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县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安丘县志》
  【精彩导视】安丘县志最早编纂于何朝何代?是谁成就了安丘县志的开山之作,又是谁让安丘县志一脉相承,从历史到现实的变迁中,安丘县志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型人文类电视节目《家乡》带您了解《安丘县志》以及县志背后的故事。
  【解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大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书籍,所以中国也是一个书籍大国,历朝历代印刷的书籍数不胜数。在古代,古籍按内容一般区分为 “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史”就是指史书,它的种类很多,地方志就是其中一个大类。
  【采访 安丘作家 九二版《安丘县志》副主笔 张法荣】地方志又称“志乘”,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疆域、沿革、人物、山川、物产和风俗等史料的书籍。我国地方志的它的起源很早,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地理志和地图,后来逐渐地演变,到了宋代就定型了。到了明代就已经很成熟了。
  【解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志书的编写,明成祖朱棣更是视为国之大事。1412年,明成祖颁布了《撰写志书凡例》。其后六年,又诏令编写郡县志。至明嘉靖后期,志书的编写已成鼎盛之势,延至明万历年间,修编县志已达普及的程度。安丘县第一部县志就编纂于这一时期。
  【解说】安丘自古“风气之钟,山川之胜,文物、衣冠之盛,甲诸旁邑”。明万历十三年,江西弋阳人熊元调任安丘知县,“下车之初,延问父老,知邑志久阙”,只有一部嘉靖癸未进士、前吏部郎中黄祯未完成的县志书稿,遂决定物色人才,编纂《安丘县志》。此时,恰逢前安邑县令刘希孟告病归乡,熊元闻讯上门拜访,请他考订黄祯的书稿,刘希孟答应了。但不久,他病愈升任吏部郎中,县志遂停修。熊元并不灰心,又跟前兵部侍郎辛应乾,前陕西巡抚韩必显,前江西巡抚马文炜这三位安丘籍退休高官商量编修县志事宜。几个人反复斟酌,最后决定由马文炜执笔,完成这部安丘地方志的开山之作。
  【采访 安丘作家 九二版《安丘县志》副主笔 张法荣】马文炜老当益壮,不辱使命,在长子马应龙、(次子)马从龙协助下,在黄祯撰写的《安丘县志》稿四篇基础上,历时五个月,编纂成了《安丘县志》初稿,付梓印刷。
  【采访 安丘市作家协会主席 周庆武】马文炜是现在兴安街道马家楼村人,是明朝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江西巡抚,著有《雁门集》、《淮阳杂录》等书。马应龙是马文炜长子,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马应龙幼时很聪明,以后学问很多,文笔很好。马从龙是马应龙的弟弟,他也是帮助父兄一块完成《安丘县志》当中,也做了很多努力,为顺利写成《安丘县志》也做了一些贡献。
  【解说】明万历《安丘县志》记事范围上起夏朝初年,下至明万历十七年。体例严谨,文风清正,并首创《俷德传》一门,也就是给道德败坏者立传,被时人评为全国名志,至今仍然受到县人、地方志工作者和志书研究者的推崇和好评。
  【采访 安丘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者 李春颂】《四库全书》收录了明代山东方志一共四部,其中就有这一部《安丘县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此志体例颇为严谨,其沿革、封建、职官、贡举等等都列成了表,比其他的志更为明晰,言简意明”,高度评价了我们的安丘第一部县志。
