拆除孔子故居,为自己建富殿时,在一堵夹墙里发现大批用古文写成的古书,有《尚书》、《礼》、《论语》、《孝经》等几十部。刘余把现的典籍还给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孔安国把它献给朝廷,希望立于官学,广为流传,但未被采纳,即私下传授弟子。
公元前91年 西汉延和二年
司马迁论次先人旧闻,作《大史公书》百三十篇,后称《史记》。司马迁亲自考察史迹,在《史记》中记载有古迹、古物。如:“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等等。
公元83年 东汉建初八年
班固撰着《汉书》。该书不乏引用金石资料,并记载文字考释等。
100年 东汉永元十二年
许慎撰着《说文解字》,注意收录出土的鼎彝等古文字。121年完稿,遣其子进上。
279年 西晋咸宁五年
是年十月,汲郡汲县(今河南省汲县)一魏王墓被盗,出士一批竹书。晋武帝命把所出之物全部“藏于秘府”。每简长约合晋尺二尺,战国古尺二尺四寸。一简40字,分两行,每行20字。简文用古文书写。荀勖等人从太康二年(281年)至永康元年(300年)才把所见竹书整理完毕,共编定古书16种75篇。包括《易经》、《穆天子传》、《周书》、《国语》、《竹书纪年》等,计10余万字。
295年 西晋元康五年
十月,“武库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孔子履尽焚焉。”
445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
范晔撰着《后汉书》。该书《南匈奴传》记载:“制衣裳,备文物。”
452年 北魏兴安元年
是岁,麦积山复修佛图,修复被毁佛像。
524年 北魏正光五年
是岁,郦道元完成《水经注》一书。它记迷了各地古代城址、陵墓、寺庙,碑谒及其它古迹,亲自考察者甚众。
555年 南朝梁承圣四年
是岁,梁元帝萧绎之侄萧譬,在西魏大将于谨所率五万军队配合下,围攻梁都江陵。萧绎在投降之前,令聚宫中所藏书画宝籍10余万卷(有言24万卷)付之一炬。遂使自汉以降,历朝精心收藏的瑰宝毁于一旦。又据载,江陵城破,于谨从灰烬中拣得残书4000余卷。
589年 隋开皇九年
四月,“毁平陈所得秦汉三大钟,越三大鼓。”十一年正月,“以平陈所得古物多为祸变,悉令毁之。”
847--859年 唐大中元年至十三年
此间,张彦远着《历代名画记》,共10卷。前3卷为论述部分,4一10卷为史传部分,汇集自传说时代至唐会昌年间的画家370余人,将姓名、事迹按朝代排列记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美术史论着。
860--874年 唐咸通元年至十五年
此间,张彦远辑《书法要录》共10卷。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书学论着汇编。
892年 唐景福元年
是岁,李氏重修敦煌莫高窟洞窟。
948年 后汉乾yP元年
是岁,修饰敦煌莫高窟窟宇。
955年 后周显德二年
九月,“勅两京诸道州府铜像器物诸色,限五十日内并须毁废送官。”
1035--1227年 宋景访二年至宝庆三年
此间,西夏侵据,敦煌莫高窟佛窟继续兴造和重修。
1063年 宋嘉八年
是岁,欧阳修撰《集古录》成书,共10卷,收录周秦至五代的铜器铭文和碑刻拓本跋尾共400余篇,其中铜器20件,余均为碑刻,所收皆嘉yP、治平年间在卷轴上自题的跋尾,内容偏重于评论。它是现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铭刻的着作。
1037年 宋元yP二年
冬,西安碑林创建。
1092年 宋元yP七年
是岁,金石学家吕大临撰《考古图》10卷及释文1卷。书中收录有当时宫廷及私人收藏的古代铜器和玉器,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重量,并作一定考证,对收藏处和出土地可考者亦加以说明,总共目列224器,实收234器。书前所举的“所藏姓氏”,除秘阁、太常、内府外,凡38家。私藏各字以庐江李伯时所藏最多,共62器。所录出土地可考者,计90余器,以陕西居多。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1098年 宋元符元年
是岁,灾,麦积山石窟堕坏寺宇。
1111--1118年 宋政和元年至政和八年
此间,上方所贮至六千数百古器。“宣和殿后,又创立保和殿,左右有稽古、尚古、博古阁以贮之。”
1120年 宋宣和二年
