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佐两进仓上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张天佐两进仓上

  张天佐,字仲辅,山东省寿光县人,曾任国民党昌乐县公安局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两次进驻仓上,依仗权势,横征暴敛,蹂躏百姓,屠杀无辜,是一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第一次进驻仓上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疯狂地推行“三光”政策,灾难深重的中华人民族到了危亡的边沿。国难当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了轰轰烈烈地抗日高潮。昌乐县也和全国一样,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根据党中央抗日救国的指示,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广泛发动群众,纷纷组织抗日武装。
  当时的国民党昌乐县长王金峁,根本不作抗日战打算。当日本鬼子迫近昌乐之际,便仓皇撤离昌乐县城,避难于鄌郚。一九三八年一月九日,日寇占领昌乐城。一月二十七日,王金岳携带一九三七年秋征收的田粮赋税款,弃县向南逃窜。当时,趁抗战之机想骗取政治资本的张天佐乘机尾追于后。当王金峁跑到临朐县境洪山时,被张天佐的警卫人员追上,扣留了所有钱物,将王金峁放走。张天佐返回昌乐,到了五图乡(今大宅科乡)钓鱼台暂时住下。几天后,又迁到船底乡(今大宅科乡)船底村,进驻了文盲人村地主郑曰让家。
  郑曰让献计于张天佐:“仓上的张乐德,曾在昌乐县城受过联庄会训练,他枪法很准,在当地很有名气,带过庄里人打过土匪,他和阿陀八区区长刘伯诺是莫逆之交,你若扩充势力,不如先和他结识,让他出面去联络各区地言武装。他家景富裕,又有闲宅一处,到他那里住下,然后再作下一步的打算。”张天佐听后,表示赞同。通过郑曰让先与张乐德进行了协商,于一九三八年春,张天佐第一次进驻了仓上。
  张天佐进驻仓上以后,一面与他的上司——山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厉文礼联系,一面尽快组织,扩充“抗日游击队”。当时,缺少抢支,他便下令收缴民间枪支。并规定:凡是有枪,又愿意参加“抗日游击队”的,枪支弹药仍由自己保管使用:如果有枪,不愿意当兵者,就把枪上缴,另行分配。由于当时打着抗日的招牌,所以这个收缴民间枪支的决定,便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实现了。
  张天佐的这一着棋,得到了厉文礼的赏识,于一九三八年三月五日,任命他担任国民党昌乐县长,兼山东笮第八区游击独立第五团团长,张天佐任职后,号召所属各区积极组织“抗日游击队伍”,发展武装。当时一区的赵仲诺,二区的张墨仙,还有其它各区的刘耀文、刘世隆、张乐德,刘伯诺等先后拉起队伍向他投靠。随后,又收编了赵玉明部,潍县的张震寰部。为了加强对各支军事武装的控制,张天佐与张髯农筹划计议,把所属部队编为三个营,十二个连。候聚伍被命为一营营长。任命李文祥、刘耀文、刘世隆、陈会福、张希望等为连长,张乐德被任命为十二连长。为便于指挥,张天佐又将团部分设三个处:一是参谋处,张髯农任参谋长;二是政治处,曹子君任主任;三是军需处,慈诚之任主任。对各个工作人员,到各连担任指导员,专管士兵的教育、宣传等工作。张天佐还组织成立了“昌乐县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负责动员全县人力物力“支援抗战”。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安排,使独立五团有了较强的实力。
