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安丘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孔子与安丘

  孔子(公元前552—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县昌平乡(今曲阜城东南部)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学派“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是鲁国的一名武士,因多次荣立战功,升任邹邑宰(地方上的官吏)。其妻施氏生九女,妾生子孟皮,因生来多病,无法继嗣,年过六十的叔梁纥又求婚于颜氏,得颜氏小女颜征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纥多次携颜去尼山祈祷,盼望生个儿子好传宗接代。公历10月9日庚子时辰,在尼山脚下东侧一个山洞里休息时,生下了孔子。后人把那个洞称作“夫子洞”,至今犹存。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古时,人们称夫妇年龄悬殊或超过正常生育年龄段的人生孩子为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孔子名丘之来历)得孔子。” 孔子的坎坷一生,主要致力于教书育人和文献整理工作。他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即公元前479年3月9日),葬于鲁城北泗水(今孔林)之上。
  孔子三岁丧父,家境衰落。年轻时曾放牧过牛羊,做过仓廪管理员。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不厌。30岁开始授徒讲学,名闻遐迩。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由于在齐国得不到重用,之后又返鲁国。时安丘西南部山区为齐鲁要塞,相信孔子也就自然往来于安丘之间了。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为鲁国中都宰,后升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峡谷之会,孔子代表鲁国与齐国谈判。他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由于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谋未能得逞,并且通过谈判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后因政见不同,英雄无用武之地,孔子遂率众家弟子周游列国达14年之久。
  古时,齐长城是齐鲁之界。据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即长城以南是鲁国,长城以北是齐国。古老的安丘,跨越齐鲁两国。齐长城安丘段,西起太平山,途经大车山、城顶山、摘月山等75座山头,东至浯河出境。那时,长城内外,山川秀丽,风光宜人。相传,周游列国的孔子老先生,不顾颠沛流离之苦,在这里为众位弟子选择读书授道处所。
  在安丘,孔子首先为贤婿公冶长(字子长)选择了城顶山,并将一对稀有的雌雄银杏树苗送给女婿,公冶长夫妇亲手栽下了老父亲送的礼树,精心呵护,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这对雌雄银杏树,似有灵性,距今两千五百多年了,仍枝繁叶茂,一到秋天,雌树硕果累累,像是向世人诉说着什么?有学者称这对古树为“中华第一雌雄银杏树”(老年人称“夫妻树”,青年人称“同心树” )。明清时期,为公冶长书院风景区最为鼎盛之时,史称安丘古代八大景之一,“青云作院拟蓬莱”的诗句载入史册。人们在纪念公冶长的同时,更加怀念孔子老先生。其次,孔子还为心爱弟子有子(字子若)选择了读书处所,即现在安丘的有子山。后来,人们以有子的名子为此山命名。山下“有子官庄”村和“有子沟”山峪,皆是为纪念这一历史名人而取名。据考证:古代帝王对公冶长、有子二人封诰者甚多,一是他们尊重历史,重视历史人物的贡献;二是他们尊重人才,看重人才,为后人树立学习的典范。今天看来,既是对孔老夫子儒家学术思想的认可和肯定,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历史名人的追念。
  据《孔氏族谱》载,明万历年间,孔子后裔第59代宗子孔彦方游学至安丘,有一天,彦方一行拜见“齐召忽墓”后,西行至6.5公里处,惊见此地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恰是心中的风水宝地,遂择此定居繁衍生息,后取村名孔家庄。
  相传,在安丘城区东门里路北(今兴安街道办事处东侧),曾建有孔子庙,又称“文庙”,始建年代无考,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重建。北面为先师殿5间,孔子塑像端居正中,左右分列孔汲、孟轲、颜渊、曾参“四配”及众弟子塑像。东西厢房共18间,内供历代先贤牌位。大门名曰“棂星门”,其两侧皆有边门,门额上有赤底金字,分别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边门外各立一方形石柱,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此庙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年被拆除。
  再有,从安丘市董家庄出土的汉墓中,绘有孔子率弟子拜见老子(即李耳,字聃。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的画面。孔子向老子问礼(礼,就是有关于祭祀和日常生活的礼仪),即向老子学习或取经。证明孔子的一切学问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得来的。在安丘民间,还有孔子授道讲学、与贤婿公冶长饮酒对弈等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山东安丘 刘春山)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