夏,内府编纂《宣和画谱》共20卷。将有宋以来收集的名画6396轴,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鱼龙、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类着录。
夏秋间,内臣奉命编纂《宣和书谱》共2。卷。记载徽宗时内府所藏名家法帖。
1123年 宋宣和五年
徽宗敕撰、王黼编纂的《宣和博古图》完成。编纂始于大观元年(1107年)。该书共30卷,着录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商至唐代的铜器839件,为宋代所藏青铜器的精华。分为鼎、尊、M、_^、舟、卣、瓶、壶、爵、e浔Ⅵ!⒍亍 、鬲、换及盘、S、钟罄
1125年 宋宣和七年
赵明诚撰《金石录》成书于宣和未年,实为与妻李清照合着,体例仿欧阳修《集古录》。全书共30卷。前10卷为铜器铭文和石刻之目录20条。第1到17条为铜器铭文,第18到20条为先秦至北宋的1900余种石刻目录。后20卷是就部分古器物和碑刻所写的题跋502条,汇集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碑刻目录和研究专着。
1136年 宋绍兴六年
是岁,敛民间铜器。二十八年(1158年)出御府铜器千五百事泉司。
1144年 宋绍兴十四年
是岁,薛尚功着《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共20卷。据今本统计,共收录铭文511件,其中除石鼓、秦玺、石罄和玉琥共15件外,绝大部分为商周铜器铭文。在宋代着录铜器铭文诸书中,此书收录资料最丰富,编次亦较有条理。
1158年 金正隆三年
是岁,金“诏毁辽宋所得古器”。
1166年 宋乾道二年
是岁,洪适着《隶释》,共27卷。它及后来成书的《隶续》,共着录汉碑碑文、碑阴等258种,魏、西晋碑17种,同时收录汉晋铜器、铁器铭文及砖文20余种。用图表示不同形式的汉碑,亦着录汉画像石,为其它金石着作所少见。每种碑文之后,附有论考。它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集录和考释汉魏晋石刻文字的专着。
1225--1264年 宋宝庆元年至景定五年
此间,临安书商陈思编辑《宝亥丛编》,共20卷。着录从秦石鼓文、诅楚文到五代石刻文字的目录,亦包括少量铜钲、铜钟、铁器的铭文,以及一些法帖。它是当时中国各地(包括黄淮以北地区)碑刻的总目。
1351年 元至正十一年
是岁以前,速来蛮西宁王重修敦煌莫高窟。
1363年 元至正二十三年
是岁,葛逻禄乃贤(清人译为郭Up洛纳新)撰着《河朔访古记》,共16卷。他突破了宋以来金石学家专门考订铭刻文字的学风,而注重古迹的实地调查,访古于黄河流域及北方各地。特别注重对古城郭、宫苑、寺观、陵墓等遗迹的考察,搜求古名碑,检核文献记载,加以考订,终撰成此书。它是记录并考订古遗迹和古碑刻的重要着作。
1388年 明洪武二十一年
是岁,曹昭撰着《格古要论》,共3卷。上卷分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分古琴、古砚、珍奇(包括玉器、玛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铁四论,下卷分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共13论。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物鉴定专论。
1602年 明万历三十年
是岁,吴氏宝古堂刻本《古玉图》问世。朱德润撰着,共2卷。所收之图,是在燕京诸王公家及秘府过目之古玉。上卷收录璧、环、带钩等17器,下卷收录佩、充耳、哈t�等23器,记录尺寸、形状及玉色,有的注明收藏家。它是传世较早的元代金石着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着录玉器的书。
1625年 明天启五年
是岁,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碑立于建中二年(781年),全高约2.80米,宽约0.85米,厚约0.16米。碑文颂扬景教在中国传播流行盛况。
1679年 清康熙十八年
是岁,宋大理国碑刻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重新出土。此碑为段氏政权与三十七部会盟时所立,又名“石头城会盟碑”,立于大理国第五代王段素顺明政三年(971年)即宋开宝四年。碑高 1.25米,宽0.85米,厚0.16米。全文212字。
