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
  作者:沈飞整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8月,日本侵略军沿津浦铁路南犯,进逼山东。中共中央派张经武等同志到济南,开展对韩复榘第三路军的统战工作,商讨释放政治犯和发动群众进行抗日等问题。在军民抗战激情的压力下,直到10月,国民党当局才被迫释放山东省第四模范监狱在押的政治犯。昌乐早期党组织的领导人孟繁锷已被囚禁五年之久,此时获释出狱。
  孟繁锷经监狱生活的长期折磨和摧残,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伤。家中由于五年来卖地求保,兼遭土匪敲诈,家境困难。他以获得人身自由能继续革命为乐,安慰父亲孟庆簧,教育胞弟孟千里,开导侄子孟祥林,使家人积极支持自己投身到抗日斗争中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坚持地方党的工作的赵西林、孟广松、秦立峰、王洪福、刘存山等同志开始酝酿抗日斗争问题,与孟千里迎接孟繁锷回乡后,一连开了几次会,共同研究组织抗日武装问题。此时,厉文礼升任山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游击司令,与孟繁锷同时在青州监狱获释的共产党员张鸿礼刚在其部下担任了参谋职务。在与上级党组织未恢复联系的情况下,为取得合法名义,便于解决军需问题,党内同志专门开会决定,在昌乐建立一支名义上隶属山东省第八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的地方抗日武装,由孟繁锷通过张鸿礼的个人关系办理。孟繁锷当时因病痛缠身,行走困难,去厉文礼部联系的任务改由孟千里、王洪福执行。孟千里、孟广松、王洪福通过张鸿礼,向第八区抗日游击司令部领取了“山东省第八区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的委任状。
  赵西林同志主持召开党组织会议,专门研究抗日别动队的组建筹备工作。会后,淳于一带的党员秦大山、秦立山、秦大宗、李升平、王永升等开始参与筹建抗日队伍的活动。不久,赵西林、孟千里在黄山后大沟主持党员和积极分子会议,孟繁锷有病在身,由孟、赵两淳于村积极分子背上山去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动员报告。到会的党员同志近二十人,经党员同志组织发动的积极分子三十余人,这些积极分子来自杨家淳于、赵家淳于、孟家淳于、北展、打鼓山、北李家河、苗家庄子、杜家沟、林泉峪、下庄、河下、丁家山等十几村。
  经过积极地筹备之后,于1938年1月25日,集合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40人在北展街召开大会,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宣告成立。赵西林任大队长,孟千里任副大队长,孟繁锷任政委。大队将首批入伍者全部编入第一中队,孟千里兼任中队长。准备继续发展扩编第二、三中队。大队部设在北展货郎毛义顺家内,战士在“同泰”、“谦益成”两家饭店食宿。
  第十七大队成立之后,对所有成员进行纪律教育。别动队刚成立起来生活虽然艰苦,但纪律严明,与群众关系融洽,成立初期把在周围各村宣传抗日,发动群众作为主要任务。
  为继续发展壮大队伍,做好战斗准备,赵西林同志由孟祥林陪同,去厉文礼部驻地,谈判枪支、弹药和军粮问题。经谈判,第八区抗日游击司令部写出公函,责成当地县长王金岳为第十七大队解决军需供应。1938年1月9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昌乐城,王金岳早已弃城南逃至鄌郚。赵西林等同志赶往鄌郚;找到到王金岳,经过商谈,王金岳同意以第十七大队必须于抗日前哨设防为先决条件,发放弹药粮款。
  王金岳面对第八区司令部公函和第十七大队的抗战激情,答应解决供给问题。但此时国民党昌乐当局的张天佐、荣光治、孟庆华三个大队已经建成,区队、乡队也相继成立,县、区、乡三级武装入枪齐全,随意派粮、筹款、起枪,不断向第十七大队施加压力,并且国民党武装不断挑起磨擦,王金岳的答复最终成为空头支票。
