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姑山下一颗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隋姑山下一颗星
  马进
  一
  车子在广阔平坦的柏油路上向南疾驰。车外,寒凝大地。车内,暖气袭人。然而,随着手中的一份报表,我的脑际却始终思考着要去采访的对象,乔官麦芽厂厂长——解国泉同志。
  这是一组枯燥而闪光的数字:1990年麦芽厂产值计划313万元,实际完成了700万元,增长123.7%;产量计划2500吨,实际完成5000吨,翻了一番;利润计划20.6万元,实际完成41万元,增长99.1%。事实胜于雄辩。数据说明企业发展的成功,也饱含创业的艰辛。
  车到隋姑山下,戛然而止。传说当年隋炀帝的胞妹龙姑,在胞兄杨广的追赶下,碰死在这座山上,故名隋姑山。山上有龙泉,据说泉眼就在古火山口龙泉院附近。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蓝宝石和优质的天然矿泉水资源。
  离隋姑山仅一箭之遥的乔官麦芽厂,就座落在这通灵宝地。
  由于事先没有通知,来得突然,当我踏进厂办公室时,满屋补麻袋的人,都以惊异的目光看我。等我说明来意后,办公室主任郝洪芳放下手中的活,急忙站起来说:“你来得不是时候,解厂长昨天刚出差去龙口了。”“什么时候回来?”“说不准。”咋办?我在后悔来前不该不打个电话。厂长不在家,怎么采访?郝主任看出我的心事,却爽朗地笑了:“你不是来写我们的厂长吗?这有啥犯难的,他成天和工人泡在一块,为俺厂操碎了心。您要了解他什么,大伙都知道,您尽管访就是。”
  他的一番话,说得我和满屋人都笑了,刚才的僵局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好啊!”我高兴地取出笔记本和笔,在两位副厂长高洪青、张金堂和大伙们七嘴八舌、滔滔不绝中,解国泉抓厂治厂的形象,似乎应纸而生了。
  二
  创业何其难!
  乔官麦芽厂是由原镇办拖拉机站改建,1984年10月建厂,第二年5月投产的。当时只有一支烘干炉,四个发芽箱,七间屋,外头用户也只一家。工人36名,每人月工资35元,由于管理不善,生产质量不达标,产品无销路,唯一的用户声明脱钩。不到一年时间,亏损20万元,连工人工资都发不下去,欠银行贷款28万,也无力偿还。工厂里到处是一片失望的叹息。有的认为麦芽厂已经无望,迟早要关门大吉,干脆打起背包回家了。一时间,人心惶惶。
  解国泉就是在这种危难之际接任的厂长。当时他正在为镇上筹建一座加油站而四处奔波。当党委派车去接他,要他挑起这副重担时,他二话没说,急如星火地从外地赶回来。
  人生不就是需要搏击吗?生活中有搏击才有欢乐,生命因搏击才能迸发出火花。解国泉从小就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成长,在校上学时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高中毕业后,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毅然回到家乡。乡亲们信得过他,选他当了生产队长。为使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他常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没白没黑地干。党委发现这是棵好苗子,及时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21岁的解国泉决心忠心为党,立志报国。第二年,他又接过了支部书记的挑子,他带领群众,修水渠,建扬水站,扩大水浇面积一千多亩,硬把粮食产量翻了两番,一年完成了六年的粮食征购任务,大干一年摘掉了后进队的帽子。
  这些年来,凡是党委交给他的任务,他从没含糊过,可是这次让他去接麦芽厂这个摊子,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三无经验。他能挑起这副担子吗?能扭转工厂困难局面吗?