1705年 清康熙四十四年
十月九日,礼部侍郎仍管国子监祭酒事孙岳颁等奉旨纂辑《佩文斋书画谱》。
1715年 清康熙五十四年
是年以降,在明代一度荒废的敦煌莫高窟,又受到注意。雍正年间督修敦煌城的汪o ,发现《李氏再修功德碑》和莫高窟壁画,并写诗盛赞敦煌艺术。
1725年 清雍正三年
是岁,设沙州卫,地方官吏开始注意保护莫高窟,清除窟内流沙。
1747年 清乾隆十二年
是岁,弘历帝收得晋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
1751年 清乾隆十六年
是岁,梁诗正等奉敕编纂的《西清古鉴》成书。共40卷,收录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含铜镜),多为商周彝器。另附钱录16卷。内容编排体例仿《宣和博古图》。但图像大都缩小,无比例,铭文和花纹失真,释文、考证错误颇多。它是着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
1754年 清乾隆十九年
是岁,《石渠宝笈》编纂成书,共44卷。奉敕编纂者有张照、梁诗正等人。它是清代着录书画的专书。
1767年 清乾隆三十三年
是岁,乾隆庚辰科进士毕沅任陕西巡抚。他维修华岳庙等名迹,收碑碣储学宫(今西安碑林),收藏、研究金石、书画,踏勘、保护名胜古迹。他收集上自秦汉,下迄金元的陕西金石700余种,编撰成《关中金石志》,共8卷。又撰着《关中胜迹图志》,共30卷,收录西安等12个州府的名胜古迹。与省僚集议决定,对陕西的古陵园和重要历史建筑,都要划定范围,安立界石,设专人保管。
1774年 清乾隆三十九年
是岁,朱琰着《陶说》初刊本问世。作者旁征博引,详论古今,对中国陶瓷工艺史、艺术史、经济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有颇多的独特见解。它是中国第一部陶瓷史专着。
1793年 清乾隆五十八年
是岁,王杰等奉命编纂《西清古鉴甲编》成书,共20卷。收录内府续得的商周至唐代铜器944件,另附收唐宋以后铜器和玺印等31件。之后,仍由王杰等编纂《西清古鉴乙编》,收录藏于盛京铜器900件。清廷还将所藏铜器600件及铜镜101件编为《宁寿鉴古》16卷。此三部书编写体例、收器真伪杂揉等,一如《西清古鉴》。
1797年 清嘉庆元年
是岁,乾清宫大火。明朝灭亡,清世祖入京,把明宫珍藏缺掉2422卷的《永乐大典》移贮乾清宫,欲抄补成全璧而迄未动手,乾清宫大火使正本化为乌有。
1804年 清嘉庆九年
是岁,阮元撰辑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自刻本问世,为传世最佳的版本,共10卷。收录铜器铭文有商器173件,周器273件,秦器5件,汉晋器99件,共550件(自序560件)。书前附《商周铜器说》两篇,又附《商周兵器说》一篇。
是岁,嘉庆四年进士张尉在武威清应寺发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又称“天佑民安之碑”,即后来习称的《西夏碑》。碑身高2.5米,宽0.90米。碑正面刻西夏文,碑阴刻汉文,共860字左右,刻于西夏天佑民安五年(1094年),是迄今所见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西夏碑刻。
1805年 清嘉庆十年
是岁,王昶撰着《金石萃编》共120卷,收录历代碑刻为主,达1500余种,铜器和其它铭刻10余种,其年代自秦迄金。它是一部石刻文字和铜器铭文的汇编。清道光和咸丰时,为“萃编”作补编、续编者皆有,以陆耀恲撰《金石续编》(21卷)为最着。
1821年 清道光元年
是岁,徐松撰着《西域水道记》,书中记述古迹多处,有石窟、遗址等。
是岁,冯云鹏兄弟二人合撰《金石索》自写刻本问世。共12卷,分金索、石索两部分。金索6卷,收录商周至元的钟、鼎、兵器、权量杂器,以及历代钱币、奎印、宝镜等。石索6卷,收录历代石刻以及带字的砖、瓦当。此书内容丰富,是一部古器物大全。
1824年 清道光四年
是岁,李遇孙《金石学录》刻印,共4卷。收录自周秦以迄清嘉庆年间所有关于金石学之人物、事迹、着作。自经史类书,笔记文集,无不兼采,搜辑赅备。
1852年 清咸丰二年
捕 是岁,着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传为清道光未年陕西歧山出土的周代毛公鼎。该鼎有铭文32行,497字,是先秦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