  一九三八年秋,张天佐又在五图乡(今大宅科乡)崖下店子村开设了“昌乐县干部训练班”(简称干训练),结业后,同县动委会统一分配到各乡公所,任驻乡干事,一般每乡一人,直属县动委会领导。负责清查户口,召开所谓“国民月会”,编组壮丁队,指令各村轮流站岗,盘查过路行人。各村设立传递哨,专门传递情报信件。如果获得日本鬼子出动扫荡的消息,有关驻乡干事立即写出情报。属于快速传递的,在信皮上画一个“十”字,须加倍快速的,画两个“十”字;要火速快传递的,连画三个“十”字。至于各军政机关写出的信件,凡在本县寄收的,也是如此。写好以后,交给所在村的传递哨,然后一村交一村的传递。凡属写给五团团部和县动委会的,就一直传到五团团部和县动委会。张天佐接到各乡传递哨送到的情报后,便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九三八年秋后,张天佐为了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便在仓上乡(今马宋镇)大吉阿村设立了“昌乐县立联合小学”,张自封为名誉校长。一九三九年春,他利用宣传机构创见版了《昌乐日报》。同年,又在将军乡(今大宅科乡)下皂户村开办了“昌乐县立初级中学”,由杜晓初任校长。开学不到两个月,由于日本鬼子的扫荡,而被迫停课。后经热心教育工作的教师积极努力,才又重新复课。
  张天佐在仓上,打着抗日的招牌,征税募捐,催粮逼款,所辖各乡,大车小辆络绎不绝地往仓上运送粮草,目标越来越明显。他预感到这将对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为了保存实力,躲避鬼子的袭击,一九三九年春,他把五团团部和县政府转移到崖下店子村,张在佐也随之暂时撤离仓上。
  第二次进驻仓下
  一九四O年后,张天佐在日本鬼子的进攻威逼下,又将团部和县政府由崖下店子转移到鄌郚以西的郑家庄。日本侵略军见张天佐节节南迁,便纠集兵力,对该部进行围剿,企图以武力胁迫张天佐投降。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二日拂晓,鬼子、汗奸出动万数千人,布设了一个西十里路的大包围圈,分兵八路,齐头夹击,胁迫张天佐部队群集于白浪河的源头——“大鼓山”,又辗转到了以西的“纪山”。鬼子认为全歼张部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紧缩包围圈,展开了围攻战。在这次战役中,张天佐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县政府财政科长赵华轩的腿被鬼子打断;教育科长赵伯枢、团政治处主任曹子君,被鬼子俘去伙满通化省临江县大栗子沟铁矿干劳工;三营营长谢坤之在激战中阵亡;张天佐在突围时,所骑的白马被打死;参谋长张髯农,吓得割掉了胡须,走不动了,由护兵架着才逃出了包围圈。
  张天佐被日本鬼子的强大攻势吓破了胆,突围后,不敢再回郑家庄,也不敢固定一方驻点。便在朱翰一带的姜家庄子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鬼子投降。并秘授玄机,由二营营张震寰代为执行。一九四三年夏,张震寰到潍县与日本鬼子谈判,宣称:张天佐在“纪山”一战中突围逃走,下落不明,所遗五团团长一职由他继任。请求日本方面不再向他施加武力,自己保证从此不再与日对抗,双方互不侵犯。并当场商定:独立五团,番号不变,不受调遣。
  从一九四三上下半年,张天佐虽然不以自己的名义出现,但已赤裸裸地由抗日转变为对日妥协投降,他密令所属枪口对内,集中力量对付八路军。为了不暴露自己,张天佐采取措施,把县政府及所属各科、区署、机关全部改用代号,各机关负责人,也改用化名。昌乐县第一区署,改为代号“寒松书柬”;县教育科改为“育英堂”;教育科长赵伯枢,改为赵玉英,国民党昌乐县党部,改为“社会服务处”;书记长赵淑勤改为赵金水;张天佐自己也改用化名张道一。同时,把《昌乐日报》改为《简报》,后又改为《战新闻》,一律不以“昌乐”二字出现。
