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佐统治时期的昌乐教育概述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张天佐统治时期的昌乐教育概述

  张天佐统治昌乐十多年,自l938年3月担任昌乐县长以后,为了控制局势,独占地盘,首先筹措粮款,发展武装,培植亲信能在垒县各区都拉起了队伍,并编为三个营十二个连,由张天佐统一指挥。同时还委任了全县曲各区乡长?编制保甲五家连坐,耐台了对昌乐的血腥统治。直到l948年春昌乐解放了,全县人民才从水深火热中重见天日。
  张天佐在大抓军政统治的同时,了适应其反共反人民政治目的需要,一是注意加强了反动骨干的培训;二是大抓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在全县范围内开办了成人教育、青年教育、儿童教育、民众夜校、干部训练班等等,正规学校和非正规学校齐头并进。十多年中张天佐在昌乐遍设学校,基本达到了县有中学,乡有高级小学,村有初级小学:还在县政府各部门中开办各交培训班,大力培养为其服务的人才,受救謦。昔甚多。其办教育的大体情况是:
  举办训练班
  张天佐当县长不久,就于1938争9月在大宅科乡崖下店子村,以抗日为名开办了“昌乐县青年训练班”(也称干训班)。当时日寇入侵,无恶不作,不少热血青年怀着对日寇的深仇大恨参加了训练班。该班共招收学员九十六名(均是高小以上文化程度),训练三个月后,分别派任高小教员、国民自卫队辅导员、张天佐军队中的政训员。此后于l941年春成立县训所,夯期分批培训或轮训各类反动骨干。并先后由县政府的教育科、民政科、建设科、政治部、动委会、妇工会、军医处等单位分别主办各自专业的训练班多期。对小学教员、乡保长、乡干事、保队附等进行培训;还训练了经济、建设、毛织等骨干;对动委会工作人员、政训员、收生妇等也进行了轮训。
  张天佐通过训练班,大肆进行反共宣传,用以扩充其反动势力,巩固其反动统治。
  开办小学
  1937年底,昌乐县城沦陷后,全县学校停办。l938年7月张天注的县政府制订了“策动乡村设学暂行办法”。l939年县教育科长赵伯抠秉承张天佐昀旨意,又制订了站时设学计划纲要。预发全县,积极推行,农村设学逐步展开,县政府共举办小学教员培训班十二期,培训750人,连同原有教师620人,共l370人。基本满足了普设小学的需要。到1948年昌乐解放时,全县小学基本达到了一保一校。
  中心国民小学每乡一处,初级固民小学每保一处。l944年底计:全县分四区,六十四乡,五百一十四保。设有中心国民小学六十函校;初级国民小学五百一十三处,后归并寸中心国民小学六十三处,尚余四百五十处。后来有三个乡的中心口、学合并为一处。据1945年6局统计:金县中心国民学62处,初级国民小学由四百五十处增到四百六十五处。
  乡长、保长一般分别兼任中心国民小学和保校校长、主任或校董。全县四区,每个区署设教育指导员-人,暂由县驻区的督学兼任,1945年以后改为专设。乡(镇)公所设立文化教育股,设主任一人,由副乡长或由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兼任。保办公处设文化教育干事一人,由保长或初级小学教员兼任。
  区、乡、保各级政府的教育干部设置后,于1945年7月份分区分期(一区一期)加以训练,增强其对本职工作的了解,目的在于使拳育与地方发生联系,实行“政教合一”,对少年儿童灌输反动思想。
  建立民众凌棱
  从1 9 3 9年起,昌乐县政府下令,指示尊有誊村小学兼办民众夜校,每保均设民簇表校,有成人班和妇女班两种。据l 9 4 5年统计:全县成立妇女班共3 5 8班,学晶1O980人。每日晚七点至九点授课。课程内容有:战时民众识字课本、政治常识、精神训话、时事报告等,两个月为一期,期满结业发给证书。民众夜校的校长由所在乡保长兼任,小学教员兼任夜校教员,也有设专职教师按照县政府的命令,以保为单位组织七至十七岁的少年儿童,参加“防匪自卫队”,强行对少年儿童进行反动宣传和教育,讲攮肃共、防共、反共的方式方法等。每村设若干个分队由乡保公所指挥与监督,指导具由张天任的五团“防匪工作队”队员或本村小学教员担任。
  开办中学教育
  张天佐在全县普设小学的同时,于1938年7月,在马宋乡大吉阿村昌乐县立联合小学内附设了初中补习班,印“山东省昌乐中学”之前身。1939年春在大毛科乡的下皂户村创办了“昌乐县立初级中学”,由杜晓初任校长,这是山东省昌乐中学的开始。由于日寇扫荡,1940年昌乐县立初级中学迂至鄌郚镇的刘家沟上课,改由刘裕坤任校长。1942年昌乐中学又东迁至马宋一带上课。抗战胜利后,于1 9 4 6年秋迁至县城附近吴家池子,即现在一中校址。学校名称也不断更送,由 “昌乐县立初级中学”改为“山东省立昌乐初级中学”,旋又改为“山东省立昌乐中学”。
  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包括初中、简师、高中、中师共85个班,学生l500多人,教职工100余人。1943年和l944年又增设两处分校,一为山唐分校,一为铁路北的马家河子分校。1947年又在马宋镇的河西村井办了“昌乐县立中学”一处,赵光燮为校长。至l947年昌乐县的中学就发展到40多个班,学生2500多人。
