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上坊作者或为青州石匠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庵上坊作者或为青州石匠
  崔永胜 刘 妍

  “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这句广为流传的熟语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庵上石坊的艺术价值。庵上石坊远近驰名,但人们在赞叹石坊雕刻艺术精美绝伦的同时,不仅要问:如此精美的雕刻到底出自谁的妙手?雕刻石坊的匠师来自何方?
  以笔者所知,关于雕刻石坊匠师资料的文字资料片字无有,只残留在当地的传说当中。当地人口中对建坊匠师的说法是:
  马家在旌表的圣旨颁布后,在各地张榜招募石匠,安丘当地的石匠无人敢担此任。最后,从扬州远道而来的李克勤、李克俭兄弟带领八名徒弟揭了榜。……多年以后,牌坊在李氏兄弟的手下建成了。(摘自郑岩、汪悦进《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
  口耳相传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开牌坊作者的线索,但其中仍然迷雾重重,使这位技艺高超的匠师的影像在深邃的历史中形象模糊、若隐若现。生活在安丘乡村的马家为何能请到千里之外的扬州石匠?当地牌坊多为当地或周边县市石匠所作,而为何独独庵上坊作者却为外省人?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在笔者的心头。
  近日,笔者在翻阅清末青州藏书家丁汉三所辑、青州政协整理出版之《百壶斋拾遗》时,意外发现一条有关庵上坊作者的线索,兹录于下:石工李连璧,余字之曰兆荆,其与余识自乙丑四月始,友人孙观亭介之,为作传亦然。年六十九矣,犹强健如五十许人,目不镜而镌刻。所居曰仇家庄,祖成文、父兴国,皆石工。祖尤有巧工名,善画云龙、花卉、翎毛而刻之,安丘庵上村石坊,其为工师所作,俗所谓作头也。画与刻并工,或侈为独绝,有“山东无二坊”之说。
  李连璧言庵上坊为乃祖李成文为工师时所作,言之凿凿,当有所据。
  这条材料节录自清末青州文士邱琮玉所作《李连璧传》,以年代考之,李连璧生于咸丰六年(1856),乃祖李成文卒年连璧11岁,可定李成文卒于同治五年 (1866),以卒年60-70推算,李成文生年当在1796-1805年之间,庵上坊建于道光八年(1829),李成文是年30-35岁之间,正是石匠创作的最佳时期。且与石坊传说中的匠师的姓氏一致,而李克勤、李克俭近似于两个符号,或李克勤即为李成文之讹?
  李成文“善画云龙、花卉、翎毛而刻之”,这些内容正是庵上石坊最精彩的内容。另外,庵上石坊边柱南北两侧各有一幅浅浮雕竹石图,与青州明清画家冯起震、杨涵所画竹石图极为相像,牌坊上的竹石图是否为青州李氏对家乡画家作品的再创作?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李氏三代精于雕刻,李连璧绳其祖武,能推陈出新,故当时世家巨族多延之雕刻碑坊、墓圹,潍县丁氏之大于河石坊即为李连璧之杰作。
  以上资料显示,庵上坊的修建可能与清末青州石匠李成文有关。但仅凭此孤证很难断定李成文就是庵上坊的作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