  第十七大队为进一步组织发动群众,迎接即将展开的对日武装斗争,移驻群众基础较好的赵家淳于、孟家淳于,赵家淳于的宫际堂让出了自家的“义和堂”油坊作为队伍的活动地点,并且加强了扩充军备的工作。
  旧历除夕前,第十七大队转向花园一带活动,沿途在王家庄、解召、耿安、徐将军等村动员群众凑枪八支。除夕晚上赵西林、孟千里率队开赴抗日前线花园村。国民党八区区长赵承卞带领他的区中队,全副武装,准备和第十七大队搞摩擦。与孟繁锷有旧交的董良君、董良臣兄弟将队伍接至家中,刚吃过晚饭,日本鬼子从潍县城出动进驻了大柳树村。日寇在中国人民传统节日里肆无忌惮的侵扰,激起十七大队干部、战士的强烈义愤。十七大队经研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打进去难以取胜,便决定对尚未站稳脚跟的日寇打一场扰乱战。十七大队分两个战斗小组,在大柳树村东岭上和村西南角放枪鸣炮扰乱敌人一宿,日寇不知虚实,未敢妄动,第十七大队初试了锋芒。这时,董良君、董良臣兄弟二人带两支马拐子枪,加入了队伍。战斗结束,大队返回孟家淳于,与群众欢度春节。春节后,在乔官街,日本侵略军筹建据点,地方投降派蠢蠢欲动,密谋投敌资敌活动。抗日,别动队驻防王家庄时,淳于乡乡长赵信增,乡队副陆九阶和孟家淳于保长孟兆月,在孟广秀家中召开会议,阴谋破坏抗日别动队,策划资敌。得到情报后,大队部决定对这伙投降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孟千里奉命带领秦立峰、王洪福、闫同友赶往孟广秀家中。陆九阶先发制人,向孟千里开枪,险些中弹,孟千里于危急中连开两枪,打伤了陆九阶,打死了孟兆月,有力地打击了地方投降派的气焰。
  此后,投降派顽固分子对十七大队更加仇视,百般破坏,抗日别动队处境困难,只得移防。这时,共产党员刘汉三已在鄌郚拉起了抗日别动队第三十二大队。为利于队伍的生存和发展。2月4日,第十七大队集合队伍,开往鄌郚三官庙,与刘汉三的第三十二大队合并活动,共同抗日,两支部队的合并,壮大了抗日力量。
  1938年1月27日,原国民党县长王金岳逃离昌乐。3月5日,国民党委任张天佐为昌乐县县长兼第四区总队长。国民党县、区、乡三级武装串通一气,相互勾结,在宣传、给养、防地上对第十七大队进行种种挑衅,极力阻挠和破坏抗日别动队。这时,我们党在潍县已经拉起了八路军鲁东游击七支队二大队,共产党员何凤池任大队长。为摆脱险境,继续抗日,计划把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拉到潍县合编入七支二大队。赵西林、孟繁锷、秦立峰、王洪福等先行去潍县,具体安排队伍合并事宜。孟千里、刘汉三领导抗日别动队在鄌郚一带坚持活动,待安排妥善后集体开赴潍县。
  抗日别动队主要领导和几个骨干分子离开昌乐后,张天佐加紧了破坏合作抗战的步骤。1938年3月23日,张天佐突然以“点名发饷”为名,要抗日别动队到北展小学集合。刘汉三带四十名别动队员刚进北展小学后院,全副武装的第四总队将校院团团围住。张天佐亲自出面,诡称检验枪支弹药情况,强制四十人子弹退膛,紧接着宣布“下枪”。百余名第四总队兵丁蜂拥扑上,收缴抗日别动队员的枪支。刘汉三当场被扣押,七名反抗收枪的战士当场被杀。刘汉三部下的张思昌用暗藏的手枪向张天佐射击,子弹偏离,打死了张天佐的卫队长于介成。张思昌越墙逃跑,其余三十多名队员被分押丁家山国民党乡公所和国民党县政府驻地仓上一带,后被取保释放,这就是张天佐破坏国共合作抗日所制造的“北展事件”。
  孟繁锷、赵西林将队伍合编事宜联系妥当之后回昌乐,“北展事件”已经发生,国民党顽固派虽然破坏国共合作抗日,但历史的车轮岂能倒转,“北展事件”丝毫动摇不了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的抗日决心。孟繁锷、赵西林、孟千里、孟广松、王洪福、秦立峰等党员同志积极参加七支二大队的抗日斗争,有的党员参加了八支队进行抗日,还有的党员和群众继续就地坚持斗争,开展组织抗日救亡团的活动。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