  【解说】《安丘县志》修成后,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历时六十余年未曾修志。清顺治十五年冬,山西泾州人周鼎调任安丘知县,在调查土俗民情时,他发现明万历《安丘县志》“虽典章犁然具在,然详于远,缺于近”。便决心修纂《续安丘县志》。本欲独自编修,怕“妄缀一家言”,于是派出快马,日夜兼程向在京为官的安丘人中丞刘公、廷尉曹公请教。刘中丞和曹廷尉告诫说:安丘的志乘已缺了很长时间,应当续修,有一个叫王训的安丘人堪当重任。
  【采访 安丘作家 九二版《安丘县志》副主笔 张法荣】周鼎请王训主编《续安丘县志》;并延请了副都御史刘祚远、大理寺正卿曹申吉负责考订;还聘任了熟悉安丘历史的前开封府通判马夔龙和潞州知县李孟雨为咨询;又请了通晓六书的逄恭作为校对缮写。由于组成了得力精干的修志班子,所以康熙元年《续安丘县志》便大功告成了,次年刻印成书。
  【解说】康熙十一年,皇帝下诏修《一统志》,征集天下志书。为使《续安丘县志》体例更加完备,王训重新绘制了地图,将总纪、秩官、贡举等内容增补至康熙十一年,并再次刊印。之后,刘祚远、曹申吉先后去世,王训又为刘祚远和曹申吉补了传,将“总纪”等内容补至康熙二十一年,再次印刷。
  【采访 安丘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者 李春颂】王训出生于1614年,去世于1683年,原安丘岞山人,他从顺治十五年正式修县志,到康熙二十二年去世,二十五年间,他不辞劳苦,反复修订,三次刊印,其献身史志事业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精彩导视】安丘县志最早编纂于何朝何代?是谁成就了安丘县志的开山之作,又是谁让安丘县志一脉相承,从历史到现实的变迁中,安丘县志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型人文类电视节目《家乡》带您了解《安丘县志》以及县志背后的故事。
  【解说】《续安丘县志》修成后,百余年间,安丘未有志书面世。清乾隆五十四年四月,甘肃镇番人谢葆澍来安丘任知县,倡议修志,“邑人士闻之,莫不勇跃景从”。谢知县建立修志馆舍,拨款采集、篆校,特邀马氏后裔马世珍任总纂。三年后,谢知县休官归里,马世珍锲而不舍,修志不辍,一人独立完成志稿,定名《安丘新志乘韦》,共十六卷,并写了序言。
  【采访 安丘市档案局副局长 张志成】马世珍自觉年事已高,遂将志稿送好友张德经保存。张德经辞世前,又将志稿交予侄儿张柏恒,并叮嘱柏恒务必刊印该志,使之流传于世。张柏恒遵嘱行事,将志稿修订、增补为二十八卷,准备付梓刊行。后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解说】民国二年,济宁人孙维均来安丘任代理县知事,与张柏恒的曾孙辈张介禄商议续修县志一事。张介禄大喜,献出《安丘新志乘韦》志稿。孙维均遂筹措经费,并捐俸银以设修志局,同时聘知名人士数人担纲纂辑、采访。邀请马世珍后代,官至甘肃正主考等职,辞官在家的马步元为主编。马步元以《安丘新志乘韦》为蓝本,详加修订,将贡举表延至清咸丰九年。为了区别于私修,除去“乘韦”二字,定名为《安丘新志》,于民国三年农历七月请孙维均作序,付诸石印。
  【采访 九二版《安丘县志》主笔 张乐圣】《安丘新志》这是安丘老县志之一,自乾隆五十四年开始修,至民国三年才问世,历时125年,时间之长,为志林之最,这是全国绝无仅有。
  【采访 安丘作家 九二版《安丘县志》副主笔 张法荣】《安丘新志》出版以后,马步元又修纂《续安丘新志》。安徽人章光铭继任安丘知事后,对马步元的修志这种行为,大加赞赏,敦促他继续修志,为安丘增光添彩。民国五年三月,《续安丘新志》脱稿,但还没来得及印刷,县城突遭兵祸,公家图籍几乎化为灰烬,《续安丘新志》稿损失过半。民国七年,章光铭请马步元复撰志稿,以终志事。马步元不忍九仞之功亏于一篑,尽全力补残复原,终于在民国九年三月石印出版。
  【解说】新中国成立之前编修的安丘地方志,除了上述四部门类齐全的县志,还有一部《安丘县乡土志》,也具有很高水准。清光绪三十一年四月,京师总理学务处奏请通发《乡土志例目》。该文发至省、府、厅、州、县,要求各地选择士绅中博学能文者,按所发例目编纂乡土志。《乡土志例目》呈送光绪皇帝,光绪皇帝阅后御题“知道了”三字。面对皇上同意下发的文件,时任安丘知县袁桐不敢怠慢,邀请马步元出山,编纂《安丘县乡土志》。