  原党委姚春堂书记看透他的心事,及时找他谈心,分析有利条件,查找不利因素,共商治理企业的大计,激励他要迎着困难开拓前进。
  解国泉不愧是个不怕困难、勇于拚搏的铁汉。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下,他一面大刀阔斧地调整了领导班子,整顿劳动纪律,加强岗位练兵,一面组织班子去全省十几家啤酒厂,参观考察,实地取经,分析资料,听取意见。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他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资金不足,原料缺乏,他们向我讲述了解国泉七下沈阳购原料的感人事迹。
  1987年春,麦芽厂生产刚刚开始走向套路,却出现了原料危机,全厂面临停产待料的困境。怎么办?解国泉心急火燎,他带着技术员,先上青岛,后下南京,结果都扑了空。但在南京却捕捉到一条市场信息,沈阳粮油议价公司最近进口了一批大麦。他得知后,急火火地星夜赶回,连家门也没进,第二天又迎着春寒料峭的北风,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到沈阳一打听,货倒有,但必须先付现款,签订合同,到期不付款,合同作废。他算计一下,需付现金65万元。65万,这是一笔巨款,但解国泉知道自己的家底,要在短时间内筹集起来绝非易事。但他想到全厂急等待料的困境,二话没说,一咬牙,和人家签了。第二天,他回厂后,不顾旅途的劳累,连夜召开班子会。他沙哑着嗓子说:“和人家签了合同的事,就是铁板钉钉,头拱地也得完成。”大家看厂长立了军令状,纷纷表示决不违约,决定采取“一借二集三贷”的办法,度过难关。
  在筹集资金的那些日日夜夜,解国泉和他的伙伴们,忘记了旅途的疲劳,饥一顿饱一顿地生活,使这几个正值盛年的汉子,眼熬红了,脸消瘦了,但他们全然不顾,工作起来依然是白天晚上连轴转。为了求助几家有业务联系的啤酒厂垫付部分资金,解国泉马不停蹄,三天跑了三个厂,真是磨破了嘴,跑细了腿,几天下来,他的嘴唇起了一层层火辣辣的水泡。厂家被他那种真诚为事业操劳的一片热心所感动,半月时间,从邹平、寿光、临朐三家啤酒厂筹借到资金40万元。解国泉丝毫没有停息,日夜兼程携款直奔沈阳而去。因款项不够,翌日又连夜返回,敲响了县建行的大门。县建行的领导在全国压缩银根、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伸出援助的手,帮他们解决了15万贷款。然而,还差10万。且离合同到期只有两天时间。怎么办?此时此刻他感到风险和责任都一起往他的肩上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决定向龙口啤酒厂求援,从那里直接乘船去大连,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从龙口啤酒厂借到款后,一口气赶到烟台码头,准备乘船去大连时,正沿上大海潮,海面刮起八级大风,船一律不准起锚。怎么办?明天合同就到期。如果不按时赶到,合同被解除,原料买不到,工厂就得停产,一家人都在两眼望穿地企盼着他啊!
  解国泉,这位虎气生生的中年汉子,平日在困难和屈辱面前从不低头。但此时此刻,他的两眼湿润了。他望着面前那汹涌澎湃的大海潮,他的心也在不停地翻腾。他想起这些日子的艰难,日日夜夜在外奔波的劳累,受的那些难为和委屈,想起73岁常年病卧在床的老父亲……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面对着大海伤心地哭了。
  解国泉说,人,流过眼泪后,头脑便格外清醒。此时,他想起孟子的话:人,要有所作为,就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此刻,他觉得事业不允许有叹息的时间,只有想方设法走出困境才是出路。他毅然决定水路不通走旱路。他看了看烟台港上的大钟,心想只要抓紧时间,兴许还能赶上那趟从青岛开往沈阳的列车。
  时间刻不容缓。他要与时间赛跑了。他连饭也顾不上吃,拖着沉重得象灌了铅似的双腿,往烟台火车站赶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子夜时分,他赶上了从青岛开往沈阳的112次列车。
  当解国泉一路风尘,带着疲惫的喘息,照合同按时赶来履约,将65万元巨款清单缴上时,沈阳粮油公司一位姓吴的供销科长被他的诚心深深地感动了。他双手握着解国泉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如此讲信用,守合同,精神感人哪!”一句话,使得他双目含泪。这不是伤心的泪,而是感激的泪,被人理解舒心的泪。那位科长热情地拉着他的手,去见了经理。当天900吨的货源手续全部办妥。
