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澄清(安丘古代八大景之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艺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汶河澄清——安丘古代八大景之一 如果说滔滔黄河养育了灿烂华夏文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横贯安丘的汶河,则是安丘悠悠文明的见证和文明的发祥地,因而被安丘人民称为母亲河。 汶河,古称汶水,系潍河主要支流,源出临朐县沂山东麓百丈崖瀑布之桑泉,因桑泉水俗称汶水故名汶河。 全长约110公里,仅安丘境内就达80公里,占到汶河全长的一半还要多。流域面积约1900.8平方公里,经临朐、昌乐两县流入安丘市境,主要流域在安丘境内,安丘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属于汶河流域。汶河支流众多,在安丘境内有大盛河、鲤龙河、温泉河、凌河、小汶河、墨溪河等。 汶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文化之河。最早见记载是在西汉初年的《淮南子 地形训》和《前汉地理志》。《前汉地理志》载:“琅琊郡朱虚县东泰山,汶水所出东至安丘入潍。”《水经》载:“汶水出朱虚县泰山。”沂山古又称东泰山,《地理风俗记》曰:“朱虚县东四十里有 城亭,故县也,汶水经 城北,又北过淳于县西。潍水过县东,其城东北则两川交会也。”《安丘县志》和《安丘县乡土志》等诸多史书中均有关于汶河的记载,不一而述。 古老的汶河水从远古至今无私地润泽着安丘的土地,迁徙的氏族部落择地而居,汶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土质肥沃,适宜居住,人们便在这里生存,繁衍子孙,同时创造了安丘的古代文明。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安丘这块大地上生息。汶河流域,有着内涵丰富的遗址。史载,汶河下游的杞城,夏禹的后代就在这里生活,西周初为淳于国都城,公元前707年为杞国所侵有,设国都于此。成语“杞人忧天”就是说的这里。西汉在此设淳于县。汶河与潍河交汇处有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群。汶河中游的牟山北有安丘故城址,西汉初为安丘侯国都邑。东汉初为安丘县治所。公元556年安丘并入昌安县后,改称牟乡城。596年隋于此置牟山县,606年隋又改称安丘县,607年安丘治所移至平昌县城,此城渐废,共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现该遗址已淹没于牟山水库中,在牟山南凌河镇董家庄村北。1959年兴修牟山水库时,曾发掘了一座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石墓,已多次发表资料,不再撰介。汶河上游的红沙沟镇李家西 村的 城遗址,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曾出土过许多珍贵文物,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河两岸古遗址墓葬众多,我们可以想象到:远古时代,勤劳而朴实的先民们在汶河旁耕耘,在作坊里制作陶器、金属器、劳动工具,在河里、林中渔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生不息,创造着人类文明。 汶河流域涌现出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如五代后梁名将刘 ,汉代名儒大家管宁、邴原、孙嵩及王修等;又如安丘名门望族安泰刘氏家族,一门八进士,阁老刘正宗权倾朝野,抗英名将刘耀椿,百姓呼之“刘青天”,理学名儒刘源渌,着述流芳;再如文字书画家张贞父子,修志世家马文伟家族,兄弟英才曹氏兄弟等等,皆史书有传,见诸报端。沿河一带有着众多美妙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大盛牛沐寺的传说,红沙沟九曲鸳鸯河的传说,管宁故里“割席”、“挥金坡”的传说,凌河董家庄汉墓主人孙嵩与赵岐的传说,兴安街办“卧牛石”的传说,关王慈母埠、王八、黑牛冢的传说,黄旗堡逄王冢及九女坟的传说……文化名人推动安丘文化的发展,众多民间传说构筑安丘民间文学的艺术宝库。 汶河两岸沙多土少,水清沙黄,汶水百回千折,清澈见底,疏雨过时潮不起,好风吹处浪为生,旧时在祈嗣崖(赵戈镇庵顶村北)观汶水,有一种纤尘不染的自然美,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随着安丘市北区的建设,汶河已成为安丘的城中河。城区段河道内绿水清澈,烟波浩淼,群鸟翔集,景点幽雅,呈现“水清可浴,岸静可憩,街繁可商,景美可赏”的滨水景观带,为水量丰富的安丘增添了新的内涵。其中,汶河生态湿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宽约700米,河岸两侧各控制有150米绿化带,水域辽阔,水资源丰富,水质及生态环境良好。湿地内有鱼类10余种,鸟类50余种,其中水鸟2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就有10余种。目前,青云湖景区已经国家建设部批复为“国家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区定位在具有现代丰富内涵,融科学教育、浏览观光、水上娱乐、寓教于游的生态旅游大格局里。让“大森林”、“大水面”、“大湿地”成为旅游区的主流,让游人在幽雅的环境中,把轻松愉快的心情融入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001年,对牟山水库至市北区汶河下游的庵顶坝间总面积20平方公里进行开发建设,建成融防洪、生态、治污、交通、绿化、美化、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滨水景观工程。整体效果突出水中景观和水乡特色,贯穿“以人为本、人水相谐”治水理念,建造了五道滚水坝、三条河流串连,河床地形进行了调整,河堤及驳岸进行了改造,河床进行了防渗;水源保护地生态林、绿化景观林带、生物多样性营造及滨水休闲广场、滨水休闲区带、河床公园、城市绿地、四处桥头公园、文化场馆、健身运动场所等项目都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和相关设施配套设置;两条沿河风光大道建设和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停车场、环卫、照明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了大力气;环境整治与污染治理、旅游项目(含科研宣教项目)开发建设;改建牟山、卧龙两座拦河闸,新建、改建大坝并加宽加固、挡土墙砌筑、景观装饰和美化绿化等也投入巨资。 汶河水利风景区在治理中融入人文景观精华、生态环保旅游,以其大气、壮观的形象,优美的水环境和浓郁的水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利风景资源。目前,该风景区已被国家建设部批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古往今来,汶河水源远流长,孕育着一代代人们,见证了安丘的变迁;勤劳的汶河人,靠双手描绘出幸福的蓝图,创造了人类文明;现代的汶河人,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正大步迈向幸福的明天……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