  【采访 安丘作家 九二版《安丘县志》副主笔 张法荣】光绪三十一年,知县袁桐去职,这年的五月,知县王扬芳到了。这时候,《安丘县乡土志》的初稿已经脱稿了,王扬芳亲自将抄本寄往京师。到了光绪三十四年正月,知县马思齐到了,最后裁定《安丘县乡土志》稿。因为种种原因,该志一直未能印刷刊行。
  【采访 九二版《安丘县志》主笔 张乐圣】《安丘县乡土志》到今全国仅发现两部,这两部是手抄本字迹清楚,书写工整,分别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1982年我带着68岁的李滋厚,去北京去采访资料,采访了二十五天,采访了二十五个老同志,最后抄了一部《安丘县乡土志》。
  【解说】自明万历《安丘县志》问世至民国九年《续安丘新志》出版,新中国成立前,安丘先后编纂了四部县志和一部乡土志,分别为:明万历《安丘县志》、清康熙《续安丘县志》、民国三年《安丘新志》、民国九年《续安丘新志》和清光绪三十四年《安丘县乡土志》。前四部都付梓刊行,最后一部只有手抄本。
  【画面】各种版本安丘地方志
  【采访 安丘市作家协会主席 周庆武】这五套志作用非常之大,它的宝贵程度,它的影响性,可以用一个事情来举例,到了1949年的时候,国民党政权要撤离到台湾的时候,安丘跟着国民党政权的这些军政人员,很仓皇地撤到台湾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忘了带着一套《安丘县志》到台湾去。他们把这套志带到台湾去以后,如获至宝,并且在那里进行了翻印。当时,台湾的印刷技术比较高。翻印了以后,就由同乡会发给安丘的在台人员阅读,以解思念家乡之苦。
  【采访 九二版《安丘县志》主笔 张乐圣】方志编纂贵在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上述五部老县志不仅是内容丰富,而且保持了较强的连续性,这与马氏家族热心修志是分不开的。他们将修志作为家学内容之一,代代相传,上起马文炜、马应龙、马从龙、马夔龙,中间有马世珍,下迄马步元,整整十一代,孜孜不倦、探幽发微,为安丘方志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采访 安丘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者 李春颂】特别是马步元先生,耗费半生精力,综合了安丘历代方志学家的心血结晶,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使安丘县志真正成为不重不漏的一方之全书。马步元还参与了《山东通志》的编写,系《宣统山东通志》四总纂之一,仅凭这一点,足以让我们安丘人为之自豪!
  【解说】自民国九年《续安丘新志》到1960年,安丘已经40年没有修志。1960年草成《安丘县志》稿,该志稿所记事物不全不详,而且不合志书体例,基本没有价值。1982年2月18日,安丘县政府发文成立安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五月中旬组建编委会办公室,开始了修编新《安丘县志》这项巨大的综合工程。1992年11月,历时10年的时间,新编《安丘县志》付梓印刷。
  【画面】新版本《安丘县志》
  【采访 安丘作家 九二版《安丘县志》副主笔 张法荣】新编《安丘县志》在运用旧志体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创新,上限为1840年,下限1987年,着重记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140年的历史。虽然大事记记至西汉,但是所记条文非常扼要。该志借鉴旧志书的精华,采用新材料,利用新方法,把安丘的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的概貌反映出来,是一部既突出时代特点,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志书。
  【解说】文化长存,史志有功!一部部《安丘县志》,就是一部部安丘的百科全书,能让人清楚地认识安丘,深入地研究安丘,从而更好地建设安丘。盛世修志,安丘前景灿烂辉煌,期待未来的安丘史书云霞满纸!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