1860年 清咸丰十年
10月6日(阳历,下同),英法侵略军侵占圆明园,大肆抢掠,烧毁殿堂。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
10月7日,英法侵略军劫掠清漪园。
10月8日,英法侵略军继续抢掠圆明园。
10月11日,英将格兰特拍卖在圆明园抢劫的物品。
10月18日,英法侵略军大肆劫掠圆明园内珍宝、古物后,纵火焚烧圆明园, 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其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均 被付之一炬。此为世界文明史上最罕见暴行。
1864年 清同治三年
是岁,淮军刘铭传在常州攻打太平军,从护王陈坤书府中得到“虢季子自盘”,运回家中保藏。
是岁,诏修山东曲阜孔庙,用银6000余两。
是岁,李佐贤撰着《古泉汇》刊行,共64卷。后与鲍康合撰《续古泉汇》,于光绪元年(1875年)刊行,共14卷。俟后又撰补遗2卷。共收古钱拓本6000种,材料丰富,超过诸家。
1874年 清同治十三年
是岁,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华北分会在上海建立亚洲文会博院,内设考古、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等组,长期收集中国石器、甲骨、秦汉古物等。
1875年 清光绪元年
是岁,吉林怀仁县关月山在集安附近荒烟蔓草中发现好太王碑,即高句丽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为高句丽长寿王于414年为其父琰德立的墓碑。碑高6.39米,呈方柱形,面幅1.40--1.85米。四面环刻碑文,汉字,阴刻,隶书,共44行,1775字。它是研究高句丽史的重要资料。
1882年 清光绪八年
2月13日,袁大马等行窃北京禁城铜练、铜瓦、铜字、宝匣一案,供出太监数人参与其事。
4月13日,申禁私伐明陵树木。
1883年 清光绪九年
春夏之季,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间谍酒匈景信从集安掠得好太王碑拓片。之后,组织人前往调查,1905年鸟居龙藏、1913年关野贞、1918年黑板胜美等都到集安调查。
1884年 清光绪十年
是岁,张之洞在广州实学馆的基础上建立了博物馆。后改为广东水陆师学堂。
1886年 清光绪十二年
是岁,陆心源《金石学录补》三卷刻印。
1888年 清光绪十四年
3月,光绪帝下诏重修清漪园,更名颐和园。
夏,清代边防官吏、历史地理学家曹廷杰干伯都纳(今吉林扶余县)发现《大金得胜陀颂碑》,已成断碣。碑阳和碑阴刻有汉、女真两种文字,是金世宗为纪念其祖完颜阿骨打反辽胜利的纪功碑,建于1185年。
1889年 清光绪十五年
9月18日,北京天坛祈年殿被雷击焚毁。
1890年 清光绪十六年
是岁,叶昌炽撰《藏书纪事诗》完稿。该书搜集历代藏书家史实,自北宋初年迄清代,着录750余人,于每一收藏家或其祖孙、父子师弟,有联系者数人,题咏七绝一首,以下各加注文,叙述其人特征,考其生平及所珍藏典籍等故实。它是中国历代藏书家的诗体传记及古籍版本目录资料着作。
是岁,陕西扶凤任家村出土120余件窖藏青铜器,为西周厉王时期的克组和中义父组铜器等。克组铜器铭文皆较长,有着名的克鼎及克钟5件、
1891年 清光绪十六年
3月25日,定颐和园用款,由海军专款项下挪垫。6月4日颐和园竣工(实际1895年最后完工)。
夏,沙俄扬诺夫上校率兵盗掘、掠走我帕米尔高原上的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立的“乾隆纪功碑”。
1895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
春,瑞典人斯文赫定到新疆和田河与叶尔羌河一带考察,挖掘古城址,掠走许多古文书和其它古物。
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明确提出办博物馆主张,以办报纸、翻译书籍、开办博物馆与图书馆,研究中国自强为宗旨。
是岁,吴式芬撰《捃古录金文》3卷(共9册)刊行。收录商周铜器铭文计1334器。编排按器分类,每类又以铭文字数多少为序。此属创例,颇便检索。另撰《捃古录》20卷,为所藏金石文字目录。
1896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