  张天佐沽名钓誉,极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利用校长霍材楠的名望,不惜重金到处聘请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昌乐中学,任教。受聘者大都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己任,不顾艰险欣然前来:高中数学教师有巩宪文、王笑房等;国文教师有主云渠、赵新坡等;史地教师有王郁堂等;英语教师有朱既章等。他们都是大学和中学的骨干教师,造诣很深,治学严谨,教学有方,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尊重。霍树精、巩宪文、王笑房都是北,师大数学系的高才生,任教后与数学系教授刘书琴合译《范氏六代数》。解放后巩宪文被委任为潍坊一中引校长,后又调任曲阜师范学院教学系主任,教授,现任该校顾问。王云渠、朱既章应邀到山东大学任教。霍树楠1949年去台湾后,任中兴大学和逢甲工高学院教学系教授。原昌乐中学教务主任王亦民也在台湾某大学历史系任教授。由于有了这一批有学识有名望的教师,昌乐中学也就远近闻名。临近的潍县、安丘、寿光、临朐、益都等县的青年学子慕名而来求学就读者越来越多。教师认真教,学生勤奋学,学习空气非常浓厚。
  张天佐对学校的控制十分严密,他本人经常到昌乐中学对师生训话,宣扬国民党的功绩和炫耀自己的南献。还亲自参加各届学生的毕业典礼并讲话。1945年冬,在马宋的郝家辛牟村举行高中第二届毕业生和初中第五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他专程从潍坊国民党专员公署驱车前往参加大会。并大发“慈悲”发给高中毕业生每人一套中山服和一床线毯;初中毕业生每人一套黑色便服,以达其笼络人心之目的。
  另外,张天佐为了对学生进行反动教育,还聘请当时躲在昌乐县境内的国民党山东省府和省党部的政客要员来昌乐中学讲学或演讲。如国民党山东省府委员、财政厅长赵继勋(诸城县人),三青团山东省团部代理书记宋献庭等人,都曾来昌乐对师生进行过演讲。张天佐为了不断巩固其对学校的统治地位,还于1945年派国民党党棍、军统特务高鲁生,担任昌乐中学的训育主任兼三青团昌乐中学分团部筹备处主任。
  举办学生暑期训练班
  张天佐从1943年起即开始组织由小学教员参加的暑期服务队,对教师进行反动宣传。到1944年以后即大规模地举办昌乐县中学生暑期训练班,对学生施以反动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1944年训练地点在郝家辛牟,1945年高中部在马宋的陈木匠官庄和耿家官庄。初中部分别在郝家辛牟和马家河子,训练时间半个月。1946年在潍坊专署所在地,训练范围扩大到全地区,训练时间也增至一个月。付立平任训练班主任,张天佐任副主任,李光村任教育长,总队长是张髯农。训练内容基本一致,大都是“三民主任”、“总裁言行”、“中国之命运”、“中共评判”等。授课人基本上都是张天佐的亲信和幕僚,有赵伯枢、赵叔勤和山东省国民党省党部住昌乐的官僚。军事教育由陈玉琢、刘亚萍、张孝伯等担任。张天佐及张髯农、李光村等还经常来做“精神训话”。同时还组织学生暑期服务队,利用暑期训练班结束之时,把学生组织起来,划分小组,分配到各乡公所,进行短期反动政治活动。仅1946年一年就组织196名学生,编为七个分队、若干小组,分配到各乡,工作内容是视察各村自卫队岗哨情况、监督清查户口、调查外籍人员寄居情况和窥探共产党活动情况等。
  以上材料粗略揭示了张天佐在统治昌乐十多年时间里,为了实现其反革命政治目的而大办各级各类学校,向广大青少年灌输反动思想教育的情况。回顾这段历史还必须看到张天佐的血腥统治,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曾经进行过各种方式的反抗,有的惨遭杀害,令人发指。例如1942年昌乐中学教导处工作人员王景邦,高中学生朱庆芳因受进行思想的影响,偷看进步书籍,被张天佐知道后即遭逮捕。王景邦遭杀害,朱庆芳由学校保释,在学校监督使用。马家河子分校教师宗雨农(江苏人),曾私下议论共产党好,被告密。1945年6月,张天佐即密令国民党昌乐保安第五中队、朱刘日伪自卫团长张立田,将宗雨宗全家逮捕,共六口人都被杀害。另外,李树勋、欧阳朝凤、张景秋三位教师也遭杀害。
  人心不可欺,人心不可侮,昌乐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同全国青年学生一样,是有正义感的,对张天佐的倒行逆施、残酷暴行,是极为不满的。但当时在张天佐的淫威下,他们一方面在学识渊博的教师们指导下,努力读书,以人类智慧的结晶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另一方面也做了一些愤怒地反抗。有一次在学校东墙上出现了“高鲁生大汉奸”几个大字,这个特务分子看后暴跳如雷,并咬牙切齿地说:“学校里有共产党分子,非清查出来不行。”但由于广大师生看清了形势,分清了敌我,恨透了这帮恶贯满盈的坏家伙,没有人向他们提供任何情况,使他们的清查到处碰壁,毫无结果,只好不了了之。还有一次学校上纪念周,学生站队秩序不好,高鲁生大发雷霆,并亲自跑到台上指挥整队。学生故意耍弄他,结果越整越乱,喧哗声越来越高,高鲁生气得脸色铁青,无可奈何,只得作罢。昌乐中学的绝大多数教师和全国的知识分子一样,以发展教育事业为己任,在这块园地里勤奋地感兴耕耘着,用自己的心血培养着年轻的一代。
  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1948年春昌乐解放后,昌乐中学的大部分学生都纷纷走上了为人民服务、建设新中国的道路,迎着朝阳开始了新的生活,很多人成了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全体教职工也开始自己新的历程,有的教师受聘到大学任教,有的到其它学校任教,还有的继续留校任教,也有的走上研究和领导的岗位。总之,他们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责,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