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上村的麒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青上村的麒麟
  王华一
  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昌乐都会组织“元宵节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各乡镇代表队,有舞龙的、有舞狮的、有跑旱船的、有打腰鼓的、也有耍花棍的,可就是没有舞麒麟的。每次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青上村过去秧歌队舞麒麟的情景来。我想,这么多舞龙舞狮的,怎么没有舞麒麟的呢?
  后来我回村才了解到,鄌郚镇青上村舞麒麟是本地区方圆几百里,甚至上千里独一无二的。可惜这种民间艺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遭到破坏,“麒麟”也被村民砸碎当柴烧水喝茶了,实在是太可惜了。我觉得,我们这代还了解情况的人,有责任把它记录和描画下来,使这珍贵的民间艺术不致失传,让后人对青上村的麒麟有所了解。
  青上村秧歌队过去远近闻名,由三四十人组成,都是年轻力壮、相貌标致的小伙子。每到冬季农闲季节,村里那些有小伙子的人家,因怕他们在家闲着没事学坏赌钱等,就把他们送到秧歌队去学踩高跷、跑旱船、唱秧歌调、舞麒麟等。青上村秧歌队到鄌郚街去表演,把人家唱大戏的戏场都给拉空了。因传说麒麟有“送子”的神力,过去本村和外村有钱人家结婚办喜事,都图个吉利,邀请青上村秧歌队去抬花轿兼表演。队员们挣个吃喝,挣到的钱留作队里装箱,添置衣物。青上秧歌调,直到一九五七年还参加过昌乐县和潍坊市的民间艺术会演,并且得了奖。青上秧歌队之所以有名,主要还是因了舞麒麟这个特色节目。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世上是否真有麒麟,到目前为止还无定论。据说麒麟形状象鹿,我们村就有“马生麒麟,猪生象”之说。麒麟头上有两只角,全身披鳞甲,有尾巴。性情温和善良,古人一直拿它象征祥瑞。我们村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麒麟本是送子仙,摇头摆尾下苍天;麒麟一到好事多,五谷丰登太平年。我记得在我童年的时候,也就是解放初期,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和对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拥护和感激之情,都尽情地表现在逢年过节扭秧歌舞麒麟上。从正月初二,一直舞到二月二,每次麒麟表演,都引来众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有时应邀到外村表演,那里的人们都热烈地奔走相告,逢人就讲:“青上麒麟来了!青上麒麟来了!赶快去看啊!”
  青上村麒麟,是在清朝末年,由本村王化龙夫妇经过精心设计,用粘土和泥将麒麟头塑造成型,然后用宣纸和鸡蛋清复制描绘而成的。它有一公一母,公是绿色的,母是红色的,还有一个小麒麟羔子是灰色的。麒麟头上下直径约八九十公分,加上下嘴唇有一米多长,左右直径约八十公分。麒麟头上向前弯着两只灰白色大角,角的根部约有十多公分粗,最尖部也有二三公分,为了便于携带,两只角都可以拔下来。角内下方有两只突出的大黑眼睛。嘴裂两耳,上嘴唇有八九公分厚,嘴唇上方有一对大鼻孔,能塞进去个大拇指。嘴唇是灰白色的,舌头是粉红色的,下嘴唇单独成片向下垂着,唇内还看到有一排洁白整齐的大牙齿。下颚下有一挂浓密的长胡须。不太显眼的两只耳朵长在角的后下方,脸部随脸型雕有卷曲鳞片和毛发。脖子上用皮带系有数十颗大铜铃铛,每个有二三两重,还有一串小铜铃铛。全身约有三米多长,肋骨使用竹坯子绑成的,内有一层灰白相间,印有鳞片的印花布,身上的毛发是用麻染色做成的,在后尾处还有一条翘着的小尾巴。小麒麟羔子总长也有一米二三,头上有两个核桃大的角丫,全身画有灰白相间的花纹。总之,从形象到神态都非常传神生动。
  青上村有几位舞麒麟师,最有名的是王见龙,他是王化龙的胞弟,外号叫六指,麒麟手和锣鼓手们头扎红、黄或白色头巾,上身穿黄或白色卡扣大褂,腰系绿或黑色宽腰巾,小腹下坠有两片整齐的穗子,下身穿蓝或黑色灯笼裤,脚穿力士鞋,扮相英俊潇洒,引人注目。秧歌队的成员中,有好几位还把外村的姑娘引来成了自己的老婆呢。
  舞麒麟师,手拿一个直径约四五十公分的竹制红灯笼球,晚上还可以插上蜡烛点上火。红色火球在舞麒麟师手里前后左右、上下摆动,一会儿随身旋转,一会儿又抛空翻个跟头再接球。一对麒麟随着麒麟师舞动彩球的指引和锣鼓手有节奏的鼓点,做出各种各样优美舞姿,后尾麒麟手看着前头麒麟手的脚步动作而动作,前后步调一致,配合默契。
  首先是麒麟开场,一对麒麟摇动着脖子上的铃铛喤喤作响,交叉着绕场地旋转,开出一个能施展麒麟舞姿的场地。有的地方人群往里凸出来,它就冲向那里张开大嘴,摇头晃脑向其示威,那里的人群,特别是小孩们吓得拼命向后退,直到开出一个合适的场地为止。然后麒麟师就按套路指挥麒麟手动作:先是麒麟偎窝,再是麒麟戏球,后是麒麟攀岩越谷,还有麒麟求爱和麒麟送子等。具体也没有很清楚的人了,原来的几位大师能手们早都不在了,想要再搞起来必须重新挖掘研究。
  总之,各种各样的内容都很有寓意,引人入胜,不断唤起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声。特别是麒麟送子的情节,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当小麒麟羔子从母体里出生后,在地上一滚一爬的,挣扎着要站立起来,母麒麟对其刚出生的小羔子,又舔又扶,直到小麒麟羔站立起来,跟随父母又蹦又跳……表现出真挚的母爱和母子之情,很是令人感动,对大人小孩都很有教育意义。
  时光虽然过去了六十多年,现在想起来一切仍然历历在目,真可谓是:流逝岁月不是梦,岁月流逝莫轻流。峥嵘岁月歌一曲,岁月峥嵘岁月稠。陈年往事留遗憾,往事陈年记春秋。追怀往事常参照,往事追怀壮志酬。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