是岁,台湾台北圆山发现贝丘遗址。
1898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
春,俄国人克来门兹率探灿谟来到新疆,挖掘了高昌古城,以及哈喇和卓、托克马扎等地,“探察”了130多个佛窟和庙宇,掠走许多汉文、梵文和其它文字的古文书抄本、刻本,以及壁画、塑像等古物。
1899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
是岁,王懿荣首先认识并搜购甲骨。在此之前,河南安阳小屯农民耕地早已发现,视为药材(龙骨),古董商搜购,售于京津,王氏识其为古物,遂高价收购。因此,把该年定为甲骨文发现的代表年代。
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春,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领的考灿谟挖掘了新疆楼兰古城,之后又挖掘了米兰古城,掠走汉文、佉卢文文书和其它古物。
5月,敦煌莫高窟道人王圆箓在整修洞窟时,发现一座藏经洞(敦编第17号窟)。洞内满贮经卷、书画等珍贵古物。
5月至翌年7月、英属印度政府派出的斯坦因率领的考灿谟,首次潜入中国西北地区活动,在新疆天山南道等处考察,挖掘了尼雅遗址和丹丹乌里克遗址等,掠走大批经卷文书和古物。
8月14日,德、日、俄、英、法、美、奥、意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联军特许公开抢劫,继以私人抢劫,使风景秀丽的园林被毁,宫廷收藏的大量珍贵古物和图书被劫掠,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和藏于大内的《永乐大典》(副本)亦被劫掠和焚毁。
是岁,入侵珲春的沙俄军队,盗走了中俄边境线上长岭子山口的铜柱,折为两段,运往伯力,放在博物馆内。铜柱是1886年清代封疆大臣吴大澄和珲春副都统伊克唐阿在勘定中俄边界之后所立。其上镌刻吴大澄手书篆字“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
1901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是岁,叶昌炽编着(语石》,共10卷,1909年刊行。叶氏收集各种石刻拓本8000余种。该书收录484条。它的特点是把研究对象从碑志等扩大到桥柱、井栏、石人、石狮上的题字,研究石刻不限于碑文内容,涉及有关各个方面。它是中国第一部通论古代石刻文字的专着。
1902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
是岁,日本人伊东忠大调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是岁,德国汉堡举行国际东方学者会议,匈牙利人洛克济在会上报告了中国敦煌佛教艺术。他1879年在中国西北调查地质,曾调查敦煌千佛洞塑像、壁画。
是岁,甘肃学台叶昌炽托汪宗翰搜求古物,得敦煌古物中有宋乾德六年(966年)水月观音画像、写经卷等。
1903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
春,日本人太谷光瑞等开始在新疆活动。主要调查库木吐喇石窟和克孜尔石窟,窃掠了许多幅壁画。
10月,抱残守缺斋石印刘鹗编着的《铁云藏龟》一书。刘氏搜购甲骨5000余片。他以所藏甲骨选拓1058片(除去重出3片、伪刻4片外实收1051片),编成此书,共6册。书前有罗振玉、吴昌绶着文和刘氏自序三篇。它是第一部着录甲骨的着作。
是岁,美国驻山东潍县教士方法敛和英国浸礼会驻青岛传教士库寿龄合伙,在潍县收购甲骨。
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
11月,德国人勒科克率考灿谟第二次到新疆活动,长达9个多月,剥取柏孜克里克石窟等壁画,掠走塑像,挖掘高昌古城、交河古城,窃走经卷、古钱币等,为数颇多。
冬,河南安阳小屯朱坤率佃农在村北滨河之地——朱家十四亩地内,大肆挖掘甲骨,获甲骨甚多。
是岁,孙诒让着《契文举例》2卷,内容分为月日、贞卜、卜事、鬼神、卜人、官氏、方国、典礼、文字、杂例,共10类。它是考释甲骨的第一部专着。
是岁,吴式芬、陈介祺撰着《封泥考略》10卷刊行。收录封泥849方,大多出自四川和陕西。其时代多为秦汉,战国的仅几方。编排上先列官印,后列私印和闲印,它是中国最早编辑的封泥资料专书。
1905年 清光绪三十一年
