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寄奴的传说
中草药“刘寄奴”是用人名命名的药物,且是唯一用古代皇帝名字命名的一味中草药。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这个药名是怎么得来的呢?
刘寄奴是南宋武帝刘裕的乳名。相传,公元409年五月,刘裕(字德舆)为东晋大将,率兵征伐南燕(今青州),曾在留山驻军。有一天,刘裕带着卫兵出来督查防务,当转到留山北麓一山坡时,突然看到一条巨大的蟒蛇,他拿起随身带的弓箭射去,巨蛇带伤逃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刘裕独自走出军营,听到常年无人的林中有杵臼声,循声找去,看见几个青衣童子在不远处鼓捣着什么。于是,凑到了近前。刘裕问童子:“你们这是在干什么?”童子说:“昨天我家大王被刘寄奴射伤了,我们在捣药为它治伤。”刘寄奴又问:“你家大王既然知道是刘寄奴伤了他,为什么不找刘寄奴报仇?”童子说:“刘寄奴将来要做皇帝,大王说不敢去报仇啊!”听到这里,刘寄奴随口说:“我就是刘寄奴。”话音刚落,青衣童子就不见了,地上只剩下捣好的药面和未捣的药草。刘寄奴一看,原来是留山上常见的一种野草,知道它能治伤,就把它带到了兵营,让负伤的士兵一试果然有效。这样以来,一传十,十传百,一种草药解决了士兵伤痛的治疗,因这种治伤痛的药草是刘寄奴在留山上发现的,且后来做了南宋武帝。于是,留山周围的老百姓就把刘寄奴作为山神来供奉。
东晋末年,战乱四起,刘裕率兵转战大江南北,用这种草药治好了无数士兵和百姓的伤痛。由于它是一种无名小草,又是刘寄奴发现的,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药草叫成了“刘寄奴”。公元420年农历六月初九,刘裕建立南宋朝,史称宋武帝,果真当了皇帝,应验了蛇精的说法。(山东安丘 刘春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