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水话丹尧(李雯 朱孟刚)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艺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青山碧水话丹尧 新闻作者:李雯 朱孟刚 丹山山麓,丹水之畔,秋韵浓浓,梨花繁碎。走在鸟语花香间,行在芳草碧水中,轻拂一片落叶,畅饮一瓢清冽,不禁让人忆起那历经富裕与烦恼、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宝都大地所流传的淳朴古老而千载不衰的神话传说。 尧帝治水 福泽苍生 相传,尧从山西临汾的唐地被封迁到山东的定陶后,体贴民众,发展农业,深得民心。尧上任后,招贤纳士,关心民生疾苦,深受广大民众的拥护和爱戴。 尧在位六十一年时,全国各地连降大雨,受灾严重的丹河流域(现在老尧沟一带)房子倒塌,庄稼被淹,幸存的人们聚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正当人们在饥饿、困乏中绝望时,烟雨茫茫中忽现一位头戴苇笠、身披蓑衣的老人,身后还跟随着一个公子打扮模样的人。他们缥缈隐现,好似仙人一般。 老人面带刚毅,坚定地说,天意难违,大家只要齐心协力,挖一条大沟通到北海,(现在的渤海)水就能退下去。于是大家振作起精神纷纷用树枝、石块跟着这位神仙挖起沟来。经过连夜奋战,虽没挖几米,但他们的执着与干劲深深地打动了老人。他趁大家熟睡时,用手一指作了个法,一条大沟直通北海,洪水尽退,碧绿重回大地。人们欢呼着雀跃着,尽情地感受明媚的阳光。当人们寻找恩人时,才得知老人并非神仙,而是尧,这位公子便是尧的儿子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尧,把尧带领着大家挖的沟叫尧沟,尧住过的山叫尧山,尧山边上流淌的一条河叫尧河。这便是尧沟地名的由来。 教子有方 围棋传世 朱从小不务正业,长大后更是目空一切,游手好闲。尧帝在尧沟一带治水时,发现在尧沟的东面有一条大河,叫丹河,丹河红水滔天,直达北海,这里民风谦和淳朴,百姓善良勤劳,于是封其子朱在这块风水宝地为诸侯,故朱被称作丹朱。 慈爱仁和的尧帝始终为丹朱性情乖戾、胸无大志而担心不已,于是前往仙人蒲伊住处请教教子之方。尧来到汾水之滨,看见两位仙人对坐苍松之下,划沙为道,以黑白小石子行列阵图。蒲伊指着面前的围棋点化尧帝:“丹朱善于争斗但是性情愚钝,你要投其所好,以闲其情。”后来丹朱潜心研究棋艺,将棋艺发扬光大,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围棋始祖。围棋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数千年来长盛不衰,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同室操戈 亲情至上 尧帝年事已高,一心想传位于孝子舜。“尧知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不以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尧帝这种大公无私、胸怀全局,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的高尚仁德,得到了历代人们的高度评价和赞颂。 尧帝传位之事引来丹朱的强烈不满,于是丹朱秘召几个大臣和诸侯王策划了一起谋朝篡位的武力政变。他们各自带领军队到丹朱国集合,并在车罗顶上歃血为盟,准备杀到京城夺权。结果东窗事发,于是尧亲自领大军镇压。此战从丹河的发源地丹山一直打到北海边,丹朱盟军溃败千里。大战悲壮激烈,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终丹朱盟军逃到尧沟被降服。尧帝仍念亲情将丹朱封做此地诸侯。直到现在,丹山一座山峰上的土还是红色的,到了晚上,风一吹,还能听到打鼓的声音,所以那座山峰后来就叫打鼓山。发源于丹山的另两条河,一条叫朱河,一条叫盟津河。丹朱死后被埋在了尧沟的丹河岸边上。至今,那座坟还很高大,保存也尚完好,后来人们叫它丹朱冢。 丹尧治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种锲而不舍,实干拼搏的精神象征。如今的宝都街道,无论如何思变、思进,求富裕始终都离不开这种精神。绵延五千年的神话底蕴令人心驰神往,历经千载的实干精神品质鼓舞人心,神话,从远古走来,风流缱绻处,那便是风韵丹尧。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