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神香传说
太公神香,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与姜太公有密切的联系。周建国后,分封诸侯,为周屡建奇功的姜尚封于营丘,建立齐国,国都就是现在的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太公治国有方,施政于民,不久齐就成了当时最强的国家。
被姜太公所封的各路神仙看到太公把齐治理的这样好,也都想为齐国子民办些好事,显示一下自己的神功,也不愧为神仙一场。但苦于没法和世人联系(因为大部分神都是已故的战将和功臣)。这事被太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想出了办法。他教当地人把榆树皮(有粘性)磨细,加上锯末子和香料,捻成细条,干后一点就着。谁要有什么心事,点上几根,随着一缕青烟、伴着扑鼻的香味,直冲上天,同时心里默默祈祷,把心中的愿望讲给各路神仙听。随着青烟和香味的到来,各路神仙也就知晓了人们的愿望,并帮助人实现所求之事。从那时起也就有了“缕着烟上了天”的说法。因为所烧的木条很香,也就顺理成章的把它叫“香”了。
因政治需要,齐迁都临淄,所留原城称古城。太公亲授的制香技术也就留在了当今的古城村,称作太公神香。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得到了壮大发展,并成了古城村的一大经济支柱。
滕祖刚
2010年1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