  解国泉看到徐徐南下的列车,满载着成百吨的进口大麦,就要发往昌乐站时,他和技术员李守民的脸上,这才露出舒心的微笑。这微笑,来得多么不易啊,多少个不眠之夜,魂牵梦绕,食不甘味,包含着多少难言的艰辛和汗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三
  燃眉之急的原料问题解决了,但解国泉清醒地认识到这不过是创业路上第一程。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就必须拿出质量过硬的产品。质量是走向市场的通行证。是增加效益的前提和保证。他说,这个道理,从进厂那天起,就深深懂得这一点。
  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并非易事。副厂长高洪青陪我到生产车间,边走边看边谈。他介绍说,麦芽加工生产,是为啤酒生产提供优质原料的重要关键,工艺操作技术要求极为严格,从进料、选料、泡麦、浸麦、生芽、装炉、烘干、烘床翻麦作根、成品入库等十道工艺流程,哪一道工序做不好都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他指着生芽车间几个正在挥动着铁锨紧张操作的工人说:“别小看翻麦这道工序,如果略一偷工,上下翻不匀净,厚薄不均,温差不一,出芽就会不齐,质量就不达标。”当最后来到烘干除根车间时,高厂长讲了前几年就因这道工序不过关,差点毁了麦芽厂信誉的一件事。
  那时和龙口啤酒厂刚刚建立业务关系,但不久人家打来长途电话,反映麦芽达不到一级品率,要求派人去化验。解厂长得知后,二话没说,第二天一早,带上副厂长和化验员就上了路。因为他深深懂得,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是维系企业与用户的纽带,用户就是上帝的道理。所以当化验结果夹杂物超过0.5以上,确属达不到一级标准时,他一面诚恳地向人家道歉,一面立即组织人力,将10吨麦芽就地重新筛选,并承担全部加工费用,以此来挽回影响,赢得了用户的信誉。
  此事对解国全这位铁铮铮的汉子,是一个深刻的刺激,他感到这是自己的耻辱。身为厂长,没有把好质量关,到人家厂门口去丢人现眼,这是自己的严重失职。在返回的路上,他和副厂长梁瑞增分析了一路原因,反复商讨对策,两人胸中涌腾着一股重振麦芽厂信誉的激情。共同表示,今后这类砸麦芽厂牌子的事情再也不能发生了。
  解国泉说到做到。在返回的当天晚上,他召开了党支部委员和干部会。他不无感慨地说:“凭靠关系、走后门、吃巧食办起来的企业都是短命的。凭自家产品过得硬的质量和信誉才是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的生命。我们是驾驭自己命运的人,麦芽厂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看我们这些人的工作如何!”他慷慨激昂,晓以利害,把在场的全体干部说得心服口服。会后一致通过了在全厂职工中进行一次“如何维护企业信誉”的大讨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从麦芽厂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三条对策。
  对策之一,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下设中心化验室。各车间和有关科室严格实行了“三不”制度,即不合格的操作工不准上岗,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转入下道工序,不达标的产品不准出厂。并制定了比省定标准和国家标准产品质量更严格的内控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生产车间和班组,严格进行质量考核。同时,把职工个人利益和产品质量挂起钩来,定人、定责、定权、定奖罚,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今年六月的一天,天气闷热,人坐在屋里也直出汗。解国泉唯恐在这种天气下出次品,他不顾天热,带领质检员逐个车间进行检查。发现生芽车间有一箱不合格,立即责令停机整顿,并扣罚了车间主任和带班班长的当月奖金。
  对策之二,培养自己的人才。解国泉说,要搞好一个镇办企业,必须造就一支自己的技术队伍,挑起各个岗位的大梁。他们全厂有25人次参加县以上单位举办的全面质量管理培训,45人次赴外地同行业对口学习。同时,还聘请外地专业技术人员来厂举办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6期,64人次参加了培训。