  为了防御八路军,张天佐先是在马宋河西修筑围墙,营建据点,作长期与人民为敌和战略部署。修了两天,认为地面狭小,地理位置不适宜军事要求,随即改为仓上。凭借仓上三面环河,地面开阔,在军事上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抓紧修筑工事。同时,将县政府、五团团部陆续迁移到仓上,企图把仓上变成反共人民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指挥部。
  张天佐第二次进仓后,首先下令调集附近各区乡的大量民族,围绕仓上村挖了一条上口宽十米,底宽二米,深五米,长约一千七百米的大壕沟。在壕沟里侧,筑起一座高约八米,上宽约四米,底宽约七米,长约一千六百米的围墙。在围墙的墙身里面,修建平屋五百多间,每间平屋高约二米,长约三米,宽约两米半,构成住防一体的防御体系。又按各段围墙所处的地形,防守的难易程度,分派各有关连队进驻围墙里面的平屋内。命令各部:兵不离营,营不离墙,各负其责,严密防守。
  在围墙上,修筑碉堡。碉堡外面呈弧形,五个大门旁边和围墙东南角、西南角各一座,均派重兵驻守。
  围墙以外,共设置六道障碍,依次向外排列:先是大壕沟,其次是高约两米的刺条蒺藜网,再是鹿柴梅花桩、树头子、梅花陷阱,地炮群(也叫巴狗子炮),每天晚上埋设,次日早晨起出,天天如此。
  以上的工事设施为仓上第一防线。
  在仓上外围,张天佐同时又精心策划和布设第二道防线:即“碉堡封锁群”。在仓上东南部四华里的常官庄,修筑大碉堡一座,派兵一个连驻守;在仓上西南相距三华里的南申明亭东南岭和仓上西南忱头地、村西北一华里之处的棋盘地、村东的白浪河东岸崖头之上,各修碉堡一座,分别派一个排的兵力驻守;在仓上东北一华里许,白浪河、猪河相交之处,除修筑碉堡处,还筑起了围墙,名曰:“北小围子”。围墙高约九米,上宽约四米,下宽约七米,东西长约一百一十米,南北长约五十米,方圆三百三十米,派一连驻守。
  张天佐在仓上周围所有制高点和通住仓上的交通要道处,共建起了大小碉堡十三座。
  为使一、二两道防线相互勾通,从围墙以里,挖了三条宽一米,深二米的地道暗沟,分别通往西北、西南、及北小围子的碉堡内,构成内墙,外堡的严密封锁网,使仓上及周围的开阔地,完全在其火力控制之内。
  从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五年,张天佐在仓上修建围墙、碉堡,开挖壕沟、地道等一系列防守工事,共动用土石约十六万二千多立方,毁坏粮田一百三十多亩,出动员工约一百多万个。后来人们说:“张天佐第二次进仓,伤天害理修工事,光民工吃的煎饼,堆起来比仓上的围墙还高大。”
  为装备部队,张天佐在仓上设立兵工厂,不惜代价,聘请能工巧匠。从潍县购进一台六十马力柴油机,名“华丰二号”,作为机床动力设备。利用这台机器,白天生产枪支弹药,夜间发电照明。这个兵工厂,能造步枪、轻机枪、子弹、手榴弹、地雷、地炮等。并命令各区、乡公所,抓紧向农民征收粮食、马草,用大车,二把手车等运往仓上库存;命令被服厂赶做军衣被服以备军用。
  张天佐一面进行着以上部署,一面陆续把军队调回仓上。派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新兵连,扼守东门向北的一段围墙,把东门作为重点防守要地。东门到南门一段派一连防守;北墙至西门段派九连防守;南墙的西段和西墙的南段,派十二连防守。张天佐在仓上布兵设防,抓工派夫,弄的民不聊生。
  一九四五年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张天佐对邻近寿光、益都、临朐、安邱等县的解放和抗战力量的迅猛发展,惊慌异常,倍加不安。他采取对策,把所领导的一切组织机构,都纳入反共轨道。先后将县“动委会”改名为“昌乐县战地工作队。”并以该队所辖的驻乡干事为主,从各机关团体抽调人员组成昌乐县“防匪”工作队。所谓“防匪”,就是防范共产党、八路军。当时,全县分为四个军区,每区成立一个分队,负责到各乡召开会议,传达“防匪”总队的指示和任务。分队以下设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村。负责召集民会,进行反共宣传,清查户口,办理五家联保连坐。如果发现一家窝藏八路,其它四家同受株连,一并处罚。对壮丁队进行了整编,布置在各村头路口轮流站岗放哨,盘查过路行人。