是岁,张蹇写了《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建议清政府建设合博物馆与图书馆为一体的博览馆。但未被采纳,遂在南通自己筹建博物苑。它是现存的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是岁,日本人鸟居龙藏在日军占领的旅大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整个辽东半岛及东北大部地区调查、挖掘,延续到1909年。
1906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
4月,斯坦因第二次来到中国,继续在西北地区活动,先后挖掘新疆尼雅、丹丹乌里克、楼兰、米兰等遗址,以及甘肃敦煌附近出简椟的汉代烽遂遗址,掠走大量古物。
8月,法国中亚考察委员会派伯希和来中国西北活动,先后挖掘新疆巴楚和库车附近的遗址,掠走大量珍贵古物,又调查了克孜尔和库木吐喇石窟。
是岁起,方法敛和库寿龄把收购的甲骨,陆续转卖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卡内基博物院,苏格兰皇家博物院,大英博物院等。该年方法敛出版所着《中国原始文字考》。
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2月,伯希和来到敦煌莫高窟,买通王圆箓,掠走写本经卷的精华部分5000卷,以及幡幢、绘画等古物。
4月,斯坦因到新疆和田河畔,调查和挖掘了红山嘴一座古戍堡,掠走大量古藏文文书和汉文僧侣帐本等。
7月,日本大谷考灿谟派桔瑞超等在中国西北活动,挖掘楼兰古城,掠走一批珍贵文书经卷,即李柏文书。最后王(库车的苏巴什古城,挖掘了“窣堵波”古塔,又窃走许多经卷和其它古物。
是岁,清政府始令敦煌知县保护经卷,又责成王圆箓对经卷妥为保存,毋再私卖。
是岁,罗振玉多方打听,终于探明甲骨出土地并非古董商诡称之汤阴、卫辉,实为洹滨之小屯,即安阳小屯殷墟。
1908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2月,伯希和来到敦煌莫高窟,买通王圆箓,掠走写本经卷的精华部分5000卷,以及幡幢、绘画等古物。
4月,斯坦因到新疆和田河畔,调查和挖掘了红山嘴一座古戍堡,掠走大量古藏文文书和汉文僧侣帐本等。
7月,日本大谷考灿谟派桔瑞超等在中国西北活动,挖掘楼兰古城,掠走一批珍贵文书经卷,即李柏文书。最后王(库车的苏巴什古城,挖掘了“窣堵波”古塔,又窃走许多经卷和其它古物。
是岁,清政府始令敦煌知县保护经卷,又责成王圆箓对经卷妥为保存,毋再私卖。
是岁,罗振玉多方打听,终于探明甲骨出土地并非古董商诡称之汤阴、卫辉,实为洹滨之小屯,即安阳小屯殷墟。
1909年 清宣统元年
春,山东巡抚袁树勋奉准设立山东省立图书馆,附设“山东金石保存所”,其任务是:“凡本省新出土之品与旧拓精本,博访兼收”,并对外开放展览。
是岁,安阳小屯人在村前张学献地挖沟,发现甲骨甚多,由罗振玉购去。
是岁,俞天愤发现太平天国遗物:常熟报恩牌坊碑。立于太平天国十二年(1862年),为常熟人民感谢太平天国李秀成解救,立石牌楼一座,名“报恩牌坊”,并在其旁立碑,以记立牌楼缘由。
1910年 清宣统二年
6月,罗振玉撰着《殷商贞卜文字考》刊行,确认甲骨“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但仅把小屯作为“帝乙之墟”。
是岁,清政府学部咨陕甘总督令陈泽藩点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运来北京。王圆箓藏匿,沿途窃取,运抵北京仅有8000余卷,交京师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收藏。
是岁,叶铭撰《金石书目》刊行,着录金石书492种,不着时代,不分类属。
是岁,桔瑞超挖掘新疆楼兰遗址和阿斯塔那墓群,掠走古物。
1911年 清宣统三年
春,罗振常到河南彰德(今安阳)小屯考察殷代甲骨及其它古物,并到洛阳考察古迹。考察日记《洹洛访古游记》于1936年谭隐庐书店石印。
冬,日本人桔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圆箓处劫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写本经卷约600件。
是岁,日本人鸟居龙藏到吉林延吉、珲春进行考古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