  对策之三,完善质量检测手段,购进了双列四孔电热恒温水锅、DNG202型电热干燥箱、FG328A型分析天平和分光光度计等现代化检测设备。并配备了三名中级化验员,对轻工部规定麦芽等级标准的各项化验指标都能进行全面完备地化验,严格控制了不合格产品的出厂。今年九月,对一个班产品进行检测,发现麦芽的色度、无水浸出率、糖化酵素力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但达不到厂里的内控标准。厂领导研究决定,提出批评。有人说:“我们是镇办企业,设备、技术比不了国家大企业,能达到部颁标准就很不错了。何必那样跟自己过不去?”解国泉听到后,耐心而严肃地指出:“正因为我们是镇办企业,更应该讲求质量。在质量问题上,我们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
  春风化雨,露润万物。如今,麦芽厂上下树立了强烈的质量意识,“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已牢牢铭记在每个干部职工的心中。今年,通过省级鉴定,麦芽厂产品色度0.22以下,无水浸出率76%以上,含Z——氨基氮160以上,糖化酵素力250以上,粗细粉差2%以下,产品全部达到一级品率,均达部颁标准。
  花香蝶自来,货好客满门。许多啤酒厂家反映同昌乐县麦芽厂办事“我们放心”。采访时,正赶上龙口啤酒厂开着两辆大卡车在装货,我主动过去搭话。一位姓王的销售科长,从麻袋里抓出一把麦芽向我说:“这里生产的麦芽,从外观看呈淡黄色,有光泽,闻闻,有麦芽香味,无异味,一看就是一级货。”“你们龙口这么远来拉货,值得?”他笑着反问我:“你喝过我们厂出的‘环龙’啤酒吗?泡沫洁白,清冽透明,口味纯正。这么好的啤酒,用的就是该厂的原料,所以,再远,也值得我们来。”我信服地点点头,为昌乐县有如此好的麦芽厂感到自豪。
  我又问在一旁的副厂长张金堂:“现在已有多少用户?”他略一深思,说:“刚建厂时用户只有一家。现在,市场覆盖面已遍及全省。先后与济南、龙口、寿光、临朐、景芝、日照、菏泽等十三家啤酒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成为他们麦芽生产的定点厂。人们平日喝的‘趵突泉’、‘奥蕾’、‘铸剑池’、‘阳春’、‘北京’牌啤酒,用的都是我厂的原料。”
  他的话,使我想到原来要与麦芽厂脱钩的邹平啤酒厂,不知现在关系如何?回到办公室,我问刘居安会计,刘会计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微笑着递纪念品我,说:“你看看这封信吧!”
  这是一封感谢信。其中一段我原文抄在本子上:“今年我们邹平啤酒厂琥珀啤酒夺得了省优第四名的好名次,这与贵厂提供的最优质麦芽是分不开的。尤其在麦芽全国紧张的情况下,你们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及时供货,为我厂产品创优企业进升,立下了汗马功劳,特此致谢!”
  看完信后,使我禁不住肃然起敬。我想,这不仅是一封表扬感谢信,也是用户对麦芽厂产品质量高度评价的佐证。
  四
  当采访将结束时,刚从县里开完会的镇委书记赵斌和分管工业的副书记赵云增来了。赵斌书记感慨地说:“解国泉是个人才,他有一套治厂之道。在别人眼中是困难,在他眼中却是机遇,麦芽厂算是叫他搞活了。1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全部还清,不到四年时间叫他挣回了一个厂。”他指着院子里堆积成山的原料说:“现在他已经把明年上半年的原料全部备足。要是镇办厂孜孜不倦都能象他这样,日子就好过多了。”
  赵云增书记在旁插话:“老解还是个‘把家虎’,厂里多花一分钱,都象在割他的肉。他有两条规定:凡能自己安装的设备不请人,能自制的设备不购买。你看到的那架制冷机,设备安装时,他只从青岛请来两名技术员作指导,他亲自率领20名技术骨干,加班加点,昼夜奋战,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全部安装完毕,节约安装费1万多元。那两个大麦浸泡罐和那台除根机,也是他领着本厂技术员干的,节约资金两万多元。”赵书记指着办公室门口一堆补好的麻袋说:“就连一条破麻袋他也不放过,都是动员职工自己动手自己补,从不请外人,仅这一项,一年也能节约资金四、五千元。”
  临走,赵斌书记还告诉我,解国泉今年是“双喜临门”,一是他的麦芽厂连续三年、今年又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二是他本人也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和县级技术拔尖人才,最近办了“农转非”。
  夜幕降临,隋姑山上空闪烁着一颗明星,在蔚蓝的天幕上,显得格外璀璨炫目。我在想,解国泉和他的麦芽厂,不也是乡镇企业中升起的一颗明星吗?衷心祝愿这颗明星越升越高,永远光辉灿烂!
  原载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历史不会忘记你》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