  张天佐一伙,还组织学生“署期服务队”,分到全县各村查岗督哨,进行反共宣传。凡被认为私通八路或八路嫌疑者,就被枪杀或活埋,很少幸免。在短短的三年中,被残害的无辜人民不计其数。
  原仓上乡褚家庄农民李子泉,因无意中向八路军侦察人员透露了有关仓上的兵力部署情部,绑到河西村东河滩活埋了。
  乔官下庄村农民刘海清、刘海堂兄弟俩,被逼到仓上出夫干木工活,因对张天佐的倒行逆施看不惯,说了几句不满的话,当即被张天佐一伙扣上了“八路嫌疑”的罪名,拉到仓上东河,用一个沙坑活埋了这两个同胞兄弟。
  马宋寺后村农王守礼,夫妻二人在潍坊做生意。回家控亲时,该村保长密告了政治处主任曹子君,说其妻的娘家是解放区,可能与八路有联系。曹子君立即派人将其夫妇二人抓到河西村,刑讯逼供、吊打非刑,逼着王守礼夫妇承认是八路密探。最后这一对夫妻被张天佐豢养的爪牙拖到仓上,东河活埋了。当时王妻已有八个月的身孕。
  一九四五年春天的一天,有母女二人到南乡出门走亲戚,路过仓上,因忘了带“通行证”,被张天佐的门岗查住,又因其女儿留着短发,便一口认定是八路,当即扣押,要处死罪,令其母独自回家。母女俩哭哭哀求,一再解释、辩理,皆无济于事。年过六旬的老人眼见守着阎王难救人,赌气说:“要死就和女儿死在一块,说什么我也不能自己回去。”杀人成性的刽子手狞笑一声,“那就叫你们一块上西天!”随着野兽般地狂叫,刺刀同时捅进了母妇俩的心窝……
  解放后,北河洼农民张学智,在仓上东河栽树,一个树坑曾挖出了七个人头骨。凡此事例,举不胜举。后来,仓上东河被人们称为“万人河”。
  仓上的围墙共有五个大门,张天佐下令只走东门,其余四个大门全部封闭,禁止通行。那时,人们曾流传一句歇后语:“仓上的圩子----门”。凡从东门入,本村人须持有贴着本人相片的“通行证”。外村人更要经过严格检查,凭“通行证”出入,否则被视为八路嫌疑或共产党的密探。每天早晨,下地干活的群众,拿着劳动工具,带着“通行证”,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张的部下出来开门。何时开门,时间不定。有时等到七、八点钟,有时等到上午九点多。每开一次门,少约一个小时:首先抬去门上拦着的腰杠,再用七、八个壮汉放下门外壕沟上的大吊桥,抬走铁蒺藜棍,然后再由经过训练的专业兵,起走头天晚上按装的地炮,等这一切就序,方可凭证出村。天天如此,年年如此。那时仓上人有三难:吃饭难,出门难,老婆孩子团圆难。
  为了加固防御工事,有利于防守,张天佐下令,除掉围墙以外所有的树木和隐蔽物。毁掉了仓上东河滩的四十亩山楂树,成果树一千三百余棵,年产山楂可达十五万斤。仓上人民看见用自己的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被毁于一旦,心如刀绞。
  张在佐不断调兵遣将,集结重兵,镇守仓上。强令全村男女老幼限期离开仓上,倒出全部房屋,供他的部队安营驻防。为了欺骗群众,他散布谎言,说这是为老百姓着想,免得八路军攻打仓上时,庄里老少,担惊受怕,也免遭枪弹伤害等等,村里群众一走,各家各户的家具,门窗、桌凳等,便被张天佐的士兵东拿西扔,任意毁坏,损失无数,被迫离家的无辜群众,只得投靠亲友。无亲无故的,就住在人家的牛棚、场院屋、大门洞……仓上人民被张天佐逼得有庄难进,有家难归,有屋难住,有苦难诉,真是度日如年,苦受熬煎。
  张天佐从一九四三年第二次进驻仓上,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他以国民党山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山东省保安第一师长之职进驻潍县,才离开仓上。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